学校评价与校长专业发展.ppt
《学校评价与校长专业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评价与校长专业发展.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校评价与校长的专业发展,王允庆2010年4月9日,在本次讲座结束时,希望各位能从以下几方面有所收益:,初步了解教育质量的世界性关注;了解从评价结果的分析中可得到很多有用的数据改善教和学;初步了解国外是怎样评价一所学校的;校长专业发展的评价能力建设应做些什么?至少能找到一个理念和做法帮助你实践你学校的评价,学校发展的改革趋势,E效能,Q质量,R关联,优质学校运动,世界级学校运动,有效学校运动,三次浪潮与范式转换,1980-1990年代内部效能,1990年代交互效能,21世纪未来效能,学校效能与改进的三次浪潮,欧盟的探索,2002年,欧盟欧洲教育信息中心发表核心能力:一个在普通义务教育发展中的概
2、念,对核心能力的国际研究发展和欧盟成员国的实践做了比较系统的综述。,一 综述从知识到能力核心能力的概念核心能力的确定义务教育阶段核心能的获得核心能力的评价与确认指标与基准国际层面的发展,二 国家报告1.国家:比利时 丹麦 德国 希腊 西班牙 法国 爱尔兰 意大利 卢森堡 荷兰 奥地利 葡萄牙 芬兰 瑞典 英国2.报告框架表述核心能力概念的术语义务教育阶段核心技能的选择核心能力的获得必修课程及其对发展核心能力的作用核心能力的测量、评价与确认核心能力标准对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支持与核心能力相关的最新发展,2007年,欧盟公布终身学习的核心能力:欧洲参考框架提出八种核心能力:母语交流外语交流数学能力
3、与科学技术的基本能力数字化能力学会学习社会与公民能力主动与创业意识文化意识与表达,宏观层面:为学校重构新的国家愿景和教育目的重建不同层次的学校系统学校教育的市场驱动、私有化、多样化,中观层面:家长和社区参与教育,学校现场层面:确保教育质量、标准和问责分权和校本管理提高教师素质,促进其终身专业发展,学校操作层面:学校教育中使用信息技术和新技术学习、教学及评估范式转换,第三次浪潮,第二次浪潮,学校效能与改进的九个趋势,步入质量阶段的教育,必须安排相应的教育质量保证制度和机制,这既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逻辑,也是世界各国的通常作法。对质量的关注必然要求加深对评价的理解,如果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对学生、教师、
4、学校的结论就会是虚假的、偏颇的。而如能有效地利用评价来指导改进学习、教学、管理,就会不断取得更高的成就。评价是提升教育水平的杠杆,是加油站、风向标;没有全面有效的评价就没有教育的活力。,从世界各国关注的共同点看公平与质量,美国2002年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问责制、每一个孩子都得到评价等等;OECD,1989年-学校与教育质量;1992年-高质量教育与培训;1994年-质量与教学;1995年-评价学校的质量项目;2003年的教育质量基准体系,更加重视学校的质量发展,提供促进学校发展的方式和评价原则。,国家应安排教育质量保证制度,应包含:质量标准体系;质量监测制度;质量评估制度;质量指导与评估机构
5、;质量保障机制(经费、人才、政策、社会参与)等等。有质量的公平就要求每一个孩子、教师、学校都应得到评价。而评价是我国教育发展较为滞后的一个领域,应及时补上这一课,所有从事教育的人员都应及早进行这方面的培训。,(一)学校功能系统(二)被研究证实有影响的因素(三)目前国际上此类研究已取得的一些结果,一、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因素分析,基于成绩分析报告的启示,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最终必须落实到学校身上,通过学校来实现。以下是一个学校的功能系统。,在研究影响学生学业成绩因素的过程中,需要从整个学校的功能系统来考虑。,(一)学校功能系统,在研究学校对学生的促进作用时,一般从三个主要的方面来考察学校的作用:,
6、一是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资源的投入如生均费用、教师工资以及教师资格等对学生的学业成绩的促进作用;二是从学校的组织和管理特征来研究;三是从教师教学、班级管理和教学策略的角度来研究。,PISA的研究报告表明:与学生的实际学习过程联系最紧密的因素其影响程度最大;学校层面的因素比省、国家一级的行政因素影响更大。,(二)被研究证实有影响的因素,为了提高欧洲中小学的基本技能教育水平,欧盟委员会教育与文化理事会委托丹麦理工学院对三大国际教育评估项目(PISA、TIMSS 和PIRLS)的结果进行了研究。由Jens Henrik Haahr领衔的研究小组分析了教育体制、学生社会经济背景、学校情况以及学生个体
7、特征等四大方面因素对学生基本技能教育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中小学基本技能教育的建议。,(三)目前国际上此类研究已取得的一些结果,OECD委托丹麦理工学院对PISA、TIMSS、PIRLS三大国际学生学业质量评价项目做了大型的研究并提出系统的研究报告。,丹麦理工学院的研究结果表明,1、学生成绩在国家内部的差异大于国家之间的差异分析显示,学生的成绩在本国内表现出的差异,远远高于国家间的差异。从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力大小来看,国家间层面的因素只占十分之一,其余十分之九来自国内的因素,即教育体制、课程、学校以及学生个体等。这个结果在2000年和2003年的PISA,1995年、1999年和2003
8、年的TIMSS中都得到了证实。政策建议:政策制定者应该重点关注国内的校际差异和不同群体学生间的差异,不应该被国家之间的比较分散注意力。,2、对学生进行分流会加大两极分化,而非带来平均水平的提高PISA的数据显示,学校系统的制度性差异程度(按成绩对学生进行分流,或让差生留级等)与学生平均成绩之间在统计上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但与学生成绩的两极分化程度有明显的相关性。这意味着,制度性差异程度的加强(过早地对学生进行分流,或让更多学生留级等)不能作为提高学生平均成绩的可靠手段,最有可能的结果是学生两极分化现象更加严重,差生越来越差,能力强的学生越来越强。制度性差异程度的增大,学校的作用将越来越小,学生的
9、社会经济背景对其学习成绩的影响更大。教育系统内的制度性差异的增大,一国教育适应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的学生,为所有学生提供平等学习机会的能力便逐渐变弱。政策建议:荷兰、奥地利、德国、比利时、卢森堡、匈牙利、捷克以及斯洛伐克等国普遍使用分流制,以及其他把学生分成不同类别的做法。这些国家的政策制定者应该思考,是否在建立一个有教无类的教育制度方面还有潜力可挖。,3、教育制度的竞争性将由个体为之付出代价分析显示,竞争性较强的国家教育体制(如普遍使用入学考试来选拔学生)可能会带来学生较高的基本技能水平。但是,在竞争性较强的教育体制中(如中国香港、中国、日本、韩国等),学生表现出的焦虑水平高于平均值,内部动机(
10、对某学科的兴趣和喜爱)较低,对学校的归属感也比较低,且对学校为他们做好成人生活准备的能力持负面评价。这意味着,尽管较强的竞争性可能会在学习成绩上带来收益,但在学生的动机和心理健康方面却会付出代价。这些代价从长远来看会有一些不可预见的负面影响,如对学生的终身学习。政策建议:政策制定者应该认识到,教育度的竞争性增强,学生个体将为之付出代价。,4、教学时间和作业时间的增多并不是提高学习成绩的简单办法来自PISA、TIMSS、PIRLS的数据显示,学生用于学习的时间与成绩之间的统计关系较弱。这提醒政策制定者,教与学的时间与学生学习成绩之间没有明了、简单的关系。更多的教学时间并不一定带来学生更好的学习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校 评价 校长 专业 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37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