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艺理论课件02C.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文艺理论课件02C.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世纪文学理论,西方文艺理论,中世纪文学理论,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整体统一论在中世纪,基督教义成为美学的方向。奥古斯丁的美学在整体上也力图与基督教原则相符。“神性美”与“世界美”的关系事物的美或世界的美只是一种低级的美,次要的美,还有一种更高级的美,即天主的美,上帝的美。这种“神性美”不是以感觉而是以心灵来观照的,而且只有纯真的灵魂、只有圣徒们才能真正领悟它。,中世纪文学理论,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天主是美善的,天主的美善远远超越受造之物。美善的天主创造美善的事物,天主包容、充塞着受造之物。”上帝的美是一切事物美的根源。上帝只有一个,上帝创造世界时,把它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赋予了万物(cf
2、.朱熹的“理一分殊”)。事物之所以美,就因为在它的杂多之中包含了上帝的统一和完整,构成了寓一于多的匀称、秩序与和谐。和谐是世俗世界所可能达到的“最像上帝”的那种统一性。宇宙以其多样性和复杂性摹拟了上帝的单纯性和简单的完美性(contra“难美”vs.“易美”)。,中世纪文学理论,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美的纯粹形态就是作为整全的比例和谐:“一切具有形体的美都是各部分比例匀称,再加上合适悦目的色彩构成的。在天国不会有形式上的缺陷,一切都比例和谐,因为一切缺欠都会得到修正,一切不足都会被造物主所弥补,一切过度都会被消除,但是不会有害于实体的统一性。”强调匀称、秩序与和谐之美,近于古典主义,中世纪文
3、学理论,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阿奎那的“美的条件”:一、完整性和全备性;二、适当的匀称与调和;三、光辉和色彩。奥古斯丁:世间的美(包括人体的美)“实际上就是上帝的作品,只不过是暂时的,肉体(有形的)的作品,是一种低级的善,它不能超越上帝本身,只有上帝是无限的、精神的和不变的善”。阿奎那:艺术美是作者“观念”和“理性”中的美的反映,“只有通过上帝的艺术,一个艺术家才能知晓那些他自己尚未创造出来的东西。艺术的形式从上帝的形式中流溢到外在物质中,并使该物质成为艺术品。”,中世纪文学理论,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面对实际存在的事物,中世纪神学家不能否认有丑的事物的存在。如果承认“丑”的存在,那么就会
4、推导出一个结论:即上帝创造丑。这个结论自然和上帝的本质相悖。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就在“统一论”中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奥古斯丁明确指出“上帝的”统一法则纳入了这些恶,是为了与美、善形成对比。“世界万有尽管有恶丑存在其中,但究竟是美的,那些可悲的瑕疵凸现了世界万有之美。”这种“统一性”保证了“神正论”,中世纪文学理论,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神正论”(theodicy)首见于莱布尼茨(Leibniz,16461716)神正论:论神的善、人的自由和恶的起源(1710),但基本问题Boethius(c.480-524/525)即已提出:Si Deus iustus,unde malum(如果
5、神是公正的,为什么会有恶)?人遭难与犯罪的经历使得信仰上帝公正成了一个问题:要么上帝能阻止恶却不想阻止(如此则上帝非全善),要么他想阻止却无力阻止(如此则上帝非全能)。神正论的主要任务,是要提供确切的理由来为上帝允许道德和自然邪恶的存在作辩护,并试图证明我们的世界是一切可能世界中最好的。此说在政治哲学中亦有应用。基督教的神的属性:真善美的完美结合,全知、全能、全善、全在(无所不在),中世纪文学理论,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模仿”论或“艺术真实性”奥古斯丁少年、青年时期,即未皈依基督教之前,曾沉溺于文学和修辞学,因此对古典文学有很好的审美感受。他对文学创造“模仿”本质的理解和古希腊苏格拉底-柏
6、拉图的模仿论相似。他将文学视为对社会生活的虚构性模仿。这种模仿的目的不外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和“哀怜癖”。,中世纪文学理论,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对“世俗生活”的模仿,使得文学,尤其是戏剧文学具有了莫大的“迷惑力”。在他神学家的眼睛里,模仿世俗生活中最具有“迷惑力”的是模仿“爱情”的情境。(从反面说出“爱情故事是最动人的文学”)每个人都渴望着“爱与被爱”,一种“内心的渴望”使得人不满足于生活的平凡,寻求着用文学形式将世俗生活中的“爱与被爱”、“爱的痛苦”集中化,于是就有了主要以爱为题材的戏剧,有了描写爱情痛苦的戏剧。,中世纪文学理论,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文学模仿的本质是模仿世俗生活中人
7、的激情。古代希腊的诗歌戏剧的艺术感染力、引发人们共鸣的能力,来自于对人的激情的艺术处理和集中反映。文学虚构之所以真实,不在于事件的真实,而在于情感模仿的真实。出于宗教的考虑,奥古斯丁否定了艺术模仿的真实性:世俗生活也好,生活中真实的个人情感也好,和上帝的真理相比都是虚假的。奥古斯丁:诉诸情感的艺术模仿越真实,就越能感染观众,但是也越来越偏离上帝的美善。换句话说,艺术越成功,就越“邪恶”。(略近于柏拉图对荷马的抨击),中世纪文学理论,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奥古斯丁比柏拉图更激烈地反对世俗艺术。在他眼中,世俗艺术只能使其爱好者身上非理性的方面膨胀起来。阿奎那从亚里士多德的“原因论”出发,证明了艺
8、术模仿的正当性。阿奎那将“模仿现实”转换成“模仿自然”(自然:nature,本性),即艺术不是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模仿,而是对自然活动方式(社会现象的因果性)的模仿。,中世纪文学理论,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阿奎那:艺术模仿是对“主观心灵”的模仿,即艺术模仿自然,主要在于按照神的启示去学习怎样构造自然,而不在于模拟自然。艺术是人的心灵创造,自然只准备各种素材,提供若干范例,以便艺术家比拟,而艺术的形式却由艺术家的心灵理性产生。“艺术乃是制造者心里有关制造事物的思想。”艺术模仿自然并不是反映自然和客观现实,而是表现艺术家的心灵。这就把本来具有反映客观现实意义的模仿说,变成了表现主观观念的模仿
9、说。这不外是说艺术创造必须符合“理念”,符合上帝的“观念”。,中世纪文学理论,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奥古斯丁对文学艺术创造中“统一”、“对比”和“秩序”安排的探讨,前提是这种艺术不是世俗艺术,而是宗教艺术。他论述有关文学技巧中统一性的秩序美和对比法的艺术性时,所举的例子不是从圣经,就是从早期基督教教父的文本中来的。阿奎那所以要谈艺术创造,则是因为他要用神学来为艺术制定规则,让艺术起到为神学规则服务的作用。,中世纪文学理论,阿贝拉尔,阿贝拉尔的“唯情论”正统神学确立之初就有“异端”。爱尔兰神学家厄里根纳(Johannes Scotus Erigenna(即埃里金纳,当作Eriugena))9世
10、纪以“泛神论”思想肯定了现实美,指出人的创造并不比彼岸世界低劣。12世纪的法国神学家阿贝拉尔(Petrus Abelardus)的“唯情论”更是一种人文主义的文艺思想。教会文艺思想否定现实、否定世俗生活、否定艺术对人的自然情欲进行表达的正当性,而中世纪人道主义文艺思想的核心就在于肯定现实生活、坚持认为讴歌人的情感生活是艺术的重要职能。,中世纪文学理论,阿贝拉尔,现实主义的“唯名论”是阿贝拉尔文艺思想通向“唯情论”的一个通道。诗歌只有源于现实,尤其是源于活生生的人的情感现实才能具有艺术感染力。阿贝拉尔特别强调,人的自然情欲是现实的存在,也是诗歌创作的内在动力。这就构成了他的“唯情论”文艺思想的基
11、本内容。,中世纪文学理论,阿贝拉尔,唯名论与唯实论中世纪经院哲学围绕个别与共相的关系之争形成的两个对立派别。唯名论(nominalism)否认共相具有客观实在性,认为共相后于事物,只有个别的感性事物才是真实的存在。实在论(realism)断言共相本身具有客观实在性,共相是先于事物而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共相是个别事物的本质。,中世纪文学理论,阿贝拉尔,诗“缘乎情”。相爱的男女的离愁别恨应该是诗歌的主要题材。现实的阻隔带来的肉体分离,能够加强相爱男女心灵结合的力量,爱情的障碍会更有力地推动着他们的爱情。他们所经受的种种压力并不能给真正的恋人带来羞惭与畏惧。“无怪,荷马要高歌战神和维纳斯的真情恋爱!
12、”,中世纪文学理论,阿贝拉尔,诗“缘乎情”,因此与理性思维的哲学不同。诗歌描写感情,诗人必然要投身于生活,要从内心体验的情感出发才能创造出传之久远的作品,而“一个专心于哲学沉思的人”却无法通过生活去思考,因为他的对象不是具体的现实,而是抽象的“共相”。阿贝拉尔划清了哲学或神学与文艺的界限:理性生活属于哲学和神学的范畴,感情生活则属于艺术的范畴,各有所属,所以,艺术应该有其独立的地位。,中世纪文学理论,阿贝拉尔,审美是个人的体验,因此,具体的感情移入能够影响审美观点:“因为我们观照自然现象时的心情不同,我们有时把秋夜的星星称作明珠,有时称作眼泪;有时欢呼晚霞的美,有时悲悼落日的斜晖;有时觉得月亮
13、分外光明,有时埋怨它撩起人怀人的愁绪。宇宙间没有永恒不变的美,事物的美总染上我们自己的感情。”在阿贝拉尔之前的中世纪文艺思想史上,没有人承认过这种移情。(这与文学无独立地位有关),中世纪文学理论,阿贝拉尔,阿贝拉尔的偏颇之处:将作为诗歌灵魂的情感仅局限于男女之间的自然情感,因而无法解释诗歌题材的多样性。歌唱爱情的诗歌固然是美,可是圣诗那种崇高神圣之美就不是美么?移情审美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难道美只是个人情绪性的主观偏见,而不能代表客观的美吗?恩格斯:“阿贝拉尔的主要东西不是理论本身,而是对教会权威的抵抗。”,中世纪文学理论,“隐喻”与“解经”,普洛丁、奥古斯丁、阿奎那和阿贝拉尔的理论偏重于
14、艺术美学,但中世纪文学理论既关注文学的社会作用、文学与美善的关系,又关注语言修辞本身的问题,具体地说是语言的象征作用问题。整个中世纪,文学理论思考的材料、对象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戏剧在基督教文化早期,成了完全被禁止的研究对象。这不仅同基督教禁止偶像崇拜有关,而且也同教会认为戏剧不是有益的教育工具,而只是愚蠢的世俗激情的发泄渠道有关。直到很晚的时候,戏剧一直在中世纪的文学舞台上销声匿迹,“模仿”这个概念也很少有人提起。,中世纪文学理论,“隐喻”与“解经”,教会的神学家们出于神学辩论等方面的需要,拾起了在罗马晚期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的“修辞学”研究和“语言哲学”,把语言本身提到了一个非常高的高度。语言被
15、当作一种神秘的象征体系,得到系统的哲学解释,从而发展出了一套宗教性质的“隐喻解经”(Allegorical exegesis)学说,使文学理论研究的另一方面得到了惊人的深化。,中世纪文学理论,“隐喻”与“解经”,中世纪的世界观:现实世界为造物主的结构反映。故此中世纪诗学思想也就成了寓意智慧的组成部分。当希腊-罗马的大多数文学作品被视为宣扬异教神祇而遭剔除之后,“隐喻解经”成了语言反思的唯一内容。,中世纪文学理论,“隐喻”与“解经”,“隐喻”(Allegory)在希腊语中的原意是“用其他的方式言说”。“隐喻解经”法要求文本必须按照它字面之外的意义来理解。这种“解释学”方法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
16、雷吉姆的泰阿根尼(Theagenes of Rhegium)对荷马文本的解释。但是,真正意义上的“隐喻”解释学,只有在罗马帝国后期和基督教时期才作为宗教神秘解释学得以确立。“隐喻解经”的最初实践者就是新柏拉图主义者和基督教徒。中国古代对诗经中的国风及楚辞许多篇什的解释法与此略近,中世纪文学理论,“隐喻”与“解经”,新柏拉图主义者:世界的特殊表象只是代表了一个更为根本的真实世界的表象,或者是“真理”的象征符号。世俗庸常的心智是无法发现这种“真理”的。只有通过哲学的探索,阅读者才能辨别这种符号下掩藏的意义。“隐喻解经”者在接受柏拉图对诗人的评论的时候,也在希腊传统文学中发现了“隐藏”在人物和情节里
17、面的“形而上学真理”。,中世纪文学理论,“隐喻”与“解经”,在公元3世纪,波尔菲利(Porphyry,234-c.305)就尝试着用这种方法来解释奥德赛中的一些情节,如其对“女神山洞”一段的解读:“女神”代表为了降生而降临世间的灵魂,而“山洞”则代表“宇宙”。同样,普罗克鲁斯认为宙斯和赫拉之间的婚姻象征着造物主的“心灵”和“创造性”之间的结合。基督教继承此法,并逐步将其发展成为一套体系化的“神学符号学”。,中世纪文学理论,“隐喻”与“解经”,中世纪文学理论,“隐喻”与“解经”,中世纪文学理论,Odysseus overcome by Demodocus song at Alcinous Cou
18、rt,“隐喻”与“解经”,Calypso,中世纪文学理论,Circe,“隐喻”与“解经”,奥德赛9.29以下和10.483-4,奥德修斯告诉阿尔喀诺俄斯(Alcinous)说,卡吕普索(Calypso)和喀耳刻(Circe)曾经怎样爱他,想方设法阻止他踏上回家的路途。在古代晚期的基督徒(异教徒也同样)看来,奥德修斯回家之旅就是灵魂一路上克服种种困难和试探回归真正的家的旅程。,中世纪文学理论,“隐喻”与“解经”,基督教将词语看作是象征符号,而世界则被视为上帝的文本,是有待于基督徒去辨读的符号体系。对他们而言,隐喻式的解释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目的。耶稣本人往往也通过譬喻(parable)来教诲人们,这
19、就要求其门徒学会在可见的言词之外去追索其教诲的意义。“隐喻解经”的主要目的在于怎样将犹太旧约解释得和新约一致。,中世纪文学理论,“隐喻”与“解经”,马太福音13章:3有一个撒种的出去撒种。4撒种的时候,有落在路旁的,飞鸟来吃尽了。5有落在土浅石头地上的。土既不深,发苗最快。6日头出来一晒,因为没有根,就枯乾了。7有落在荆棘里的。荆棘长起来,把他挤住了。8又有落在好土里的,就结实,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19凡听见天国道理不明白的,那恶者就来,把所撒在他心里的夺去了。这就是撒在路旁的了。20撒在石头地上的,就是人听了道,当下欢喜领受。21只因心里没有根,不过是暂时的。及至为道遭了患难
20、,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倒了。22撒在荆棘里的,就是人听了道,后来有世上的思虑,钱财的迷惑,把道挤住了,不能结实。23撒在好土地上的,就是人听了道明白了,后来结实,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中世纪文学理论,“隐喻”与“解经”,马太福音18章:12一个人若有一百只羊,一只走迷了路,你们的意思如何。他岂不撇下这九十九只,往山里去找那只迷路的羊么。13若是找着了,他为这一只羊欢喜,比为那没有迷路的九十九只欢喜还大呢。,中世纪文学理论,“隐喻”与“解经”,马太福音18章:23天国好像一个王,要和他仆人算账。24才算的时候,有人带了一个欠一千万银子的来。25因为他没有偿还之物,主人吩咐把他和他
21、妻子儿女,并一切所有的都卖了偿还。26那仆人就俯伏拜他说,主阿,宽容我,将来我都要还清。27那仆人的主人,就动了慈心,把他释放了,并且免了他的债。28那仆人出来,遇见他的一个同伴,欠他十两银子,便揪着他,掐住他的喉咙,说,你把所欠的还我。29他的同伴就俯伏央求他,说,宽容我吧,将来我必还清。30他不肯,竟去把他下在监里,等他还了所欠的债。31众同伴看见他所作的事,就甚忧愁,去把这事都告诉了主人。32于是主人叫了他来,对他说,你这恶奴才,你央求我,我就把你所欠的都免了。33你不应当怜恤你的同伴像我怜恤你么。34主人就大怒,把他交给掌刑的,等他还清了所欠的债。,中世纪文学理论,“隐喻”与“解经”,旧约:上帝告诉亚伯拉罕,为了他自由人出身的妻子撒拉,他必须抛弃他奴隶出身的妻子夏甲(Hargar)。保罗新约加拉太书对此作的解释:Hargar是阿拉伯语中的“西奈山”。西奈山是上帝和犹太先知摩西立约的圣山。根据这种“词源学”的考辨,保罗推论上帝是在向亚伯拉罕暗示,上帝并非真正和犹太人立约。撒拉象征着上帝所看顾的基督徒。这样的解释很有效地完成了神学上的任务,即让旧约自己反对自己。这种“隐喻解经”法为后来将“符号学”和“词源学”相结合的解经方法奠定了基础。,中世纪文学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36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