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艺理论课件01E.ppt
《西方文艺理论课件01E.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文艺理论课件01E.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希腊罗马时期文学理论,西方文艺理论,古希腊罗马时期文学理论,古希腊罗马时期文学理论,苏格拉底柏拉图的文学理论,艺术的罪状:1.诗人没有真知识;2.摹仿的艺术以虚构的谎言亵渎神明、贬低英雄。荷马对神和英雄的描写等于说神也是坏事的因,为青年做坏事提供了自解的依据,不利于培养城邦的保卫者。3.诗人为了讨好群众,摹仿“人性中低劣的部分”。悲剧助长人的“感伤癖”(对自己)、“哀怜癖”(对他人),摧残人的理性,使他们变得在遇到灾祸时不能自持,在敌人面临灾祸时也会同情,如此则无法保卫城邦。喜剧则投合人类“本性中的诙谐欲念”。,古希腊罗马时期文学理论,苏格拉底柏拉图的文学理论,对城邦执政者的告诫:除掉颂神的
2、和赞美好人的诗歌以外,不准一切诗歌闯入国境。如果你让步,准许甜言蜜语的抒情诗或史诗进来,你的国家的皇帝就是快感或痛感;而不是法律和古今公认的最好的道理了。柏拉图在其理想城邦中要保留的是简单、严肃的多里斯(Doris)式和激越昂扬具有英雄气概的佛律癸亚(Phrygia)式的乐调。前者有利于表现聪慧,后者有利于表现勇敢。因为追求音调音阶,要保留的乐器只是两脚竖琴和台琴。,古希腊罗马时期文学理论,苏格拉底柏拉图的文学理论,柏拉图提倡的对文学艺术的审查和清洗“倒不是因为它们是糟糕的诗而是因为它们愈美,就愈不宜于讲给要自由,宁死不做奴隶的青年人和成年人听。”苏格拉底(柏拉图)的思想,就恰恰要和以“迷狂”
3、的方式反映人的永恒价值的“诗”联合起来,反对智者对语言工具性的使用。这也就是说,要用“理性”确立一种根源于“真理”的修辞学,驯服“诗人”。柏拉图在“理想国”里要驱逐的恰恰不是诗人,而是智者。,亚里士多德的文学理论,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柏拉图:理念论;亚氏:经验论从“事实”出发对文学予以界定,对文学类型予以归类,从一种真正科学的角度总结文学创作的实践规则。诗学著作:诗学、修辞学、论修辞、论诗人、荷马问题和戏剧研究,后四者已佚。,古希腊罗马时期文学理论,亚里士多德的文学理论,柏拉图的思维:数学式的、超现实的、纯粹抽象的;亚里士多德:通过生物学模型思考,其理论是自然的、实证的和具体的。在
4、柏拉图那里,诗歌艺术不是宗教的工具就是道德的附庸;亚里士多德则立足于事实材料和新的哲学观念,充分论证了文学艺术的独立性:第一,它不同于道德,道德是关于实践的行为,文学艺术是关于实践的创作;伦理学的目的是探讨行为者的心境、动机、思想、感情;而“诗学”的目的在于使作品臻于完美,所以要探讨艺术本身的一般规律和技巧问题。,古希腊罗马时期文学理论,亚里士多德的文学理论,第二,动植物从种子长成形体直至死亡的过程严格遵循自然法则,同类个体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但艺术作品由于依赖于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因而不可能千篇一律,所以诗学就要立足于对作者与其作品的特殊关系、作品对所模仿的现实的特殊关系进行研究。韦勒克:我们
5、研究莎士比亚不是要找出他与其他作家的共性,而是探究他的独特之处。,古希腊罗马时期文学理论,亚里士多德的文学理论,模仿论亚里士多德继承了柏拉图从“模仿”角度(尤其是对行动的模仿)对文学(诗)的定义,但他对“模仿”的态度是肯定的,认为它是一种人类本性固有的自然而健康的冲动:通过模仿,人类可以获得最初的经验,正是在这一点上,人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而且人类还具有一种来自模仿的快感:尽管有些东西本身对于视觉来说是痛苦的,如令人望而生厌的动物和尸体的外形,但我们却喜欢观看对这些东西模仿得最为精确的图画。原因在于求知是一种乐趣。比较:一般人可能不喜欢自己陷入战争之中,却会喜欢看战争片。,古希腊罗马时期文学理
6、论,亚里士多德的文学理论,柏拉图的理念论的缺陷:柏拉图使理念高高地凌驾于存在物之上,使得理念成为一种神秘的存在。在亚理士多德看来,“理念”是特殊事物的共相,是特殊的普遍,而普遍不可能脱离特殊而存在,恰恰存在于特殊之中。理念不是已然存在的纯然抽象的彼岸现实,而是“可能性”。它就像所有生物的为种子或胚胎一样,包含着将要成长、实现的可能性。每一种事物都向着它的目的、理念而发展,其最终结果是“entelechy”(圆满实现)。这祛除了柏拉图理念论中的神秘主义。,古希腊罗马时期文学理论,亚里士多德的文学理论,自然物的存在就不再是对理念的不完满的模仿,而是对理念的实现。“技艺(arts)模仿自然”,艺术和
7、自然一样,促使并帮助事物背后隐藏着的可能性实现出来。由于有太多的偶然性因素妨害着实际事物的自我实现,就帮助事物实现而言,“技艺”比“自然”更有利。艺术模仿并非消极的“拷贝”,而具有能动性。悲剧中的人物应比现实生活中的人品质高尚,而喜剧中的人物大多比现实中的人品质差。柏拉图:自然低于理念,艺术低于自然,除非有神秘的“灵感”亚里士多德:艺术高于自然,而且是可以通过学习理性地加以把握的。,古希腊罗马时期文学理论,亚里士多德的文学理论,诗人可模仿之物有三类:1.过去存在或现在存在之物2.据说存在或被认为存在之物 故诗可以虚构,可以写神话3.应当存在之物 艺术创作中作家可有主体意向因素,或更广义的“目的
8、因素”模仿不仅在于再现事物的原貌,而且是对事物的类的属性的反映。,古希腊罗马时期文学理论,亚里士多德的文学理论,艺术与诗的真实性一切知识都以认识事物的真为目的。艺术是通过对特殊事物的模仿,对事物进行本质的模仿,揭示其普遍性,使人在艺术欣赏过程中获得求知的乐趣。如果面前的艺术品所描摹的对象是我们没有见过的,那么我们求知的乐趣就不在于追问事物被模仿得像不像,而在于“创作手法或色彩处理或其他类似的原由”。也就是说,艺术真实必须要考虑到艺术本身通过技巧运用使作品实现形式和谐。因此,艺术的真实是“内容的真与形式的美”的有机统一。,古希腊罗马时期文学理论,亚里士多德的文学理论,亚里士多德:诗歌艺术的描摹记
9、叙比历史的写作方式更为“真实”。诗歌偏重于写一般,而历史则偏重于写个别。历史学家:没有自由创作的余地。诗人:只要合乎必然性,可以积极运用自己的自由想象。诗人如果以历史为题材创作,他必须运用心灵的形式去征服混沌、散漫、荒芜的历史素材,从而使作品达到形式与材料的整一、有序、和谐的完美实现。诗人必须精心地从认识角度、审美角度,多层次地对材料进行加工。cf.三国演义在诸葛亮死后过于贴近史实的叙事之失。,古希腊罗马时期文学理论,亚里士多德的文学理论,诗人在记录历史真相的同时,还要有自己的创见,通过“妥当的手法”增加艺术效果的同时,更本质地揭示事件的普遍典型性。在诗歌的“模仿”中,诗人的对象不是实际的事物
10、,而是事物的理念,因此,评定诗与其他技艺正确与否的准则不尽相同。诗人的模仿对象是事物可能实现的最完满状态,故艺术模仿中的事物总高于具体实际存在的事物“典型应当高于现实”。,古希腊罗马时期文学理论,亚里士多德的文学理论,判断艺术真实的标准一、可能性和必然性诗歌是对行为的模仿,其所模仿的行动的各个环节须有统一性:“组成情节的事件必须严密布局,以至于如果搬动或删除其中的任一成分,整体便将会松散和崩溃。”对人物的塑造也必须在符合其性格的前提下保持前后一致。,古希腊罗马时期文学理论,亚里士多德的文学理论,二、可信性荷马教给其他诗人运用恰当的方法编织谎言。如果一件事存在着或发生了,另一件事也紧随着存在或产
11、生了,人们就会认为,如果后一件事是存在的,那么前一件事必然是存在的或已经发生了。然而这是错误的推论。(一个命题成立,并不意味着其逆命题也一定成立),古希腊罗马时期文学理论,亚里士多德的文学理论,接受理论:诗的真实性在于可接受性。“一件尽管不可能,然而使人可以相信的事,总是优于一件尽管可能,然而使人无法相信的事”。这种认可的感觉,来自于“似是而非的推断”;而这种推断又是来自于诗自身内在因果关系的合理性(第一桩事与第二桩事之间可能性与必然性的联系),这里关键的是关系上的合理性,而不在事实上的真实性。可借此理论来读解西游记之类的作品。,古希腊罗马时期文学理论,亚里士多德的文学理论,文学这种“自足”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方 文艺理论 课件 01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36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