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水井增产技术》PPT课件.ppt
《《油水井增产技术》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水井增产技术》PPT课件.ppt(1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油水井增产技术,储层增产技术概述酸化技术压裂技术,均质无限大油藏(平面径向流)模型,等压线,流线,油水井增产技术是疏通或扩展近井油(水)渗流通道,较大幅度提高油井产液(水井注水)能力的技术。,利用技术手段让孔隙更通畅或在近井开辟新的通道,形成液体渗流的“高速公路”,不同储层条件下的渗流模型,解堵疏通,造缝,适当的增产措施使油井产量明显增加,油藏增产措施,水力压裂技术酸化技术高能气体压裂技术井下超声波增产技术油水井水力振荡增产技术井下低频电脉冲增产技术稠油油藏电磁波微波处理技术化学的油井增产技术,储层渗流能力表征,Hawkin公式,表皮系数是伤害程度的数学表征。可以采用Hawkins公式定量表示
2、为:S=(K/Ks-1)ln(rs/rw)如果井被伤害(KsK),S将会是负值。增产半径越大,S就会越小。,油藏增产措施概述,-1,0,-2,-3,-4,5,10,1,Skin,水力压裂,碳酸盐岩酸压,基质酸化,压裂填砂,高速水充填,高能气体压裂,砾石充填,80%ofFlow Capacity,1/2 ofFlow Capacity,产能比,储层增产技术概述酸化技术压裂技术,酸化:解除储层污染压裂:改造储层,酸化技术,概述酸化增产原理酸化工艺分类酸液作用机理酸液体系及添加剂冀东油田酸化技术,酸化解堵是油气井增产、水井增注的主要手段之一,用酸液可以解除油水井井底附近的污染,清除孔隙或裂缝中的堵塞
3、物质,或者沟通、扩大地层原有孔隙或裂缝,提高地层渗透率,从而实现增产增注。,酸化解堵概念:,酸化处理历史:,(1)1895年,赫曼佛拉施(Herman Frasch)发明(2)早期的除垢处理,吉普石油公司,盐酸作为除垢剂(3)1932年,酸化新时代:普尔石油公司与道化学公司的磋商,HCl正式用于油气井处理,酸化形成正常应用的技术酸化作业公司的形成(5)1933年,Wilson与印第安那标准石油公司申请HF处理砂岩工艺专利(6)1940年,Dowell公司土酸的首次工业性应用(7)至今,全面工业化应用,酸化在油气田开采中地位认识油气藏发现油气藏恢复油气井产能提高油气井产能,一口井无产能或产能低:
4、(1)地层渗透率低;(2)地层受伤害;(3)地层压力低;(4)井筒或油管堵塞;(5)地层流体粘度高;(6)井底回压过高;(7)机械采油方法不当;(8)其它原因。,砂岩酸化 解堵改善近井地带的条件,为什么要进行酸化,模拟模型,评估伤害井产能下降程度,评估伤害井酸化增产幅度,评估无伤害井酸化增产幅度,储层损害对油井产能的影响,评估渗透率损害相对程度和损害深度,采油指数计算,损害程度和损害半径对产能的影响,不同损害半径下条件下损害带渗透率变化对油气井产能影响,(1)在损害带半径一定的条件下,损害程度(kd/K0降低)增加,产能大幅度下降。损害带半径为0.5m条件下,损害带平均渗透率降低了初始渗透率的
5、10%时,油井产能则降低到自然产能的37.3%;降低到初始渗透率的50%时产能则降低到84.26%。,不同损害半径下条件下损害带渗透率变化对油气井产能变化的影响,(2)损害半径超过一定值后,其对产能的影响减弱。(3)一般在损害带半径超过1.0m后,产能下降已较缓慢。为酸化半径的设计提供了依据。,损害程度和损害半径对产能的影响,损害井酸化解堵效果分析,对于受损害井,酸化增产倍比较大 随酸化半径增加,油井产能逐渐增加 损害程度不同,产能增加幅度不同:损害程度越严重,产能恢复幅度越大当酸化半径超过约1.0m左右时,酸化半径继续增加,酸化增产幅度趋缓,如在Kd/K0为0.3条件下,酸化半径在由0.8m
6、增加至1.2m,增产倍比则由1.58增加至1.70,仅增加0.12。,酸化半径对产能影响,酸化半径的设计应考虑能够有效解除堵塞为目的。追求过大酸化半径,酸化增产倍比不会有显著增加。考虑到其损害半径较大,适宜的酸化半径为?m。,损害井酸化解堵效果分析,未损害井酸化解堵效果分析,未损害井酸化半径对产能影响,不同酸化半径条件下渗透率改善程度对增产倍比影响,对于无损害储层酸化增产幅度始终时有限的,极限增产率40%在储层未受损害的情况下,随着酸化半径增大,极限增产率增大对于陆地油田通常酸化半径小于0.7 m,其极限增产率小于30%。对于高孔高渗储层酸化,酸液建议选择溶解力相对较弱,但作用半径相对较大的酸
7、液体系和酸化工艺为首选的酸化技术。,未损害井酸化解堵效果分析,酸化增产原理,伤害井和未受伤害井酸化潜在产能改善程度,酸化增产原理,钻井 固井 射孔 生产 修井 增产,微粒运移 粘土膨胀 乳化物 垢 有机沉积物 细菌 外来微粒堵塞 水锁 润湿反转 酸反应及酸反应产物 其它,岩心侵泡前 岩心侵泡后清水对岩心侵泡前后环境扫描电镜测试结果,孔隙内充满了大量的粘土矿物,而将岩心用清水30浸泡2.0小时后就发现该岩心孔隙内的粘土矿物发生了分散和运移。这就是岩心潜在伤害的微观表现。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和优选外来流体,防止分散、运移。,酸化增产原理,酸液进入孔隙或裂隙与岩石发生反应,溶蚀孔壁或缝壁,增大孔隙体积
8、,扩大裂缝宽度,改善流体渗流条件。酸液溶蚀孔道或裂缝中的堵塞物,或破坏堵塞物的结构使之解体,然后随残酸液一起排出地层,起到疏通流道的作用,恢复地层原始渗透能力。,酸化增产原理,储层伤害原因及伤害程度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污染地层:在污染半径一定时,污染程度由轻到重,在酸化解除污染后,所获得的增产倍比值也在逐渐增大。这说明基质酸化对存在污染的井是极有效的。无污染地层:进行基质酸化处理,效果甚微。地层没有受到污染堵塞,一般不进行基质酸化处理。,酸化工艺基本分类,工艺分类:酸洗 基质酸化 酸压(一般针对碳酸盐岩储层),酸洗,酸洗:清除井筒中的酸溶性结垢物,或疏通射孔孔眼的工艺。两种方式:将酸液注入预定
9、井段,让其静置反应,在无外力搅拌的情况下溶蚀结垢物或射孔孔眼中的堵塞物;酸液通过正反循环,使酸液沿井筒、射孔孔眼或地层壁面流动反应,借助冲刷作用溶蚀结垢物或堵塞物。特点:酸液局限于井筒和孔眼附近,一般不进入地层或很少进入,地面不用加压或加压很小。不能改善地层渗流条件。,基质酸化(岩体酸化,常规酸化),原理:不压破地层的情况下将酸液注入地层孔隙(晶间,孔穴或裂缝)的工艺。利用酸液溶解砂岩孔隙及喉道中胶结物和堵塞物,改善储层渗流条件,提高油气产能。目的:解堵。特点:不压破地层。,酸化压裂,酸化:地层,方式:油管注液 套管注液 环空注液,压开裂缝张开裂缝酸刻蚀裂缝高导流能力裂缝,酸化压裂(酸压),原
10、理:酸或酸的前置液以高于储层所能承受的排量从套管或油管中注入,使之在井筒中迅速建立压力,直至超过地层的压缩应力及岩石的抗张强度,从而压破地层,形成裂缝,连续注酸使裂缝延伸、酸刻蚀裂缝形成酸蚀裂缝,该裂缝具有比原地层更高的导流能力,因此能提高油气井产能。目的:增产(解堵是必然结果)。特点:大排量、高泵压(压破地层)。,解堵疏通,造缝,基质酸化,酸压,酸化工艺的特点及适用情况对照表,砂岩储层的酸化通常不进行酸压的原因,砂岩储层的胶结疏松,酸压可能由于大量溶蚀,致使岩石松散,引起油井过早出砂;酸压可能压破地层边界以及水、气层边界,造成地层能量亏空和过早见水、见气;由于酸沿缝壁均匀溶蚀岩石,不能形成沟
11、槽,酸压后裂缝大部闭合,形成的裂缝导流能力低,且由于用土酸酸压可能产生大量沉淀物堵塞流道。,酸化现场,海上酸压,第一节 酸化作用机理第二节 酸液及添加剂第三节 酸液的选择第四节 常用酸液体系第五节 酸液体系性能评价,一、砂岩酸化作用机理,砂岩地层由砂粒和粒间胶结物组成,砂粒主要成分是石英、长石,胶结物主要成分是粘土、碳酸盐矿物。,砂岩酸化 一般采用盐酸与氢氟酸的混合酸(土酸),或 其它能够生成氢氟酸的酸液。盐酸先同碳酸盐矿物、铁质反应,溶解碳酸盐和铁质;然后氢氟酸再与石英、粘土矿物反应,提高地层渗透率。,原理:酸或酸的前置液以高于储层所能承受的排量从套管或油管中注入,使之在井筒中迅速建立压力,
12、直至超过地层的压缩应力及岩石的抗张强度,从而压破地层,形成裂缝,连续注酸使裂缝延伸、酸刻蚀裂缝形成酸蚀裂缝,该裂缝具有比原地层更高的导流能力,因此能提高油气井产能;目的:增产(解堵是必然结果)特点:大排量、高泵压(压破地层),酸液溶解能力,溶解能力:单位体积酸液与岩石中某种矿物完全反应所能溶解的体积,称为该种酸液对该矿物的溶解能力X。,溶解能力系数:即单位质量纯酸反应完毕后所能溶解的矿物质量,不同浓度酸液的溶解能力系数等于酸液的质量百分浓度与100之积。,常用酸对碳酸盐的溶解能力(m3/m3),土酸对砂岩矿物的溶解能力(m3/m3),酸岩反应速度及其影响因素,酸岩反应是在固液两相(酸液与岩石)
13、间的界面上进行的复相反应。表面反应控制H+传质控制,1、温度的影响 无论是由表面反应控制的还是由传质控制的酸岩反应,温度升高都会导致系统反应速度加快。2、压力的影响 低压下,压力对酸岩反应速度影响很大,随着压力升高,这影响将减弱,当压力升高到后,压力的影响很小。3、岩石类型的影响 如低温下酸液与石灰岩要比白云岩反应速度快。4、面容比的影响 面容比越大,酸岩反应越快,常规酸化酸液有效作用距离只有几十厘米,酸压时活性酸深入地层的距离可达到几十米。,5、酸液类型与酸液浓度的影响 不同类型酸液的离解度相差很大,酸岩复相反应速度与溶液内部H+浓度呈正比,强酸反应速度更快。6、流速的影响 酸岩反应速度随酸
14、液流速增大而加快,处于紊流状态时更为明显。反应速度增加的倍比小于酸液流速增加的倍比,酸液来不及完全反应就已流入地层深处;提高注酸排量可以增加活性酸深入地层的距离。7、同离子效应的影响 溶液中生成物浓度增加抑制酸液正反应、减缓生成物扩散、增大H+传质阻力,同离子效应减小酸岩反应速度。,六、酸液有效作用距离,酸液在渗流孔道或裂缝中流动,与壁面岩石发生化学反应,当酸液浓度降低到某一数值(通常为鲜酸浓度的10%)时,称为残酸。鲜酸变为残酸之前所流过的距离,称为酸液有效作用距离。酸岩反应速度的快慢,决定了酸液有效作用距离的大小,反应速度越快,有效作用距离越短。,一、常用酸液类型二、常用酸液添加剂,常用酸
15、液类型,1、盐酸2、氢氟酸3、土酸4、自生土酸,5、有机酸6、磷酸7、氟硼酸8、多组分酸,1、盐酸,盐酸的工业标准,用工业盐酸配制酸液的计算公式:式中 QS 工业盐酸用量,kg;V 酸液用量,m3;酸液相对密度;CS 酸液中盐酸浓度,%(质量分数);Ci 工业盐酸质量浓度,%(一般为31%),盐酸质量百分浓度=(相对密度-1)2100%,2、土酸 土酸为氢氟酸和盐酸的混合物,一般组成为:36%HF+1015%HCL 氢氟酸与砂岩反应溶解泥质和二氧化硅。盐酸与碳酸岩反应,先把大部分碳酸岩溶解掉,防止CaF2等生成沉淀物,从而充分利用土酸对粘土、石英和长石等的溶蚀作用。若地层中碳酸盐胶结物较多,可
16、适当提高盐酸浓度。,3、有机酸(甲酸和乙酸)甲酸(HCOOH)和乙酸(CH3COOH)为弱离子型,慢反应的有机酸。主要用于高温油井(高于120)或者希望延长反应时间的井。矿场应用的醋酸溶液常稀释到15%或更低。4、磷酸 磷酸电离度底,缓速效果明显,适用于钙质含量高的 砂岩或石灰岩储集层。,5、氟硼酸 当氟硼酸注入地层后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氟酸,从而达到 酸化目的。氟硼酸在水中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第一步水解最 慢,决定了整个水解过程。HBF4+H2O HBF3OH+HF HBF3OH+H2O HBF2(OH)2+HF HBF2(OH)2+H2O-HBF(OH)3+HF HBF(OH)3+H2O
17、H2BOB(OH)3+HF 氟硼酸主要用于砂岩地层深部酸化,具体特点如下:(1)水解反应速度主要受HBF4 浓度、溶液酸度和温度控制。(2)可以防止粘土及其他颗粒运移,降低阳离子交换容量,减 小粘土水敏性。(3)氟硼酸对地层岩石伤害极小。(4)氟硼酸可作为前置液或后置液与土酸联合使用。,6、多组分酸(1)盐酸-有机酸 利用盐酸溶蚀能力强的特点获得较高的酸蚀裂缝导流能力,又利用有机酸的低腐蚀性,主要用于高温地层酸处理。由于酸岩反应速度主要取决于H+浓度,只有盐酸耗尽后有机酸才电离而溶蚀岩石。混合酸的反应时间近似为两种酸的反应时间之和。(2)有机土酸 有机土酸(一般为9%的甲酸)取代12%的盐酸,
18、与3%氢氟酸混合而成,特别适用于高温井(93150),降低管线腐蚀速度和减小形成残渣的趋势。溶蚀能力弱、成本高。,酸液添加剂,酸液作为一种通过井筒注入地层并能改善储集层渗透能力的工作液体,必须根据储集层条件和工艺要求加入各种化学添加剂,以完善和提高酸液体系性能,保证施工效果。,1、缓蚀剂2、表面活性剂3、铁离子稳定剂4、粘土稳定剂,5、暂堵剂6、降阻剂7、互溶剂,1、缓蚀剂 主要用于减小酸液对金属管件的腐蚀,降低对地层的污染。通过影响腐蚀电池中阳极和阴极的反应而起到缓蚀。两种基本缓蚀剂为无机缓蚀剂和有机缓蚀剂。另还有缓蚀增效剂。无机缓蚀剂包括:锌、镍、铜、砷等金属的盐类。有机缓蚀剂由能吸附在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油水井增产技术 油水 增产 技术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35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