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料管理》PPT课件.ppt
《《油料管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料管理》PPT课件.ppt(9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8/4,储运油料学,第一节 油料的质量管理 第二节 油料的质量检验 第三节 油料的调合第四节 油料储运中的安全管理,第十章 油料的管理,2023/8/4,储运油料学,石油和石油产品的品种繁多、使用范围广、影响面大、质量要求严格,具有容易蒸发、渗漏、易被污染而变质、极易着火、爆炸等特点。原油从油田到炼油厂、石油产品从炼油厂到消费者手中,均需经过生产、运输、储存和销售等环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管理不善,都可能引起油料质量下降。这不仅浪费宝贵的资源,还可能因使用变质油品而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甚至引起恶性事故,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随着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不断发展,对油品的质量要求愈来愈高
2、,储运中各个环节中油料的管理,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技术性很强的工作。,2023/8/4,储运油料学,油料的管理涉及炼油厂、油田、油库和使用部门中的储存、输送、加注和使用各个环节,都应根据不同油料的特点,进行科学管理,防止油料被污染而变质,预防油料氧化变质和蒸发损耗,以及防火防毒害等,确保油料的质和量。本章主要讨论油料在储运中的质量管理、油品的质量检验和性质调整、油料的安全储存等内容。,2023/8/4,储运油料学,第一节 油料的质量管理,一、油料在储运中质量变化的原因 二、各类油品在储运中的质量变化规律及注意事项 三、延缓油料质量变化的措施,2023/8/4,储运油料学,油料的质量在储运过程中是
3、不断变化的。通常在运输和收发过程中,油料易出现蒸发损失、混油和被污染等问题,在油库储存过程中,则以油料蒸发损失和氧化变质为主要问题。油料的化学组成和馏分组成决定了其质量变化是必然会发生的,储运中的温度、湿度等外部条件和管理水平却能延缓或加速质量变化的进程。油料质量管理的总任务,就是根据不同油料变化的内在规律,主动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创造条件,尽量预防和延缓油料的质量变化。,2023/8/4,储运油料学,一、油料在储运中质量变化的原因,引起油料在储运中发生质变的原因很多,主要有蒸发、氧化、混油、机械杂质和水分的污染等几种。,2023/8/4,储运油料学,1 蒸发,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可能进行的
4、表面汽化现象。储存油料的油罐一般不能完全装满,油面上方有一定空间。油罐通常装有呼吸阀,以控制油罐内的压力不致于过大或过小。油料在油罐中不可能像敞口容器一样无限制地蒸发,也不会像密闭容器一样,没有油蒸气逸出油罐。油罐内蒸气压如果大于呼吸阀的定压时,呼吸阀就会自动开启,“呼出”饱和油蒸气;当罐内压力过小时,就会“吸入”新鲜空气,使罐内空间蒸气处于不饱和状态,油料就会继续蒸发,直至蒸气重新达到饱和。,2023/8/4,储运油料学,油料的蒸发在储运的各个环节中随时都在进行。蒸发造成油料大量损耗,据统计,国外从油田井场到油品销售的过程中,原油和油品的损耗高达3%,其中约70%的损失发生在原油罐、调合罐和
5、成品油罐中。散失到大气中的油蒸气既污染了大气,又增加了着火危险性。由于蒸发的都是油料中的最轻组分,油品蒸发还会严重影响油品质量,甚至使合格油品变为不合格。汽油因蒸发损失,造成起动性变差,抗爆性下降。当航空汽油的蒸发损失量达到1.2%时,其初馏点升高3,蒸气压下降20%,辛烷值减少0.5个单位。,2023/8/4,储运油料学,引起蒸发的内因是油料的馏分组成。馏分组成愈轻,沸点愈低,蒸气压愈大,蒸发愈严重,蒸发损失愈大,对油料质量影响愈严重。在储存中,溶剂油、航空汽油、车用汽油和原油,容易造成蒸发损失;煤油、柴油的蒸发损失稍小,润滑油的蒸发损失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促使蒸发的外部因素主要有温度、油罐
6、上方空间大小,油罐的大、小呼吸等。,2023/8/4,储运油料学,(1)温度:储存温度愈高,油料蒸发愈严重。例如,我国南方地区一个容积10000m3的地面钢油罐,在夏季储存汽油时,每天汽油的蒸发损失可达500 1000kg。(2)油罐中油品上部空间越大,蒸发损失越大。例如在相同温度和密封条件下储存同一种汽油,装油量为油罐容积20%时的蒸发损失比装油量为油罐容积95%时大8倍。(3)油罐呼吸引起蒸发损失增大。油罐的呼吸分为“大呼吸”和“小呼吸”两种。,2023/8/4,储运油料学,所谓“大呼吸”是指油罐收发油时的呼吸。油罐进油时,由于油面逐渐升高,气体空间逐渐减小,罐内压力增大,当压力超过呼吸阀
7、控制压力时,一定浓度的油蒸气开始从呼吸阀中“呼出”,直到油罐停止收油。所“呼出”的油蒸气造成了油品的蒸发损失。当油罐向外发油时,因油面不断降低,罐内压力减小,当压力小于呼吸阀控制的真空度时,油罐开始“吸入”新鲜空气。由于油面上方油气没有饱和,促使油品蒸发速度加快,使其重新达到饱和,罐内压力再次上升,可能有部分油气因压力过大,从呼吸阀逸出,造成“回逆呼出”,大部分饱和油蒸汽将在下一次收油操作中被呼出。,2023/8/4,储运油料学,每次收、发油操作中的一次“吸入”和“呼出”称为一次大呼吸。大呼吸次数愈多,油料蒸发损耗愈大,尤其是对轻质油品和原油的影响更为显著。例如,在气温为68,原油温度为40,
8、油罐内部空间温度为30的条件下,当油罐以1000103kg/h流率进油时,油蒸气损耗达500kg/h,占进油的0.05%。据统计,在东北输油管线上的17个中间泵站中,因大呼吸每天损失原油蒸气达l2103kg,每年达4300103kg。,2023/8/4,储运油料学,(4)油料在储罐中因昼夜气温变化造成小呼吸引起蒸发损失:油品在静止储存中,因气温昼高、夜低,引起罐内油品蒸气压差别,导至呼吸阀启闭而形成小呼吸。前述万米大油罐储存汽油,夏天每天损耗约1000kg就是小呼吸造成的。(5)油罐的密封程度对蒸发损耗影响很大。一个5000m3油罐,因孔盖不严密引起自然通风,一个月内可损失汽油53103kg,
9、损失原油28103kg,可见其危害之严重。,2023/8/4,储运油料学,2氧化,油料在储存中难免不与空气中的氧接触,特别是温度较高和有金属的催化作用下,都会起氧化反应,引起油料氧化变质,使油品很多性质发生变化。汽油、喷气燃料、煤油和柴油在储存中会生成胶质和沉淀,使油的颜色变深,实际胶质和酸度(值)增大;润滑油的酸值增大;润滑脂的游离碱含量减少,出现游离酸等等。,2023/8/4,储运油料学,引起油品氧化的内因是它的化学组成。当油品含有易氧化的不安定组分,如不饱和烃、特别是二烯烃以及各种含硫、含氮和含氧等非烃化合物时,很易氧化生成酸性物质和胶质,并进一步缩合成沉淀;促使氧化的外界因素主要是温度
10、、日光、与金属接触及与氧接触面的大小等。,2023/8/4,储运油料学,温度升高,大大加速氧化反应的进行;日光照射会引发氧化的链反应;金属对油品氧化有催化加速作用,有的氧化产物本身也有催化作用;油品与氧接触面越大,氧化反应越严重。关于促使氧化的外部条件,可参阅第五章汽油一节有关内容。,2023/8/4,储运油料学,3吸水,油品中的水分来自外界混入的雨雪或其它方面,也可能是烃类自动从大气中吸收得到的。组成油品的各种烃类,对水都有一定的溶解度。对航空燃料如航空汽油和喷气燃料的影响最为严重,使其结晶点或冰点升高,低温性能变差;汽油、煤油和柴油含水,油中的低分子酸等会溶于水中,引起设备严重腐蚀;电气用
11、油中如混入微量水分,会使其绝缘性能大幅度下降,以致无法使用;水分还会溶解油品中某些添加剂,如汽油中的抗氧剂、铅水中的溴乙烷导出剂等,从而大大降低了它们的作用;,2023/8/4,储运油料学,钠基润滑脂吸水后会乳化变稀,失去润滑脂的结构形态而报废。不同烃类对水的溶解度不同,芳香烃最强、烷烃最弱。影响吸水性的外界因素是温度和空气湿度:温度愈高,烃类对水溶解度愈大。空气湿度愈大,油品吸收水分速度愈快。在我国南方潮湿地区储存油品时,夜间气温下降,油罐内空气中的水气会在罐壁凝结成水滴,落入油中,使油中水分增多,甚至出现游离水层。,2023/8/4,储运油料学,4污染,油品在储运过程中,可能出现两类污染问
12、题,一是机械杂质、水分污染;二是混油污染。属于管理不善人为造成的油品变质。机械杂质和水分污染,主要是运输、收发过程中,油品所接触的设备、管线洗刷不净或保护不妥所造成的。例如雨雪天在没有防雨雪措施下发放油品,或储油容器封装不严都会使雨雪或风砂进入油品。由于机械杂质和水分污染造成的危害很大,油料储运工作者必须特别重视。,2023/8/4,储运油料学,混油污染主要是管理不好或操作失当所引起的。例如在收发油过程中开错阀门、容器中存油未清除干净、用同一管线和油泵输送不同油品以及油库区内阀门不严,造成一个油罐内油品流入另一个油罐,引起大量油品相混等。混油后,使油品质量下降,甚至不合格。当润滑油或柴油中混入
13、少量汽油或溶剂油时,使闪点大大下降,严重时还会影响粘度;溶剂油中如混入汽油,使馏程变重、变宽,并增加毒害性;,2023/8/4,储运油料学,二、各类油品在储运中的质量变化规律及注意事项,不同油料在储存中其质量变化规律不完全相同,在质量管理中的重点也有差别。,2023/8/4,储运油料学,1汽油,汽油在储存中最容易发生变化的质量标准是实际胶质、酸度、馏程和蒸气压,加四乙基铅汽油的辛烷值和四乙基铅含量也容易发生变化。表10-1列出某车用汽油在露天带呼吸阀金属油罐中储存中的质量变化情况。,2023/8/4,储运油料学,表10-1 汽油储存中的质量变化,汽油储存11个月以后,其实际胶质从0.4增加到8
14、0.6mg/100ml,增加了200倍,酸度增大近20倍,馏程的10%馏出温度升高10。,2023/8/4,储运油料学,这些变化是由于汽油储存在有呼吸阀的金属罐中,温度变化大(高温时可达48)。油罐的小呼吸使油罐内部空间的氧浓度经常处于较高的水平,加上有时温度较高以及金属催化作用,使汽油很易氧化,生成酸性物质,进一步氧化缩合,生成胶质,结果使油品的酸度和实际胶质大大提高。在储存开始的三个月,由于氧化反应处于氧化链反应的引发和过氧化物积累阶段,酸度稍有增加,实际胶质没有变化。随着储存时间的增长,氧化反应速度越来越快,酸度和实际胶质也迅速增多。,2023/8/4,储运油料学,汽油馏程的10%馏出温
15、度随储存时间的变化与氧化变质有所不同。它是由于温度高、温差大、油罐小呼吸造成汽油中轻组分蒸发损失所引起的。汽油的蒸发主要发生在储存的初期。表10-1中数据表明,最初三个月汽油的10%馏出温度升高了7.5,继续储存三个月后,仅再升高1。汽油中轻组分的减少,使汽油蒸气压和辛烷值都会有所降低。不同加工过程生产的汽油,因化学组成不同,其储存安定性差别很大。以直馏汽油、加氢汽油、航空汽油的安定性最好,催化裂化汽油次之,热裂化和焦化汽油最差。不同原油用相同加工方法生产的汽油,安定性也不一样,低硫原油生产的汽油,其安定性优于含硫原油的产品。,2023/8/4,储运油料学,常用车用汽油是由直馏汽油同催化裂化汽
16、油或热裂化汽油或焦化汽油调合而成,加有热裂化或焦化汽油组分的汽油安定性差,容易氧化变质。航空汽油由直馏汽油、催化裂化汽油加高辛烷值组分(工业异辛烷、工业异丙苯等)组成,或由催化裂化汽油加氢后再加高辛烷值组分组成的,所以安定性好。引起它变质的主要原因是轻组分的蒸发和四乙基铅的分解,使航空汽油的10%馏出温度升高和辛烷值降低。,2023/8/4,储运油料学,2喷气燃料,喷气燃料是经过严格精制的直馏产品或加氢产品,质量要求很高,其储存安定性通常都很好。实践表明,国产喷气燃料,经数年精心储存,质量变化不明显。储存喷气燃料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防水和防机械杂质的混入。在气温高、湿度大的地区必须采取相应措施
17、 以免因含水而使喷气燃料的冰点或结晶点升高。机械杂质会堵塞过滤网和磨损精密的高压抽油泵等,故必须防止混入机械杂质。,2023/8/4,储运油料学,3煤油和柴油,灯用煤油和部分轻柴油是经精制的直馏油,储存中不易氧化变质。含有各种裂化或焦化柴油组分的柴油,则储存安定性较差,易生成大量酸性物质和胶质,出现深色沉淀。煤油和柴油的馏分较重,储存中蒸发损失少,对质量没有明显影响。煤、柴油在储存、保管中均应防止水分和机械杂质的混入。,2023/8/4,储运油料学,4润滑油,润滑油是直馏油(或合成油)经各种精制后得到的,并加有多种添加剂。因而在常温下精心储运管理,其质量可经数年而无明显的变化。可能的变化仅仅是
18、轻微氧化引起酸值稍有增加。由于润滑油的馏分重,所以不存在蒸发损失问题。储存润滑油的质量管理重点应该着眼于防止混油和防止混入水分、机械杂质。由于润滑油种类繁多,同一品种油又有多种牌号,质量要求严格,成本和价格比燃料高数倍,因而储运中要特别注意不要出现混油及发错油料等事故,以免影响使用和造成浪费。在储运变压器油、电容器油等电气用油时,必须用干净的甲级容器,密封装运,严禁水分和杂质侵入,以免严重影响油的电气性能。,2023/8/4,储运油料学,5润滑脂,润滑脂在储存中易变化的质量标准有滴点、针入度、游离碱、游离酸、水分等。这些主要是由于氧化和吸水造成的,变质严重时会引起析油现象,钠基润滑脂吸水后乳化
19、、变稀,以致失去润滑脂的作用。润滑脂是软膏状物质,如混入机械杂质后极难除去,因而要盖紧容器或密封储存。储存润滑脂的容器不能过大,以免因润滑脂自身重量使底部的润滑脂受压太大而出现油皂分离现象。,2023/8/4,储运油料学,6原油,原油储运中质量管理的重点是防止轻油蒸发和混入大量水分。在油田中未经脱气、稳定的原油,储运过程中蒸发损失极为严重,蒸发出来的油蒸气还会污染环境。因而,应尽可能在油田先经脱气和稳定处理,这样,既减少原油蒸发损失,又可回收有价值的天然气和气体汽油。稳定后原油在储运过程中仍需采用减少蒸发损失的措施。,2023/8/4,储运油料学,三、延缓油料质量变化的措施,针对油料变化的原因
20、,改进油品组成、加工工艺和精制深度,提高油品质量是防止油品质量变化的根本方法。对于已生产出来的油品,则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油料管理,延缓油料变质速度,以延长其储存时间。常用措施有:1降低储油温度,减少温差2油罐应尽量装到安全容量,减少上方气体空间 3减少倒罐、倒桶次数4采用适当的密封储存,减少与空气接触 5减少油料与金属接触,防止金属催化作用6严防水分、机械杂质混入7加强质量检查,严守规章制度,2023/8/4,储运油料学,1降低储油温度,减少温差,储油温度高会加速油品蒸发和氧化变质,因而必须采取降温和减小温差的措施,例如:(1)合理选择储存地点,避免日光曝晒。易蒸发和易氧化的油料,应存放在温
21、度低、温差小的地下、半地下油库、洞库或库房中。露天存储的油桶等小容器,应放在背光、隐蔽之处或放在地下坑道内。存放汽油等易蒸发油品的露天油罐,油罐外壁应涂银白色反光漆,以防罐内油温上升。,2023/8/4,储运油料学,(2)采用罐装,避免或减少桶装。油罐容积大,储油多,油温受气温影响比桶装小。单位容积油料与金属接触表面积也比桶装小,减弱了金属催化作用,有利于延缓油料变质。(3)夏季淋水降温。炎夏季节,对存放易蒸发油品的露天金属油罐,采用罐顶淋洒冷水降温;桶装油料上盖蓬布后淋水降温。油罐淋水降温必须连续进行,以免因温度变化频繁,反而增加了油罐小呼吸。,2023/8/4,储运油料学,2油罐应尽量装到
22、安全容量,减少上方气体空间,油罐内气体空间大,增大蒸发损失和加速氧化变质,曾试验用2000m3油罐装200m3汽油,每昼夜损失汽油达1000kg,当装满到安全容积后,损失量降至60kg。为减少上述影响,油罐应尽量装到安全容积;并适时地合并装油不满的油罐;在零星发油时,应发完一罐后再发另一罐,以减少罐内气体空间。3减少倒罐、倒桶次数倒装油料时,由于大呼吸增加了蒸发损失和油品与新鲜空气的接触,加速氧化变质。因此,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倒装操作。,2023/8/4,储运油料学,4采用适当的密封储存,减少与空气接触,采用密封方式长期储存油料,可以减少蒸发损失,延缓油料氧化变质,避免水分和机械杂质混入以及油
23、罐锈蚀。这对于柴油、润滑油、润滑脂等较为合适。对于蒸发性强的汽油,应根据储油容器具体情况,采取密封或相对密封措施。试验表明,1000m3油罐密封储存航空汽油,每年可减少蒸发损失985kg;储存喷气燃料,每年可减少损失137 kg 同时大大减轻了油罐的锈蚀程度。但应注意在采用密封储存措施前,必须仔细检查储油设备,并核算其耐压强度等,采用相应安全措施,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生产事故。,2023/8/4,储运油料学,常用的密封储存方法有油罐正压密封法、油罐内浮顶密封法和泡沫塑料覆盖油面密封法。油罐正压密封法是利用油罐承受压力的潜力,调整油罐呼吸阀压力,使油罐处于较高正压状态而进行相对密封。曾把油罐正压由原
24、来的0.02l105Pa提高到0.11105Pa,负压由0.003105 Pa提高到0.05105Pa,进行储存试验,结果取得良好效果,大大延长了储存期限。,2023/8/4,储运油料学,油罐内浮顶密封法是油罐内有一内浮盘紧贴在油面上,使油面上方没有蒸发空间,从而减少了蒸发损失,隔断了油品与氧的接触。用内浮顶油罐储存汽油,经试验表明,比固定顶油罐可以减少85%的蒸发损失。我国已推广使用。泡沫塑料复盖油面密封法是在固定顶盖油罐内用一种聚酚胺塑料圆盘,漂浮在油面上,这些圆盘能形成等边三角形排列,使油面复益率达92%,以达到减少蒸发损失和氧化变质的目的。,2023/8/4,储运油料学,5减少油料与金
25、属接触,防止金属催化作用,金属特别是铜能大大加速油料氧化变质,铜能使汽油胶质生成量增大六倍,因而储油设备不应采用铜制部件。为防止油料与金属接触,可在油罐、油桶或汽车油箱内壁涂防锈层,以减缓油品氧化速度和防止金属腐蚀(酸度和实际胶质增大)。,2023/8/4,储运油料学,6严防水分、机械杂质混入,精心洗涤储油容器,避免在风沙、雨雪气候里,在无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装卸油料,防止露天堆放桶装油品等等,以免混入水分和机械杂质。7加强质量检查,严守规章制度 在收发、储存、运输油料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有关质量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各种油品的易变质量指标,掌握所储油料质量变化的情况;坚持“先进先出”、“存新发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油料管理 油料 管理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35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