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川水文基础知识》PPT课件.ppt
《《河川水文基础知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川水文基础知识》PPT课件.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河川水文基础知识,本章重点:1.河流、流域的基本特征;2.河川径流的形成及影响因素;3.径流的度量单位。,河流是如何形成的?,第一节 河流和流域,一、河流1河流的形成和分段 定义:河流 河谷 河床,形成:水系,干流,支流分段:按照河谷和河床情况、冲淤程度、水情变化等特点,分为河源、上游、中游、下游和河口五段。,长江上游,长江中游,淮河下游段,黄河河口,湖口,宜昌,河流分段及特征,长 江 水 系 略 图,注意区分流域与水系的区别!,2.河流的基本特征,1)河流断面横断面:垂直于水流方向的断面。水位:横断面内,自由水面相对于某一水准基面的高程。大断面:遭遇设计洪水(可能最大洪水)时的过水断
2、面。中泓线:沿水流方向,各横断面上最大水深点的连线。纵断面:沿中泓线的铅垂面。,2)河流长度3)河流的比降横比降:过水断面上,水面的横向坡度。纵比降:单位长度河段的水面或河底落差。分水面比降和河底比降。4)弯曲系数,3.山区与平原河流的一般特性,1)山区河流 河谷横断面 河谷纵断面 汇流时间与水位变幅 河床组成,金沙江穿越的大峡谷,平原河流 河床结构与组成 河谷形态,河流的横断面水流流速与纵比降汇流时间与水位变幅,二、流域1流域与流域面积(流域即集水面积)流域 分水线(分水岭)闭合流域、非闭合流域 流域面积(F,单位为km2)在实际工作中,除非有石灰岩溶洞等特殊的地质情况,一般多按闭合流域考虑
3、。,1、分水线:地形等高线中的极大值称为山峰,山峰的下坡方向为山脊,相邻山脊之间的区域称为鞍部。山峰、山脊和鞍部的连接线称为分水线。,2、流域:地面分水线包围的区域。1)流域面积F(km2):流域分水线包围区域的水平投影 面积,称为流域面积。2)闭合流域:地表与地下分水线重合的流域。3)非闭合流域:地表与地下分水线不重合,本流域与外流域有水量交换。,地面分水线和地下分水线示意图,3、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流域的地理位置:一般以流域所处的经纬度来表示 流域的气候特征:包括降水、蒸发、湿度、气温、气压、风等要素 流域的下垫面条件:流域的地形、地质构造、土壤和岩石性质、植被、湖泊、沼泽情况等,第二节 径
4、流形成过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河川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径流形成过程,产流过程,汇流过程,降水过程,流域蓄渗过程,坡面漫流过程,河槽集流过程,一径流的形成过程1、径流:指降落到流域表面的雨水,由地面与地下汇入河川,最终流出流域出口断面的水流。其中,沿着地面流动的水流称为地面径流;沿土壤岩石孔隙流动的水流称为地下径流;汇集到河流后,在重力作用下沿河床流动的水流称为河川径流。,一、径流形成过程地面水流和地下水流汇集到河网并沿河槽流出流域的出口断面称为河川径流。由降水开始到水流流经流域出口断面的全部物理过程,称为径流形成过程。可将其概化为四个阶段:降水过程、流域蓄渗过程、坡面漫流过程和河槽集流过程
5、。降水和流域蓄渗过程统称产流过程;坡面漫流和河槽集流过程统称汇流过程。,降雨过程 扣除损失 净雨过程流域汇流流量过程产流过程:降雨扣除损失后形成净雨。汇流过程:净雨沿坡面和地下汇入河网,经河道汇集形成流域出口断面的流量过程。,径流形成过程,产流过程,汇流过程,坡地汇流,河网汇流,2)流域蓄渗过程 植物截留、入渗和填洼的整个过程,统称为流域蓄渗过程;这部分雨水不产生地面径流,对降雨径流而言,称为损失,扣除损失后剩余的雨量,称为净雨。所谓的产流过程,就是由降雨扣除损失求净雨的过程。,1)降水过程 降水过程的特征:降水量、降水强度、时程分配、雨型、空间分布、笼罩面积、暴雨中心位置和暴雨移动路径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川水文基础知识 河川 水文 基础知识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35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