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桃黄河源区NPP及植被水分利用效率时空特征分析.ppt
《徐晓桃黄河源区NPP及植被水分利用效率时空特征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晓桃黄河源区NPP及植被水分利用效率时空特征分析.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黄河源区NPP及植被水分利用效率时空特征分析,答辩人:徐晓桃 导 师:颉耀文 副教授 专 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论文结构,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研究区区域概况 第三章 CASA模型及其参数获取第四章 蒸散发模型及计算 第五章 NPP估算结果及其分析 第六章 植被水分利用效率结果及其分析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绪论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植被水分利用效率(净初级生产力NPP潜在蒸散发PET)是联系植被生态系统碳循环和水分循环的重要变量,因而具有重要的生态学和水文学意义。全面、深入了解地区不同植被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特征,可发现并推广耗水量低而生产力高的干旱区耐旱植被,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打好基础。现
2、有的工作多限于对特定植被类型尤其是农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研究,很少涉及到一个区域内的各种植被生态系统的水分利用效率及其时空动态特征。在多年冻土分布的黄河源区,近20年来生态系统急剧退化,对该区域草地畜牧业产生了较大影响。计算该区域植被水分利用效率,对生态系统维护提供参考性依据。,绪论NPP国内外研究进展,NPP国内外研究进展 1)NPP国外研究进展 在1963-1972年IBP的推动下,NPP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无论在理论上和模型研究、运用上都得到了较快发展。1973-1975年,第一个全球NPP回归模型(即Miami模型)(Lieth)。1985年,建立了根据净辐射和辐射干燥度计算NPP的Chi
3、kugo模型(Uchijima)。,绪论NPP国内外研究进展,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国际上NPP的研究主要向两方面发展:一是通过建立植物生理过程模型;二是利用遥感技术所获数据实现对NPP的估算。ICCP会议以后(第一次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1990),在全球变化研究计划IGBP的推动下,建立了各种回归模型和过程模型(FOREST-BGC模型、EPS模型、TEM模型、DEMETER模型,以及BATS模型、SIB模型、SIB2模型、CLASS模型等)。近10年来,遥感参数化模型得到了迅速发展。如CASA生物圈模型、GLO-PEM模型等。,绪论NPP国内外研究进展,2)国内研究进展 从20世纪80年
4、代后期开始,NPP的研究大致可分成两个方面:一方面是NPP模型研究:从能量与水分对蒸发影响的物理过程出发推导出了联系能量平衡方程和水量平衡方程的区域蒸散模式,建立了以植物生理生态特征为基础的NPP模型(周广胜、张新时,1995);另一方面是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我国NPP研究:利用Miami模型、Thornthwaite模型和Chikugo模型等国外模型定量估算我国各地植被气候产量(贺庆棠与Baumgartner,1986)。,绪论NPP国内外研究进展,90年代后期,由于全球1km1km分辨率的NOAA/AVHRR数据集资料的引入,我国的NPP模型及其估算、分析研究工作取得丰硕的成果(朴世龙、方
5、精云、郭庆华,2001,CASA模型;陈利军、刘高焕、励惠国;2002)。近几年,很多学者对不同的NPP估算模型在全国及国内典型区域进行了试验(周才平(2004)TEM模型,卢玲(2003,2005)C-FIX模型,陶波(2003)CEVSA模型,何勇(2005)AVIM模型)。,绪论蒸散发国内外研究进展,1)蒸散发国外研究进展 国外蒸散发研究已有200多年历史 道尔顿蒸发计算公式(道尔顿(Dalton),1802年)波文比-能量平衡法(波文(Bowen),1926)空气动力学方法(1939年桑切斯特(Thornthwatie)和霍尔兹曼(Holzman))涡动相关法计算各种湍流通量(Swin
6、bank,1951)大区域平均蒸发量的气候学估算公式及水量平衡法(20 世纪50 年代苏联学者)Penman-Monteith 公式,为非饱和下垫面的蒸发研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1963年蒙蒂斯(Monteith))从土壤水运动规律出发结合土壤物理学原理确定蒸发量,开辟了蒸发计算领域的另一重要分支(20世纪70年代末,Hillel等)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国外已经利用遥感信息计算区域蒸发(J.B.Stewart,1999;Helen A.Cleugh,2007),绪论蒸散发国内外研究进展,2)蒸散发国内研究进展 我国的蒸散发研究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年代以来,开始逐渐注重蒸发测
7、定方法的研究。“七五”以来,我国在蒸发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农田蒸发实验研究取得长足进步,发展了一系列蒸发规律和计算模式。另外,许多学者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引用、推导或修正国外普遍流行的公式进行了大量蒸发计算工作,并对潜在蒸发和实际蒸发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陈镜明,1988;孙景生等,1993;孙慧珍等,2007)。,绪论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研究内容 1)基于CASA模型计算2001-2005年黄河源区植被NPP,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特征,对不同植被类型下的NPP特征进行分析;2)基于Penman/Penman-Monteith模型和GIS技术计算研究区域2001-2005年的潜在蒸散发,分
8、析了潜在蒸散发的年际变化特征;3)结合NPP和潜在蒸散发得出研究区域2001-2005年的植被水分利用效率WUE,分析WUE时间变化特征,对不同植被类型下的WUE情况进行对比分析;4)对黄河源区WUE、NPP与影响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绪论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 研究区区域概况,本文根据黄河源区的水系图得到,研究区域范围:大致介于96-10330E,33-35N之间,面积为11.54万平方千米,研究区海拔范围为2700-5979m。,研究区区域概况,黄河源区气候特征 1)气温 近40年黄河源区年平均气温增加约0.7,为高原异常变暖区(杨建平,2006)。变暖的主要特征是
9、最低气温变暖,日照时数增加;冬季和秋季变暖趋势相当(郝锐,2005)。2)降水 主要源于孟加拉湾暖湿气流带来的印度洋水汽,由于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和地形作用,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方向逐渐减少。3)光能 分布自西北向东南减少,平均光照时数(站点数据分析)2567.4hr,玛多县最多,2818.5hr,久治县最低,2340.6hr。,研究区区域概况,地貌及土壤特征 源区大部分地区海拔在4100-4500m之间,属高原湖泊、沼泽地貌(李万寿等,2000)。土壤最主要特征是土层薄、质地粗,成土过程缓慢,腐殖质较浅(30cm以上)且分解速度慢。水资源特征 源头有三条主要河流(扎曲、约古宗列曲和卡日曲),约古宗
10、列曲为黄河正源。源区大小湖泊众多(5300多个,总面积1270.77km2,主要分布于干支流附近或低洼平坦的沼泽地带),研究区区域概况,植被 黄河源区主要属于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区域(依据我国植被分区的8个植被区域,22个植被地带来看)。主要植被生态类型有高寒灌丛、高寒草甸、高寒草原、沼泽及水生植被,在局部高海拔地带分布有垫状植被和流石滩稀疏植被 社会经济 源区除占90%以上的藏族外,还有汉、回等十几个少数民族。源区的15个县中,除四川省的诺尔盖、红原及甘肃的玛曲,其他县都属青海省管辖(玛多、玛沁、甘德、达日、班玛、久治、泽库、河南、贵南、同德、兴海、共和)。源区人口稀少(每平方公里只有2.3人,
11、经济发展水平很低,结构单一,以畜牧业为主(王根绪等,2001)。,第三章 CASA模型及其参数获取,NPP模型 现有模型大体分为三类:气候相关模型、过程模型和光能利用率模型(孙睿,1999).1)气候相关模型(迈阿密(Miami)模型(Lieth,1975)、桑斯威特(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Box,1975)、筑后(Chikugo)模型、北京模型(朱志辉,1993)Chikugo改进)(Uchijima,1985)和综合模型(周广胜,1995)方法简单、直观、适用性强、参数较少;但是理论基础不完备,物理意义不够明确,局限性大。,CASA模型及其参数获取,2)过程模型
12、:时间尺度比较短,通常以1天或小于1天作为模拟步长(FOREST_BGC(Running,1991),DEMETER(Foley,1994),TEM(Mc Guire,1992)机理性强(有利于研究全球变化对NPP的影响,同样可用来研究植被分布的变化对气候的反馈作用)输入参数过多,导致不得不对模型进行简化或者人为设定一些参数,这限制了模型的精度,3)光能利用率模型 光能利用率模型以资源平衡观点作为其理论基础。利用植被所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APAR和光能转化效率计算作物NPP(Monteith,1972年)APAR的空间和时间变化能通过遥感技术连续观测(Sellers,1992)通常情况下,光能利
13、用效率是温度、土壤含水量、水气压的函数。不同的模型选取的因子不同,计算的方法不同,且在整个NPP模型计算中产生的作用不同。,大量基于遥感数据的碳循环模型(Potter,1993;Prince,1995;Goetz,1999;Ruimy,1996;Veroustraete,1996,2002)都是以以上公式为基础的光能利用率模型(也叫产量效率模型,Production Efficiency Model,PEM)有的模型光能利用率 取值不随时间和地表覆盖类型变化(Heimann等);有的考虑了的可变性(给不同生态系统分配以不同的值,但没有考虑随时间的变化,也没有考虑在群落内部的变化(Ruimy等)
14、。CASA模型中,考虑随季节的变化以及群落内部的变化,并通过温度及土壤水分的可利用程度来调节(Potter,1993)。因此本文选择CASA模型进行黄河源区NPP估算。,CASA模型算法,月气温T,CASA模型参数获取 1)植被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 式中:Rs(x,t)是t月份象元x处的太阳总辐射量(MJ.m-2);FPAR(x,t)为植被层对入射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吸收分量,使用MODIS数据产品;常数0.5表示植被所能利用的太阳有效辐射占太阳总辐射的比例。,月太阳辐射总量Rs 根据净辐射量(Rn)计算Rs的公式:可能最大日照时数 大气上界太阳辐射(Ra)的计算公式如下:式中:=0.082
15、0,为太阳常数(MJ.m-2.min-1);为日地相对距离;为太阳磁偏角(rad);为纬度(rad);为日落时的角度(rad);J为年内的天数。,2)光能转化率()的是光能利用率模型中最关键的环节,它的多少直接影响到NPP的固定量。其含义为,通过光合作用,植被吸收单位光合有效辐射(PAR)所固定的干物质总量。它代表植被将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转化为有机碳的效率。现实条件下,光能转化率受温度和水分的影响,光能转化率用下式来表达:式中:T1(x,t)和T2(x,t)为温度胁迫系数,W(x,t)为水分胁迫系数,反映水分条件的影响,*为理想条件下的最大光能转化率0.389gC/MJ(Potter等,199
16、3)。,a.T1(x,t)代表低温和高温条件下,植物内在的生化作用对光合的限制,用下式计算:式中:Topt(x)为某一区域一年内NDVI值达到最高时月份的平均气温,认为此温度为植被生长的最适温度。当某一月平均温度小于或等于-10时,Topt(x)取0,认为光合生产为零。b.T2(x,t)表示气温从最适宜温度Topt(x)向高温和低温变化时对光能转化率的影响,这种条件下,光能转化率逐渐降低:若某月均温T(x,t)比最适宜温度Topt(x)高10或低13时,该月的T2(x,t)值等于月均温T(x,t)为最适宜温度Topt(x)时的T2(x,t)值的一半。,c.水分胁迫影响系数的取值范围为0.5-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徐晓桃黄 河源 NPP 植被 水分 利用 效率 时空 特征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34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