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减少儿科抗生素使用.ppt
《如何减少儿科抗生素使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减少儿科抗生素使用.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如何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刘文清,Page 2,1992年潍坊医学院临床医疗系毕业。先后在齐鲁石化公司医院和齐都医院工作。2000年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进修1年,2004年在北京儿童医院进修半年,在北京期间,在解放军医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各大书店查阅资料。“治疗腹泻的药物”于2002年3月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 99 1 12240 2.,刘文清,个 人 简 介,Page 3,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阐述:,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及感染部位的早期认定。肠道感染是临床最常见、最重要的感染。肠道感染是一切疾病的根源。促进肠道病毒、细菌、毒素排泄的意义。健康饮食指导的意义。精制面琪粥是疾病早期最佳食品。典
2、型病例(约50例)。,刘文清,Page 4,一、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没有病因就没有疾病,若病程不长,完全可以找出病因。西医病因学:病毒、细菌、支原体等在体内大量繁殖并释放毒素。什么情况下,病原微生物才会在体内大量繁殖?机体抵抗力降低时。中医病因学:受凉、淋雨、惊吓、饮食不当、过食油腻食物、过食生冷、寒凉食物、暴饮暴食、饮食不洁或变质食物、过度劳累、紧张、焦虑、恐惧。上述因素是否降低人体免疫力?中医和西医病因学存在什么联系?,刘文清,Page 5,2、感染部位的认定,1)呼吸系统感染:咽痛、咽部充血是呼吸道炎症,也是消化道炎症的表现。祖国医学: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实热,俯气不通,则出现咳喘胸满等。
3、十多年临床研究:胃肠功能紊乱,肠内容物滞留,肠道病毒、细菌大量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反流刺激呼吸道是导致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肿、痉挛的主要因素。肺炎、哮喘等均存在腹胀,是肺炎、哮喘引起腹胀,还是腹胀引起哮喘、肺炎?为什么积极排便,咳喘和肺部罗音会迅速缓解和消失?70%以上的肺炎、哮喘其实是肠道感染,不是呼吸道感染!,刘文清,Page 6,消化道感染(内源性和外源性),1、病因:不洁饮食或过食生冷、冰镇、油腻;2、表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厌食等。3、查体:舌苔白或厚腻,咽部充血,疱疹。腹部查体:腹胀、压痛及肠鸣音改变。4、辅助检查:三大常规检查。中性粒细胞升高是肠道感染的典型表现。大便RT正常
4、能排除肠道感染吗?众多发热先发热,后腹泻,明明是消化道感染,为什么我们都诊断为感冒?胃肠型感冒的本质是什么?把肠道感染诊断为胃肠感冒,危害是什么?,刘文清,Page 7,对于婴幼儿和儿童,中性粒细胞比率大于65%,结合饮食史,基本可以确定是肠道感染,若高于70%则可以确定是肠道感染。只要我们仔细了解一下肠道细菌分布特点,以及在肠内容物淤滞后,肠道细菌发生了什么改变就不难理解。,刘文清,Page 8,常见疾病血常规特点,1、恶心、呕吐血常规特点;2、肠道细菌(伤寒杆菌感染除外)感染如菌痢、中毒性脑病、化脓性阑尾炎血常规特点;3、肠道病毒感染血常规特点;4、长期或反复发热血常规特点;5、幼年类风湿
5、等血常规特点;6、发热惊厥血常规特点。7、新生儿血常规特点。新生儿肠道细菌与成人有什么不同?以上疾病,肠道细菌发生了什么变化?,刘文清,Page 9,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主要原因是病后错误的饮食,导致肠内容物滞留、发酵、腐败,释放大量毒素如氨气、硫化氢、沼气等,返流刺激咽喉、气管、肺所致。特殊人群对某些特殊物质如烟雾、环境污染、油漆、丝绵、动物皮毛、化妆品、香水、染发剂等过度敏感。70%以上的肺炎、哮喘等是病后错误饮食,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肠道病毒、细菌得不到排泄,肠内容物发酵、腐败,产生大量毒素持续或反复刺激呼吸道,导致呼吸道充血、水肿、痉挛所致。肺炎、哮喘往往伴有腹胀和舌苔厚腻。,刘文清,P
6、age 10,治 疗:,积极排便,减少肠道病毒、细菌、毒素返流对呼吸道的损害;食用精制面琪粥1天(12小时内食用5次)改善胃肠功能,促进呼吸道粘膜修复;合理饮食35天,避免胃肠和呼吸道二次或多次损害。肺炎等治疗不超过5天,一般3天治愈。治疗的关键:一是肠道不消化物能否充分排泄;二是35天内能否科学饮食。,刘文清,Page 11,腹痛、呕吐、腹胀的本质,呕吐、腹痛的本质是病毒、细菌、毒素刺激胃肠,导致胃肠痉挛或胃肠内容物反流。腹胀是胃肠功能紊乱,肠内容物滞留,细菌大量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如CO2、沼气、硫化氢、组胺等的表现。腹痛、腹胀、呕吐不是发热的伴随症状,是肠道感染的多种临床表现。,刘文清,
7、Page 12,肠道感染误诊的后果,1)导致病毒、细菌在肠道长期滞留,大量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继而导致众多严重疾病。2)使抗生素、激素、静脉输液、退烧药、止痛药、止吐药等滥用显著增多。3)导致广大医护人员和群众疾病防治知识混乱,并导致大量不必要的创伤性检查。为什么初期表现为腹痛、呕吐的病人会出现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刘文清,Page 13,病毒、细菌、毒素在肠道滞留,病毒、细菌、毒素在肠道滞留,大量增殖,发酵、腐败产生大量毒素如氨气、硫化氢、组织胺、沼气,自身释放细菌内毒素、外毒素等是导致众多严重疾病发生的根源。祖国医学:百病皆有脾胃衰而生。现代医学:胃肠是应激反应的中心器官。胃肠
8、粘膜仅有一层上皮细胞将肠腔与内环境隔开,而肠道是人体最大的细菌储存库和炎性物质释放中心。胃肠粘膜屏障是人体最大、最复杂,最脆弱的屏障。,刘文清,Page 14,病毒、细菌、毒素在肠道滞留所引起的严重疾病,高热持续不退、反复呕吐、反复惊厥、肺炎、哮喘、哮喘持续状态、呼吸功能衰竭,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脑炎、中毒性脑病、中毒性心肌炎、爆发性心肌炎、爆发性脑炎、出血坏死性肠炎、胰腺炎、肠梗阻、肠套叠、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败血症、肾炎、过敏性紫癜,甚至死亡。,Page 15,食伤脾胃,百病由生,只有真正理解和认识胃肠组织、结构、生理、病理特点,才能真正理解疾病的发生与防治。才能真正理解“食伤脾胃,百病由生
9、”。“百病皆有脾胃衰而生”的真谛。,刘文清,Page 16,病毒、细菌、毒素在肠道滞留的神经症状,病毒、细菌在肠道滞留,释放大量毒素,刺激胃肠神经,经信息传递引起大脑兴奋或抑制,是导致患者精神萎靡、嗜睡、昏迷,头痛、头晕,甚至惊厥的根本原因。及时排便,上述症状就会迅速消失,若注意科学饮食,就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治愈。90%以上不是脑炎。误诊及滥治则导致病毒、细菌、毒素扩散,继发真正的脑炎。发热惊厥往往伴有什么?大便失禁,Page 17,肠道感染细菌、肠道感染病毒的临床意义,肠道感染细菌、肠道感染病毒是临床最常见、最重要的致病微生物,其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占所有感染性疾病的80%以上。其早期感染部位是
10、胃肠道,不是呼吸道、更不是血液、肝脏、大脑、心脏,是通过食用或饮用被污染的饮食物,经口进入肠道,导致疾病发生的。在什么情况下,肠道病毒、肠道细菌扩散移位,导致众多严重疾病的发生?,Page 18,为什么许多患者病情反复、迁延或加重,需要了解 病人饮食、大便、腹部体征1、生、冷、凉、冰镇食物、饮料、水果;2、干硬、难消化食物如花生、瓜子、核桃、玉米、黑米、大豆以及菌类食物如蘑菇、香菇,凉性蔬菜如黄瓜、菠菜、油菜等等;3、油腻食物如油炸、油煎及骨头汤等;4、高蛋白食物如鸡蛋、牛奶及奶制品、鱼虾;5、剩饭菜、剩粥,凉饭菜、凉粥等;6、病后喝烧不开的水如饮水机中的水,以及凉开水与开水混合水。,刘文清,
11、Page 19,可能引起肠道感染的食物,生、冷、冰镇食物、饮料、水果;不新鲜食物,如剩菜、剩饭、剩粥;冰箱内储存的食物如火腿;在饭店、食堂、摊点就餐;市售熟食如凉拌猪头肉、凉拌菜、凉皮;长期储存的水果、饮料、罐头、及过期的食品如糕点、面包、蛋糕、饼干、牛奶、酸奶等;香肠、腊肉、发酵豆制品(臭豆腐、豆瓣酱、豆豉),发酵面制品如面酱等等。,刘文清,Page 20,肠道感染的治疗,积极排便是治疗的关键;二是食用精制面琪粥1d(45次)促进胃肠修复及增强免疫功能;三是合理饮食35d避免胃肠粘膜二次或多次损害。胃肠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胃肠粘膜细胞、免疫细胞是人体更新最快的细胞,受到病毒、细菌侵害后,其
12、更新显著加快,而维持和促进其快速更新及人体免疫功能的唯一措施是科学的饮食,不是药物。临床实践证实:在12h内连续食用5次精制面琪粥,可以修复各种急性腹泻(包括出血性肠炎和菌痢)所致的胃肠粘膜损害。,刘文清,Page 21,精制面琪粥是疾病早期的最佳食品,1、经科学加工,非常容易消化。2、含有丰富的鲜味氨基酸,与食盐科学配方,加热煮熟后,非常清香、爽口。3、含有人体所必需的最基本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钾、钙、锌、硒,维生素及微量元素。,Page 22,精制面琪粥特点,4、含有丰富的胃肠粘膜细胞、免疫细胞快速更新所必需的免疫营养物质谷氨酰胺。5、具有较低的食物抗原。6、可以避免胃
13、酸、胃蛋白酶的过度或持久分泌。7、含有激活人体免疫细胞和显著止痛作用的植物脂多糖和某些活性因子。8、含有更多较细的膳食纤维。,刘文清,Page 23,精制面琪粥特点,9、具有独特的网格状结构,经科学加工网格结构更加致密,粘附能力更强,可以有效吸附肠道病毒、细菌、毒素。10、趁热食用可以迅速改善血液循环,为肠道、呼吸道等炎症部位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和免疫营养物质。11、适量食盐促进水及各种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胃肠吸收营养素的载体,需要先与Na+结合,再与GS、AA结合,才能吸收完全。没有Na+的参与,营养素吸收是不完全的。,刘文清,Page 24,祖国医学认为:“新麦性热”,“小麦面甘、温”,“小
14、麦面,补虚,实人肤体,厚肠胃,强气力。”“小麦面消谷止痢”。食盐具有“消食,滋五味”。“熟用补心,安神止妄,活血祛淤”。“调和脏腑,消宿食,令人壮健”。具有“解毒、杀虫、止痒等功效”。,刘文清,Page 25,精制面琪粥在腹泻中的使用,经过十余年,数千腹泻病例证实:凡能进食的人,612h内趁热,连续食用精制面琪粥35次,就可以迅速缓解腹泻、恶心、呕吐、腹痛等,并改善病人全身状态。出血性和脓血便患者,6h内食用精制面琪粥3次后,肉眼观察,粘液、脓、血等均明显减少,甚至消失。,刘文清,Page 26,典型病例介绍,1996年7月,男,6岁,晚上食用凉拌猪头肉,第2天4、5时出现反复呕吐,医师诊断:
15、急性胃炎、呕吐待诊。对症治疗,夜间出现高热,第3天出现抽搐,腹泻,为脓血便,伴里急后重,诊断:急性细菌性痢疾,中毒性脑病。住院10余天。同样是该患儿,1999年8月,也是晚上食用凉拌猪头肉,也是第2天凌晨出现反复呕吐,11时就诊,给予导泻,排大量粪便后症状迅速缓解,饮食指导,下午症状完全消失。,刘文清,Page 27,典型病例介绍,1996年10月,男,34岁(内科主治医师)。中午与妻子食用冰箱内放置1天的蛋炒饭,其妻子下午就出现腹痛、腹泻、呕吐,诊断:急性胃肠炎,输液3d。该医师不泻,也不吐,而是发热、头痛、头晕、乏力、厌食,自我诊断:感冒,治疗2天,无任何缓解,第3d,便血,诊断:出血坏死
16、性肠炎。住院27d,其中病情危重15d。从此,该医师经常患肠胃炎。,刘文清,Page 28,典型病例介绍,1997年,男,10岁,晚上食用烤羊肉,夜间出现反复呕吐,到淄博某中心医院就诊,诊断:急性胃炎。输液3h,回家后仍呕吐不止,夜间再次就诊,住院,诊断:急性胃炎。继续输液,5h病情恶化,7h死亡。解剖: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脑炎、坏死性胰腺炎,继发性肝脾肿大、脑水肿、肺出血。(临床儿科杂志1997年6期,1997年中华儿科杂志),刘文清,Page 29,典型病例介绍,2008年5月28日,男,10岁,晚上吃烤鱼等,第2d出现呕吐、腹部不适,到临淄某人民医院救治,诊断:急性胃炎,门诊输液3d,第
17、3d下午病情加重,死亡。,刘文清,Page 30,典型病例介绍,2003年6月。女,2岁半(母亲:乡医)。因发热在村卫生室输液,第4d夜间,出现高热,40,凌晨5时再次输液,7时左右,烧稍退,喝酸奶3瓶,不久出现频繁呕吐,并抽搐20余分钟,直到中午11时,才打120急救,入院后3h死亡。点评:生病后,尤其是高热,食用生冷、高蛋白食物,加剧胃肠粘膜损害,引起患儿反复呕吐,反复呕吐进一步损害胃肠黏膜,肠道炎性物质大量扩散,诱发DIC,最终导致患儿死亡。,刘文清,Page 31,典型病例介绍,2000年10月,ICU。男,10岁,晚饭后出现反复呕吐,在上海某医院以呕吐待诊治疗,输液3h,症状无缓解,
18、夜间12时许到儿科医院就诊,急诊科医师继续给予输液,凌晨4时,患儿出现休克症状(血压测不到,谵妄)。收住ICU,内外科医师多次会诊,直到下午5时,腹腔穿刺,抽出血性液体,考虑外科急腹症,晚7时,剖腹探查,肠扭转560,复位,保暖、输液等治疗,住院1周。患儿病初就是肠扭转,还是反复呕吐所致?,刘文清,Page 32,典型病例介绍,2000年11月,男,3岁+(复旦大学儿科医院主治医师,博士生之子),因发热、头痛、头晕在儿科医院治疗3d(多位同事共同会诊,进行各种检查),仍持续高热、腹胀,第4天,患儿自行排出大量粪便,症状迅速缓解。愈后,患儿对其母亲说,自己出现濒死的感觉。在上海儿科医院进修1年,
19、这样的病例太多太多。但是几乎被误诊为:感冒、发热待诊、感染待诊、脑炎等等。导致众多疾病长期不愈,甚至出现许多并发症、后遗症、死亡等。这是促使我深入研究儿科疾病防治的原因。,刘文清,Page 33,典型病例介绍,男 7月,高热4d,在淄博市某中心医院住院,肌注2支地米,出现体温不升(测T34),第2d,尿常规:OB 3+,蛋白1+,WBC2+,42个/HP,RBC 27个/HP,诊断:肾炎。第3天9:50,到旭日儿科,查体:神志清,精神差,心肺(-),腹胀,触诊剧烈哭闹。9:55,温盐水200ml灌肠,灌肠过程中,排粪便6070ml,为黄白色,极酸臭,11:40,12:35分各大便1次,均为黄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如何 减少 儿科 抗生素 使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34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