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测解释理论基础》PPT课件.ppt
《《气测解释理论基础》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测解释理论基础》PPT课件.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气测资料解释与应用,研究所:宋义民,气测解释理论,一、概述 气测录井技术于上世纪三十年代首先由美国用于商业服务,五十年代由前苏联引入我国。通过国内外广大气测同仁的共同努力。已由最初的简单测量,发展到现在,已自成体系,理论基础亦已日臻成熟,尤其是它做为一种实时测量方法,其快速、及时发现油气层的优势在石油地质勘探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气测录井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五、六十年代的半自动气测仪:录井方式为点测,无组份色谱分析,仅测总烃和重烃。仅起油气监测作用,还谈不上进行油气层评价。2、七十年代的全自动色谱气测仪:录井方式为连续测量,烃组份能够检测C1C4,并开展了热真空全脱气分析技术。
2、国内代表性的仪器是上海石油机械厂生产的SQC-701F色谱气测仪。3、八十年代初的综合仪:它是集随钻气体检测、钻井工程参数测量、钻井液参数测量、地层压力预测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的现场录井技术。国内代表性的仪器是上海神开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SK系列。不管录井仪器如何发展,其核心部分一直是气体检测。,二、气测井原理 1、原理:气测录井是通过测量地层中烃类气体的含量及组分构成进而对储层流体性质进行识别的一种地球化学测井方法。石油在生成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伴生气,油质越轻、成熟度越高伴生气越多,在地层条件下,伴生气以溶解和游离两种方式存在于储层里。当含有油气的储层被钻头钻穿后,其所含的流体被钻井液携带至地
3、面,在上返的过程中,随着压力、温度的降低,天然气迅速膨胀而解析出来,通过脱气器把钻井液里的天然气脱出送气测仪进行测量。测量的气体参数主要有全烃、CH4、C2H6、C3H8、iC4H10、nC4H10、iC5H12、nC5H12、H2、CO2等。,脱气,全烃,烃组分,非烃,记录,气测井流程图,2、气测所测的气:由破碎气、扩散气和渗透气三部分组成。破碎气:岩石破碎后释放出的天然气。扩散气:在压差作用下扩散到井筒内的地层气。渗透气:在浓度差作用下渗透到井筒内的地层气。在近平衡、欠平衡钻进或钻穿高压油气层后产生扩散气,在地层气浓度大于钻井液所含气体浓度时产生渗透气。扩散气和渗透气的出现使全烃值升高,并
4、出现高基值。一般情况下钻井液密度均略大于地层压力系数,所以,扩散气和渗透气很少,气测测量的主要是破碎气。,3、气测所要录取的资料:三项资料、四类样品、11个参数。三项资料:随钻气测资料、后效资料和全脱分析资料。四类样品:油气显示样、基值样、矛盾层样和脱气器效率样。11个参数:全烃、C1、C2、C3、iC4、nC4、iC5、nC5、H2、CO2、钻时。4、后效资料:起钻时钻头对地层产生抽吸作用,出现瞬时负压,产生扩散气;钻井液在静止时地层气在浓度差作用渗透到井筒内,所以,后效测的是扩散气和渗透气之和。它由是一项重要的井控资料。上窜速度、上窜高度。,5、全脱分析资料 又叫热真空蒸馏资料。取250毫
5、升泥浆样,在真空状态下,对其进行加热一定时间,同时进行充分搅拌,使泥浆中所含的气全部脱出,然后送仪器检测。脱气效率可达95%。现场和基地全脱。,6、影响气测显示的外部因素:气测显示值的高低虽然主要由地层含烃类气体的多少决定,但一些外部客观因素的影响也是不能忽视的。a、工程因素:钻压、转盘转速、钻头尺寸。钻压大、转速高则钻速快,单位时间内破碎的岩石多,产生的气量大,气测显示高,反之则低;钻头尺寸大则对岩石破碎面大,单位时间内破碎的岩石多,产生的气则多,气测显示高,反之则低。b、钻井液因素:密度、粘度、排量。密度大,过平衡会压死油层;粘度大,气体不易脱出;排量大,对气体冲淡稀释程度高;这些均造成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气测解释理论基础 解释 理论基础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34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