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章节实数集与函数.ppt
《一章节实数集与函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章节实数集与函数.ppt(10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实数集与函数,1 实数2 数集 确界原理3 函数的概念4 复合函数与反函数,1.1 实数,一.实数及其性质,二.绝对值与不等式,一.实数及其性质:1.回顾中学中关于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定义.,若规定:,1.1 实数,则有限十进小数都能表示成无限循环小数。,实数,对正整数,对负有限小数(包括负整数)y,先将-y表示成无限小数,再在无限小数前加负号如:-8=-7.999,说明:,对于负实数x,y,若有-x=-y与-x-y,则分别称x=y与x x),2.两个实数的大小关系,1)定义1,说明:,自然规定任何非负实数大于任何负实数.,定义2 设,为实数x的n位不足近似,而有理数,称为x的n位过剩近似
2、,n=0,1,2,.,为非负实数.,称有理数,2)通过有限小数比较大小的等价条件,对于负实数,其n位不足近似和n位过剩近似分别规定为,和,注意:对任何实数x,有,命题1 设,实数的性质,1.实数集R对加,减,乘,除(除数不为0)四则运算是封闭的.即任意两个实数和,差,积,商(除数不为0)仍然是实数.,2.实数集是有序的.即任意两个实数a,b必满足下述三个关系之一:a b.,为两个实数,则,实数的性质,3.实数集的大小关系具有传递性.即若a b,b c,则有ac.,5.实数集R具有稠密性.即任何两个不相等的实数之间必有另一个实数,且既有有理数,也有无理数.,6.实数集R与数轴上的点具有一一对应关
3、系.即任一实数都对应数轴上唯一的一点,反之,数轴上的每一点也都唯一的代表一个实数.,例1,证明,例2,证明,二.绝对值与不等式,从数轴上看的绝对值就是到原点的距离:,绝对值定义:,绝对值的一些主要性质,性质4(三角不等式)的证明:,几个重要不等式:,均值不等式:对 记(算术平均值)(几何平均值)(调和平均值),有平均值不等式:等号当且仅当 时成立.Bernoulli 不等式:(在中学已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过)有不等式当 且,且 时,有严格不等式 证 由 且,利用二项展开式得到的不等式:对 由二项展开式 有 上式右端任何一项.,作业,p4,3,4,6,7,1.2 数集确界原理,一、区间与邻域 二、上
4、确界、下确界,一、区间与邻域,1.集合:,具有某种特定性质的事物的总体.,组成这个集合的事物称为该集合的元素.,有限集,无限集,数集分类:,N-自然数集,Z-整数集,Q-有理数集,R-实数集,数集间的关系:,例如,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例如,规定,空集为任何集合的子集.,2.区间:,是指介于某两个实数之间的全体实数.这两个实数叫做区间的端点.,称为开区间,称为闭区间,称为半开区间,称为半开区间,有限区间,无限区间,区间长度的定义:,两端点间的距离(线段的长度)称为区间的长度.,3.邻域:,二 有界集确界原理,1 有(无)界数集:定义(上、下有界,有界)数集S有上界数集S无上界数集S有下
5、界数集S无下界数集S有界数集S无界,闭区间、开区间 为有限数)、邻域等都是有界数集,集合 也是有界数集.,等都是无界数集,集合 也是无界数集.,例1 证明集合,是无界数集.,存在,由无界集定义,E 为无界集。,证明:对任意,2 确界:,例2 则 则例3 设S和A是非空数集,且有 则有.,例4 设A和B是非空数集.若对 和 都有 则有 证 y 是A的上界,是B的下界,例4,证:,故有确界原理知,数集A有上确界,数集B有下确界.,是数集A的一个上界,而由上确界的定义知,由假设,数集B中任一数 都是数集A的上界,A中任一数 都是B的下界,是数集A的最小上界,故有,而此式又表明数 是数集B的一个下界,
6、故由下确界的定义证得,例5,为非空数集,试证明:,证,有,或,由,和,分别是,的下界,有,或,即,是数集,的下界,.,和,又,的下界就是,的下界,是,的下界,是,的下界,同理有,.,于是有,综上,有,例5,为非空数集,试证明:,证,有,或,由,和,分别是,的下界,有,或,即,是数集,的下界,.,和,命题3:设数集,有上(下)确界,则这上,,,且,,则不妨设,有,对,,,使,,矛盾。,(下)确界必是唯一的。,证:设,3.数集与确界的关系:确界不一定属于原集合.以例1为例做解释.,4.确界与最值的关系:设 E为数集.E 的最值必属于E,但确界未必,确界是一种临界点.非空有界数集必有确界(见下面的确
7、界原理),但未必有最值.若 存在,必有 对下确界有类似的结论.,5 确界原理 定理1(确界原理).设 E 为非空数集,若E有上界,则E必有上确界;若E有下界,则E必有下确界。,非空,有上界,:,,,(1).若,中有最大数,,则,即为上确界;,中无最大数,用下述方法产生实数的一个分划;,,其余的实数归入下类,,则,是实数的一个分划。,证明 设,.,(2).若,的一切上界归入上类,。其次,,由于,不是,的最大数,所以它不是,的上界,即,。这说明,中任一元素都属于下类,;,A,B不空.首先,取,A、B不漏性由A、B定义即可看出;,A、B不乱.设,,,因a不是E的上界,,,使得,,,而E内每一元素属于
8、A,所以,.,由,的证明可见,无最大数.,所以,是实数的一个分划.由戴德金定理,,知上类B必有最小数,记作c.,由 知,,即得,.,这表明c,是,的一个上界.,若b是E的一个上界,则,,由此得,,所以c是上界中最小的,,由上确界定义,,为集合的上确界,记作,下证:非空的有下界的集合必有下确界。,事实上,设集合,有下界b,,则非空集合,有上界-b,,利用集合,上确界的存在性,,即可得出集合E的下确界存在。,定理1解决了非空有上(下)界集合的上(下)确界存在性问题,我们可以利用上确界的存在性,得出我们所研究的某一类量(如弧长)的存在性。若全序集中任一非空有上界的集合必有上确界,我们称该全序集是完备
9、的。定理1刻划了实数集是完备的。,设A,B为非空有限数集,.证明:,例6,证:,故得,所以,综上,即证得,例7 证明实数空间满足阿基米德原理.,证明,假设结论不成立,即,4.小结,P9:1,2,3,4,5.,(1)区间和邻域的概念;,(2)确界原理.,1.3 函数的一般概念,映射函数的概念几个特殊的函数举例复合函数反函数初等函数,一 映射 1 映射,定义 设X,Y是两个给定的集合,若按照某种规则f,使得集合X中的每一个元素x,都可以找到集合Y中唯一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则这个对应规则f是集合X到集合Y的一个映射,记为 f:X Y X y=f(x).其中y称为在映射f之下x的象,x称为在映射f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章节 实数 函数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34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