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示量热法》PPT课件.ppt
《《差示量热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差示量热法》PPT课件.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差示扫描量热法,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相稳定硝酸铵晶变温度的不确定度评定,差示扫描量热法对芝麻酚纯度标准物质的定值,差示扫描量热法对乙烯-醋酸乙烯酯热性能的研究,一、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相稳定硝酸铵晶变温度的不确定度评定,一、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相稳定硝酸铵晶变温度的不确定度评定,硝酸铵在工农业生产和国防上有着广泛的用途,但硝酸铵本身存在的多晶现象和极强的吸湿性,使其在推进剂中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相稳定硝酸铵的出现解决了硝酸铵在使用范围内的转晶问题。文中对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相稳定硝酸铵晶变温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不确定度分析,给出了DSC法测定相稳定硝酸铵晶变温度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
2、不确定度。,1 实验方法1.1 试剂与仪器,相稳定硝酸铵:球形颗粒,黎明化工研究院。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2010:美国TA公司;样品池:密封式铝坩埚,6.0 mm1.5 mm;天平:采用TGDTA上的天平,分度值为0.001mg,SDT 2960,美国TA公司。,1.2 测试原理,样品在相转变过程中伴随有一定的热效应,此热效应引起样品和参比物之间产生一温度差,该温度差在差热曲线上形成吸热峰,差热曲线上的吸热峰初始外推温度即为样品的晶变温度。,1.3 测定条件,升温速度:10/min;氮气流速:50 mL/min;样品质量:约10 mg;升温范围:室温 100;环境温度:22 27;环境湿度:
3、45%49%。,1.4 测试步骤,开启并稳定差热分析仪,按测定条件调整升温速度,称取约10 mg试样,装入固体样品池,然后分别将装有试样和参比物的样品池放入该仪器固定位,按测定条件升温至100,同时记录差热曲线。,1.5 结果处理,用TA 热分析数据处理软件处理数据曲线,DSC曲线上吸热峰的初始外推温度即为样品的晶变温度。,2 结果与讨论,2.1 晶变温度的确定,相稳定硝酸铵的晶变温度如图1 所示。Ti为晶变初始温度,Te为终点温度,TP为峰值温度,Ti、Te两点的连线为基线,DSC曲线上最大斜率点的切线与基线的交点T0为初始外推温度。,2.2 数学模型的建立,Y=y+y(1)Y 为被测量值,
4、即相稳定硝酸铵的晶变温度();y 为测定值,即由热分析曲线上得到的晶变温度();y 为修正值()。,2.3 不确定度来源分析,在测量过程中影响测量结果准确度的因素有环境条件,人员操作,测试仪器,数据处理等。经分析,实验中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仪器的测量重复性产生的不确定度;仪器的温度误差产生的不确定度;标准物质铟自身的不确定度;测试过程中各种随机因素(如环境条件、人员操作等)产生的不确定度;取样量不同产生的不确定度;选取不同基线点产生的不确定度。,2.4 不确定度量值分析,2.4.1 仪器的测量重复性产生的不确定度,测量重复性带来的不确定度为A 类不确定度。按示差扫描量热计检定
5、规程JJG 93698中“周期升、降温重复性检定”,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国家标准物质铟(In)的熔融温度进行多次扫描,所得测量结果列于表1。,表1 中测量结果的平均值x=156.29,实验标准差S=0.031 8,以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则测量重复性产生的标准不确定度u1由方程计算。式中:S 为标准偏差,n 为测量次数。将数据代入方程,算得u1=0.011 2,自由度1=n-1=7。,2.4.2 标准物质铟自身的不确定度,标准物质铟(GBW(E)130182)的熔融温度的标准值为156.52,其扩展不确定度0.26,包含因子k=2。因此,标准不确定度u2=0.26/2=0.13()。,2.4.3
6、 仪器的温度误差产生的不确定度,分别取约3 mg 的国家标准物质铟,按示差扫描量热计检定规程JJG 936 98中“温度检定规程”,测量3 次,测得铟的熔融温度分别为156.50、156.30 和156.33,铟的标准熔融温度为156.52,其温度误差最大值为0.22,将实验中的不确定度分布按均匀分布考虑,取标准不确定度的包含因子为 则由仪器的温度误差产生的不确定度,2.4.4 测试过程中各种随机因素产生的标准不确定度,测试过程中的各种随机因素,如环境条件、人员操作等产生的标准不确定度为A 类不确定度,用符号u4表示,可用统计的方法求出。按1.4的测试步骤,重复10次,结果如表2 所示。,表2
7、 中晶变温度测量结果的平均值x=65.40,实验标准差S=0.066 4,则由此产生的标准不确定度u4=0.021 0,自由度4=n1=9。,2.4.5 取样量不同产生的标准不确定度,取样量的多少也会影响相稳定硝酸铵的晶变温度,所以,球形相稳定硝酸铵规范中,测量晶变温度的取样量为约10 mg,本实验取样量维持在9.9 10.6 mg范围内。为了测量取样量不同产生的不确定度,检测了取样量在(101)mg时的晶变温度值,按1.4 的测试步骤,分别做了2次。取样量为9 mg时,相稳定硝酸铵的晶变温度为65.46 和65.43,平均值为65.45;取样量为11 mg 时,晶变温度为65.47 和65.
8、40,平均值为65.44。可见取样量在(101)mg范围内,取样量对晶变温度影响很小,因此可以认为在(101)mg范围内,取样量的多少对晶变温度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即由样品量不同带来的标准不确定度u5 0。,2.4.6 选取不同基线点产生的标准不确定度,所得到的DSC曲线有时基线不太平,所以当选取不同的基线点时,得到的初始外推温度也会稍有不同,因此也会产生不确定度,用u6表示。对一条相稳定硝酸铵的DSC曲线多次选取不同基线点得到的晶变温度值如表3 所示。经统计计算得到u6=0.002 49。自由度1=n1=9。,2.5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的分析,由于上述6 个不确定度产生的原因不同,所以彼此
9、线性无关。根据JJF 10591999,其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可按下式计算将各数据代入式中得uc=0.18。,2.6 扩展不确定度U的分析,扩展不确定度U=kuc,取包含因k=2,则扩展不确定度U=0.36。,3 结论,采用DSC 法测定了球形相稳定硝酸铵的晶变温度,评定了测量晶变温度的不确定度,测定球形相稳定硝酸铵晶变温度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36。各分量中,以标准物质铟自身和仪器的温度误差带来的不确定度分量贡献较大。,二、差示扫描量热法对芝麻酚纯度标准物质的定值,芝麻酚是中药材黑芝麻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又名3,4-亚甲二氧基苯酚,是芝麻油的重要香气成分和品质稳定剂。本文利用DSC 检测芝麻
10、酚纯度分析方法,实现对芝麻酚纯度标准物质的均匀性检验和稳定性考察,完成对芝麻酚纯度标准物质的纯度定值和不确定度评价。,1实验部分,1.1主要仪器与试剂,差示扫描量热仪:DSC1 型,标准40 L 铝坩埚:瑞士Mettler Toledo 公司;电子天平:XS105 型,感量0.01 mg,瑞士Mettler Toledo 公司;,一级铟标准物质:GBW13202,熔点(429.750.01)K;芝麻酚纯度标准物质: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1.2实验条件,精密称取芝麻酚纯度标准物质样品适量,置于40 L 的标准铝坩埚中,压盖,放置于差示扫描量热仪中,采用空的40 L 标准铝坩埚作为参比。实验
11、条件:升温速率3.0 Kmin,称样量为3.44.7 mg,炉内气体为静态空气。记录DSC 热流值变化曲线,采用Mettler Toledo 公司的STARe 分析软件计算其纯度。图1 为芝麻酚纯度标准物质DSC 检测图谱。,2DSC 方法学验证2.1线性方程与线性范围,分别精密称取6 份3.44.7 mg 之间不同质量的芝麻酚纯度标准物质,按1.2(1)条件进样测定,记录热流值变化曲线及峰面积。以样品的质量X(mg)为横坐标,吸热峰面积Y 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试验结果表明,芝麻酚的质量在3.44.7 mg 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15.074 7X+51.518 2,r
12、2=0.999 2(n=6)。,2.2方法的精密度,分别精密称取6 份4.25 mg 左右的芝麻酚纯度标准物质,按1.2(1)条件每份测定1 次。6 份芝麻酚峰面积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89%,表明方法的精密度良好。,3标准物质的均匀性、稳定性验证与定值,3.1均匀性检验,从500 个已经分装成最小包装单元(瓶)中,随机抽取j(15)瓶样品,按1.2(1)条件采用DSC 法进行均匀性检验。在重复性条件下对每瓶进行i(3)次独立检测,共获得Xij(45)个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均匀性检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每瓶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3 个数据的平方和,获得组内平方和数据。,计算每一瓶i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差示量热法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33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