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件】民事法律行为.ppt
《【大学课件】民事法律行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课件】民事法律行为.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章民事法律行为,第一节民事法律行为的概述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与特征民事法律行为,简称为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旨在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以意思表示为要素的行为。,1,http:/,民事法律行为具有以下法律特征:1、民事法律行为是以发生一定的民事法律效果为目的2、民事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核心要素,2,http:/,二、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一)以民事法律行为人数的多寡为标准将民事法律行为分为: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双方民事法律行为和共同法律行为(二)以民事法律行为有无对价为标准将民事法律行为分为:有偿法律行为与无偿法律行为,3,http:/,(三)根据法律行为成立的要件的不同,将民事法
2、律行为分为:诺成法律行为与实践法律行为(四)以法律行为是否应当依据法律或行政法规具备一定的形式,可将法律行为分为:要式法律行为与不要式法律行为,4,http:/,(五)以法律行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为标准,将法律行为分为:主法律行为与从法律行为(六)以法律行为与其原因关系为标准,将法律行为分为:有因行为与无因行为 下列民事行为中,属于实践性的民事行为有:()A租赁合同B赠与合同C保管合同D仓储合同,5,http:/,三、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一)口头形式(二)书面形式书面形式可分为一般书面形式和特殊书面形式。特殊书面形式通常包括:(1)公证形式;(2)鉴证形式;,6,http:/,(三)推定形式(
3、四)沉默方式如继承法规定,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2个月内未公开表示放弃继承的,就视为其接受继承。,7,http:/,第二节 意思表示一、意思表示的概念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是得意志法系民法的两个基本概念。民事法律行为是以意思表示为核心行为,没有意思表示就没有法律行为。所谓“意思表示”,向外部表明意欲发生一定私法上效果之意思的行为。,8,http:/,二、意思表示概念的特征:1、意思表示的表意人具有旨在使法律关系发生变动的意图;2、意思表示是一个意思由内到外的一个表示的过程;3、意思表示依据是否符合生效要件,法律赋予其不同效力、,9,http:/,三、意思表示的解释 我国对于意思表示进行解释的方法主要有
4、:(1)文义解释。(2)体系解释(3)目的解释。(4)习惯解释。(5)诚信解释。,10,http:/,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一、民事法律行为的一般生效要件根据民法通则第55条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一般生效要件有: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就自然人而言,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可以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11,http:/,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从事与其年龄、智力和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原则上不能独立实施民事行为 2、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意思表示真实包含两方面的含义:(1)行为人的内心意思与外部的表现行为相一致的状态;(2)当事人在意思自由的前提下
5、,进行意思表示的状态。,12,http:/,行为人意思表示不真实,包括:第一、意思与表示不一致(1)真意保留。又称单独虚伪表示,指行为人故意隐瞒其真意,而表示其他意思的意思表示。,13,http:/,案情介绍 王平与张其系朋友,1988年2月,张其因结婚需要钱,遂从王平处借款5000元。张其结婚后宴请一些好友。在宴席上,其他朋友对王平开玩笑讲:“都是哥们,这5000元还借什么,干脆给张其算了。”王平也随口讲:“算就算了。”张其遂笑着讲:那我就不还了,算你送的。时隔数月后,王平因事需用钱,向张其催还借款。张其对王平讲:这钱你已当着大家说过送我的,不用还了,现在怎么又向我要?,14,http:/,
6、王平向张其解释,那是他随口开玩笑。张其表示,他是当真的。王平多次催要无果,遂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张其归还借款。2)虚伪表示。又称伪装表示,指行为人与相对人通谋而为的虚伪的意思表示。(3)隐藏行为。指行为人将其真意隐藏在虚假的意思表示中,15,http:/,4)错误。指行为人由于认识错误或欠缺对错误的认识,致使意思与表示不一致。(5)误传。指因传达人或传达机关的错误导致行为人意思与表示不一致。第二、意思表示不自由。意思表示不自由包括:(1)欺诈,16,http:/,(2)胁迫案情介绍公民何全于1997年开始搞个体运输,成立了大鹏运输车队,共拥有大货车三辆。1998年,何全雇用于兵为车队修理工,维
7、修车队车辆。由于经营不善,该车队至2000年已负债累累,无法经营下去,何全决定将该车队的三辆货车处理掉。但由于车况较差,一直无法脱手。,17,http:/,2000年6月,何到于家向于讲,于在车队作修理工时,拿了不少工资,车队亏损,于也应承担一部分损失。于现在必须以35万元的价格购买车队一辆车。于表示拒绝。随后何全三次带人去于家要求于买车,并声称,他同黑道上关系很深,如果于不买车的话,要放放于的血。2000年10月,何全又伙同五个朋友前往于家。六人在于家打碎窗户玻璃,并在于家喝酒喧闹一夜。,18,http:/,于被迫同意买一辆车队的车,并向何写了欠条:今开走大鹏车队五十铃旧货车一辆,价款35万
8、元,30日内付清。第二日,何让人将车队一辆货车开到于家院内停放。30日后,何带人到于家素款,因于确实无力支付,何多次索要未来,遂向县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判令于兵支付车款并赔偿其损失5000元。,19,http:/,(3)乘人之危 案情介绍甲企业盲目引进一条生产线,由于无原料、无资金而无法投产。甲负债累累,濒临破产。为获得现金偿还到期银行贷款;甲急于将该生产线出售。在与乙公司谈判的过程中,具有丰富商业经验的乙方代表察言观色,稳扎稳打,竟逐步摸清了甲企业所处的困境,遂在谈判中占据了主动地位,以至买卖合同以极不利于甲的价格,20,http:/,(进价50万元,报价40万元,售价24万元)订立。合同订立
9、后;有他人出35万元买此生产线,甲企业即以合同系乙公司乘人之危订立为由,拒绝履行义务。乙只好向法院起诉,要求责令甲履行合同。本案如何处理?,21,http:/,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社会公共利益民事行为不得违反的是法律和行政法规中的强制性规定。所谓社会公共利益,是指不特定 多数人的利益,我国社会生活的政治基础、社会秩序、道德准则和风俗习惯等均包括在内。,22,http:/,二、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别有效要件一般情况下,法律行为具备一般有效要件,即产生法律效力。但在特殊情况下,法律行为除具备一般有效要件外,还须具备特别有效要件,才能产生完全的法律效力。如合同法第 44 条第2款规定,法律、行政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课件 大学 课件 民事法律 行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33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