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课件】民事法律行为概述.ppt
《【培训课件】民事法律行为概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训课件】民事法律行为概述.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9.1 民事法律行为概述,概念:民事主体基于意思表示,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意义:克服立法无法涵盖所有具体法律关系的局限,为主体的意思自由留下空间。法律行为是实现私法自治的工具和主要领域。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的区别 行为的要素是意思表示还是法定构成要件行为的后果是由意思表示的内容决定还是法律规定决定行为人是否需要具有行为能力,1,http:/,9.1 民事法律行为概述,民事法律行为与准法律行为 准法律行为:行为人具有一定的意思表示,但行为的后果不是根据行为人的意思表示,而是根据法律规定发生的。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民事行为三者关系 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行为 民事行为包括合法
2、的民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民事行为和可撤销和可变更的民事行为。,2,http:/,9.1 民事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3,http:/,9.1 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1、民事主体实施的以发生民事法律关系为目的的行为2、以意思表示为基本构成要素3、行为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合法性,4,http:/,9.2 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1、单方法律行为、双方法律行为和多方法律行为区分标准: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所需的意思表示当事人的数量不同。单方法律行为:由一方行为人意思表示就能成立,并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如订立遗嘱、放弃继承权、免除债务、授权等。单方法律行为通常只会使相对人获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双方法律行为:双方
3、当事人意思表示达成一致才能成立生效的行为。如合同行为。多方法律行为:两个以上当事人并行的意思表示达成一致才能成立的行为。如合伙合同、成立有限公司的出资协议等。,5,http:/,9.2 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2、财产行为与身份行为划分标准:法律行为发生的效果划分的意义:适用法律不同、行为的目的不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方式不同财产行为:以发生财产上的法律效果为目的。身份行为:依发生身份上的法律效果为目的。广义的身份行为:包括亲属行为和继承行为 狭义的身份行为:指直接形成或丧失身份关系为目的的行为,如婚姻、收养等。,6,http:/,9.2 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3、有偿行为和无偿行为划分标准:一当事人
4、一方取得利益是否支付对价 有偿行为:行为人双方互为支付对价的行为。如买卖、租赁、借贷等。有偿行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常态。无偿行为:一方当事人承担给付义务而他方当事人不承担对待给付义务的行为。如赠与、使用借贷、无偿保管等。划分的意义1)确定行为的性质2)确定行为的效力:如保险法规定,保险合同必须是有偿的方为有效。3)确定行为人的责任,7,http:/,9.2 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4、诺成性法律行为和实践性法律行为 划分标准:法律行为的成立除意思表示之外是否需要实际交付行为 诺成性法律行为:仅以意思表示为成立要件的行为,“不要物行为”。如买卖合同、赠与合同、借贷合同等 实践性法律行为:除了当事人的意
5、思表示以外,还需要有实际交付行为才能成立的行为,“要物行为”。如借用合同、保管合同划分的意义1)行为成立时间不同2)意思表示的效力不同3)区分行为的性质,无偿行为和单方行为多为实践性法律行为,8,http:/,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5、要式行为和不要式行为划分标准:法律行为的成立是否必须要有特定的形式 要式行为:依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必须要采取一定形式或履行一定程序才能成立的行为。如房屋买卖、收养合同、合伙等必须有书面合同。不要式行为:当事人可以采取任何形式即可成立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以不要式为原则。划分的意义:确定行为的成立和生效民法通则规定未采取法定要式的行为无效,而合同法解释规定:对于法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培训课件 培训 课件 民事法律 行为 概述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33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