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速测井》PPT课件.ppt
《《声速测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速测井》PPT课件.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节 声波速度测井,声波速度测井原理,1、单发单收声系,声波速度测井简称声速测井,测量地层滑行波的时差t(地层纵波速度的倒数,单位是s/m或s/ft)。这种下井仪器包括三个部分:声系、电子线路和隔声体。声系由一个发射换能器T和一个接收换能器R组成,其中,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距离称为源距,声波测井声系的最小源距为1米。电子线路提供脉冲电信号,触发发射器T发射声波,接收器R接收声波信号,并转换为电信号。,声波速度测井原理,1、单发单收声系,测井时井内存在以下几种波反映地层滑行纵波的泥浆折射波;井内泥浆直达波;井内一次及多次反射波。通过合理的仪器设计,在所有地层中,确保首波就是地层纵波。使声波接收
2、器记录首波到达时间。根据首波到达时间,确定首波的传播速度。,声波速度测井原理,1、单发单收声系,A,C,B,由于井径的变化和井剖面岩性的变化,使得A、B、C都不是常量,而是随着井径和岩性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单发单收声系没有实用价值。,声波速度测井原理,2、单发双收声系,TR1:,TR2:,R2R1:,因此当井眼规则时,t只与地层速度有关,实现了测量地层速度的目的。时差单位为t=1/V(m/s)=106/V(us/m)或用单位us/ft(1ft=0.3048m),D,优点:1)井眼规则时能直接测量岩层的声波速度或时差;在固定l间距上仅与岩层速度有关传播时间,在整个井眼剖面上得到的岩层速度指在l间距
3、内平均值。2)现用间距为0.5米,使声波测井曲线能划分厚度0.5米以上岩层。,声波速度测井原理,2、单发双收声系,声波速度测井原理,2、单发双收声系,单发双收主要缺点:井眼不规则时如井径变化(扩大)界面处,声波时差出现“假异常”,同时也有深度误差;记录的时差不仅与地层速度有关,还与泥浆速度、井径大小有关。此误差无法校正。为降低井径变化、仪器记录点与实际记录点的深度误差对单发双收声系时差曲线的影响,提出了井眼补偿声速测井(双发双收声系)。,井径扩大对时差曲线的影响实例,声波速度测井原理,3、双发双收声系,双发双收声系结构示意图,该仪器的井下声系包括两个发射器和两个接收器。它们的排列方式如图所示。
4、其中,两个接收器之间的距离(间距)为0.5米,T1、R1和R2、T2之间的距离为1米。,声波速度测井原理,3、双发双收声系,双发双收声系结构示意图,测井时,上、下发射器交替发射声脉冲,两个接收器接收T1、T2交替发射产生的滑行波,得到时间差T1、T2,地面仪器的计算电路对T1、T2取平均值,T=(T1+T2)/2,记录仪记录出平均值对应的时差曲线t=T/l。由图可以看出,双发双收声速测井仪的T1发射得到的T1和T2发射得到的T2曲线,在井径变化处的变化方向相反,所以,取平均值得到的曲线恰好补偿掉了井径变化的影响。还可以补偿仪器在井中倾斜时对时差造成的影响。同时基本消除深度误差。,(1)可消除井
5、径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F1J1、J2,分别在扩井、未扩井段F2J2、J1,分别在扩井、未扩井段在扩井井段CE=DF,在未扩段CE=DF,则,3、双发双收声系,(2)可消除深度误差F1J1、J2,实际深度点Oh=-a tgc,实际深度H-a tgcF2J2、J1,实际深度点Oh=a tgc,实际深度H+a tgc实际OO的中点就是仪器记录点O,两者一致。即时差平均值的中点(岩层CC的中点)(注意:对于薄互层,速度变化大,可能有误差),3、双发双收声系,声波速度测井应用,1 声波测井曲线的形状与读值,(1)上下围岩岩性相同时,曲线对称于地层中点;(2)岩层界面位于时差曲线半幅点处;(3)当间距小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声速测井 声速 测井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31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