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相观空唯后得》PPT课件.ppt
《《变相观空唯后得》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相观空唯后得》PPT课件.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變相觀空唯後得,【消文】前五識轉為成所作智以後,也能觀生空、法空所顯之真如,但不能親證真如,只能於自識變起真如相分而觀生空、法空。因不能親證真如,故沒有根本智,只是後得智攝。,果中猶自不詮真,【消文】前五識就是到佛果位,也不能親證真如。,圓明初發成無漏,【消文】大圓鏡智和無垢淨識同時啟發時,前五識才轉為無漏的成所作智。,三類分身息苦輪,【消文】佛果位時,有三類分身平息三界眾生的輪迴苦惱。勝應身:為加行位的菩薩所化現的千丈大身。劣應身:為凡夫,二乘所化現的身,如丈六金身 的釋迦牟尼佛。隨類應化身:隨種種類形所化現的身,如化現為人、鬼類等。,在這四句頌文中,包括有五個主題,即是:第六識的性別、識量
2、、緣境、界地、相應(參表解),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輪時易可知,相應心所五十一,善惡臨時分配之。,性別,指的是善、惡、無記三性。第六識作用範圍寬乏,通於三性,當心識生起,一念濟世利人之心生起,十一個善心所與之相應,則為善法;如一念損人利己之心生起,二十六個煩惱心所與之相應,則為惡法。,一、性別,如獨頭意識作意籌度,或利人或利己,亦通於善惡,如獨頭意識任由意念遊走,既無有益人群之心,亦無謀己私利之意,就成為無記法。,一、性別,識量有三,曰現量、比量、非量。前五識唯是現量第六識五俱意識初起,第一剎那是現量第二念即墮入比量獨頭意識中的定位意識是現量夢中意識是非量 散位意識通於三量,二、識量,心識緣境,
3、境有三類:性境、獨影境、帶質境前五識唯緣性境第六識通於三境,三、緣境,界地,是解釋三界輪時易可知一句。三界即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隸有九地三界是有情業力招感的依報,意識行入相粗顯,遠非他識可及。雖然前五識能增強意識造業作用,但實際上牽引果報體受報的,仍是由第六識負責。,四、界地,意識通於三界,若造作五趣雜業,則業力寄託的果報體(第八識)就落欲果;若造作四禪定業,果報體即落入色界;若造作四空定業,則落入無色界。果報識在三界輪迴,以造作的業力而定。所以鑒因知果,事先便有跡象可尋,此即是三界輪時亦易可知也。,四、界地,此指的是王所相應,即是心王與心所相應的情形。心王有八個,心所有五十一個,在八個
4、心王中,唯一與五十一個心所全體相應的,只有第六識。,五、相應,王所相應,並不是心王與全體相應的心所同時生起,而是視臨時的情況,一部分心所生起與之相應。如以第六識來說,第六識生起,遍行心所是必然生起的,別境則繼遍行心之後,視特殊情況,需要某一心所,某一心所生起。善與煩惱心所,亦視情況需要,如果 一念善心生起,十一個善心所與之 相應,完成意識所要作的善行。,五、相應,相反的,如果一念不善心生起,則無慚、無愧兩個中隨煩惱心所,忿、恨、覆、惱、害、嫉、慳七個小隨煩惱心所,及根本煩惱的瞋心所,共計十個心所與之相應,視需要而生起。,五、相應,如果意識接觸不善和有覆無記境而生起活動,這時根本煩惱中的貪、癡、
5、慢、疑、不正見五個心所,小隨煩惱中的諂、害、驕三個心所,和八個大隨煩惱心所,一共十六個心所與之相應,視需要而生起,完成意識所要作的惡業、及有覆無記。,五、相應,有覆無記、是無記的一種,其性染汙,覆障聖道,染汙心識,而其勢用力弱,不能引生異熟果,故稱有覆無記。至於不善法,以其勢用強,可招感異熟果,故不稱為有覆無記。,五、相應,如果以上善、煩惱心所全不與第六識相應,或相應後退出,這時唯有五遍行心所、五別境心所,與第六識相應。以上善、煩惱兩類心所,體性相違,決不能同時生起。,五、相應,這四句頌文中,包括有:第六識的行相、業用兩個主題,性界受三恒轉易,根隨信等總相連,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变相观空唯后得 变相 观空唯后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30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