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高血压》PPT课件.ppt
《《南大高血压》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大高血压》PPT课件.ppt(1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十八章 抗高血压药的临床应用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方芸,2,为什么学习临床药理学(复习)?,临床用药,个(人)体差异,疾病,临床思维综合全面,3,学习临床药理学意义,1.新药临床研究2.市场药品的再评价(人)上市药品有效性安全性评价 评价方法设计临床研究方案进行临床对比研究、前瞻性对比或回顾性对比,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对研究结果审评、评判,决定继续应用或涛汰(循证医学、治疗指南、规范、策略),临床用药,4,临床研究证据的分级,5,可手术胃癌药物研究和临床众多因素循证集成个体化治疗研究,基础-应用-集成-再应用-再集成,6,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美托洛尔控释剂的随机干预临床试验(举例),不同
2、-受体阻滞剂的药理学作用有很大差异只有那些在大规模随机干预临床试验中证实能改善生存率的-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才可以常规地应用于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是在大规模试验中证实能改善生存率的仅有的三种-阻滞剂将循证医学结论用于临床实践,大规模随机干预临床试验,7,例子(临床药理学艰巨的任务),Thalidomide(沙利度胺)反应停事件人类畸形的原因FDA分类:A、B、C、D、X.到目前为止,已肯定的有致畸效应的药物很少.多原因/不明原因占65%即使是有致畸作用的药物,在应用后对胎儿的不良后果也只有20%左右表现出来。,药物治疗学,8,需要结合循证证据,9,学习临床药
3、理学意义,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两个5年)统计发生率并评价是否涛汰。四、承担临床药理教学与培训工作五、开展临床药理服务药品研制、生产、使用管理中提供临床药理研究咨询治疗药物监测,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协助制订药物治疗研究计划通过临床药师会诊、不良反应诊断和处理,参与合理用药,10,CYP3A5各基因型的骨髓移植受者环孢素血药浓度C0+C2、C2/C0有效值域的研究,返回,C0+C2和C2/C0为血药浓度监测值,则更能准确的反映AUC012,11,PK/PD原则,时间浓度依赖型PK/PD关系图,Sub-MIC,PAE,TMIC:血浆浓度高于细菌MIC值的时间,AUC24/MIC与剂量有关,量效关系,时效
4、关系,12,课堂预习提问,1.抗高血压药物有几类?作用环节及选药方案是什么?2.高血压分几类?各类降压药作用特点和主要不良反应是什么?3.高血压急症如何选择药物?,13,学习路径,14,慢性肾病进展的各种途径及其作用,各种原因的肾病,全身高血压,功能性肾单位减少,肾切除,老年,出生时体重低,慢性肾血管扩张(入球小动脉),糖尿病高蛋白 饮食,肾小球内高压,内皮细胞损伤释放血管活性物质、生长因子和 细胞因子活化凝血和血小板诱生因子PDF,系膜细胞损伤 大分子物质堆积 释放生长因子 清除缺陷 收缩缺陷,上皮细胞损伤 通透选择性降低 蛋白尿 小管细胞蛋白堆积 小管间质炎症反应,肾小球肾炎微血栓,GBM
5、增厚系膜细胞增殖系膜扩张系膜溶解,小管间质纤维化,肾小球硬化,Semin Nephrol 2004,24:141,15,第1节 概述中国高血压治疗现状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发病机制和病理高血压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16,第1.1节 中国高血压治疗现状,【高血压hypertension】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诊断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血压超过140/90 mmHg。,17,Chin J hyper vol 12 No.6 487-489,第1.1节 中国高血压治疗现状,18,第1.1节 中国的高血压三率,知晓率 治疗率 控制率 _%
6、_%_%_ 1991年 26.3 12.1 2.8 2002年 30.2 24.7 6.1._未提高 _,Chin J hyper vol 12 No.6 487-489,容量依赖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和靶器官受损者,19,第1.1节 我国高血压控制率依然很低,1Mulrow.Hypertension Primer.1999;2Primatesta et al.Hypertension.2001;38:827-832.,百分比,1,20,第1.1节 动态血压检测,动态血压检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偶测血压(office blood
7、pressure,CBP)比较:前者重复性好,误差减少,可除外一些干扰因素。谷/峰比值(trouth:peak ratio):安慰剂校正后需0.5,表明降压较平稳。药物选择:长效降压药物,即谷/峰比50%,半衰期长。使用方便,增加患者用药的依从性。,21,第1.1节 T/P比值,T/P比值(降压作用谷/峰比值),是指降压药物在一天内最小作用及最大作用的比值高T/P比值的意义是:真正每日一次用药,更加严格的稳定控制血压。恢复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避免血压波动,进一步减少对靶器官的损害。明显减少副作用,显著改善病人耐受性。,22,第1.2节 血压形成与调节机制,形成血压的条件:循环系统平均充盈
8、压:其大小与血量和血容量有关。心脏射血:心室收缩时所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推动血液流动,是血液的动能,另一部分形成对血管壁的侧压构成血流的势能。外周阻力:指小动脉和微动脉对血流的阻力。血压=输出量 x 总外周阻力,23,第1.2节 高血压形成与调节机制,血压的调节:平均动脉血压(BP)心排血量(CO)总外周阻力(PR)心排血量(CO):与体液量、心率加快及心肌收缩有关总外周阻力(PR):与血管顺应性降低,阻力小动脉结构改变有关 与血管的舒缩状态有关 血压的急性调节通过压力感受器及交感神经活动实现神经调节1血压的慢性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体液调节2 肾脏对体液容量的调节3,24
9、,正常血压调节,调节平衡高血压,25,心脏的神经支配(植物神经),利用交感神经抑制药治高血压,26,压力感受器机制(神经系统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是通过各种反射来实现的。在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血管壁外膜上,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利用影响神经系统的抗高血压药物,以及直接扩血管药治疗高血压,27,化学感受器系统在颈动脉体和主动脉弓附近存在着化学受体(感受器),对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极为敏感,28,正常血压调节,29,儿茶酚胺类,利用交感神经抑制药治疗高血压,30,肾素,利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治疗高血压,31,利用利尿降压药治疗高血压,32,缓激肽,前列腺素E,心房肽则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管外周
10、阻力的作用。,33,第1.3节 发病机制,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不清,认为是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下由多种后天环境因素作用使血压正常调节机制失代偿(一)遗传学说:高血压病有家族倾向性,34,高血压发病机制,35,江苏省人民医院,第1.3节 发病机制(一)素肾-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Gibbons GH.1998;Adapted from:Mller DN&Luft FC.2006,Ang I:血管紧张素 IAng II:血管紧张素 IIAC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T1:血管紧张素II 1型受体,ACE,Na+/H2O 潴留,血管收缩高血压,醛固酮,肾素,血管紧张素原,Ang I,AT1 受体,Ang I
11、I,ACEI,ARB,Ang II产生的非经典途径:组织蛋白酶G、胃促胰酶、激肽释放酶、胰蛋白酶,36,江苏省人民医院,AT受体亚型,37,第1.3节 发病机制,(三)钠与高血压1.高钠盐摄入导致高血压常有遗传因素,即高钠盐摄入仅对那些体内有遗传性钠转运缺陷的患者才可致高血压。2.影响钠排出的因素:心钠素也参与高血压的形成。3.钠潴留 细胞外液容量心排血量4.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钠水平细胞内钙离子高血压,38,第1.1节 发病机制,(四)神经系统 1.精神紧张大脑皮层的兴奋、抑制平衡失调交感神经活动儿茶酚胺类介质释放 小动脉收缩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高血压 2.交感神经活动 肾素 高血压,神精调节和
12、体液调节,39,第1.3节 发病机制,(五)血管内皮功能调节 内皮细胞血管舒张物质 前列环素(PGI2)内皮源性舒张因子(EDRF)血管收缩物质 内皮素(ET-I)血管收缩因子(EDCF)血管紧张素II 高血压时NO生成,而ET-1增加,血管平滑肌对舒张因子的反应,对收缩因子反应。,调节,40,第1.3节 发病机制,(六)胰岛素抵抗 多数高血压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升高、而糖耐量下降。胰岛素作用:1、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增加 2、交感神经活动增强 3、使细胞内钠、钙浓度增加 4、刺激血管壁增生肥厚 与高血压形成有关。(七)其他:肥胖、吸烟、过量饮酒、低钙、低镁、低钾,41,第1.3节 病理,高血压
13、全身小动脉玻璃样变、中层平滑肌细胞增殖,血管壁厚、管腔狭窄(血管壁重构remodelling)心、脑、肾缺血损伤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累及大中动脉),42,【心衰的病理生理机制】,心衰 神经激素过度激活 长期神经激素过度激活 细胞因子 水钠潴留 冠脉及全身血管收缩 血管紧张素 过度氧化 和儿茶酚胺 心肌耗氧量 毒性作用 水肿 肺充血 心肌细胞功能障碍 及坏死 血流动力学异常 心肌重塑 心肌细胞凋亡,近代,靶器官受损,43,第1.4节 高血压治疗,44,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类别 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正常血压 140 90 1级高血压(轻)140-159 90-99 2级高血压(
14、中)160-179 100-109 3级高血压(重)180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90,45,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1-3级)男性55岁 女性65岁吸烟血脂异常:TC 5.7mmol/L(220mg/dl)或 LDL-C3.3mmol/L(130mg/dl)或 HDL-C1.0mmol/L(40mg/dl)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一级亲属,发病年龄50岁)腹型肥胖:WC男性85cm,女性80cm或 肥胖:BMI 28kg/m2C反应蛋白1mg/dl,46,治疗策略,检查病人、危险评估,进行临床判断,低危,观察数月,再决定治疗,中危,如病情允许,先观察血压及危险因素数周
15、 由医生决定何时开始药物治疗,高危、很高危,立即药物治疗,所有患者均全程进行生活方式治疗,47,心血管危险水平分层,血压(mmHg)其它危险因素 1级 2级 3级 和病史 SBP140-159或 SBP160-179或 SBP180或 DBP90-99 DBP100-109 DBP110 I 无其它危险因素 低危 中危 高危 II 1-2个危险因素 中危 中危 很高危 III 3个危险因素 或靶器官损害 高危 高危 很高危 IV 并存临床情况 很高危 很高危 很高危,48,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改变生活方式),戒烟坚持适量体力活动膳食适当限制钠、脂肪摄入量增加蔬菜、水果节制饮酒保持正常体重、肥胖
16、者减轻体重讲究心理卫生应认真持久地落实上述措施,即使已接受 药物治疗者亦不容松懈,并持之以恒。,49,高血压的治疗原则,由医生根据高血压的危险分层决定何时开始药物治疗治疗性的生活方式改善是高血压防治的基础和有效措施,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提示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与靶器官损害和血管事件的触发显著相关,50,按发病原因分类,51,第2节 治疗高血压主要药物 常分六类,52,2004年高血压治疗指南,高血压治疗药物,常用的分六大类利尿剂-受体阻滞剂CCB(钙拮抗剂)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受体阻滞剂,53,降
17、血压药物的评价原则,疗效确切,使血压降至正常范围 长效、低毒、不产生耐药性24小时内降压作用平稳,T/P比值50%可逆转心血管重构:左室肥厚、中层/管腔比可改善肾功能可提高生活质量可与其他抗高血压药方便联合应用降低心血管并发症和死亡率价格便宜,54,利尿剂,品种(机制利尿排钠血容量及心排出量)噻嗪类:氢氯噻嗪、氯噻酮袢利尿剂:呋喃苯胺酸(速尿)、布美他尼(丁尿胺)抗醛固酮药:螺内酯(安体舒通)吲达帕胺(钠催离缓释片),55,利尿剂,临床应用指征噻嗪类利尿剂价格便宜、疗效肯定,特别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肥胖及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联合用药其它降压药单药治疗无效时,加用利
18、尿剂,疗效显著。与利尿剂联用有效的药物有:受体阻滞剂、ACEI、ARB、钙拮抗剂。,56,利尿剂,副作用:小剂量使用通常安全有效,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产生:低钾血症胰岛素抵抗脂质代谢紊乱。吲达帕胺有利尿和钙拮抗作用,没糖代谢和脂质代谢紊乱的不良反应,是一种新的强效、长效降压药。,57,更 臻 完 美 的 利 尿 降 压 剂,吲哒帕胺的作用特点:1.抑制肾脏远曲小管近端对钠的再吸收-利尿(作用部位与噻嗪类相同)2.血管扩张 类似钙拮抗作用,PGI2,血管升压反应,58,更 臻 完 美 的 利 尿 降 压 剂,吲达帕胺降压机制,活性成分的消除(5%),尿钠排泄,动脉壁钠盐的超负荷得以纠正,肾 性 促
19、 尿 钠 排 泄 作 用,高度亲脂性使其大量结合于血管壁,增加PGI1和PGE2的合成,直接的血管作用,舒张血管和降低血压的效应,双重作用:肾性和血管,与血浆蛋白结合(79%),59,更 臻 完 美 的 利 尿 降 压 剂,缓释剂型药代动力学特点:Cmax 下降60%,消除了不良峰浓度,进一步 减少了副反应发生。Cmin与普通片相近,T75=16小时,保证基本 降压疗效,以上两点大大提高了药效/耐受比率。T/P比值 85%-89%,持续有效24小时降压。,60,1.Guez D,Mallion JM,Degaute JP.Arch Mal Cur Vaiss.1996;89:2-8.2.A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南大高血压 南大 高血压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29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