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波面双光束干涉》PPT课件.ppt
《《分波面双光束干涉》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波面双光束干涉》PPT课件.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分波阵面方法,分振幅的方法,获得相干光的途径(方法),p,S*,分波面法,分振幅法,p,薄膜,S*,从同一波阵面上的不同部分产生次级波相干,利用光的反射和折射将同一光束分割成振幅较小的两束相干光,2,1.3.1 光源和机械波源的区别光源-能发射光波的物体,1.光源发光机制:光源的最基本发光单元是分子、原子,光源发光本质是原子振动辐射电磁波。,=(E2-E1)/h,E1,E2,能级跃迁辐射,波列长L=c,1.3 分波面双光束干涉,3,从发光机制上,可以将光源分为两大类:普通光源:以自发辐射为主导地位 激光器:以受激辐射为主导地位,4,(1)普通光源:自发辐射,独立(不同原子发的光),独立(同
2、一原子先后发的光),发光的随机性,发光的间隙性,每次 发光时间约108秒,热光源,即:普通光源中各发光原子是不相关原子,各自独立的,原子发光在时间上是间断性的,随机的,每次发光时间约108秒,在同一时刻,各个原子发射的光波,其初位相和矢量的振动方向各不相同。,结论:普通光源各个发光原子,发射的既不是同位相的光波,也不是具有恒定位相差的光波,振动方向各不相同,是自然光,这样的发光机制称自发辐射。,5,所以,普通光源的光波特点:1原子振动时随机的发出“有限长的波列”2各波列之间没有恒定的位相关系,即:每个波列的初位相各不相同。3自然光:E矢量振动方向包含与传播方向垂直的一切可能的振动方向。,两个独
3、立的光源不可能成为一对相干光源,原因:原子发光是随机的,间歇性的,两列光波的振 动方向不可能一致,位相差不可能恒定。,6,(2)激光光源:受激辐射,=(E2-E1)/h,完全一样(频率,位相,振动方向,传播方向),相干光源,激光器中各发光原子彼此是相关原子,能步调一致地振动而发光,虽然原子每次发光是间歇式的,但每次持续发光时间比较长(10-4 秒),结论:激光器发射的是同位相的(各波列有恒定的位相关系)光波,波列长度较长。,7,综可知:在两个通常独立的光源中,或甚至在同一发光体的不同部分,它们是不相干的。2.机械波源:其振动在观察时间内通常是持续进行,不能中断,因而它们之间的位相关系能够保持不
4、变,所以独立的机械振源一般是相干的。,8,1.3.2 从普通光源获得相干光束的巧妙构思-典型的干涉实验,(一)巧妙构思(分波阵面法)限制普通光源的发光面,使之成为点光源或缝光源,那么其临近的发光原子是相关原子,就能发射同初位相的光波,然后通过一定装置,从同一点缝光源发出的同一波列的波阵面上分离出的两列光波相遇后,必能产生干涉,这就是从普通单色光源获得相干光束的巧妙构思称为波阵面分割法获得相干光。从普通光源获得相干光的物理思想-称为分波阵面法。,9,P,(二)、几种典型的分波面干涉实验,1、杨氏实验,杨氏实验是分波面干涉最著名的例子,分析杨氏实验,可了解分波面干涉的一些共同特点。,实验装置,单色
5、光入射,r1,r2,d,r0 d(d 10-4m,r0 m),10,杨氏实验装置如图,11,12,13,光程差:,相位差:,明暗条纹满足的条件,明纹,暗纹,明纹,暗纹,14,条纹间距:,15,16,17,一系列平行的明暗相间的条纹;,中间级次低,两边级次高;,条纹特点:,不太大时条纹等间距;,白光入射时,0级明纹中心为白色(可用来定0级位置),其余级明纹构成彩带,第2级开始出现重叠(为什么?),18,白光入射的杨氏双缝干涉照片,红光入射的杨氏双缝干涉照片,19,光强分布,若 I1=I2=I0,,则,光强曲线,设狭缝,:振幅为,光强为,:振幅为,光强为,迭加后,20,双缝干涉条纹的静态分布:(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分波面双光束干涉 分波面双 光束 干涉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29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