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药理绪言》PPT课件.ppt
《《兽医药理绪言》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兽医药理绪言》PPT课件.ppt(9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动物药理与毒理,绪 论动物药理学研究药物与动物机体(包含病原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动物药理学,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要求:熟悉和掌握各类药物的基本作用规律,分析每类药物的共性和特点。重点药物要全面掌握其作用、作用原理及应用,并与其他药物进行比较和鉴别。,兽医药理学参考书籍,1.兽医药理学沈建忠,谢联金。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2.兽医药理学(试用教材)华南农学院,农业出版社,19803.兽医药理学林庆华。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4.治疗药理学陈汝筑.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抗生素及化学药物治疗李继光译(7版)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第一
2、章 总 论,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知识第二节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第三节 机体对药物的作用第四节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第五节 处方,总论介绍,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知识,一、药物的基本概念药物、毒物、普通药、毒药、剧毒药、麻醉品(麻醉药),药物与毒物,药物兽药: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疾病和用于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和繁殖能力的物质(饲料添加剂)。毒物:在较小剂量下即对机体产生损害的物质,药物与毒物没有绝对的区分,只有量上的差异。例:安眠药,砒霜,预防、治疗及诊断疾病的物质 影响器官生理功能和/或细胞 代谢的物质。,药品在管理上的分类1、普通药:治疗量时一般不产生明显毒性的药物。2、毒药:毒性很大,稍用大剂量即可引起
3、动物中毒甚至死亡的药物,如蛇毒、硝酸士的宁。3、剧毒药:毒性较大,超过极量也可引起中毒或死亡的药物,如砒霜、氰化物、巴比妥。4、麻醉药:具有麻醉效果且无瘾癖性的药品。如普鲁卡因等;麻醉品:能成瘾的毒、剧药品(毒品)如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 等。,二、药物的来源,1、天然药物,2、人工合成和半合成药物,中草药提取,矿物:朱砂,动物药:牛黄、熊胆、虎骨,类别:无机类药品(如碳酸氢钠等)有机药品(二巯基丙醇、咖啡因等生药类(如中药)生化药品(包括抗生素、维生素、疫苗、血清动物脏器提取物),命名依据无机类:用化学名。有机类:用拉丁语或英语,或音、意连用;如:环丙沙星(
4、ciprofloxacin),利多卡因(Lidocaini)安乃近(Analginum)苄达明(炎痛静,Benzyrin)。生药类:按植物名或来源命名,如:鱼腥草、金银花、五味子。生化类:按来源和用途命名,如青霉素、维生素E、胰岛素、水解蛋白。,三、药物制剂与剂型,(一)制剂与剂型制剂:为使用安全、有效和便于保存运输而将原料药加工制成一定形态和规格的药品。剂型:药物制剂的形态,如注射液、消炎粉、片剂等。(二)常用剂型1、液体剂型:(利用溶媒分散溶解的液体剂型)(1)溶液剂(2)合剂:复方甘草合剂两种以上药物液体制剂,(3)乳剂利用乳化剂乳化后形成的粗分散体系液体剂型。如鱼肝油乳剂、松节油乳剂。
5、(4)擦剂(5)酊剂用乙醇浸泡或溶解药物所得的液体制剂。(6)醑剂挥发性药物的乙醇溶液制剂。(7)流浸膏剂药物的乙醇或水浸出液蒸发浓缩的液体制剂。(8)煎剂和浸剂(9)涂皮剂采用透皮吸收系统(透皮剂、促渗剂氮酮)溶解的药物溶液。,2、半固体剂型:软膏剂、舔剂。3、固体剂型:散剂、片剂、丸剂、胶囊剂、微囊剂。4、注射剂:溶液型安瓿剂、混悬型注射液、粉剂型安瓿剂。,四、药物的保管和储存五、药政管理知识 根据我国相关法规进行兽药的生产、经营、销售、使用和新药研发及对首要的检验、监督和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规范 兽药监督机构:农业部兽医局、各省兽药监察所及其市县下属机构。,药效
6、学(pharmacodynamics):研究药物对动物机体(包括病原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生理生化过程改变)的科学。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指研究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过程以及药物效应与血药浓度随时间消长规律的科学。,第二节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一、药物的基本作用(一)药物作用的表现形式:兴奋和抑制两类 对机体原有生理、生化机能产生影响,改变细胞和器官功能。使机体生理和生化反应加强的称为兴奋或亢进,使机体机能活动减弱的称抑制或麻痹。引起机体机能兴奋或减弱的药物分别称为兴奋药和抑制药。,(二)药物作用的方式1、局部作用和全身作用(
7、吸收作用)局部作用:普鲁卡因局麻作用 全身作用:药物经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分布到作用部位的作用。水合氯醛、静松灵麻醉等。2、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药物吸收后选择性达到某器官并产生作用称直接作用;通过药物直接作用后,其结果使其他组织和脏器产生作用称为间接作用。,(三)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指药物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只作用于某些组织和器官,对其他组织和器官没有作用。药物作用选择性高,副作用少;选择性低,副作用多;毫无选择性产生药物作用称为普遍细胞毒作用。3、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指在临床应用药物时,既可以产生符合用药目的的作用(治疗作用),也出现一些不符合用药目的的甚至给动物带来痛苦的反应(不良反
8、应)。,1、治疗作用包括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坚持“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顾。”2、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指在治疗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阿托品松弛平滑肌和抑制腺体分泌。毒性作用:指药物对机体产生明显损害作用,引起机体生理生化机能和结构的病理性改变。往往由于剂量过大所致。包括急性毒性(立即发生)和长期毒性(蓄积作用,也包括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继发性反应:治疗作用的不良后果。胃肠道用药注意对胃肠微生物的影响。过敏反应:指机体受药物刺激产生的不正常免疫反应。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药浓度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生物效应。,二、药物作用的机理1、通过受体产生作用:常见如乙酰胆碱和拟肾上腺
9、素药物。氨甲酰胆碱、肾上腺素、阿托品等。2、改变组织细胞生活的理化环境。3、影响酶的活性:新斯的明抑制胆碱酯酶产生乙酰胆碱作用。4、影响细胞的物质代谢过程(细胞壁、细胞膜、细胞器、核酸等的合成)5、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新洁尔灭6、影响神经递质或体内活性物质而产生作用。麻黄碱、阿司匹林、扑尔敏等,三、药物的构效关系与量效关系,1、药物的构效关系 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物效应间的关系。结构类似的化合物一般能与同一受体结合产生相似(拟似药)或相反的作用(拮抗药)。拟肾上腺素药物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其拮抗药为普耐洛尔。磺胺与对氨基苯甲酸(PABA)相似,抑制细菌二氢叶酸合成。,2、药物的量效关系
10、指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药物的效应随剂量增加而增加,药物的剂量与其效应之间的规律(关系)。最小有效量:能引起药物效应的最小剂量。极量:随药物剂量增加,药物效应强度增强,药物效应强度最大时的药物剂量。最小中毒量:超过极量,出现毒性反应的最低剂量。致死量:比中毒量大并能引起死亡的剂量。,安全范围:药物最小有效量到最小中毒量之间的剂量。药物治疗量:大于最小有效量,并不引起中毒的剂量。量效曲线:反映药物效应在一定范围内随药物剂量的增加而增强的曲线。用来分析药物剂量与其效应之间的关系。药物的强度:药物产生一定效应时所需的剂量大小,剂量越少,强度愈高。,第三节 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药物体内过程,吸收,分布
11、,转化,排泄,一、药物的转运药物从吸收分布转化排泄整个过程中要经过一系列细胞膜,这一过程称跨膜转运。药物的转运方式被动转运指药物从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转运的过程。简单扩散是被动转运的主要方式。影响药物简单扩散的主要因素有:药物浓度、渗透压、药物的脂溶性高低和极性大小。,主动转运指药物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转运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和特异性载体蛋白的参与。二、药物的吸收 指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1、内服给药:经消化道粘膜吸收,影响因素:药物的溶解度、PH值、浓度、胃内容物多少和蠕动快慢。首过效应指药物经过肠粘膜及肝脏时被部分灭活,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的现象。,2、注射注射
12、:经过毛细血管壁吸收。影响因素与药物水溶性、血管分布多少有关。3、吸入给药4、经皮给药三、药物的分布 指药物从血液进入组织的过程。影响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因素有:1、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力:非特异性可逆结合,结合型药物暂时失活(不能达到作用部位),结合型药物不能进行转运、代谢和排泄,结合存在饱和和竞争性抑制现象。,2、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如碘3、药物的理化特性和局部器官血流量4、细胞屏障: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四、生物转化 指药物在体内发生化学结构的改变。生物转化方式: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药物在体内转化的两个步骤:I步反应 II步反应 药物代谢物结合物(氧化、水解、还原等)(结合)药物经生物转化后
13、,其结局如下:灭活,形成活性代谢物,产生毒性代谢物。生物转化主要在肝脏进行,因具有促进体内药物生物转化的酶主要是肝脏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统(又称肝药酶)。,五、排泄 排泄是指药物及其代谢物被排出体外的过程。1、肾排泄:是大多数药物的主要排泄途径。尿液pH值对药物排泄的影响:弱酸性药物在碱性尿液中解离多,重吸收少,排泄快,而在酸性尿液中解离少,重吸收多,排泄慢。弱碱性药物则相反。意义:改变尿液值可以改变药物的排泄速度,用于药物中毒的解毒或增强疗效。,、胆汁排泄:某些药物经肝脏转化为极性较高的代谢产物后向胆管分泌。从胆汁排出多的抗菌药物如利福平、四环素类、红霉素有利于胆道系统感染的治疗。肝肠循环
14、:指自胆汁排进十二指肠的结合型药物在肠中经水解后被再吸收的过程。、乳腺排泄 药物可经乳汁排泄,这种排泄属被动扩散转运。由于乳汁偏酸,碱性药物如氨基糖甙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较易进入乳腺管内,达到比血浆高数倍的浓度。其它排泄途经:肺、肠道和汗腺等。,六、药物动力学的基本概念消除半衰期1/2:指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是制定给药间隔时间的重要依据。生物利用度:指药物被吸收入全身血液循环的相对量和速度,用表示:实际吸收的药量服药剂量,绝对生物利用度口服静注影响因素:药物制剂首过消除,第四节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主要为:药物方面、动物方面、环境生态方面一、药物方面1、药物理化性质与化学结构2、剂量
15、、剂型3、给药方案:剂量、途径、时间间隔和疗程4、联合用药: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治疗疾病。,协同作用:联合用药后,能使药效增加的作用。拮抗作用:联合用药后,能使药效减弱的作用。配伍禁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互相混合后,如出现分离、潮解、沉淀、变色等物理性、化学性或药物性质的变化而不宜使用。,二、动物方面1、种属差异:敌百虫对禽敏感易中毒而猪能耐受。2、生理差异:怀孕动物对拟胆碱药、泻药敏感。3、病理因素:洋地黄对正常心脏无作用,对充血性心衰有强心作用。4、个体差异。三、饲养管理与环境因素,第五节 处方,兽医处方:是兽医师根据病畜病情给畜禽防治疾病所开写的药单,也是药房配药、发药的依据,
16、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第一部分:登记:时间、畜主、地址、畜别、年龄、特征等。第二部分:处方部分左上角有“R”,然后开写药物,指出配法和用法。第三部分:签名兽医师、药剂师分别签名负责。,XXX兽医站处方签NO:xxxx年x月xx日畜主-住址-畜别-性别-年龄-特征 猪胃肠炎R 磺胺嘧啶钠 5.0g 用法: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d 5%葡萄糖溶液 200ml 25%葡萄糖注射液 30ml 5%碳酸氢钠注射液 30ml 用法:一次静脉注射 次硝酸铋 5.0g 用法:一次内服 10%安钠咖 5ml 用法:一次肌肉注射硫酸阿托品注射液 4.0mg 用法:一次皮下注射兽医师:药剂员:,分量法,兽医处方
17、的结构,XXX兽医院处方签畜主-病例编号-兽别-性别-Rp:青霉素GNa 80IU 6支 链霉素 100IU 2支 6.0 注射水 10.0 2支 一次肌肉注射,一天两次,连用三天。兽医师:药剂员:xxxx年x月xx日。,注意事项,1、主药写第一,依次为辅药,矫味药。2、原则:每药一行,药物名称写左边,药物剂量写右边。剂量单位按国家规定的法定计量单位开写:国际单位、毫克(mg)、升(l)必须写出;克(g)、毫升(ml)可写可不写,但必须在数字后写.0,各药小数点上下对齐。3、如果药物需要制成临时制剂必须写明制法。,4、其它:不可用铅笔,不得涂改;有多个小处方时,要分别标注等。,第二章 抗微生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兽医药理绪言 兽医 药理 绪言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28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