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所得税会计》PPT课件.ppt
《《企所得税会计》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所得税会计》PPT课件.ppt(9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所得税会计,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所得税会计概述,一、所得税会计的含义 所得税会计是研究和处理会计与税法规定之间差异的会计理论和方法。简言之,所得税会计就是在应交所得税基础上如何确定所得税费用。,二、所得税会计的产生原因 由于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两者的目标和核算基础不同,对收益、费用、资产、负债等的确认时间和范围也不同,因此,企业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计算出的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出的应纳税所得额就有可能不一致,从而产生差异。,第一节 所得税会计概述,目标不同:会计信息有用性;税法分配公平性 基础不同:会计权责发生制;税法两制结合,收付实现制为主在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费用不一定
2、等于应交所得税,所得税费用应在应交所得税基础上考虑暂时性差异的影响。,第一节 所得税会计概述,三、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1.确定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2.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3.确定递延所得税4.确定当期应交所得税5.确定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第一节 所得税会计概述,第二节 计税基础,一、资产的计税基础 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某项资产在未来期间使用或最终处置时,依据税法规定,可作为成本或费用税前列支而不需缴税的总金额。,第二节 计税基础,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某一资产负债表日资产的计
3、税基础,该项资产的成本,该项资产以前期间已税前列支的金额,=,-,例如:某台设备原值为200万元,折旧70万元已在当期和以前期间计税时扣减,折余价值130万元将在未来期间通过折旧或处置作为减项从应税利润中抵扣,即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为130万元。因此,该设备的计税基础是130万元。说明:资产的计税基础就是将来收回资产时可以抵税的金额。,第二节 计税基础,1.资产在初始确认时的计税基础 通常情况下,资产初始确认时的计税基础为资产取得时的实际支付成本。对于企业内部研究开发的无形资产,税法规定研发费用可以税前加计扣除,对于这类无形资产初始确认时的计税基础是实际发生的支出和加计扣除的金额。(p160,
4、例6-1),第二节 计税基础,2.资产在后续计量过程中的计税基础(1)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 税法规定资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待处置时一并计算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金额,而该类资产在某一会计期末的计税基础为其取得成本,从而造成公允价值变动情况下,该类资产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p160,例6-2、6-3),第二节 计税基础,(2)固定资产会计:账面价值=原始成本-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税法:计税基础=原始成本-累计折旧(p161,例6-4、6-5),第二节 计税基础,(3)无形资产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会计:账面价值实际成本减值准备税法: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累计摊销税法
5、中没有使用寿命不确定无形资产的概念,一般会人为规定其摊销年限,第二节 计税基础,【例题】,案例思考,例如:某项无形资产取得成本为160万元,因其使用寿命无法合理估计,会计上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予摊销,但税法规定按不短于10年的期限摊销。取得该项无形资产1年后,其账面价值仍为160万元,其计税基础为144万元。(P162,例6-6),内部研发的无形资产 会计: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前者计入当期损益;后者符合资本化条件以后的支出计入无形资产成本。税法:研发支出税前加计扣除。,第二节 计税基础,【例题】,案例思考,例如:甲公司208年研究开发支出1 2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280万
6、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前发生的支出35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的支出570万元。税法规定企业的研究开发支出可按150%加计扣除。假定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在当年未达到预定用途(尚未开始摊销)。,会计:630(280+350)万元费用化,570万元资本化。则208年末无形资产的帐面价值为570万元。税法:208年可税前扣除的研究开发支出是1800(1200+600)万元。,(4)其他计提了减值准备的资产 除上述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外,其他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如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超出税法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部分)、存货的跌价准备等,税法规定资产在发生实质性损失前,不允许税前扣除,即
7、资产的计税基础不会因资产提取了减值准备而发生变化。这些都造成了此类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二、负债的计税基础 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以抵扣的金额。用公式表示如下:负债的计税基础=负债账面价值-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从税前扣除的金额,第二节 计税基础,【例题】,案例思考,例如:甲公司207年末预计负债账面金额为100万元(预提产品保修费用),假设产品保修费用在实际支付时抵扣。负债计税基础=负债账面价值100-其在未来期间计算应税利润时可予抵扣的金额100=0(万元),说明:负债的计税基础就是将来支付时不能抵税的金额。,一般情
8、况下,负债的确认、计量与偿还不会影响企业的损益,也不会影响未来各期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金额,所以这些负债的计税基础为负债的账面价值。但在某些情况下,负债的确认可能会影响损益,并影响不同期间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金额,从而使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产生差异。,1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售后服务等原因确认的预计负债会计:销售当时即确认为费用,同时确认为预计负债 税法:应于实际发生时税前扣除(p163,例6-8),2预收账款(1)会计上确认为负债,未确认收入。税法计税时一般也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因此,该部分经济利益在未来期间计税时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为零,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2)会计上确认为
9、负债,未确认收入。税法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因此,会计未来期间确认收入时,不应再计入纳税所得,而应全额税前扣除。计税基础等于0。(p164,例6-9),3.应付职工薪酬 所有与取得职工服务相关的支出均计入成本费用,同时确认负债。“应付职工薪酬”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不存在差额,所以,不再影响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金额。,4其他负债 其他负债如企业应交的罚款和滞纳金等,在尚未支付之前按照会计规定确认为费用,同时作为负债反映。税法规定,罚款和滞纳金不能税前扣除,其计税基础为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从税前扣除的金额,此额度为零,因此,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p165,
10、例6-11),第三节 暂时性差异,一、暂时性差异的概念 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如果尚未作为资产和负债确认的项目,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的,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也属于暂时性差额。随着时间的推移,暂时性差异会逐渐转回或消除。根据暂时性差额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影响的不同,暂时性差异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二、暂时性差异的种类1.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企业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纳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该项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时,会增加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
11、得税金额。所以,企业应在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在产生期间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1)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表明该项资产在未来期间产生的经济利益不能全部税前扣除,二者之间的差额需要交税,从而产生应税暂时性差异。资产产生的暂时性差异=账面价值-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可税前扣除的金额(p166,例6-12)(前6-2,6-5,6-6),(2)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一项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说明本期按照计税基础计税从所得税前多扣除了一部分金额,由公式可知,在未来转回期间所得税之前抵扣的金额为负数,从而增加企业未来期间经济利益流出,增加未来期间应纳税所
12、得额和应交所得税金额。所以,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产生的差额,应确认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负债产生的暂时性差异=账面价值-计税基础=账面价值-(账面价值-未来可税前扣除的金额)=未来可税前扣除的金额,2.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债务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的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时,会减少转回期间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金额。所以,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期间,符合条件的企业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第三节 暂时性差异,(1)资产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就某一项资产来讲在未来期间产生的经济利益少,而税法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则
13、多,从而使资产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p167,例6-13)(前6-3,6-4,6-7),(2)负债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就某一项负债来讲,当负债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时,表明未来期间按税法规定与该项负债相关的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时,可以全部或部分从税前扣除并减少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p167,例6-14)(前6-8,6-9),三、特殊事项产生的暂时性差异1.未作为资产、负债确认的项目 企业发生的某些交易事项,由于不符合资产或负债的确认条件,因而并没有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或负债项目中反映,尚未作为资产或负债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但这些项目按照税法规
14、定能够确定其计税基础,导致这些交易事项发生后,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零,与其计税基础之间产生了暂时性差异。(p168,例6-15),第三节 暂时性差异,2.可抵扣亏损及税款抵减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结转以后年度的未弥补亏损及税款抵减,虽不是因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但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具有同样作用,即它能够减少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进而减少未来期间的应交所得税。因此,会计处理上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p 168,例6-16),总结,暂时性差异:资产 负债账面价值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计税基础(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账面价值 可抵扣暂时性
15、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计税基础(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2023/8/3,36,可抵扣暂性差异:将导致在销售或使用资产或偿付负债的未来期间内减少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将导致在销售或使用资产或偿付负债的未来期间内增加应纳税所得额,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暂时性差异:,2023/8/3,37,一、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与计量(一)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1.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情况 企业对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能产生的未来经济利益,应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减少所得税费用。,第四节 递延所得税资产 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
16、核算,2023/8/3,38,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税率本期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例题】,案例思考,例如:甲公司208年末存货账面余额100万元,已提存货跌价准备10万元。则存货账面价值为90万元,存货的计税基础为100万元,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为10万元。假设甲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对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能产生的未来经济利益,应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1025%=2.5(万元)在不考虑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情况下,账务处理: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5 000 贷
17、:所得税费用 25 000,2023/8/3,41,下列交易或事项中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根据交易或事项的不同情况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企业对于能够结转以后年度的未弥补亏损,应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以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该部分亏损的未来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其账务处理为: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贷记“所得税费用”科目。,【例题】,案例思考,例如:甲公司208年发生亏损400万元,假设可以由以后年度税前弥补,所得税税率为25%,则对于能够结转以后年度的未弥补亏损,应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以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该部分亏损的未来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18、:,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税率=40025%=100(万元)在不考虑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情况下,甲公司的账务处理为: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 000 000 贷:所得税费用 1 000 000,股权投资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长期股权投资在非同一控制下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当被投资单位发生经营亏损后,投资企业按所持有被投资单位股份的比例相应地减少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但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对外投资期间,长期股权投资按投资成本计税额。,由于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规定不同而产生差异,造成资产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要相应的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其账务处理
19、为: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贷记“所得税费用”科目。,与子公司、联营企业、合营企业等的投资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如果有关的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转回并且企业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对于与联营企业、合营企业等的投资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通常产生于因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发生亏损,投资企业按持股比例确认应予承担的部分而减少投资的账面价值,但税法规定投资应以其成本作为计税基础,从而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该差异在满足确认条件时应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其账务处理为: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贷记“所得税费用”科目。,【例题】,
20、案例思考,例如:甲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208年末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为150万元,其中原始投资成本为200万元,按权益法确认投资损失50万元。则长期投资账面价值为150万元与计税基础200万元之间的差额,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税率=5025%=12.5(万元)在不考虑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情况下,账务处理: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25 000 贷:所得税费用 125 000,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按照会计规定确定的合并中取得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同时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所得税会计 所得税 会计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27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