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经济难题》PPT课件.ppt
《《两大经济难题》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大经济难题》PPT课件.ppt(1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 两大经济难题:通货膨胀和失业,2,教学目的:认识通胀的类型和原因;明确通胀的经济影响及对策;了解失业的种类和原因;把握菲利普斯曲线。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胀的原因;菲利普斯曲线总课时:4,3,课时:2第一节 通货膨胀的度量、类型和原因 通货膨胀的含义和度量;类型和原因(重点)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经济影响及对策 经济影响;对策,4,导 言,通胀和失业是宏观经济学两个重要研究课题,是不断困扰着各国政府的两大经济难题。通胀使货币购买力降低,使所有人痛苦;而失业是失业者丧失工作,使相对于就业者是少数的人痛苦,但生活无着。,5,西方国家将通胀率和失业率合称社会的“痛苦指数”。即痛苦指数用一国的消费者价
2、格年增长率与失业率之和表示。当指数超过20%,表示该国经济处于悲惨状态;10%20%之间为一般,尚能承受;10%以下表示经济表现优秀。,6,通货膨胀的历史回顾,通货膨胀与市场经济的历史几乎一样久远。从1270年至今,英国的商品价格几乎上升了400倍。早期的价格上升与货币供给的增长相联系,如,发现新大陆和拿破仑战争时印刷货币,增加了货币供给。,7,美国从南北战争时期到1945年,价格一般是在战时上升,战后经济萧条时又回落。二战后价格和工资却出现只升不降的趋势,只是经济衰退时上升的慢一些。,8,通胀类型有温和的,价格上涨较缓慢且能预测,通胀率为一位数,人们对货币比较信任。20世纪90年代主要工业国
3、都经历过这种通胀。,9,有急剧(超速)的,价格以每年2位数、3位数速率上涨。阿根廷、巴西等拉丁美洲国家在70和80年代通胀率曾高达50%700%,有时更高。意大利和日本在早期也糟遇过这类通胀。,10,致命的通胀是恶性的。萨缪尔森说,它像癌症一般,这致命的通胀会使整个经济窒息。价格以每年100万%,甚至10亿%的速率上涨,致使市场经济形势变得一无是处。,11,案例1:描述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部发生的恶性通胀的情形:过去在兜里装着钱去购物,将买到的食物装在篮子里。现在,用篮子装钱再用衣兜装回所买的食品。除了纸票子以外,一切都十分缺乏!以前一顿饭的价钱和一张歌剧票差不多,现在却几乎是原来的20倍。,1
4、2,案例2:20世纪20年代,年轻的德意志魏玛共和国。无法借到款项也征收不到足够的税款,以偿还债款。于是政府印刷钞票,从1922年初到23年12月,货币发行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从1922年1月到23年11月,价格指数从1上升到10亿。1922年初拥有一张3亿元的债券,两年后用这么多钱连一块糖也买不到。,13,案例3:90年代初期的塞尔维亚政府通过印刷钞票筹集资金,为人们上了一堂超速通货膨胀课。1993年初,贝尔格莱德一家商店,1个巧克力棒600万第纳尔,1台录像机20多亿第纳尔。,14,1兑1200万第纳尔,地下交易则为1兑1700万第纳尔。据说,政府的印钞厂一天24小时印刷第纳尔,力图与加速
5、的通货膨胀保持一致,但这又加速了通胀的上升。,15,案例4:1987年的巴西,通胀率为365%,1988年为934%,1989年竟然高达1765%。巴西的经济学家卡洛斯兰戈尼说,“当你发现最好在午饭第一道菜上来之前付款,而不是等到甜点之后”,16,从1989年的11月中旬起,超级市场的价格平均上升218%,股票、黄金市场的价格上升了175%,外汇市场上的美元价格上升了163%,隔夜账户上升了137%,人们将钱存入该账户作为保值措施。,17,对于降低通胀的代价,有研究表明,美国用提高失业率的方法使惯性通胀率(将解释)每降低1%,就使年GDP减少4%。具体地说,按1996年价格计算,通胀率降低1%
6、损失大约3000亿美元。通胀率降低1%每年GDP降低的百分比叫“牺牲率”。,18,惯性通胀,是指可预期并且纳入合同和非正式协议中的通胀率,一般持续不变,直到需求和供给等某种冲击使其提高或降低为止。,19,例如,对每年稳步上升的3%通胀率有所预期,3%通胀率就被写在工资协议中,或政府的财政计划中。惯性通胀就像一只原地不动的懒狗,受到猫的吸引可能去追猫。后来又躺下,到下一次受冲击为止。,20,第一节 通胀的度量、类型和原因,一.通货膨胀的含义指货币(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货币需要量而引起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普遍和持续上涨。理解这一定义要注意:,21,通胀指的是一般价格水平的普遍和持续的上升。部分
7、、个别的商品涨价,季节性的价格调整,暂时的物价上涨,都不算作通货膨胀。是商品或劳务价格上涨,有价证券等价格上涨不归此类。,22,物价水平的上涨,有公开形式、变相形式、隐蔽形式。如票证制,物价管理制等。货币过多是通货膨胀的总体特征。,23,二.通货膨胀的度量衡量通胀的物价指数有3个:1.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是表示城市居民直接消费的一定种类和数量消费品的价格水平变动程度的指标。是影响面最大,人们最关心的指数。,24,例如,美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包括了364种不同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是从91个领域的21000种商品中收集的。,25,举 例,以1998年为基期,每种商品的价格均为100,以保证
8、商品数量的变化不会影响价格指数。假定消费者只购买三种商品:食品、住房和医疗,在三种商品上的支出占其全部支出分别为20%、50%、30%。基期(1998年)的CPI:100=(0.20100)(0.50100)(0.30100),1999年食品的价格上涨2%,升至102;住房的价格上涨6%,升至106;医疗的价格上涨10%,升至110。根据数据计算1999年CPI和通胀率:CPI(1999)=(0.20102)+(0.50106)+(0.30110)=1064通胀率(1999)=(1064100)/100 100%=64%,27,2.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是指通过计算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所有阶
9、段上获得的产品价格水平变动而得的指数。主要反映厂商销售商品价格变动情况。,28,GDP紧缩指数,指名义GDP除以实际GDP。GDP紧缩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00因为物价指数基期为100,所以要乘以100.,29,其优点是包括的范围广,除了消费品和劳务之外,还包括资本品以及进出口商品等。因而能全面反映价格水平的变动趋势。,30,三.通胀的类型依据价格上涨速度、通胀预期和原因等不同的标准对通胀进行分类。见下表。,31,32,从价格上涨速度对通胀加以分类,一般认为,每年一般价格水平上涨率在1%至3%(即一位数),不会导致通胀预期的出现。这是温和通胀。,每年一般价格水平上涨两位数是急剧通胀。5
10、0年代70年代拉美国家,物价涨幅在10%100%之间,这种在较长时期所发生的一般价格水平以较大幅度的上涨称作急剧通胀。将年物价上涨率两位数以上的通胀称之为恶性通胀。,根据物价上涨是否可以预测,区分预期和非预期通胀。能预期到的通胀对经济几乎没有影响。而通胀往往不能预期的,而当非预期通胀产生时,因为没有预测到价格上升,就会对财富带来损失等不利影响,四.通胀产生的原因通胀产生的原因也是一种分类标准。目前,对于通胀产生的原因,有四类:需求拉动上型、成本推进型、供求混合推进型、结构型通胀。,36,(一)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图81所
11、示。,37,E0,38,AS曲线表现为水平(或平坦)、向右上倾斜、垂直三种形状。AS曲线在水平时,产出水平较低,总需求由AD0右移至AD1,只有产出的增加而不会引起价格水平的上升,产出在达到Y1之前,将保持稳定的价格水平;在AS曲线向右上倾斜时,随着总需求的增加,AD1右移至AD2,由于需求的增加一方面引起产出增加,同时又引起价格水平的上涨。,39,这种伴随着产出的增加同时价格水平上升的现象凯恩斯将其称为半通货膨胀;随着总需求曲线AD的不断右移,经济达到甚至超过充分就业水平或者潜在产出以后,整个社会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40,如果总需求继续增加,从AD3右移至AD4,则与垂直的总供给曲线相交,
12、结果是产出不变,而价格水平上升。这种产出不变,只有价格上升的现象,就是凯恩斯所说的真正的或纯粹的通货膨胀。,(二)成本推进型通胀成本推进型通胀在市场经济早期并未出现,首次发生是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60年代末以来,许多工业国在总产量下降的情况下,一般价格水平也在上升即“滞胀”。对此,需求拉动的通胀理论却难以解释。,新古典综合派认为,导致滞胀最根本原因是总供给水平的下降,也是AS曲线向左上移动。于是,经济学家提出了成本推进的通胀,又称供给冲击的通胀,是指不存在过度需求,由于供给方面生产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上涨。,工资是经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过高工资必然导致一般价格水平上涨。例如
13、,1982年美国的失业率达到10%时,工资上升了5%。经济衰退时工资仍继续增长,因为价格受到管制难以下降,以及削减工资会遭到强烈反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成本大幅度提高是来自石油和食品价格的剧烈变动,或者来自汇率的变化。例如,每个时期石油价格的急剧上升都无例外的引起经营成本上升,从而是成本推进型通胀的产生。,45,46,经济初始于均衡点E0,此时产出和价格水平分别为Y0和P0。由于生产成本的上升,导致AS曲线从AS0向上移至AS1,新的均衡点为E1,在这一点上产出由Y0降为Y1,而价格水平则由P0升至P1。,注意两点:与需求拉上型通胀不同,成本推进型通胀其价格和工资的上升是在充分就业之前就
14、开始了。成本推进型通胀的价格变动特征是沿着同一方向,即经济衰退时上升,而经济繁荣时更上升。,(三)供求混合推进型通胀该类型的通胀是将供求双方的因素综合起来,说明通胀是由需求拉上和成本推进共同起作用导致的。在现实经济中,通胀的原因究竟是需求拉上,还是成本推进很难分清,而往往两者混合。如图83所示。,49,在初始状态,AD1与AS1交于均衡点A,对应的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为Y1,价格为P1。假设由于工资的上升,使得AS曲线左移,从AS1移动至AS2,但总需求曲线AD1保持不变。,51,在价格为P1的水平下,AD大于AS,引起价格上升,直到P2,AD与AS又相等,达到新的均衡点B,对应的产出水平为Y2
15、,低于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Y1。从A到B就是成本推进的过程。,52,由于此时产出低于Y1,导致失业增加。而政府为了降低失业,通过刺激有效需求,使AD曲线右移,从AD1右移至AD2。,53,这时因工资等成本因素不变,因而AS曲线不变,仍为AS2。AD2与AS2交于新的均衡点C,对应的价格水平P3,产出为Y1,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水平。经济从B点到C点的过程是需求拉上的过程。,(四)结构型通胀 有经济学家认为,70年代的滞胀是由于市场结构不完全或不完整造成的。提出了结构型通胀概念,认为70年代通胀在很大程度上产生于个别市场结构不完整。,55,市场结构的不完整造成了工资和某些商品价格的刚性。当局部市场结构
16、不完整时,市场机制受到破坏,最终使总价格水平上升。同时,工资和产品价格刚性会在AD提高时,造成AS曲线上移,使产出减少,价格进一步提高。如图84所示。,56,最初经济处于衰退状态,AD曲线为AD1,AS曲线为AS1,产出和价格水平分别为Y1、P1。如果市场结构完全,价格和工资不存在刚性,AD1 右移至AD2时,价格有较小幅度提高(P1P2),产出有较大增长(Y1Y2)。,58,但在市场结构不完全时,价格和工资存在刚性时,当AD1 右移至AD2时,由于成本上升,会使AS1上移至AS2,产出有小幅度增长(Y1Y3),价格却有大幅提高(P1P3),即“滞胀”。,59,第二节 通胀的经济影响及对策,一
17、.通胀的经济影响(一)通胀对收入与分配的影响(1)通胀不利于靠固定货币收入生活的人,这些人主要包括领取救济金者、退休者、一些雇工等。,60,由于货币收入的固定,随通胀率上升,其实际收入不断下降,导致生活水平下降。,61,相反,那些获得可变收入的人特别是企业主则可从通胀中获利。能获得可变收入的人,可根据通胀水平不断调整货币工资,有时甚至可保持实际工资上升,而企业主由于支付的工资成本落后于物价的上涨,可以获得更多利润。,62,(2)通胀引起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收入的再分配。假设为购买住宅借款10万,每年偿还按固定利率的抵押贷款额为1万。,63,当通胀使工资和收入都翻了一番以后,虽然需要偿还贷款还是
18、1万,但通胀使贷款的实际价值减少一半,只需付出过去一半的劳动来支付1万,从而使财富增加了。所以,通胀对于债务人来说是“意外收益”。,64,结论:通胀有利于债务人,而债权人受损,尤其是在固定利率情况下,通胀引起货币的贬值,实际购买力下降,债权人收回债权所得本息购买力下降,遭受损失。,(3)通胀增加纳税人负担。因为大部分国家对所得税实行累进制征税,随着货币名义收入越高,征缴的税率越高,加大企业纳税负担。,66,政府作为最大债务人在通胀时期总是从中得到好处。税收是按名义收入计算,较高名义收入在累进税制下,进入较高的课税等级,自动增加了税收份额,降低了私人的收入份额。,67,讨论:“通货膨胀税”,通胀
19、税是政府通过印刷货币增加的收入。与其他税相比,表现形式隐蔽,没有税单。当物价在一定水平上,政府又印刷货币物价会上升,人们持有的货币贬值。因此,通胀税是无形中向每个货币持有者征收的税。,68,通胀税因通胀率高低而不同,因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其作用而不同。如,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通胀率比较低,通胀税不足政府收入的3%。,69,但在18世纪70年代期间,美国大陆国会由于新政府通过正常的税收或借款筹资不足,主要依靠通胀税支付军费开支。其结果是几年内按大陆美元衡量的物价水平上涨了100多倍。,70,凯恩斯曾写道,“据说列宁曾声称,摧毁资本主义的最好方法是摧毁其通货。通过一个持续的通货膨胀过程,政府可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两大经济难题 经济 难题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26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