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HSE体系培训》PPT课件.ppt
《《QHSE体系培训》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HSE体系培训》PPT课件.ppt(9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QHSE体系培训,质安环保部阴淑华,QHSE体系工作是全员的工作,QHSE即是质量、健康、安全、环境每个人都直接或间接进行技术服务,是质量体系促使质量水平不断提高和改进安全管理,人人有责,DG/QHSE/E5.4.2QHSE责任制管理办法规定,操作人员的QHSE责任制认真学习和严格遵守本单位的QHSE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不违章作业;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QHSE知识,熟练掌握本岗位操作技能,具备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掌握了解作业现场、工作岗位存在的危害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按规定进行交接班检查和巡回检查,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它不安全因素应立即向现场QHSE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
2、报告;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DG/QHSE/E5.4.2QHSE责任制管理办法规定,各级管理人员的QHSE责任认真学习和严格遵守本单位的QHSE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根据上级规定,及时组织制定和修订完善分管业务的QHSE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确保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要求;及时对本岗位QHSE工作进行自查,经常对分管业务的QHSE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制止违章作业,督促治理事故隐患;掌握本岗位和分管业务的QHSE知识,负责分管业务的日常QHSE教育和考核;组织或参加对分管业务新、改、扩建工程的设计审查、竣工验收和设备改造,对生产施工工艺条件变动方案进行审查,落实设备检修停工、开
3、工的安全措施;以身作则,杜绝违章行为。,QHSE体系,QHSE体系就是企业规章制度,是工作中必须执行的文件。(整章建制:系统的企业规章制度,传统文件继承发展变成体系文件);企业规章制度按照国际标准进行的有层次的整合,不是简单地把所有规章制度装订在一起,而是国际标准中的要素,科学的、合理的、有机的、有规律的排列在一起的,所以才称为体系。,QHSE体系建立依据标准,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Q/CNPC104.1-2004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第一部分:规范以GB/
4、T19001-2000标准为主线,采取共性要素互相融合、个性要素互相补充的方式。,QHSE体系要素名称,1、管理体系(文件控制、记录、法律与其他要求等)2、管理职责(领导与承诺、方针和目标、组织机构和职责、信息交流、管理评审、危害因素辨识等)3、资源管理(资源、能力(意识和培训)、设施等)4、产品实现(运行控制、承包方和供方、顾客和产品、应急反应、变更管理、监视和测量装置、标识和可追溯性等)5、测量、分析和改进(监测、审核、不符合和纠正措施、统计分析等),QHSE体系,遵循的是PDCA循环理论,即计划、实施、检查、改进,实现管理和控制的持续改进,不断提高企业业绩(质量、安全业绩等)。深化运行,
5、就是抓文件的落实,以体系文件管理思路来控制事故的发生。E版体系文件有70个程序文件、234个管理作业文件,工作覆盖全面、细致,如果认真执行,应该能对工作过程进行控制,减少事故。,CNPC推进HSE管理体系,质量管理,管理体系一体化QHSE,传统安全管理,职业安全卫生,环境管理,持续改进,检查与纠正措施监督量测并评估绩效,策划制定计划以达到政策之承诺,PLAN,CHECK,ACTION,管理评审审查及改善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以持续改进整体绩效,方针以声明形式确定对安全健康管理的承诺,实施与运行组织资源、建立机制以有效施行并达到政策及目标,DO,HSE管理体系管理模式,OHS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Q
6、HSE体系,文件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和其他一些技术文件、操作规程、两书一表等。贯标工作就是日常工作的体现,E版体系文件基本消除了“两张皮”现象,即体系文件规定是一套,工作执行又是一套的现象,注重了可操作性。只要各项工作执行相关体系文件要求,做好日常的工作痕迹(记录),就是在贯彻执行文件。,基本概念,一个概念 程序:为进行某项活动所规定的途径就是程序。程序形成文件时,称为“书面程序”或“文件化”程序,它通常包括活动的目的和范围(为什么这样做why),做什么(what)、谁来做(who)、何时(when)、何地(where)和如何做(How),做完了留下记录,简称5W1H原则。程序文件
7、和管理作业文件都属于程序,都是为进行某项活动所规定的途径。只是为了区分层次。,QHSE体系贯彻工作是重点,QHSE体系管理是企业一项长效管理机制,集团公司提出,以后以体系审核代替各种检查,重点查体系文件的贯彻落实,使审核延伸到每个施工作业现场。要由被动防范,事后处置,向强化源头、预防优先转变,向全面落实HSE管理体系转变。E版体系文件内容较全面,比D版增加了200多个文件,工作量很大。包括技术类和安全类文件,例如:7.36关于安全的作业文件有23 个(有危害识别、作业许可、危险化学品管理、违章管理、事故隐患管理、劳动保护用品管理、高空作业、电气焊、带电作业等等),基本覆盖了我们的工作内容。其他
8、各专业路文件较齐全,专业管理部门应做到心里有底。,体系运行推动,质安环保部起到体系职责分配、督促检查、问题闭环、协调沟通、共同整改提高的作用,不可能代替别的单位来做体系工作;部分单位说体系工作不会开展,那就应该先学自己专业路相关文件,掌握文件要求然后执行。目前,由于人员变动频繁,涉及各单位、项目部、部室的文件没有被完全掌握,很多是为了应付检查,没有真正按照程序步骤去开展工作。,体系职能分配,各单位体系运行基本工作,各单位的体系贯彻运行,该单位负责人明确自己单位应该执行的体系文件数目和名称,应该执行的受控文件目录;文件QHSE业务活动一览表、在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目录;在用的规章性公文目录等。各单
9、位、各部室对自己体系文件进行学习宣贯,掌握文件要求。对于体系文件的执行,作好记录以及相关工作的解释。,基层队日常安全重点,HSE现场检查表和基层队HSE建设考核标准明确规定了基层队:标准化管理(主要是资料(安全会的开展、自查整改情况、安全提示和交底等)是否按时填写;制度、设备规程、风险识别等是否齐全)标准化现场(现场布局、仪器设备设施状态要求、清洁生产“三废”治理要求、警示标志、环境等)标准化操作(岗位操作、常规作业、特殊作业、人员劳保穿戴、应急状态等要求)。,风险管理,执行的文件DG/QHSE/E5.3.1职业安全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价管理办法、DG/QHSE/E5.3.2职业健康危害识别及风险
10、评价管理办法、DG/QHSE/E5.3.3 环境因素识别及风险评价管理办法、DG/QHSE/E7.36.21事故隐患管理办法基本概念危害因素(包括:危险源和污染源)可能造成(事故)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有害的环境影响的根源或状态。简单地讲:造成安全和环境污染事故的根源或状态。在工作场所表现为能量物质或危险物质,它们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人们只能对其风险进行消减和控制。,风险管理,危害因素识别方法:正向识别(调查表法),识别结果基层建立危害因素清单,上级组织建立台帐。设备设施管理部门对设备设施存在的危害因素进行识别,技术主管部门按照工艺流程进行识别,安全环保主管部门按照事故类型进
11、行危害因素识别。确保所有危害因素都处于受控状态。风险评价:定性方法(推荐定性)、定量方法。风险消减:HSE管理方案。治理隐患;从物的状态(主要是设备设施)上消减。风险控制:工艺技术操作规程,设备设施维修、保养及操作规程,岗位HSE作业指导书。从人的行为上控制。应急体系建设:应急管理手册、应急救援预案、应急响应预案、应急处置预案(基层单位必做)。,风险消减方法,减少危害因素(不燃和难燃物替代可燃物,用无毒代替有毒)降低能量当量(危害因素的能量当量往往达到一定程度和强度才能施害,降低能量当量,使之处于安全范围)联锁(当出现突发事件时,强制某些元件相互作用,以保证安全)隔离(建立有效的能量屏蔽措施)
12、,风险消减方法,设置薄弱环节(安全薄弱元件,当能量达到危险临界值之前预先破坏,释放能量)如安全阀坚固或加强(增加安全系数,加大安全裕度)警告标识和信号装置(提醒人们注意,及时发现危害因素及所在部位,以便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标识包括警示线),风险管理,风险 特定危害事件(由危害所导致的事故)的可能性与后果严重性的组合。(GB/T28001-2002)集团公司推荐使用LEC定量评价方法,若危险性D20,则列为重要职业安全危害因素。危险性D=LECL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可能性;E暴露于危险职业安全危害的频率;C危险严重度。,风险管理,危害因素可以识别,风险不能进行识别,只能进行评价和控制。风险评
13、价 评估风险程度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可容许风险 根据组织的法律义务和HSE方针,已降至组织可接受程度的风险。危险 不可接受的风险,风险管理,隐患 能量屏蔽上的薄弱点或环节。可能导致能量意外释放的薄弱环节。即物的不安全状态。与“人失误”构成事故致因双因素。隐患是必须消除的,目的是降低危害因素的风险。危害因素(危险源、污染源)是不能消除的,只能进行消减和控制。,危险源、污染源识别隐患排查,有危险源但并没有发生事故,是因为危险源有各种屏蔽,屏蔽起到作用如危险化学品我们有各种管理制度,有标识、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等。如转动的电机是危险源,加上护罩是屏蔽措施,护罩上的螺丝松了属于隐患。化学品是
14、危险源,化学品试剂瓶标签没有是隐患。屏蔽上的漏洞才是隐患,隐患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人为或老化等)、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的缺陷。,危害因素识别方法,安全危害因素+职业健康危害因素,可以理解成危险源;环境危害因素可以理解成污染源;体系文件要求公司从基层队开始逐级进行危害识别,主要是按照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过程(施工工艺)两大方面进行危害识别。举例:1、设备设施识别的危险源分布和控制措施见下表。,钻井队危险点、源分布和控制措施总监控人:队长,危害因素识别方法,2、按照作业活动过程(施工工艺)来进行危害识别,首先识别出施工过程的各个工序,然后用文件化的规定全部覆盖,保证对识别出的各个过程
15、都有相应的规定及措施。,识别举例,钻井液技术服务,钻井液技术服务作业危害因素分析:值班房、宿舍房中因为有电器和仪器的使用,存在着老化或使用明火的危险性。钻井液技术服务过程中需要加入各类处理剂。在加入各类处理剂过程中,操作人员使用不慎时,会被强碱腐蚀或烧伤的危险,处理剂粉尘吸入的危险,会直接侵入员工的呼吸道,引起慢性 中毒。因此该作业存在的主要危害为:电器火灾、处理剂腐蚀或烧伤、中毒、上下楼梯跌滑的伤害。,钻井液技术服务,风险消减措施:钻井液技术服务过程中的消防安全措施 1、完善规章制度,用制度约束人的不安全行为,在操作时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2、定期检查电器及线路,保证电器在良好的状态运行。3、
16、按时参加井队的各种演习,通过消防演习,增长员工的消防知识和灭火能力,会扑救初起火灾,在遇到大的火灾时,会急救逃生。4、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有专人保管,定期检查,使其灵活好用。5、在动用明火时,按规章制度审批后,落实各项防护措施,达到要求时方可动火。,钻井液技术服务,处理泥浆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操作人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劳保用品穿戴齐全,保护设施齐全好用。操作人员执行操作规程,做好巡回检查。上下循环罐防楼梯跌滑的安全措施 操作人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劳保用品穿戴齐全,保护设施齐全好用。操作人员严格执行违章行为识别中的要求,上下循环罐、钻台扶梯子扶手。,污染源,污染源识别从8个方面进行:废气排放、废
17、水排放、噪声、固体废弃物排放、资源能源利用和消耗(燃煤、消耗水电气等)、环保设施运行、相关方(别人污染我们等)及其它(如产品设计过程中)。以前4个为主。,基层队HSE检查表的修订,安全工作的重点是风险管理:要把基层队识别的危害因素(危险源、污染源)纳入到检查表里,进行控制管理。安全工作所有的制度和措施都是为解决危险源和污染源而开展的,并进行控制,避免发生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等事故。,通用性体系文件,各部室和各单位通用性文件:文件(包括记录)管理、沟通和协商、纠正和预防措施、数据分析、消防管理、安全管理、环境保护、风险管理等共性的东西。,(一)DG/QHSE/E6.3.1 安全培
18、训管理办法,安全培训要层层抓落实。基层队要进行转岗培训和基层队自培训。应该有培训的计划。培训内容、培训记录与培训计划对应,形成闭环。员工的培训学习应有签到.基层队自培训可以以周一安全会的形式进行,员工应记好HSE学习记录本,基层队抓好安全培训工作,尤其是转岗职工的培训,从公司的安全规章制度到基层队的操作规程、危害因素、事故案例、应急自救等方面严格培训,上级重点查基层队HSE工作记录本,对职工进行提问,看以上工作是否进行。,安全培训和文件制度传达,另外,安全培训和文件制度传达不应该只是应付检查做做记录,我们的目的应该是真正让职工掌握安全规则,实现本质安全,避免事故的发生。所以基层队领导作为安全第
19、一责任人,在安全会上要反复强调安全工作,督促岗位员工一定要了解岗位的危险源所能引起的后果以及风险。如果员工对自己的岗位操作规程都不知道,对自己的岗位风险都不清楚,就根本无法落实事故防范措施,也无法保证不发生事故。俗话说:“无知者无畏”,员工要掌握具体要求,以免工作中出现危险。员工要了解偏离制度、规程等的潜在后果,主要是针对侥幸心理进行教育,比如有的人知道戴安全帽的重要性,但是总是觉得事故离自己太远,认为不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所以应加强身边的事故案例教育,用石油企业血淋淋的事实教育职工,吸取教训。,(二)DG/QHSE/E4.1文件管理程序,文件受控范围包括:QHSE管理体系文件、技术文件、规章
20、性公文、外来文件、记录(记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以及以电子或其它承载媒体形式保存的上述文件。QHSE管理体系文件包括:1)集团公司QHSE管理手册、各单位QHSE管理分手册(用于投标、对外宣传和交流的QHSE管理手册和QHSE管理分手册,可不进行受控管理);2)程序文件;3)管理作业文件;,文件控制,技术文件包括:1)设计、图纸、技术方案等文件;2)过程控制文件和资料;3)工艺文件和资料;4)监视和测量控制文件;5)集团公司编制的企业标准;6)检验、试验规范等文件;7)操作规程(手册)、作业指导书、质量计划、应急计划等指导操作的文件;8)生产技术总结、鉴定报告、检定(检验)报告等;9)产品
21、形成过程、技术管理所涉及的记录。,文件控制,外来文件包括:1)国家、地方和国外施工所在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2)国家、行业、地方和国外施工所在地的各类标准;3)顾客提供的文件;4)供方或相关方提供的文件;5)各检验、检测机构提供的检验、试验和检测结果或证明材料等;6)有关外来信息。记录包括:与产品、施工、服务和体系运行有关的各种记录。,文件控制,控制方法:标识控制和目录控制管理体系文件,技术文件为标识控制。要有受控号,保证在有效期内,防止误用。规章性公文,标准、外来文件为目录控制。如法律法规、上级的文件不是我们起草的,发下去进行告知,有效能用,要及时 更新。,体系文件的有关解释,QHSE体
22、系文件是集团公司发布的有关质量、健康、安全、环境工作的规范性文件,也是我们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但是,这些规章制度毕竟不是针对钻井技术服务公司专门制定的,有些需要细化的规定或操作规程未纳入体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规章性公文(目录控制),按照上级领导的要求,规章性公文是体系文件的补充,也是必须执行的文件,纳入体系实行统一管理与运行。规章性公文是指公司自行制定的规章制度、管理规定(办法)等具有指导意义的行政文件(红头文件),E版体系文件首次将红头文件作为“受控文件”提出,目的也是解决长期以来,红头文件与体系文件脱节的现象。也就是说各部门、单位要建立与本专业有关的“在用规章性公文目录”,作为体系文件
23、的一部分参与体系运行。,红头文件与在用规章性公文的关系,并不是所有的红头文件都列入“在用规章性公文目录”中,对于那些短期内(一年内)执行的红头文件,如:港油钻泥发20079号关于下发泥浆技术服务公司2007年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等红头文件,不列入“在用规章性公文目录”中受控;对于那些长期(二年以上)对生产经营具有指导意义的红头文件,如:港油钻发200697号关于印发钻井工程公司物资管理办法的通知等红头文件均应纳入本部门、本单位的“在用规章性公文目录”中受控,这样才能说体系文件与红头文件一体,作为规范性制度在公司范围内执行。,(三)DG/QHSE/E5.5沟通与协商管理程序,质量安全环保管理部门负
24、责本单位管理体系信息、协商和沟通的综合管理。(如隐患治理的沟通等)生产技术部、市场经营部、油区项目部负责与油区内外部市场和顾客、相关方、社区的信息沟通和管理。综合办工会负责了解和协调员工的建议和意见,督促落实本单位职工代表大会的相关议案,并反馈落实的结果。(如女工座谈等相关资料)基层单位职责:负责收集员工、顾客、相关方、的相关意见和要求,并将收集的意见和要求传递到本单位的主管部门。负责根据有关信息和要求对QHSE管理体系的运行实施改进。,(三)DG/QHSE/E5.5沟通与协商管理程序,应建立内部信息与沟通管理台帐,记录内部信息与沟通的实施情况和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的信息传递及处理情况。“质量
25、月”、“安全月”、“环境日”、“节能周”、“国际标准化日”等活动,宣贯活动资料也是证据。,(三)DG/QHSE/E5.5沟通与协商管理程序,(三)DG/QHSE/E5.5沟通与协商管理程序,内部协商与沟通主要采取文件、信息交流、公告(示)、会议、油田网络、宣传材料、报刊、书面材料、报表、传真、检查等形式进行;(如会议纪要、奖罚通报、简报、员工沟通学习记录和内容、生产报表等;综合办的督办制度也是良好的交流与沟通,保留处理记录。)各单位工会将本单位职工代表大会、合理化建议、法规执行情况检查、员工座谈等安排以书面形式发到各部门和基层单位,并组织实施。建立协商管理台帐,记录收集的员工建议、意见和处理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QHSE体系培训 QHSE 体系 培训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25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