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的栽培技术》PPT课件.ppt
《《黄芩的栽培技术》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芩的栽培技术》PPT课件.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根及根茎类药材栽培技术黄芩栽培技术,宁武县农业委员会 郭福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黄芩植物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2.知道黄芩药材规格等级 能力目标:1.能根据黄芩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栽培和田间管理 2.能进行黄芩的采收及产地加工,一、基本概述,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是唇形科黄芩属的一种植物,属于半野生半家种品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独特药效使黄芩年消耗量逐年加大。而药用部分是根,一旦根部被刨取,整个植株不再存活。黄芪的野生资源在大量采挖的情况下日渐稀少。因此推广人工栽培技术,加大人工种植力度刻不容缓。,1、产 地野生黄芩:主要分布中国河北、山西北部,内蒙中东部和东北三省大部,河北承德,内蒙古赤
2、峰等几个最具规模的主产区,是中国北方野生中药材的主要品种之一。家种黄芩:主要分布在山东、陕西、山西、甘肃四大产区,其中集中在山西绛县南凡镇、运城市夏县瑶峰镇、新绛县万安镇、万荣县等地;苏联东西伯利亚,蒙古,朝鲜,日本均有分布。,2、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压。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多年生草本;根茎肥厚,肉质,径达2厘米,伸长而分枝。茎基部伏地,上升,高(15)30-120厘米,,基部径2.5-3毫米,钝四棱形,具细条纹,近无毛或被上曲至开展的微柔毛,绿色或带紫色,自基部多分枝。叶坚纸质,披针形至线
3、状披针形,长1.5-4.5厘米,宽(0.3)0.5-1.2厘米,顶端钝,基部圆形,全缘,上面暗绿色,无毛或疏被贴生至开展的微柔毛,下面色较淡,无毛或沿中脉疏被微柔毛,密被下陷的腺点,侧脉4对,与中脉上面下陷下面凸出;叶柄短,长2毫米,腹凹背凸,被微柔毛。,花序在茎及枝上顶生,总状,长7-15厘米,常再于茎顶聚成圆锥花序;花冠紫、紫红至蓝色。小坚果卵球形,高1.5毫米,径1毫米,黑褐色,具瘤,腹面近基部具果脐。花期7-8月,果期8-9月。,坚实无孔洞内部呈鲜黄色为佳品。,二、生长习性,黄芩抗旱力较强。遇严重干旱或追肥后可适当浇水,一般不用常浇水。保持地内无杂草。56月为茎叶生长期,一般于6月开花
4、,可开到9月,种子成熟期不一致。10月地上部枯萎,翌年4月开始重新返青生长。,黄芩花期长,种子成熟期也不一致,且极易脱落,待果实成淡棕色时采收,需随熟随收,最后可连果枝剪下,晒干打下种子,去净杂质备用。,繁殖方法:播种繁殖1、种子采集,2、种子萌发,黄芩种子容易萌发,种子在1530下均萌发良好,35以上种子萌发较差。生产上分直播和育苗两种,以直播为好,可节省劳力,根条长,杈根少,产量较高。直播分春播或秋播,春播北方于4月中旬,秋播于8月中旬。采用条播法下种,按行距30厘米40厘米,开0.6厘米1厘米浅沟,然后将种子均匀撒人沟内,覆土5毫米6毫米,播完轻轻镇压,每亩地播种量1公斤左右,播后经常保
5、持土壤湿润,大约15天即可出苗。待幼苗出齐,分23次剪掉过密和痩弱的小苗,保持株距8厘米12厘米。如小面积栽培,为了精耕细作提高产量,也可以采取先在阳畦中播种育苗,当苗高8厘米12厘米时,再向本田移栽定植的方法,这样能提早播种,对后期生长发育有利。,繁殖方法:分根繁殖,黄芩从播种到收获至少需用23年的时间,为了缩短栽培年限,可以应用分根繁殖的方法。具体做法:在黄芩尚未萌发新芽之前,将其全株挖起。切取主根留供药用,然后依据根茎生长的自然形状用刀劈开,每株根茎分切成若干块,每块都具有几个芽眼,即作繁殖材料,于栽植之前把繁殖材料放入ABT生根粉溶液(中国林业科学院生产的促进生根剂)中浸泡2小时,经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黄芩的栽培技术 黄芩 栽培技术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25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