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细菌性角斑病》PPT课件.ppt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瓜细菌性角斑病》PPT课件.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在我国东北、内蒙古、华北及华东普遍发生,尤其是东北、内蒙古等保护地黄瓜和华北春大棚发病严重。病叶率有时高达70%左右,是保护地黄瓜重要病害之一。黄瓜受害,不仅影响产量,而且降低品质。,症状,时期:幼苗和成株期均可受害,但以成株期叶片受害为主。部位:叶片、叶柄、卷须和果实。症状:初为鲜绿色水渍状斑,渐变淡褐色,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湿度大时叶背溢出乳白色菌脓,后期干燥时病斑中央干枯脱落穿孔。,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鞭毛菌亚门,卵菌纲,霜霉科,古巴假霜霉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Berk.et Cert.)Rost,3、病原菌生物学特性
2、,A B 病组织中的卵孢子 C 种子中的卵孢子 D E 病叶悬浮液中的卵孢子,A,B,C,D,E,病 原,丁香假单孢杆菌黄瓜角斑病致病变种Pseudomopnas syringae,属薄壁菌门假单孢菌属。,越冬:1890年TANAKA发现了霜霉病菌的卵孢子,并认为该病菌是以卵孢子越冬的。1903年ROSTOWZEW在被黄瓜霜霉病菌侵染的叶片上发现了半成熟的卵孢子,并指出卵孢子是在土壤中遗留的病残体上完成其整个侵染循环的。其后他对发病地区的土壤进行接种试验显示黄瓜接近地面下部叶片出现褪绿病斑,而无病土栽培黄瓜则保持健康状态,从这些研究他确信该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4、病害循环,CLINTO
3、N一直在研究该病菌的越冬问题,但始终没有发现卵孢子。1905年推测该病菌可能有两种越冬方式:(1)在一些地区该病菌在温室中越冬,然后在夏天传播到露地。(2)在南方地区,全年均有黄瓜栽培,病菌以孢子囊在各茬黄瓜上不断侵染为害,周年循环。北方地区的初侵染源可能是随季风吹来孢子囊侵染所致。1919年FUKUI在研究黄瓜霜霉病时发现该病害最先来自于病土,他将稻草铺在黄瓜基部,以防土壤中病菌飞溅到下部叶片上,结果与对照相比发病率大大降低。由此他推断霜霉病菌在土壤中越冬,但究竟以何种方式越冬尚不明确。,1927年KAWADA在采自日本北海道的病斑上发现卵孢子.1933年HIURA与KAWADA在日本Gif
4、u发现大量卵孢子,对卵孢子进行了描述,并认为该病主要来源于土壤中的病残体。其后很少有关于黄瓜霜霉病卵孢子的报道,至于越冬初始菌源的问题,多数人接受CLINTON的观点。至今尚无卵孢子萌发及接种成功的报道,且卵孢子在一般情况下又极少见,所以卵孢子在生活史和病害循环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我国越冬情况:南方地区,全年均有黄瓜栽培,病菌以孢子囊在各茬黄瓜上不断侵染为害,周年循环。华北、东北、西北等黄瓜区,冬季,病菌在保护地黄瓜上侵染危害,并产生大量孢子囊,第二年逐渐传播到露地黄瓜上,秋季,黄瓜上的病菌再传到冬季保护地黄瓜上为害并越冬,以此方式完成周年循环。北方高寒地区,全年约有1-4个月不种植黄瓜,目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黄瓜 细菌性 角斑病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24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