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检测技术》PPT课件.ppt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安全检测技术》PPT课件.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内容目录,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理化仪器检测技术第三节 现代生物学检测技术,食品安全的检测对象:农药、兽药、有害重金属、生物毒素、食品添加剂、致病菌等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分类:理化仪器分析技术,现代生物学检测技术 定性、定量、在线监测,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理化仪器检测技术,样品采集,提取净化索氏提取、液液、固液、微波、超声、柱层析等,仪器分析根据目标物的性质选择不同方法,仪器方法的检测流程,仪器检测技术,痕量无机物定量,无机元素形态分析,气相色谱或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原子发射光谱(AES),原子吸收光谱(AAS),毛细管电泳质谱
2、(CE-MS),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色谱,液相色谱,气相色谱,俄国植物学家Tswett于1901年发现:利用吸附原理分离植物色素。,1906年Tswett 创立“chromatography”“色谱法”新名词;1907年在德国生物会议上第一次向世界公开展示显现彩色环带的柱管;1930年R.Kuhn用色谱柱分离出胡萝卜素。,色谱分析法的历史,1935年Adams and Holmes 发明了苯酚-甲醛型离子交换树脂,进一步发明了离子色谱1938年Izmailov 发明薄层色谱1941年Martin&Synge 发明了液-液分配色谱1944年Consden,Gordon&Mart
3、in 发明纸色谱1952年Martin&Synge 发明气-液色谱1953年Janak发明气-固色谱1954年Ray发明热导检测器1955年世界第一台商品化气相色谱仪1957年Martin&Golay 发明毛细管色谱1959年Porath&Flodin 发明凝胶色谱1960年液相色谱技术完善,高选择性 分离单组份定性定量 高效能高灵敏度 检出限量低至10-11 g/kg的物质,适于微量和痕量分析,色谱法的特点,2.1气相色谱分析,系统构成: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工作原理:样品高温瞬间汽化-色谱柱分离-检测适用:易挥发的小分子有机物 难挥发性成分经衍生化检测,气相色谱-分离系统,
4、色谱柱:填充柱,毛细管柱色谱柱选择:按样品极性 弱极性样品,可选OV-1,SE-30,OV-101,SE-52,SE-54 中极性样品,可选OV-17,OV-1701,XE-60,OV-225,OV-210 极性样品,可选PEG-20M,FFAP,OV-275,DEGS,气相色谱-检测系统,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破坏型,含碳的有机物电子捕获检测器(ECD):非破坏型,选择性 电负性强的化合物火焰光度检测器(FPD):破坏型,选择性 含硫磷的化合物热导池检测器(TCD):非破坏型,选择性 永久性气体,气相色谱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反式脂肪酸的检测(衍生,FID)苯,氯苯,氯酚类(直接进样
5、,FID)有机氯农药(ECD)有机磷农药(FPD),气相色谱分离与质谱定性定量结合1.对食品中残留物进行分析 MS是一个通用型检测器,对大多数有机化合物都有比较好的响应,根据特征离子强度定量,适合大批量农残检测。2.对未知物分析 准确测定未知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2.2气相色谱与质谱的联用分析,食品中42种农药的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测定样品处理方法 液液萃取-固相萃取联用:样品中农药经二氯甲烷提取后,Envi-Carb柱和Sep-Pak-NH2柱双柱净化,净化后直接进样分析色谱条件 色谱柱:HP-5MS(30 m 0.125 mm 0.125m);载气:高纯氦气,流量1 ml/min;柱温:
6、70,保持2 min,以25/min升至150,再以3/min升至200,再以8/min升至260,保持10 min;进样口温度:250;进样方式:不分流进样,1.15 min后打开分流阀和隔垫吹扫。质谱条件 离子源(EI)温度:230,电子轰击能量70 ev,GC-MS接口温度:280。,气相色谱与质谱的联用-分析实例,分析特征量 42中农药的线性范围:0.0011.0g/mL 样品的加标回收率:89%-94%,RSD 10%方法的最低检出限:0.0010.005 mg/kg(S/N=3)检测农药种类 有机磷、拟除虫菊酯、有机氯、氨基甲酸酯和除草剂 检测的样品种类 肉类,蛋类,乳品,蔬菜和水
7、果,2.3高效液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继气相色谱之后,70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一种以液体做流动相的新色谱技术。高效液相色谱仪由 高压输液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记录系统 等五大部分组成。,液相色谱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食品添加剂及农药残留的检测(苏丹I号、拟除虫菊酯等)食品中兽药残留的检测(瘦肉精、磺胺类药物等)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毒素残留(黄曲霉素等),第三节 现代生物学检测技术,PCR技术酶联免疫技术(ELISA)基因芯片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3.1PCR技术,PCR 原理,PCR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食品中有害微生物的检测(沙门菌、大肠杆菌O157、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转基因食品,R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食品安全 检测 技术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21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