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与卫生》PPT课件.ppt
《《食品安全与卫生》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安全与卫生》PPT课件.ppt(1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食品安全与卫生,傅 亮,暨南大学食品研究中心QQ:263473549TEL&FAX:+86-20-85226630,知识点,与食品安全与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1.概况:上世纪五十年代。1982年,制定第一部食品卫生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1995年实施新的食品卫生法。2.目前制定了90余个配套规章:食品、食品原料;食品包装材料、容器;餐饮业、学生集体用餐;食品卫生监督处罚;农产品种植、养殖阶段、环境保护等方面;刑法;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配套法规.,食品安全的定义:是指食品不应包含有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或不安全因素,不会导致消费者急性、慢性中毒或感染疾病
2、,不能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健康。食品安全的范围包括食品数量、质量、卫生安全。,食品污染的定义:食品被外来的、有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所污染。,第一部分 食品污染与预防,食品从种植、养殖到生产、加工、贮存、运输、销售、烹调直至餐桌的整个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某些有害因素,使食品受到污染,以致降低食品卫生质量或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第一节 生物性污染 细菌学污染与预防 真菌学污染与预防 其它,细菌性污染与食品腐败变质,1.常见细菌性污染及危害 1.1 致病菌: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指标菌。如沙门氏菌属、变形杆菌属、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等。1.2.非致病菌:与食品
3、腐败变质有关,能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细菌叫腐败菌。,(1)食品本身因素:大分子分解或降解;如蛋白质、氨基酸、胺、含氮化合物。(2)微生物:细菌、霉菌、酵母。(3)、环境因素:温度、湿度、紫外线、氧。食品腐败变质危害:食品成分分解、色香味劣变、营养价值降低、致病菌、食物中毒。,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腐败变质的鉴定指标,一般采用感官、物理、化学和微生物四个方面的指标进行食品腐败变质的鉴定。(1)感官鉴定:利用人的感官对食品品质进行鉴定。(2)理化鉴定:PH:如油脂;总挥发性盐基氮:鲜肉;K值:鱼类;二甲胺三甲胺:鱼虾类;(3)微生物鉴定:,食品细菌污染指标及其卫生学意义1、菌落总数:菌落总数是指被
4、检测样品单位重量(g)、单位容积(ml)或单位表面积(cm2)内,所含能在严格规定的条件下培养所生长的细菌菌落总数。卫生学意义:一是可作为食品被细菌污染程度即清洁状态的标志,另一是可以用来预测食品耐存放程度或期限。2、大肠菌群:大肠菌群是指在37条件下能够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与兼性厌氧不形成芽孢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包括肠杆菌科的埃希菌属、柠檬酸杆菌属和克雷伯菌数。卫生学意义:如果在某种食品中检测出有大肠菌群存在,该种食品直接或间接地被人或温血动物的粪便污染。3、致病菌:是指可以通过污染食品引起人类致病的一类细菌总称。卫生学意义:如果在某种食品中检测出有某种致病菌,食用该食品就可能引起人的食物中
5、毒乃至死亡。,食品腐败变质控制措施(1)低温:降低食品储存温度。冷藏:48 冷冻:-8(2)高温灭菌:高压蒸汽灭菌、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超高温消毒法、微波加热法、烘烤、油炸。(3)脱水与干燥。日晒、阴干、喷雾干燥、热风干燥、接触干燥、减压干燥、真空冷冻干燥 提高食品渗透压:盐腌:810%食盐;糖渍:6065%白糖 防腐剂。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丙酸盐、乳酸链球菌素;酸防腐:醋酸,真菌与真菌毒素污染及其预防,(1)引起食品变质:食品的食用价值降低(2)引起人畜中毒:较为明显的地方性和季节性;临床症状复杂性,*真菌和真菌毒素污染的食品卫生学意义,*主要产毒霉菌及主要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
6、赭曲霉毒素,展青霉素,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其它生物性污染与预防,疯牛病(1)病原体:口疮病毒属。(2)传染源及传播途径:肉骨粉。(3)预防措施:迅速扑杀;焚烧;切断传播途径。禽流感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主要传染源:病禽及尸体血液、内脏、分泌物和排泄物,通过被污染用具、场地、吸血昆虫而传播该病。寄生虫对食品的污染 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肝吸虫)、并殖吸虫病(肺吸虫病)、肝片形吸虫病、姜片吸虫病;绦虫病:猪肉绦虫病、牛肉绦虫病;线虫病:旋毛形线虫病、异尖线虫病、广州管圆线虫病;原虫病:弓形虫病 1、囊虫对食品的污染:2、蛔虫对食品的污染 3、广州管圆线虫,第二部分 食品的化学性污染,农药污染与预防
7、 有毒重金属污染与预防 N亚硝基化合物污染及预防 多环芳香烃化合物苯并(a)芘污染及预防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的污染及预防,食品的农药污染及其预防:,*农药分类 按用途分类:杀(昆)虫剂、杀(真)菌剂、除草剂、等 按化学组成: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等,*食品中农药残留及其毒性 大剂量:急性、慢性中毒,小剂量:可能致畸、致癌、致突变,食品中有毒金属污染及其预防:,(1)消除污染源(2)制定最高允许限量标准,加强卫检和监督(3)妥善保管有毒有害金属及其化合物(4)对已污染食品的处理,*预防措施,食品中N-亚硝基化合物污染及其预防,污染原因1.急性毒性:2.公认动物致癌:3.人可能致癌:,食品
8、中多环芳烃化合物污染及其预防,食品杂环胺类化合物污染及其预防,食品二噁英类化合物污染及其预防,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的污染及预防,1.食品包装分类:塑料、纸与纸板、金属(镀锡薄板、铝、不锈钢)、陶瓷、玻璃、橡胶、复合材料、化学纤维。2.常用塑料包装材料 聚乙烯(PE):是一种无毒安全塑料,食品薄膜、食品袋;、聚丙烯(PP):耐热性、耐溶性,透明度比聚乙烯好,透气性比聚乙烯小,常用来制成各种管道。、聚苯乙烯(PS):无色透明、质轻、较脆、无弹性,常制成糖果盒、小餐具。发泡聚苯乙烯:加入发泡剂,为了环保,不采用一次性餐具。(4)聚氯乙烯(PVC):是氯乙烯多聚物(5).聚碳酸酯塑料(PC):具有无味、无
9、毒、耐油特点,广泛应用于食品的包装。3、塑料包装对食品的污染:(1)单体:聚乙烯、聚丙烯中的乙烯和丙烯单体沸点低,易挥发。聚苯乙烯中含有苯乙烯、乙苯、异丙苯等化合物单体,有毒。聚氯乙烯单体为氯乙烯,损伤神经系统、骨骼和肝脏。(2)塑料添加剂: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稳定剂:金属盐类,如铅盐、钡盐和镉盐等,它们对人体危害大,锌盐允许使用。其它:如抗氧化剂、抗静电剂、润滑剂、着色剂等;,丙烯酰胺对食品的污染及预防,反式脂肪酸对食品的污染及预防1.食品中反式脂肪酸来源(1)植物油精炼,1%转为反式;(2)牛、羊肉及乳汁中含38%;(3)炒菜油冒烟、着火,顺式变反式;(4)植物油氢化处理,人造奶油、黄
10、油,含量可过50%;(5)油炸油反复使用。2.主要危害:(1)影响生长发育:(2)导致血栓形成(3)促进动脉硬化 3.控制措施:(1)食品营养标签中标注反式脂肪酸含量;(2)我国正在制定相应法规,限制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1.食品中丙烯酰胺生成: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植物性食品加热,最佳生成温度1401802.含量较高食品:油炸薯片、咖啡制品、早餐谷物类食品。油炸谷物类食品、烘烤谷物食品、速溶咖啡等。3.主要危害:动物试验:可致癌。流行病观察:长期低剂量,出现嗜睡、情绪和记忆改变、幻觉和震颤等。4.控制措施尽量避免过度烹饪食品;(2)提倡平衡膳食,减少油炸食品和高脂肪食品摄入,多吃水果蔬菜;(3)
11、食品企业采用减少丙烯酰胺工艺技术,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对人体的危害,1.种类:按来源可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人工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2.危害:超量使用某些食品添加剂如亚硝酸盐等会引起人体的急、慢性中毒,某些食品添加剂可能引起变态反应,近年来这方面的报道日益增多,如糖精会引起皮肤瘙痒症,日光性过敏性皮炎,苯甲酸可引起哮喘等一系列反应;在食品加入过多维生素A和维生素D,过量摄入也可引起慢性中毒,有些脂溶性添加剂,如二丁基羟基甲苯过量也可在体内积蓄。,食品的物理性污染和预防,食品的杂物污染1.污染途径:生产时污染:灰尘、烟尘对加工食品污染;血污、毛发粪便对畜肉污染;加工管道中金属碎屑污染。食品储存中污染:苍
12、蝇、昆虫等。食品运输过程污染:意外污染:头发、指甲、烟头等;掺杂掺假:肉中注水、奶粉掺糖、牛奶加米汤等。预防措施:1.加强监督管理,执行良好生产规范;2.采用先进的工艺设备和检验设备;3.制定食品卫生标准。,第二部分:食物中毒及其预防,食物中毒:是指人体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食物中毒分类:微生物性、化学性、有毒动植物、不明天原因等食物中毒。食物中毒特点:(共同特点)1.发病突然,症状相似,潜伏期短,发病症状相似,常有胃肠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等2.发病与某种食物有关,病人都吃过该种食物,未吃者不发病,停止吃该种
13、食物病人不再发生。3.病人不具有传染性。4.季节性。细菌性食物中毒多发在5-10月,高峰期在7-9月。5.地方性。食物中毒与食品产地有关。6.节假日集体食堂聚餐活动容易发生食物中毒。,食物产生中毒的原因:致病性微生物 食品本身有毒成分;贮存过程产生毒素(马铃薯长芽产生龙葵素);动植物毒素的转移与富集;误食有毒植物;各种假冒劣质产品(如工业酒精、配制酒),根据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物质分类:细菌性食物中毒:沙门氏菌属、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大肠菌属、蜡样芽胞杆菌、葡萄球菌肠毒素、肉毒梭状芽胞杆菌、其它细菌性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中毒:有毒动物。有毒植物。.真菌毒素和霉变食品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细菌
14、性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摄入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多发生在气候炎热的季节,主要由于气温高,适合细菌的生长繁殖,另一方面,人体肠道的防御机能下降,易感性增强。1.沙门氏菌食物中毒2.葡萄球菌食物中毒3.肉毒梭菌食物中毒4.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5.O157、H7大肠杆菌,沙门菌属食物中毒,葡萄球菌属食物中毒,肉毒梭菌毒素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O157:H7大肠杆菌食物中毒,毒性强,不耐热、耐酸不耐碱发病特点:流行与饮食习惯有关常见中毒食品:肉及其制品、汉堡包、牛奶及其制品、蔬菜、水果榨汁、饮水传播途径通过污染食物经粪口途径为主中毒好发夏秋季,小
15、儿和老人最易感,中毒表现:起病急骤、症状以突发性的腹部痉挛;腹泻、低热;严重者有并发症预防:食用食物前彻底加热;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2.有毒动植物中毒,有毒动植物中毒指一些动植物本身含有某种天然有毒成分或由于贮存条件不当形成某种有毒物质,被人食用后所引起的中毒,一、河豚鱼中毒,1.有毒成分河豚毒素是一种氨基喹啉化合物河豚素、河豚酸、河豚卵巢毒素、河豚肝脏毒素稳定不易破坏位置与毒性:卵巢肝脏血液肾皮肤 2.中毒机制神经传导阻滞,3.中毒症状潜伏期:10分钟至3小时消化系统症状、运动感觉障碍4.抢救与治疗无特效解毒药,排除毒物5.预防措施加强对河豚鱼监督管理,二、毒蕈中毒,毒蕈种类:7080种
16、 毒素及中毒特征 一种蕈往往含有多种毒素;中毒程度与毒蕈种类、进食量、加式方法及个体差异等有关。,毒蕈中毒症状分为四种类型,胃肠炎型胃肠症状、病程短、预后好 神经精神型胃肠症状+神经症状、病程短、无后遗症 溶血型胃肠症状+溶血症状、可致死。黄疸、血尿、肝脾大、贫血等.肝损伤型病程长、凶险、病死率高 早期急性胃肠炎症状,重症者假愈期后 出现肝肾损害。,毒蕈中毒防治措施,治疗措施:1.迅速排出毒素与对症处理 2.特殊治疗:神经精神型阿托品 溶血型肾上腺皮质激素 肝肾损伤型巯剂解毒剂(二巯基丙 磺酸钠或二巯基丁二酸钠),三、鱼类引起组胺中毒1.组胺的形成及中毒机制组胺是鱼体中的游离组氨酸,在组氨酸脱
17、羧酶催化下,发生脱羧反应而形成组胺。含组氨酸脱羧酶的微生物(链球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易形成组胺的鱼、大部分这海产青皮红肉鱼如油桐鱼、鲐鱼、鲭鲇鱼、沙丁鱼等,中毒机制: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和支气管收缩,导致一系列的临床症状。鱼类组胺允许量100mg/100g.2.中毒症状和治疗组胺中毒特点 发病快(潜伏期数分至数小时)症状轻 恢复快,中毒症状 面部、胸部或全身潮红 眼部结膜充血 头痛、头晕、胸闷、心跳加快 血压下降、哮喘等3、预防措施 防止鱼类腐败变质,保证在冷冻条件下运输和保存鱼类 市场不出售腐败变质鱼。对易于产生组胺的青皮红肉鱼,烹调时加入适量雪里蕻或山楂,可使组胺下降65%以上。组胺为
18、碱性物质,烹调时加醋可降低其毒性。,四、含氰甙植物中毒(一)有毒成分含氰甙的食物 杏 枣 的核仁和木薯 桃 枇杷等杏仁-苦杏仁甙 有毒成分为氰甙,是含有氰基(-CN)木薯和亚麻苦甙 的甙类,在酶和酸的作用下释放 出氢氰酸,苦杏仁含氰甙最多(3%),称苦杏仁甙,甜杏仁甙含0.11%,平均果仁含氰甙0.4-0.9%。(二)中毒机理和临床表现苦杏仁甙溶于水,当果仁在口腔中咀嚼和胃肠道内进行消化时,可被果仁所含的水解酶水解放出氢氰酸粘膜吸收进入血液引起中毒氢氰酸可直接损害延髓的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潜伏期:一般6-9小时,症状:口内苦涩,流涎、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悸、四肢无力、呼吸困难。严重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食品安全与卫生 食品安全 卫生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21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