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卫生微生物》PPT课件.ppt
《《食品卫生微生物》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卫生微生物》PPT课件.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九章 食品卫生微生物,第一节 食物中毒性微生物及其引起的食物中毒第二节 污染食品引起的常见疫病的病原学,第一节 食物中毒性微生物,一、食物中毒的概念及其类型关于食物中毒的定义和概念,虽然还没有一致的意见,这里仅谈由于微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指人体因吃了含有有害微生物或微生物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一切中毒性疾患。根据引起食物中毒的微生物类群不同,主要包括细菌性食物中毒和霉菌性食物中毒两大类。根据引起食物中毒的机理不同可分为感染型及毒素型。感染型食物中毒:病原细菌污染食物,并在食物中大量繁殖,这种含有大量活菌的食物被摄入人体,会引起人体消化道的感染而造成的中毒。毒素型食物中毒:食物中污染某些产毒微生物
2、后,在适宜的条件下,这些微生物在食物中繁殖并产生毒素,由于毒素的作用而引起的中毒,即称为毒素型食物中毒。,二、食物中毒的细菌,1沙门氏菌:(1)形态与染色特性。沙门氏菌是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的短杆菌,大小约为130.40.9m,不产生荚膜和芽孢,除鸡白痢和鸡伤寒沙门氏菌外,均具有周身鞭毛,能运动,多数细菌具有菌毛,能吸附于细胞表面或凝集豚鼠的红细胞。形态上均与大肠杆菌相似。(2)培养特性。本菌为需氧及兼性厌氧菌。生长的温度范围6.745.6,最适生长温度37oC。生长的pH值范围4.19.0,最适生长pH值6.87.8。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均能生长良好,培养24h后,形成中等大小、
3、圆形、表面光滑、无色、半透明、边缘整齐的菌落。(3)中毒症状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临床症状一般在进食染菌食物1224h后出现。主要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症状,如呕吐、腹痛、腹泻等。另外,由于细菌毒素作用于中枢神经,还可引起头痛、发热,严重的会出现寒战、抽搐和昏迷等症状。病程为37d,一般预后良好,但老人、儿童和体弱者如不及时进行急救处理也可致死。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病死率通常低于1。,2.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1)形态与染色特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革兰氏染色阳性球菌,直径为0.51.0m,呈葡萄状排列。无芽孢,无鞭毛,无荚膜,不能运动。(2)培养特性。金黄色葡萄球菌
4、为兼性厌氧菌,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培养1824h,形成圆形隆起、边缘整齐、光滑湿润、不透明的菌落,直径12mm,颜色呈金黄色。最适生长温度为3537oC,最适pH值7.4。(3)毒素。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产生肠毒素。肠毒素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一种毒性蛋白,目前根据抗原性的不同,发现有6种肠毒素,即A、B、C、D、E、F型,其中A型肠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最多,B和C型次之。食品经煮沸、巴氏灭菌、烹调及其它热处理不能完全破坏食品中的肠毒素。(3)中毒症状。中毒的潜伏期一般为15h,最短为15min,最长不超过8h。中毒症状为急性胃肠炎症状,恶心、反复呕吐,并伴有腹痛、头晕、头痛、腹泻等。
5、儿童对肠毒素比成人更敏感,病情也较成人重。但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一般不导致死亡,只要及时补充吐泻的失水,12d内就能恢复正常。,3.致病性大肠杆菌(Pothogenic E.coli)(1)形态与染色特性。大肠杆菌是肠杆菌科埃希氏菌属的细菌,它为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的小杆菌,长为13m,宽约0.6m,本菌为周毛菌,能运动,不产生荚膜,有时两端浓染,要注意与巴氏杆菌区别。(2)培养特性。本菌为需氧及兼性厌氧菌,对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即可生长良好,最适生长温度为37oC,最适pH为7.27.4。新分离出来的大肠杆菌一般是光滑型(S)菌株;在普通琼脂平板上培养24h,可形成圆形、凸起、
6、光滑、湿润、半透明的或接近无色的中等大菌落,(3)中毒症状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的潜伏期较短,通常在摄食后410h突然发病。肠道致病性大肠杆菌和侵袭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症状与志贺氏菌引起的菌疾相似,表现为腹痛、腹泻、呕吐、发烧、大便呈水样,有时伴有脓血和粘液;产毒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症状与霍乱相似,表现为腹痛、腹泻、呕吐、发烧、大便呈米泔水样,但无脓血。,4.肉毒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bobulinm)(1)形态与染色特性。本菌是两端钝圆的粗大杆菌,大小为0.91.246m,多单生,偶见成双或短链,有周身鞭毛,无荚膜,能形成椭圆形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2)培养特性。本菌为严格厌氧菌,
7、对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生长最适温度为2837oC,生长最适pH值6.87.6,产毒最适pH值7.88.2。本菌在血清琼脂上培养4872h,形成中央隆起、边缘不整齐、灰白色、表面粗糙的绒球状菌落。本菌的繁殖体抵抗力一般,经加热80oC 30min或100oC 10min即可杀死,但其芽孢的抵抗力很大,可耐煮沸16h之久,于180oC干热515min、120oC高压蒸气灭菌1020min才能杀死。肉毒毒素抵抗力也较强,80oC 30min或100oC 10min才能完全破坏,正常胃液和消化酶于24h不能将其破坏,因此可在胃肠吸收而引起中毒。(3)中毒机理及症状 肉毒杆菌食物中
8、毒由肉毒素所引起,所以它属于毒素型食物中毒。主要作用于神经和肌肉的连接处及植物神经末稍,阻碍神经末稍乙酰胆碱的释放,导致肌肉收缩和神经功能不全。,三、霉菌毒素及其引起的食物中毒,(一)霉菌毒素引起食物中毒的特点1.发生中毒与某些食物有联系。2.霉菌毒素中毒症发生往往有季节性和地区性,但无感染性。3.霉菌毒素是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不是复杂的蛋白质分子,不 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无免疫性。4.人和家畜家禽一次性摄入含有大量霉菌毒素的食物,往往会 发生急性中毒,长期少量摄入会发生慢性中毒和致癌。5霉菌毒素食物中毒易并发维生素缺乏症,但补充维生素无效。,(二)常见的毒素及其食物中毒,1.黄曲霉毒素(
9、Aflatoxins)(1)黄曲霉毒素中毒病原菌 产生黄曲霉毒素的病原菌是黄曲霉(Aflavus)和寄生曲霉(Aparasiticus),两者均属于黄曲霉群。温特曲霉(Awentii)也能产生黄曲霉毒素,但产量较少。(2)黄曲霉毒素性质 它是蚕豆素的衍生物,共有10余种,其中B1毒力最强,也最常见,G1和B2次之。本毒素耐热,一般烹调加工温度不能破坏,裂解温度为280oC,它在水中溶解度很低,溶于油及氯仿、甲醇中,但不溶于乙醚、石油醚及乙烷中。(3)黄曲霉毒素的毒性 按其临床症状分为三型:急性和亚急性中毒 慢性中毒,2.镰刀菌毒素 镰刀菌(Fusarium)又叫镰孢霉,在自然界中分布极为广泛,
10、是食品中经常分离出的一种真菌。目前已发现有多种镰刀菌产生对人畜健康威胁极大的镰刀菌毒素。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召开的第三次食品附加剂和污染物会议资料,镰刀菌毒素问题同黄曲霉毒素一样被看作是自然发生的最危险的食物污染物。镰刀菌毒素已发现有十几种,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三大类: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Trichothecenes)、玉米赤霉烯酮(Zearelenone)和丁烯酸内酯(Butenolide)。,3.杂色曲霉素(Versicolin)它是杂色曲霉、构巢曲霉、焦曲霉等的代谢产物。除异杂色曲霉外,化学结构中都有两个呋喃环,与黄曲霉毒素结构相似,为肝脏毒素,可以导致
11、试验动物的肝癌、肾癌、皮肤癌和肺癌,其致癌性仅次于黄曲霉毒素。,(三)防霉方式,物理防霉 干燥防霉,控制水份和湿度,保持食品和贮藏场所的干燥,做好食品贮藏地的防湿防潮,相对湿度不超过65%70%,保持食品干燥,控制温差,防止结露,粮食及食品可在阳光下晾晒,风干、烘干或加吸湿剂,密封。低温防霉,把食品储藏温度控制在霉菌生长的适宜温度以下,从而抑菌防霉,冷藏的食品温度界限应在4oC以下。气调防霉,就是控制气体成份,防止霉菌生长和毒素产生,通常采取除氧或加入CO2、N2等气体,运用密封技术控制和调节储藏环境中的气体成份,现已在食品储藏工作中广泛应用。化学防霉 使用防霉化学药剂,有熏蒸剂如溴甲烷、二氯
12、乙烷、环氧乙烷,有拌合剂如有机酸、漂白粉、多氧霉素。如用环氧乙烷熏蒸,用于粮食防霉效果很好。如食品中加入0.1%的山梨酸,防霉效果很好。,第二节 污染食品引起的常见疫病的病原学,一、炭疽杆菌(Bacillus anthracis)二、布鲁氏菌(Brucella)三、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第一节 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及其食物中毒,一、生物学特性(一)形态特征及培养特性此菌为两端钝圆的短小杆菌,一般大小为1.03.00.50.8m,革兰氏染色阴性。此菌多单独或成双存在,但不呈长链状排列。因生长条件不同,个别菌体可呈近似球状或长丝状。约有50%左右的菌株
13、具有周生鞭毛而能运动,但多数菌体只有14根,一般不超过10根,故菌体动力弱;多数菌株生长有比鞭毛细、短、直且数量多的菌毛,有的菌株具有荚膜或微荚膜;不形成芽胞,对普通碱性染料着色良好。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培养24h生长表现3种菌落形态:光滑型 菌落边缘整齐,表面有光泽、湿润、光滑、呈灰色,有特殊的粪臭味,在生理盐水中容易分散。粗糙型 菌落扁平、干涩、边缘不整齐,易在生理盐水中自凝。粘液型 常为含有荚膜的菌株。在伊红美兰平板上,发酵乳糖形成带有金属光泽的紫黑色菌落。,第一节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及其食物中毒,(二)生化特性本菌数量大,菌型多,大多数菌的生化特性比较一致:可发酵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甘
14、露醇,产酸产气,本菌不能在氯化钾培养基上生长,能产生靛基质,M.R试验阳性,吲哚试验阳性,V-P试验阴性,不利用枸掾酸盐。不分解尿素,不液化明胶,不产H2S。,(三)抗原结构大肠杆菌抗原结构较为复杂,主要有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荚膜(K)抗原三部分组成。O抗原 指光滑大肠杆菌的菌体抗原,其组成是细胞壁上的糖、类脂、蛋白质复合物,也是细菌的内毒素,对热非常稳定,经高压蒸汽处理2h而不被破坏。每一种血清型只含有一种O抗原,已分出167个血清型,分别以阿拉伯数字表示。H抗原 指鞭毛抗原,为蛋白质构成,一种大肠杆菌只有一种H抗原。H抗原能被80热处理或酒精破坏,共有 64种抗原,K抗原 指包
15、于细胞外部的荚膜物质或包膜物质的表面抗原。新分离的大肠杆菌70具有K抗原。根据K抗原对热的敏感性,可将K抗原分为A、B、L三类,目前发现100多个血清型,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抗原主要为B抗原,少数为L抗原。B抗原于L抗原均可经煮沸所破坏。L抗原还可被酒精和当量盐酸所破坏。O抗原可将大肠杆菌分成若干血清群,然后在根据K抗原和H抗原进一步分为若干血清型或亚型,根据大肠杆菌抗原的鉴定,可确定其抗原式,O111:K58(B)H12,一般认为,H抗原与致病性无关。,第一节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及其食物中毒,第一节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及其食物中毒,(四)抵抗力该菌对热的抵抗力较其他肠道杆菌强,55经60min或60
16、加热15min仍有部分细菌存活。在自然界的水中可存活数周至数月对化学药品的抵抗力较弱,如以5苯酚或1:500升汞处理,5min可杀死。对磺胺类、链霉素、氯霉素等敏感。来源与分布致泻性大肠杆菌是引起人体以腹泻症状为主的全球性疾病,其中尤以EPEC、ETEC所占比例为大。近来,EHEC O157:H7为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为新的食源性致病菌,其引发的出血性肠炎的暴发或散发病例常见。,第一节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及其食物中毒,(五)致病因子:1.定居因子(Colonization factor,CF)也称粘附素(Adhesin),即大肠杆菌的菌毛。2.肠毒素 人体肠道内或培养液中主要产生两种毒素分为
17、耐热和不耐热两种。不耐热肠毒素(Heat labile enterotoxin,LT)对热不稳定,65经30min即失活。蛋白质,分子量大,具有免疫原性。耐热肠毒素(Heat stable enterotoxin,ST):对热稳定,100经20min仍不被破坏,分子量小,免疫原性弱。ST可激活小肠上皮细胞的鸟苷酸环化酶,使胞内cGMP增加,在空肠部分改变液体的运转,使肠腔积液而引起腹泻。3.胞壁脂多糖的类脂A具有毒性,O特异多糖有抵抗宿主防御屏障的作用。大肠杆菌的K抗原有吞噬作用。,第一节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及其食物中毒,(六)症状此类食物中毒是摄入了大量致病性活菌体所致。其感染剂量为10710
18、8个/g.一类是毒素型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急性胃肠炎,主要症状表现为呕吐、腹泻,粪便呈水样,伴有粘液,无脓血。腹泻次数每日可达510次。患者体温升高,约为3840。另一类为急性菌痢,主要症状表现为腹痛、腹泻、发热,体温可达37.840,持续34d。大便为伴有粘液脓血的黄色水样便。,第二节 葡萄球菌及其胃肠炎,一、形态结构球形或稍呈椭园形,直径0.4um1.2 um左右,分裂面不规则,分裂后许多菌体无规则地堆积在一起,呈葡萄串状,如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葡萄球菌无鞭毛,不能运动。无芽孢,除少数菌株外一般不形成荚膜。革兰氏染色为阳性。其衰老、死亡或被白细胞吞噬
19、后的某些菌株可被染成革兰氏阴性。,第二节 葡萄球菌及其胃肠炎,二、培养与生理生化特性葡萄球菌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在含有血液和葡萄糖的培养基中生长更佳,需氧或兼性厌氧,少数专性厌氧。28-38均能生长,致病菌最适温度为37,PH为4.5-9.8,最适为7.4。耐盐性强,在含有10%15%的氯化钠培养基中能生长,在含有20%30%二氧化碳的环境中培养,可产生大量毒素。在琼脂平板上形成圆形凸起,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不透明的菌落。不同种的菌株产生不同的色素,如金黄色、白色、柠檬色。色素为脂溶性。葡萄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形成的菌落较大,有的菌株菌落周围形成明显的全透明溶血环(溶血)
20、,也有不发生溶血者。凡溶血性菌株大多具有致病性。多数葡萄球菌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和蔗糖,产酸不产气。致病性菌株能分解甘露醇。在一般非芽孢细菌中,葡萄球菌抗性较强,在干燥的脓汁、血液以及食品中可存活数月。在80的加热温度下,30分钟才能杀死,煮沸可使其迅速死亡。,第二节 葡萄球菌及其胃肠炎,三、抗原构造 葡萄球菌抗原构造复杂,已发现的在30种以上,其化学组成及生物学活性了解的仅少数几种。1葡萄球菌A蛋白(staphylococcal protein A,SPA)SPA是存在于 90%以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表面的一种蛋白质,为完全抗原。SPA能抑制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对T、B细胞是良好的促分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食品卫生微生物 食品卫生 微生物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21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