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率响应特性》PPT课件.ppt
《《频率响应特性》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频率响应特性》PPT课件.ppt(9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频率响应特性,51 频率响应的概念52 单级共射放大器的高频响应 53 共集电路的高频响应 54 共基电路的高频响应55 差分放大器的频率响应56 场效应管放大器的高频响应57 放大器的低频响应58 多级放大器的频率响应59 建立时间tr与上限频率fH的关系510 举例及计算机仿真,51 频率响应的概念,511 频率失真及不失真条件 一、频率失真 我们知道,待放大的信号,如语音信号、电视信号、生物电信号等等,都不是简单的单频信号,它们都是由许多不同相位、不同频率分量组成的复杂信号,占有一定的频宽。,频率失真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幅度频率失真 如图51(a)所示,若某待放大的信号是由基波(1
2、)和三次谐波(31)所组成,如果放大器对三次谐波的放大倍数小于对基波的放大倍数,那么放大后的信号各频率分量的大小比例将不同于输入信号而产生失真。相位频率失真 如果放大器存在电抗元件使基波和三次谐波产生了不同的时延,则放大后的信号各频率分量的相位关系将不同于输入信号而产生失真。,二、线性失真和非线性失真 频率失真属于线性失真,线性失真和非线性失真都会使输出信号产生畸变,但两者有许多不同点:1.起因不同 线性失真由电路中的线性电抗元件引起,非线性失真由电路中的非线性元件引起(如晶体管或场效应管的特性曲线的非线性等)。2.结果不同 线性失真是使信号中各频率分量的大小比例关系和时间关系发生了变化,或是
3、滤掉了某些频率分量的失真,但在输出信号中不产生输入信号中所没有的新的频率分量。,三、不失真条件理想频率响应 综上所述,若放大器对所有不同频率分量信号的放大倍数相同,延迟时间也相同,那么就不产生频率失真,故不产生频率失真的条件为式(5-2),(51),(52a),(52b),图52给出了不产生线性失真的振幅频率响应和相位频率响应,称之为理想频率响应。,图52理想频率响应(a)理想振幅频率响应;(b)理想相位频率响应,512 实际的频率特性及通频带定义 实际的振幅频率特性一般如图53所示。在低频和高频区放大倍数有所下降,而中间一段比较平坦。为分析方便起见,人们将实际的振幅频率响应划分为三个区域,即
4、中频区、低频区和高频区。并定义上限频率fH、下限频率fL以及通频带BW,以便定量表征频率响应的实际状况。对于直接耦合放大器,其下限频率为零。,图53 实际的放大器幅频响应,(53),(54),(55),(56),(57),52 单级共射放大器的高频响应,521 晶体管的频率参数和高频等效电路 一、晶体管的高频等效电路 在第二章中,我们学习过晶体管的结电容包括势垒电容和扩散电容。发射结正向偏置时,扩散电容成分较大,记为Cbe;而集电结为反向偏置,势垒电容起主要作用,记为 Cbc。在高频区,这些电容呈现的阻抗较小,其对电流的分流作用不可忽略。考虑这些极间电容影响后的高频混合小信号等效电路如图54所
5、示。,图54 晶体管的高频小信号混合等效电路,二、晶体管的高频参数 1.共射短路电流放大系数(j)及其上限频率f 由于电容C be的影响,值将是频率的函数。根据的定义,(58),(59),P45(2-32),(511),|(j)|的频率特性如图55所示。,图55|(j)|与频率f的关系曲线,2.特征频率fT 特征频率fT定义为|(j)|下降到1所对应的频率,如图55所示。当f=fT时:,(512),3.共基短路电流放大系数(j)及f因为,(513),522 共射放大器的高频响应分析 一、共射放大器的高频小信号等效电路 图56(a)所示的共射放大器的晶体三极管用其高频小信号模型代替得交流等效电路
6、如图56(b)所示。该电路中Cbc跨接在输入回路和输出回路之间,使高频响应的估算变得复杂化,所以首先应用密勒定理将其作单向化近似。,图56(a)共射放大器电路,图56(b)共射放大器的高频小信号等效电路(设RB1RB2Rs 忽略),二、密勒定理以及高频等效电路的单向化模型 密勒定理给出了网络的一种等效变换关系,它可以将跨接在网络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阻抗分别等效为并接在输入端与输出端的阻抗。如图57(a)所示,阻抗Z跨接在网络N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则等效到输入端的阻抗Z1为,图57 密勒定理及等效阻抗(a)原电路;,I1,I2,图57密勒定理及等效阻抗(b)等效后的电路,I1,I2,(514)
7、,(515),(516),(517),(519a),(518),(519b),(520),(521),(522),利用图58(b)的单向化简化模型,我们很快可以估算出电路的频率响应和上限频率fH。,单向化简化模型参数:,图58密勒等效后的单向化等效电路(a)单向化模型;(b)进一步的简化等效电路,三、放大器高频增益表达式及上限频率由图58(b)可见,(523),(524),为中频增益(525a),(525b),(526),(527),(528),其中,为附加相移,根据式(526)、(527)画出单级共射放大器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分别如图59(a),(b)所示。在半功率点处对应的附加相移为-45
8、,而当频率f10fH以后,附加相移趋向于最大值(-90)。,图59 考虑管子极间电容影响后的共射放大器频率响应(a)幅频特性;(b)相频特性;(c)幅频特性波特图;(d)相频特性波特图,四、频率特性的波特图近似表示法将式(524)用对数频率响应来表示,即,五、负载电容和分布电容对高频响应的影响 令式(524)中的Aus(j)为Aus(j),Uo为Uo H为H1,如图510(b)所示。,图510 包含负载电容CL的电路及等效电路(a)电路;(b)等效电路,(529),(531),(530),(532),(533),如果H2H1,则H H1,图511 同时考虑Ci和CL影响的波特图,六、结果讨论通
9、过以上分析,为我们设计宽带放大器提供了依据。1.选择晶体管的依据;2.信号源内阻Rs对高频特性的影响;3.关于集电极负载电阻RC的选择原则;4.注意负载电容CL对高频特性的影响;,图512 插入共集电路以减小Rs大、CL大对fH的不良影响,53 共集电路的高频响应,共集电路如图513(a)所示。这里,我们有意将基区体电阻rbb拉出来,并将Cbc及Cbe这两个对高频响应有影响的电容标于图中。与共射电路对比,我们有理由说,共集电路的高频响应比共射电路要好得多,即 f H(CC)f H(CE)。,图513共集电路高频响应的讨论(a)电路;(b)高频交流通路及密勒等效,一、Cbc的影响 由于共集电路集
10、电极直接连接到电源UCC,所以Cbc相当于接在内基极“b”和“地”之间,不存在共射电路中的密勒倍增效应。因为Cbc本身很小(零点几几pF),只要源电阻Rs及rbb较小,Cbc对高频响应的影响就很小。,二、C be的影响 这是一个跨接在输入端与输出端的电容,利用密勒定理将其等效到输入端(如图513(b)所示),则密勒等效电容CM为,(534),Au为共集电路的电压增益,是接近于1的正值,故CMC be。,三、CL的影响,(535),只要源电阻Rs较小,工作点电流ICQ较大,则Ro可以做到很小。所以时常数RoCL很小,fH2很高。因此说共集电路有很强的承受容性负载的能力。,54共基电路的高频响应,
11、共基电路如图514所示,我们来考察晶体管电容C be和C bc以及负载电容CL对高频响应的影响。,图514共基电路高频响应的讨论(a)电路;(b)高频交流通路,图514共基电路高频响应的讨论(a)电路;(b)高频交流通路,一、C be的影响 由图可见,如果忽略rbb的影响,则C be直接接于输入端,输入电容Ci=C be,不存在密勒倍增效应,且与C bc无关。所以,共基电路的输入电容比共射电路的小得多。而且共基电路的输入电阻Rire=26mV/ICQ,也非常小,因此,共基电路输入回路的时常数很小,fH1很高。理论分析的结果fH1fT。,二、C bc及CL的影响 如图514(b)所示,如果忽略r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频率响应特性 频率响应 特性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20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