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性眩晕》PPT课件.ppt
《《颈性眩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颈性眩晕》PPT课件.ppt(8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颈性眩晕的中西医诊治,山东省中医院神经内科孙立军,眩晕,为临床常见症状,被列为常见疾病的第三位(Smith,1993),病因常难以确定,与耳鼻喉科、内科、神经内科、脑外科、骨科、儿科、妇产科及精神科等有关联。,平衡生理,1.前庭系统 2.视觉系统 3.本体感觉系统 三者的相互协调来完成身体的平衡,以前庭系统最重要,平衡三联,1)视觉:提供周围物体的方位和机体与周围物体的关系。2)本体感觉:传导肢体关节与体位姿势的感觉。3)前庭系统:传导辨认机体的方位和运动速度。虽然视觉和深感觉参与维持正常的空间位象,但是它们的病变很少主诉眩晕。前庭病变是引起病理性眩晕的主要病因。,维持正常空间定向及躯体平衡的
2、结构(系统)前庭系统:前庭周围:前庭器:外、中、上半规管 前庭中枢:前庭脊髓通路(前庭神经核-大脑皮质)前庭眼通路 前庭小脑通路 前庭副N核通路 前庭自主神经通路 两侧前庭间联系 前庭大脑通路非前庭系统:视觉 深感觉:(单独病变很少有眩晕)前庭外反射:主要为颈反射与视动反射,眩晕,是平衡系统(前庭、视觉、本体感觉系统)功能障碍所出现的一类复杂症状。是平衡障碍的一种主观感觉,空间定位障碍的运动错觉及体位障碍的错觉。,眩晕问诊,1、头部运动是否可加重头晕(眩晕)良性位置性眩晕特征性表现为头部活动时加重;直立性低血压在从坐位或卧位站起时出现头晕;颈椎病或肌肉痉挛的病人活动颈部时可加重头晕;颈A窦性晕
3、厥的病人穿硬领衣物,活动颈部可加 重头晕,甚至出现意识障碍;,眩晕问诊,2、如有眩晕,是否为旋转性的?病人是否有转向性的步态和姿态不稳,并有恶心呕吐、多汗、心动过速?眩晕的方向?3、耳蜗和前庭症状是否同时出现?(提示周围性病变同时侵犯内耳和听 N),眩晕问诊,4、近期是否有颅脑外伤?5、是否有其他的神经系统症状,如视觉改变,麻痹、感觉改变、意识改变和头痛?(这些症状提示更加广泛的神经功能异常,头昏、眩晕、听力改变只是部份的症状)6、是否有手脚麻木,视觉损害,DM或贫血病史?(感觉缺失在老年和慢性衰弱病人可导致环境定向障碍,可被描述成头晕),眩晕问诊,7、是否有心脏症状?(如心动过速、心悸、心绞
4、痛,提示心脏疾患)8、是否有精神症状?(如思维障碍、妄想、幻觉、奇异行为、抑郁,提示有精神性头晕)是否有焦虑症状,过度换气是可能的病因;9、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致头晕。询问应包括其他VBI的伴发症状及危险因素;10、是否有家族性的头晕和听觉丧失病史?,眩晕的分类,前庭系统性眩晕:前庭系统病变引起,包括内耳前庭感受器、前庭神经及核、内侧纵束、小脑、大脑的前庭中枢。表现为旋转性眩晕,耳鸣及听力障碍,眼球震颤,并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血压下降等植物神经症状。持续时间短。分为三种:中枢性眩晕 周围性眩晕 位置性眩晕非前庭系统性眩晕:是前庭系统以外的全身各系统疾病引起的症状,一般无旋转感,只是头昏
5、眼花或轻度站立不稳,很少伴有恶心呕吐出汗等植物神经症状,也无典型的眼震。持续时间长,可达数月,非前庭系统性眩晕,眼性眩晕 心、脑血管性 全身中毒性、代谢性、感染性疾病 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 头部外伤后眩晕 颈椎病及颈肌病 神经官能症,颈性眩晕,命名繁多:颈后交感神经丛综合征颈椎综合征椎动脉压迫综合征椎动脉供血不足颈前庭综合征颈性偏头痛,颈性眩晕,1926年Barre首先报道颈椎关节刺激椎动脉交感神经丛可诱发眩晕、头痛、颈痛等症状。(Barre-Lieou syndrome)1949年Bartschi Rocharx根据眩晕与交感神经的关系提出“颈性眩晕”。1957年Denny Brown首先提出
6、“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VBI),颈性眩晕,1984年5月全国颈椎病专题讨论会对颈椎病进行了统一,椎动脉型颈椎病和交感型颈椎病都可出现颈源性眩晕。,发病机制,交感神经刺激学说(Barre,1926)椎动脉压迫学说(Sheehan,Bauer,1960)颈部运动感受器的本体感觉传入错乱(Wyke,1979),交感神经,中枢部:T1-T5脊髓灰质侧角内和丘脑下部后部皮层下中枢。周围部:交感干、椎旁神经节、交感神经及神经丛、节后纤维(灰交通支)、节前纤维(白交通支)灰交通支与颈脊神经相连 白交通支经脊神经前支至神经节换元后 至交感神经分支。,颈交感神经节,1.颈上节:在C3-4椎体两旁节前纤维来源
7、 T1-5上行 交通支;交感干 发出 节后纤维血管支重点到颈A系统,颈外A支:同时支配面部血管扩张,面部 汗腺分泌颈内A支:(1)与三叉N眶上支并行,支配额部汗腺(2)去眼睑:支配眼睑平滑肌(3)瞳孔支:支配瞳孔扩大(4)睫状N节:支配眼球血管(5)口鼻粘膜、泪腺,2.颈中节:其纤维与C4-7平行,变异较大,一般在甲状腺下A附近,平C6水平,借分支与下节相连 甲状腺及甲状旁腺血管支 心支 气管支,3.颈下节:(1)灰交通支相当于C7-T1,常与胸N构成星状N节,位于颈长肌外缘(2)心支(3)血管支:椎A并随其进入颅内 基底A、大脑后、小脑、脑桥、内耳、脊髓等血管和甲状腺下A丛,交感神经刺激学说
8、,椎动脉交感神经丛、交感神经干、及灰交通支受刺激引起椎动脉反射性收缩、血管痉挛、血流减少而诱发眩晕。沿椎-基底动脉的交感神经纤维在颅内经内耳动脉可达到耳的前庭部,支配血管运动和血流量。,Marinne(1980年)报道电刺激实验动物颈部交感神经可导致椎基底动脉、颈内动脉及内耳动脉血管痉挛与血流量减少。孙静宜采用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剥离术治疗颈源性眩晕,治疗优良率为95%。曾冰等采用封闭颈交感神经节的方法治疗交感型颈椎病和椎动脉型颈椎病,优良率61.9%。,椎动脉解剖,颈段:起源于锁骨下A从C6横突上升椎管段:两侧椎动脉呈直线向上行走枕段:绕枢、寰椎呈现多个弯曲进入枕 大孔颅内段:两侧椎动脉汇合
9、成为椎基底 动脉,椎动脉解剖,椎基底动脉系统主要供应脑干、小脑、颞叶下面和枕叶内侧面皮质的血液。而位于脑干的前庭系统对缺血非常敏感。,椎动脉解剖特点,椎动脉供应脑的血供占脑血流总量的11.5椎动脉在寰椎部位走行迂曲C5横突孔距椎体较近,应力、扭转力及剪力最大椎动脉直径多数左侧右侧,一侧代偿能力差,椎动脉压迫学说,骨赘累及横突孔及周围呈骨性狭窄,直接压迫椎动脉。C5横突孔距钩椎关节及关节突较近,颈部转动时牵拉椎动脉,并易受钩椎关节骨赘的挤压致椎动脉受压、偏斜、扭曲,使管腔狭小或闭塞,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间盘退变,椎间隙变窄,不稳,椎间孔变小使椎动脉更显细长,颈部活动时易受压迫。,3.颈
10、椎骨赘刺激椎动脉壁,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的沉积,引起管腔狭窄或扭曲,动脉壁弹性减弱,致局部血流减少,血压下降。4.寰枕关节病变,使寰椎关节固定,转动颈部时,需头颈同时旋转,压迫同侧椎动脉致供血不足。,颈部运动感受器,寰枕关节及C13关节囊、项部肌肉的颈椎附着处存在本体感受器和伤害感受器,颈部的本体感觉信息对眼睛运动及躯体姿势的控制有重要作用。颈部病变时,颈部本体感觉传入紊乱,伤害感受器传入异常信息,中枢神经对前庭和视觉信号的分析产生错误,空间定位受影响,从而产生头晕或失稳的感觉。,Janet L.研究发现振动引起的颈部本体感觉输入的改变引起头部位置的知觉变化和视觉目标移位的幻觉。Karlber
11、g M发现正常人颈部本体感受器和视觉、前庭影响大脑皮质下眼震电图。颈部功能紊乱时,眼震电图被诱发。,颈性眩晕病因,颈椎病变:多见于C13,颈椎退变,骨赘,钩突增生,先天畸形(寰枕融合、寰椎动脉环、颅底凹陷、颈肋),外伤,炎症。颈椎不稳定软组织病变:颈肌筋膜炎、创伤后出血、水肿,颈部韧带撕裂伤血管病变:一侧椎动脉先天发育异常或缺如,颈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不良生活习惯:歪头书写,绘图,仰头工作,教师写黑板,症状,眩晕头痛意识障碍猝倒发作眼症状其他交感神经刺激症状,检查,颈部检查:颈部扭曲试验:患者正坐,身体固定,检查者抱患者头部两侧,将其头颈缓慢做前屈、后仰、偏侧及向左右旋转45度,观察能否诱发
12、眩晕或眼震。,2.特殊影像学检查:(1)动力性X光摄片(2)CT及MRI:可显示颈椎管断面大小、形态及横突孔有无异常,MRI可观察脊髓、椎间盘病变(3)椎动脉造影:可显示椎动脉病变部位及其弯曲、扭转、狭窄、畸形等,但有一定危险性,已为磁共振血管造影(MRA),螺旋CT血管造影(CTA)所替代,(3)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TCD)可判断椎动脉供血情况(4)颈部B超显示双侧椎动脉3.前庭功能检查:眼震电图(ENG)4.听力检查,颈部旋转时TCD,鉴别诊断,美尼尔病后循环缺血前庭神经元炎颅内肿瘤药物性眩晕,美尼尔病,中华耳鼻咽喉科学会制定了下列梅尼尔病诊断依据:(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颈性眩晕 眩晕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20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