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保健策略》PPT课件.ppt
《《预防保健策略》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保健策略》PPT课件.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卫生学(第7版)第六章 预防保健策略,1,预防保健策略,第六章,卫生学(第7版)第六章 预防保健策略,2,第一节 我国卫生工作方针与三级预防策略,一、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 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赋予原卫生方针新的涵义和时代特征,继承和丰富了原卫生方针,将大大促进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卫生学(第7版)第六章 预防保健策略,3,二、我国卫生工作的成就 1.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人均期望寿命为35岁,2000年提高到71.4岁;婴儿死亡率,建国初为200,2004年下降到
2、21.5;孕产妇死亡率,建国初为1500/10万,目前下降到48.3/10万。这三大指标的变化,标志着我国国民的健康水平已经达到了发展中国家的较高水平。2.基本建立起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目前全国现有医疗、预防、保健、监督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近30万个。2005年,各类医疗机构床位数达到336.7万张,平均每千人3.1张,卫生人员总数542.7万人,平均每千人有执业医生1.52人。此外,还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88万人。一个遍及城乡的卫生医疗服务网络基本建立起来,药品的生产能力基本能够满足国内民众的医疗卫生需要。,卫生学(第7版)第六章 预防保健策略,4,3.初步建立了城
3、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推广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我国基本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公费医疗和商业医疗保险等多种形式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障体系。2004年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约有1.3亿人,享受公费医疗的职工约有5000万人。从2003年开始,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部分县,开展了以大病补助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2005年参加试点的农民人数达1.56亿人。人民的健康水平明显提高。4.重大传染病防治取得了明显进展。上世纪50年代,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死亡人数居于全国人口死因中的第一位。目前下降到第9位,并在发展中国家中率先消灭了天花和脊髓灰质炎等
4、重大传染病。我国虽然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但多年来成功地实现了大灾之后无大疫。2003年战胜了来势凶猛的“非典”疫情,近两年又成功地控制了禽流感向人类的传播。建立健全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乙型肝炎等严重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卫生学(第7版)第六章 预防保健策略,5,5.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国历来重视和关心妇女儿童健康问题,中国历史上形成的高生育率、高死亡率的传统生育模式已经改变,实现了低生育率和低死亡率的良性循环。2005年全国孕产妇产前检查率达89.8%,住院分娩率达85.9%,新法接生率达97.8%。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建国初的250300下降到2004
5、年的25。,卫生学(第7版)第六章 预防保健策略,6,三、我国卫生工作面临的问题 我国卫生事业发展还滞后于经济和其他社会事业发展,卫生医疗服务体系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不适应的矛盾还相当突出,卫生事业发展还存在着不全面、不协调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卫生学(第7版)第六章 预防保健策略,7,1.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任务艰巨。目前不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特别是基层机构人员业务素质不高;设备不齐全,缺乏必要的检测检验设施;乡村两级缺乏稳定的公共卫生人员;经费保障机制不完善。这种状况难以有效控制重大疾病的流行,传染病患病人数仍居高位,结核病、肝炎等传统型传染病仍在威胁人民的健康。
6、2005年全国结核病患者人数约450万,列世界第二位,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约200万。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估计占全世界三分之一。血吸虫病患者约有85万人。在不少农村地区,肠道传染病、微量营养素缺乏病、妇女孕产期疾病,地方病和寄生虫病等仍未得到有效遏制。艾滋病、非典、人间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的出现,又加重了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难度。与此同时,由于居民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习惯的变化,恶性肿瘤、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患病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主要病种。因患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病死亡的人数已经列在我国人口死因的第一位和第二位。精神卫生问题成为我国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全国现有精神障
7、碍者约1600万人,患病率达13.47。我国出现了急性传染病和慢性严重疾病同时并存的多重疾病负担的状况。,卫生学(第7版)第六章 预防保健策略,8,2.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机制不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除了重大传染病传播蔓延外,还有突发自然灾害、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如火灾、车祸、矿难,以及重大刑事案件、重大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等带来的人员伤害。生物武器、有毒化学武器以及恐怖活动等也存在着潜在的公共卫生安全威胁。这些都需要我们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机制,提高应对能力,尽最大可能减少突发事件发生时的损失。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基本职责,是一项长期任
8、务。,卫生学(第7版)第六章 预防保健策略,9,3.医疗服务体系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2003年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发现,群众患病时,有48.9%的人应就诊而不去就诊,有29.6%的人应住院而不住院。卫生资源总体不足,卫生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我国有13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而卫生总费用仅占世界卫生总费用的2%。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高新技术、优秀卫生人才基本上都集中在城市的大医院。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相当多的群众靠自费就医。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出现了市场化的倾向,公益性质淡化。目前公立医疗机构占有的资源占绝对主导地位,但却出现了主要靠向群众就诊收费维持运行和
9、发展的状况。药品和医用器材价格过高、流通环节问题多。,卫生学(第7版)第六章 预防保健策略,10,4.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与人民健康需求不适应。一个健全的医疗卫生体系,应该包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药品和医用器材供销体系、医药费用价格管理体系、财政经费保障体系以及卫生监督管理体系等。而我们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分别隶属于各级政府、部门、行业和企业,当地卫生部门把主要精力只放在本级所属的几个医院,且常常是重扶持、轻监管,难以对全行业实施有效监管。,卫生学(第7版)第六章 预防保健策略,11,5.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日益严重。预计到2005年全国将进入标准型老年结构,60岁以上老人占人口的1
10、0%,绝对数达1.3亿。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大约花了100年左右的时间,经济的发展为解决老龄问题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而我国人口老龄化只用了40年左右的时间,社会经济和心理对老龄化承受能力远低于发达国家。我国老年人在住房、经济、就医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大多数老年人靠子女赡养,就医自理,另外老年人文盲率很高。这给老年人卫生保健问题带来不少困难。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比其他任何年龄段都要多,而且解决的难度也大。,卫生学(第7版)第六章 预防保健策略,12,2006年我国居民死亡率前五位城市: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农村: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损伤和
11、中毒。,卫生学(第7版)第六章 预防保健策略,13,四、三级预防第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也称病因预防,主要指疾病前期(或称无病期),针对致病因素或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目的是防止或减少疾病发生。,卫生学(第7版)第六章 预防保健策略,14,一级预防的综合措施包括针对人群或针对环境的预防措施。针对人群的预防措施: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卫生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坚持合理营养、体质锻炼、计划免疫、优生优育优教、妇幼保健等。针对环境的预防措施:创造与维护有益健康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包括改善生活、生产(职业)环境,消除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因素对人体的损
12、害。,卫生学(第7版)第六章 预防保健策略,15,第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又称临床前期预防或“三早预防”,即在疾病尚处于临床前期或疾病早期时作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预防措施,目的是防止或减缓疾病发展。,卫生学(第7版)第六章 预防保健策略,16,二级预防措施包括:普查(筛选)定期检查 高危人群的重点监护 专科门诊等,卫生学(第7版)第六章 预防保健策略,17,第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又称临床预防,即在临床期或康复期,采取积极的治疗和康复措施,目的是防止伤残,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措施主要是对症治疗和康复治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预防保健策略 预防 保健 策略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20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