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管理体制》PPT课件.ppt
《《预算管理体制》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算管理体制》PPT课件.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第一节 政府间财政关系第二节 国家预算概述第三节 我国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第四节 预算管理体制概述 第五节 中国分税制改革,第十三章,第一节 财政体制,一、财政体制二、政府间职责的分工三、政府间收入权限的划分四、政府间转移支付,一、财政体制,所谓财政体制,就是为了处理政府间财政关系,规定政府各科层组织应承担的职责及其相应的财权财力所形成的制度。财政体制规定了政府间财政关系,是政府财政的组织体系、管理制度和管理形式的总称,也是国家确定各级财政部门管理职责、权限和组织形式的一项根本制度。财政管理体制的实质是正确处理国家与各级财政部门的集权与分权关系。,(一)财政体制包括
2、的内容,1、政府预算管理体制(预算管理体制)2、税收管理体制3、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4、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体制,(二)财政管理体制的类型:,根据集权与分权的关系,财政管理体制有两种基本类型:1、集权型:管理权限高度集中于中央,地方没有什么自主权。(1)高度集权型(2)适度集权型2、分权型:管理权限在中央和地方之间有了明确而规范的划分,中央财政与与地方财政分立,且地方财政构成真正的一级独立的财政主体。(1)彻底分权型(联邦分权型)(2)适度分权型(单一制分权型),(三)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政府间财政管理级次的划分(组织形式)2、政府间事权的配置(支出责任)3、政府间财权的划分
3、(收入权限)4、政府间财政均衡的调节(转移支付),二、政府间职责的分工,资源配置职能的分工 主要归地方政府,在外溢性、规模经济等中央也须承担一定责任收入分配职能的分工 主要归中央政府稳定职能的分工 归中央政府,(一)政府间事权配置的原则,根据美国著名财政学者蒂伯特和马斯格雷夫的政府分层蛋糕模型,政府间事权配置的原则为如下几条:1、全国性公共产品应由中央政府负责;2、地区性公共产品应由地方政府负责;3、具有跨地区“外部效应”的公共工程和项目,中央政府应在一定程度上参与;4、调节地区间和居民间收入分配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央政府的职责;5、宏观经济稳定是一项特殊的全国性公共产品,应由中央政府负责。总的来
4、讲,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职能,主要由中央政府负责;资源配置职能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三、政府间收入权限的划分,收入划分的基本问题 即税收的划分 税收划分的两种基本思路1、根据税种属性划分税收2、根据受益原则确定税权 凭税种属性划分税收而应结合受益原则确定税权。,(一)马斯格雷夫提出的分税原则,1、属中央政府的税应是:具有显著再分配功能的税收具有显著稳定功能的税收在辖区分布不均匀的税基对流动性大的生产要素的课税。2、属地方政府的税应是:以居住地为依据的税收应属省(州)政府对完全不流动要素的课税,应属地方政府受益税和使用费可能适合于各级政府,但对地方政府尤为适合。,四、政府间转移支付,政府间财政
5、转移支付制度是指一国内,基于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能力与支出需求的不一致,以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为目标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均衡制度。,(一)转移支付存在的理由,1、保证下级政府支出的需要2、有助于地方财力均等化3、有助于地区间利益的协调4、有助于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控制,(二)转移支付的种类,1、有条件转移支付:特殊性转移支付或专项转移支付。其目的是实现全国性战略目标或特殊的区域性目标。对款项的具体使用项目做出规定。(1)、非对称补助(专项整块拨款)(2)、对称补助(专项配套拨款、比例拨款)2、无条件转移支付:一般性转移支付或一般性补助。其目的是实现不同层次政府间的纵向平衡或同一
6、层次政府间的横向平衡。其数额由统一的标准公式决定,不对款项的具体使用项目做出规定。,第二节 国家(政府)预算概述,一、国家(政府)预算的含义及其类别二、国家(政府)预算级次及预算管理权限三、国家(政府)预算原则,一、国家预算的含义及其类别(一)政府预算的基本含义 所谓“政府预算”,简单说,就是政府的收支计划。政府预算的本质是受民主程序控制的财政收支计划,这也是现预算区别与古代财政收支计划的根本意义之所在。(1)政府预算属于政治。(2)政府预算是一个决策。(3)政府预算是政府的收支报告。(4)政府预算是政府计划和政策的重要工具。(5)政府预算是一种计划。(6)政府预算是一套数字、表格和图表。(7
7、)政府预算是资金的申请。(二)国家预算的类别1、以预算形式的差别为依据,国家预算可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2、以预算分项支出的安排方式的差别为依据,国家预算可分为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单式预算是传统的预算组织形式,是在预算年度内将全部的财政收入和支出汇集编入一个预算,形成一个收支项目对照表复式预算是在单式预算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是在预算年度内将全部的财政收入和支出按经济性质汇集分别编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支对照表,从而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通常分为经费预算和资本预算。,经费预算 又称经常性预算或普通预算,它是政府编制用于满足国家经常性开支需要的预算。收入:主要是税收、费收入等政府经常性收入支
8、出:是用于政府行政、文教国防等方面的经费开支;资本预算 又称建设预算或投资预算,它是综合反映建设资金的来源与运用的预算其收入主要是债务收入,其支出主要用于经济建设方面。,复式预算,增量预算基数法预算 是指财政收支计划指标是在上一个财政年度的基础上,根据新财政年度的发展情况而递增的一种预算组织形式。零基预算因素法预算 不以原有预算及其实际执行情况为基础,而是一切以零为起点,对计划期所有的支出逐项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在根本上考虑其必要性和应有规模的基础上,从头开始编制预算的一种组织形式。,政府预算的组成体系,省预算 省本级预算 市总预算市本级预算 县总预算 县本级预算 乡预算 地方预算 直辖市预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预算管理体制 预算 管理体制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20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