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想流动》PPT课件.ppt
《《非理想流动》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理想流动》PPT课件.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非理想流动,非理想流动 介于平推流与全混流之间,存在部分返混的流动状态。引起非理想流动的原因 流体的粘性引起的流速分布;设备内部构件造成的逆向流动;设备内存在的死区、短路、沟流等。研究非理想流动的目的 定量描述宏观流体中微团的停留时间分布规律,并用之计算非理想流动反应器的转化率,为准确设计大型化工装置提供依据。,概述,4.1 停留时间分布函数,定常态流动过程中,大量流体微团的运动是一个随机过程,服从概率统计规律,可以用概率分布函数定量表示。4.1-1 停留时间分布函数(1)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 E(t),定义式:,归一性:,(2)停留时间分布函数 F(t),定义式:,年龄分布密度函数
2、I(t),年龄分布函数 Y(t),定义式:,定义式:,归一性:,或,或,注意:年龄与寿命的区别,E(t)与 F(t)的关系,dt,概率分布函数的数字特征:数学期望、方差 停留时间分布函数的两个最重要的数字特征值:、(i)平均停留时间 即 E(t)的数学期望,根据定义:,(3)停留时间分布函数的特征值,用分布函数计算平均停留时间,恒容过程,(ii)方差 方差是表示停留时间分布的离散程度的量。定义式:,将右边积分展开后整理得,(iii)用无因次时间表示的停留时间分布函数 定义:,E()与 E(t)的关系,比较,由于,所以,特征值 a.平均无因次时间,b.方差,用无因次停留时间分布的方差表征返混程度
3、 平推流 全混流 非理想流动,物理示踪法 用一种易检测的无化学活性的物质按一定的输入方式加入稳定的流动系统,通过观察该示踪物质在系统出口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来确定系统物料的停留时间分布。分类 脉冲示踪法、阶跃示踪法、周期示踪法、随机输入示踪法。(1)脉冲示踪法,4.1-2 寻求停留时间分布的实验方法,实验装置,数据记录,数据处理 对示踪剂作物料衡算,或,所以,改写为,根据脉冲示踪法测定的实验数据,由上式可以直接得到E(t)。,比较,一致性检验,若一致性检验关系不满足,实验可能存在以下问题:a.示踪剂选择不当(发生化学反应或吸附等);b.输入方式不满足脉冲要求(注入时间长);c.示踪剂加入后改变了
4、系统的定常态操作(加入量过大)。,对离散型数据采用数值积分形式处理数据,注意:若实验数据较少时,采用上述矩形法数值积分误差较大,可采用梯形法或其它精度更高的算法提高计算精度。,矩形法,梯形法,(2)阶跃示踪法实验装置,数据处理 对示踪剂A作物料衡算:,数据记录 与脉冲法相同,得到一组 c(t)t 数据。,阶跃示踪法实验可直接测定停留时间分布函数。,整理得,例4-1-1 应用脉冲示踪法测定一容积为12 l 的反应装置,进入此反应器的流体流速为v0=0.8(l/min),在定常态下脉冲地输入80克示踪剂A,并同时在反应器出口处记录流出物料中A的浓度cA随时间的变化,其实测数据列于下表:,试根据表中
5、实验数据确定(i)E(t)和F(t)的曲线;(ii)确定E(t)曲线的方差 和。,解:(1)一致性检验,两式计算结果相同,说明实验数据正常。辛卜生积分公式:,(2)求E(t)和F(t),表中:,由表中数据可作出E(t)和F(t)曲线。,(3)计算方差 利用表中已处理好的数据进行数值积分。,反应物料通过反应器流动的停留时间分布需要通过实验测定,经过数据处理绘出分布函数曲线。只有几种特殊的流动模式,能由理论推导得到描述其流动的函数关系式。本节介绍的几种特殊的流动模式是构建复杂流动模式的基础。,4.2 几种特殊模式的停留时间分布,4.2-1 平推流反应器的E(t)或F(t)根据平推流的特点在t=0时
6、,无论以何种形式输入的示踪剂都将在t=时按同样的形式从反应器流出。,平推流的密度函数E(t)和分布函数F(t)如上图所示。函数式为,平推流的E(t)是典型的Dirac-函数,具有以下性质:,利用此性质可以得到:,0,1.0,所以,4.2-2 全混流反应器的E(t)或F(t)右图是采用阶跃示踪法实验装置,在 t 至t+dt 内对示踪物作物料衡算有:,整理得,因为,代入上式得:,积分上式,得,所以,无因次时间表示的停留时间分布函数为,物料流过全混流反应器的平均停留时间,全混流的方差,无因次方差,以上介绍了两种理想流动的模型,它们的无因次方差反映了连续流动系统返混程度的二个极端情况。平推流无返混,;
7、全混流返混程度最大,。非理想流动存在部分返混,其 应在0至1之间。因为理想流动模型比较简单,所以工程上常以此二种理想流动模型为基础,将它们以适当形式组合来定量描述一个复杂的非理想流动系统的返混程度。,4.2-3 流体在管内作层流流动时的停留时间分布,流速分布,平均流速,设半径为r,厚度为dr的圆环内流速相同,且无返混,则圆环内流体质点的停留时间为,平均停留时间,管中心流体到达出口所需时间,(a),对此系统进行阶跃示踪试验时,t=0进入系统的示踪剂,只有在tt0时,才能系统出口检测到。这些示踪剂来自管中心半径为r的圆柱体中。根据F(t)的定义,由(a)式可得,代入(b)式可得,(b),(4-2-
8、12),对式(5.5-63)求导得,(4-2-13),层流模型与二种理想流动模型的比较,平推流:无返混,所有质点停留时间相同;全混流:返混最大,存在停留时间分布;层流:无返混,存在停留时间分布。,例4-2-2 应用脉冲示踪法测定一管式反应装置,已知v0=0.8m3/min,示踪剂输入量m=80kg,实测数据列于下表:,(i)根据表中实验数据确定该装置的有效容积V,平均停留时间 和(ii)若应用此反应器进行一级不可逆等温反应,试求反应器出口物料的平均转化率。(iii)求该反应在平推流和全混流反应器中反应时转化率分别是多少。,解:(1)一致性检验,两式计算结果相同,说明实验数据合理。,实验数据处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非理想流动 理想 流动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19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