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建筑文化》PPT课件.ppt
《《闽南建筑文化》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闽南建筑文化》PPT课件.ppt(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闽南建筑文化,闽南民居建筑从建筑形式的角度来说,并没有一种极张扬的、类型化的形式,但它在砖石墙的装饰及美化上却有着较为特殊的表现。我们在认定建筑的要素时,主要是从四个方面来谈,即空间性、实用性、物质性和审美性。,从审美的角度看,闽南的红砖墙反映着其地域的风格特性,形成了所谓的闽南风格,这种风格的形成是有多方面的因素,虽然我们现在已无法追溯其产生的渊源,但我们从整个中国建筑史了解所知,闽南民居特别是砖石混砌和墙面的装饰及色彩纹样在中国建筑史上有它独特之处,因而有学者认为这个区域的民居是属于“红砖文化区”。,闽南砖墙是属于实砌砖墙,但石建筑的同时存在,于是闽南民居中其墙面的最大特色是在于它能
2、如此协调地混合着砖和石,并在混合中隐藏 着艺术化的本义。,挖掘闽南民居中砖石墙审美性元素时,特别是砖石墙里面所蕴含的审美样式、装饰图式,某种角度说,对我们现代全球化中本土文化的保持和理解是极富现实意义的。,虽然也有学者认为福建民居有海洋文化的痕迹,特别闽南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与海外交流繁多,多文化之间影响痕迹明显,但就从民居而言,这种海外宗教及装饰的影响,更多局限于寺庙等带有宗教色彩的地方。,我们认为闽南民居虽有多样性文化的影响,但更多是本土文化,特别是中原汉族文化的影响。地理环境和气候的特点及血统等诸多因素,使其崇仰中原文化的痕迹表露无遗,这从一些纹样、一些隐喻符号以及一些建筑样式上
3、得以证明。当然,其他民族文化影响的建筑也同样存在,诸如土楼、圆楼、吊脚楼、手巾寮等。但这不影响闽南民居特别是砖石墙的类型化的形式。,第一节 城市与城堡,一、武夷山汉城遗址 位于武夷山市兴田镇城村西南1公里,是目前我国南方地区发现年代较早、规模最大且保存最完整的古城遗址。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汉城遗址座落在起伏的丘陵山地上,城址呈长方形。南北长860米,东西宽550米,总面积48万平方米。城的东、西、北三面,崇溪环绕,依山傍水,风景优美。城墙沿山势夯土建筑,残高48米,东西城垣共保留3处豁口通道,为当年的城门。,城外有护城壕。经发掘,城内分布着殿宇、楼阙、营房住宅、冶铁、制陶和墓葬等遗址多
4、处。中央高台上的宫殿遗址一组包括大门、庭院、主殿、侧殿、厢房、回廊、天井、水井和排水管道等。建筑物坐北朝南,左右对称,布局严谨,与当时平原地区的城市布局截然不同,是江南独树一帜的“干栏式建筑”。古城排水系统,利用自然山坡、沟谷建成,实行雨水、污水分流,规划十分合理自然,令人称奇。此外,古城遗址内还出士数4万余件铜器、铁器、陶器等文物,具有重要的文物考古价值。,汉城遗址独特的风格:1.因地制宜 2.宫室为“干栏式”建筑 3.路面铺河卵石 4.方砖和土砖的广泛运用 5.独特的排水、用水设计。,二、福州城,福州,简称“榕”,福建省省会,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沿岸,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都市,中国历史文
5、化名城。福州于公元前202年建城,1946年设市,历史上长期作为福建的政治中心。福州既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贸易港口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门户,同时也是重要的文化中心,宋代以来文化教育兴盛,是产生进士(4100多人)、状元(31人)和两院院士(67人)最多的中国城市之一。福州是近代中国最早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福州马尾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1.城在山中、城中有山:内三山、外三山2.从北往南对称格局,三坊七巷三坊: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 七巷: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 巷、宫 巷、吉庇巷,“三坊七巷”形成于唐王审知罗城,罗城南面以安泰河为界,政治中心与贵族居城北,平民居住区及商业区居城南,同
6、时强调中轴对称,城南中轴两边,分段围墙,这些居民成为坊、巷之始,也就是形成了今日的三坊七巷。,在这个街区内,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瓦屋,曲线山墙、布局严谨,匠艺巧;不少还缀以亭、台、楼、阁、花草、假山,融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许多民居的门窗漏花采用镂空精雕,榫接而成,以及丰富的图案雕饰,精巧的石刻桂础、台阶、门框、花座、柱杆随处可见,集中体现了福州古城的民居技艺和特色,被建筑界誉为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三坊七巷民宅沿袭唐末分段筑墙传统,都有高、厚砖或土筑的围墙。墙体随着木屋架的起伏作流线形,翘角伸出宅外,状似马鞍,俗称马鞍墙。墙只作外围,起承重作用全在于柱。一般是两侧对称,墙头和
7、翅角皆泥塑彩绘,形成了福州古代民居独特的墙头风貌。宅院有一进或多进,每进都有大厅、后厅、正房、后房、左右披榭、前后天井。天井是福州传统民居的又一特色。它由厅、榭的敞廊围绕构成矩形空间,为宅内交通枢纽,并使宅院日照充足,空气流畅,排水便利。室内的门、窗也与其他地方不同,既多且大。窗以双层通长排窗为多,底层为固定式,上层为撑开式或双开式。正房的主门朝大厅敞廊,多为4开式,门上雕有丰富的图案花饰,以增添大厅的气派。,三、城防问题,惠安崇武古城福清万安古城东山铜山古城莆田湄洲湾的莆禧城诏安县的悬钟城晋江县卫城南靖县的六鳌城,惠安崇武古城,景区内有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崇武
8、古城,古城周长2567米,高7米,基宽5米,是国内唯一保持完整的石结构城堡;,福清万安古城,位于福清市东瀚镇的东南端,因山体裸露,万石峥嵘得名。距县城60公里。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由江夏侯周德兴调集福、兴、漳、泉四府匠役,费时10年修成。古城现存残墙3段、城门门座1处、炮台1处。东段长45.5米,高5.3米,墙厚4.5米;西边南段长70米,高4.8米,墙厚4.5米;北段长80米,高6.2米,墙厚4米。南城门门座宽5.2米,高3米。是福清尚存的较完整的古城址。1981年2月25日,列为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山铜山古城,铜山古城,闽海五大水寨之一,位于东山岛东北部铜陵镇,是福建省著名
9、的风景名胜区之一,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古城城墙依山起伏,条石砌成,长1900米,高7米。,莆田湄洲湾的莆禧城,莆禧古城为明代抗倭古城,东南北三面临海,地势又高:晴天朝阳出海,岚光海雾幻作一袭绛纱披挂其间,前人美其名“浮曦”。明洪武二十年(1387),朝廷在这里筑城驻兵以御倭寇,“浮曦”也就由方言谐音演变为寓意吉祥的“莆禧”。莆禧城周长丈,基厚丈尺,城墙高丈尺;子城高尺,建城垛个,警铺个;开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城门上筑有城楼,并筑月城。城外西边依山挖有宽丈、深尺的旱壕。年,拆毁只残存丈城墙及东、北两座城门及月城,还有城内城隍庙和用条石铺成的十字街道。,诏安县的悬钟城,晋江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闽南建筑文化 闽南 建筑 文化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17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