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痛病例讨论》PPT课件.ppt
《《镇痛病例讨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镇痛病例讨论》PPT课件.ppt(9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从血压变化 看到了什么,嵩县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重症医学科 王风英 电话,一、临床案例分析二、血液动力学异常的临床评估三、个体化目标导向治疗四、微循环与液体复苏五、低血压的液体复苏,一、临床案例分析,从两个临床案例来说明这个看似简单却不简单的问题!,CASE,患者男性,80岁,70kg,入院诊断:乙状结肠癌,经肠道准备后择期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既往史:50年前曾患肺结核,治愈,22年前患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糖尿病病史10年,高血压病史10余年,平时血糖与血压基本控制正常,曾有吸烟史,已戒烟10余年。,CASE,入手术室后HR108次/分,桡动脉有创血压(ABP)176/82mmH
2、g,采用静脉与吸入复合麻醉,术中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时出现一过性血压下降,最低90/50mmHg,持续10分钟,给予加快补液速度并给予去氧肾上腺素5mg后血压恢复正常,手术3小时,术中HR和ABP基本平稳,术中失血约300ml,尿约200ml,输液共1500ml,其中乳酸钠林格液1000ml,生理盐水500ml,术后入ICU。,CASE,ICU治疗:气管插管呼吸机AC-VC(辅助-容量控制)模式,VT 500ml,R 16次/分,PEEP 5cmH2O,FiO2 0.4,入ICU后约10分钟患者出现躁动,呼之不能正确回答问题,偶有自主睁眼,HR120次/分,ABP180/85mmHg,R28次/分
3、,SPO2 98-100%。,CASE,问题:该患者血压从术前的高血压,术中的低血压,术后血压的升高(176/82mmHg-90/50mmHg-180/85mmHg)血压的变化反映了什么?如何处理?,CASE,患者女性,70岁,160cm,70kg诊断:双膝骨性关节炎行双膝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第二天突发呼吸困难伴有血压下降,室性心动过速,无创血压80/50mmHg,HR126次/分,SPO2 67%问题:该患者突发呼吸困难伴有血压明显下降如何分析?处理?,以上两个案例病因不同:乙状结肠癌术后病人双膝骨性关节炎行双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病情发展却有一个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血压,心率,组织灌注的异常即血
4、流动力学的不稳定。,二、血流动力学异常的临床评估,如何从临床生命体征(T、P、R、BP)监测数据及化验检查的结果来指导治疗更为重要!,检测指标,1.传统指标:意识状态,肢体温度、色泽、血压、心率、尿量。2.血流动力学指标:有创血压(ABP)、中心静脉压(CVP),心排血量(CO),体循环阻力(SVR),肺动脉压(PAP),肺动脉楔压(PAWP)、全心舒张末的容积(GEDV)、胸腔内血容量(TTBV)3.功能性血流动力学指标,每搏量变异度(SVV),脉博压变异度(PPV),被动抬腿试验(PLRT),检测指标,4.组织灌注指标全身组织灌注指标:血乳酸、碱缺失局部组织灌注指标:胃粘膜PH,胃肠粘膜P
5、CO2,均能反映组织的灌注情况。5.全身氧代谢指标,氧输送(DO2),氧消耗(VO2),血氧饱和度(SPO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或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O2),检测指标,6.床旁直视的微循环检测:(1)正交极化光谱(OPS)(2)暗视野侧流成像(SDF).可以在床边非常直观地观察患者微循环状态。,外周灌注指标,一、宏观指标:1.平均动脉压(MAP)2.中心静脉压(CVP)3.心输出量(CO)4.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O2)5.血清乳酸的水平,宏观指标,大量研究表明当全身的宏观灌注指标恢复正常时,局部组织灌注尤其是外周灌注不足仍可能会持续存在,且持续的外周灌注不足与重症患者器官
6、功能障碍及死亡率等不良预后明显相关。,外周灌注指标,二、外周灌注指标1.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CRT)正常值小于2S.2.皮肤花斑:在重症患者中较常见,常出现在膝盖部位3.皮肤温度4.身体温度梯度5.外周灌注指数(PPI)6.组织血氧饱和度(StO2),1.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CRT),通过轻微压力引起指(趾)甲床或额部、胸骨表面,胫骨前内侧面等皮肤苍白变回元色的时间(用手指压迫表钱部位局部皮下组织5-10S,去除压力后观察局部颜色恢复所需的时间)。正常上限值:2S。指尖截断值2.4S,膝部4.9S,大于5S多表示外周微循环灌注障碍,经过复苏6h后的CRT可有效预测14d死亡率。对于成人、儿童患
7、者,在评估外周灌注及预测不良预后均非常有用,并且与血乳酸水平相关。,2.皮肤花斑,常出现在重症患者的膝部,也可在其他外周部位(手指,耳朵等),系皮肤的低灌注导致的皮肤颜色的变化,在排除外周血管堵塞情况下,皮肤花斑样改变,一般因为是由于外周血管收缩导致外周灌注不足所致。临床上常使用皮肤花斑评分(SMS)来客观评估皮肤花斑改变程度(0-5分),分值越高表示花斑面积越大,死亡时间越早,大多数SMS4-5分患者在5天内死亡,腿部SMS及动脉血乳酸水平升高均与患者死亡率密切相关,是患者死亡的最强预测因子。注:皮肤花斑对于黑色皮肤患者不适用,2.皮肤花斑,皮肤花斑评分:0分:无花斑1分:局部膝部,硬币大小
8、2分:不超过髌骨上缘3分:不超过大腿中部4分:不超过腹股沟5分:超过腹股沟之外,初始复苏6h内SMS(皮肤花斑)评分与14天的死亡率相关!,3.皮肤温度,检查时,建议用检查者手或手指的背面,因该处对温度最敏感!手指温度的主观评价与手指血流的客观检查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4.身体温度梯度,常用的检测指标有中心-脚趾,温度梯度,前臂-手指温度梯度(Tskin-tiff)能够更好地反映外周皮肤灌注。大多数研究将Tskin-tiff4,认为患者存在严重的外周灌注异常。体温的主观评估:外周-环境2,核心-足趾7,前臂-尖指4核心与足趾温度梯度与ICU患者死亡率相关,5.外周灌注指数(PPI),PPI是
9、从光电容积脉搏波信号中提取的测量参数。PPI=搏动性信号/非搏动性信号,通过脉搏血氧仪监测指端(指脉氧监测),无创,连续,安全,可靠,及时易操作等优点,能早期提示患者容量状态不足PPI与SPO2无关正常值1.4,轻度下降中度下降,0.2重度下降刘大为等专家以为:结合SCVO2等指标可很好地鉴别复苏终点及预测不良预后。,6.组织血氧饱和度(StO2),StO2通过近红外光谱仪测定组织内的氧合血红蛋白(HbO2)和去氧血红蛋白(Hb)之间的比例。参考范围:70-75%初始复苏6h内不同部位StO2与死亡率相关性好,可指导液体复苏治疗!StO2恢复斜率与患者24hSofa评分具有良好的相关性。,Lo
10、lin等人研究认为咬肌部位StO2水平与患者预后相关性更好,可以更好地指导液体复苏治疗。,组织灌注临床分型,刘大为,何怀武等专家提出了基于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O2)和外周组织灌注指数(PI)的组织灌注临床分型并指导液体复苏,组织灌注临床分型,分四型:I型,SCVO270%+PI 1.4提示复苏未达标,提示从宏观血流动力学而言仍有一定复苏潜力。型SCVO2 70%+PI 1.4提示可能存在血流动力学失协调即宏观循环达标,而外周微循环改善未满意,此时应注重微循环功能复苏。,组织灌注临床分型,。SCVO2 70%+PI 1.4宏观血流动力学未达标,但外周微循环灌注已恢复,提示需要动态评估以避免过
11、度复苏。SCVO2 70%+PI 1.4,宏观血流动力学及外周微循环灌注均已恢复,复苏基本达标,提示可启动脱水治疗(反向复苏),这一类患者一般预后较好!,三、个体化目标导向治疗,EGDT目标:6小时复苏目标1.CVP8-12cmH2O2.MAP65mmHg3.SCVO265%或70%4.尿量0.5ml/kg/h,个体化目标导向治疗,维持有效血压的三个基本要素:1.足够的血容量2.有效的心排出量3.良好的血管张力既要有一个相对合适的血压,又要有一个良好的器官灌注,(一)器官灌注,(1)肾脏的器官灌注:肾血流的自身调节,肾血流在动脉血压一定的变动范围内(80-180mmHg),能保持恒定现象称为肾
12、血流的自身调节,这种自身调节方式使肾脏血流保持相对恒定,防止肾的水钠排泄因血压的波动而出现大幅度波动。,脓毒症休克病人的肾脏调节,脓毒症休克病人自身调节机制差,过分增加血流引起器官功能衰竭,加重脏器功能衰竭,缺血性再灌注损伤。感染性休克病人肾脏血流显著增加,肾血管阻力降低,入球小动脉扩张,出球小动脉扩张的更厉害,肾小球内压下降,GFR下降,呈现出充血性AKI。大量补液维持高的CVP12cmH2O,AKI的发生率呈直线上升,脓毒症性AKI显示出独有的形式。过分灌注实际上会造成器官功能损害。,12篇文章2000-2014年间的文献,其中有6篇前瞻性研究观察目标:MAP65mmHg,75mmHg,8
13、0mmHg,90mmHg,不同的MAP水平对于预后的影响,观察的终点目标:循环和氧代谢的指标,微循环指标,肾灌注指标。6篇文章患者严重程度评分指标是相似,MAP与肾灌注,结论:28天死亡率千差万别。12篇文章观察MAP变化与血流动力学研究,观察MAP变化对于心率,心脏指数(CI),氧动力,混合静脉氧饱和度等指标。发现:65mmHg,85mmHg对于心率、CI、(SCO2)混合静脉氧饱和度,Lac无变化,变化的是去甲肾上腺素用量,85mmHg大于65mmHg?结论:MAP目标从65mmHg-85mmHg变化时,肾及肾脏的循环没有灌注不同。,法国2个ICU对于研究,n=217,低血压患者研究72h
14、内有无发生AKI,依据RIFLE标准判断。方法:记录H1-H72的每小时MAP、尿量,儿茶酚胺药物的剂量,测量血肌酐在H1、H6、H12,以后每间隔12h测。,结果,并发AKI的脓毒症休克患者的第一24hMAP明显低于未并发生AKI的脓毒症休克患者。提示:为避免脓毒症休克患者并发AKI维持MAP在72-82mmHg,从肾脏灌注角度来说应该高于我们平时所说的65mmHg。,另一研究,n=12,心脏外科术后患者。MAP60-90mmHg,肾脏血流保持稳定MAP75mmHg时氧输送最高(超过60-90mmHg),随着MAP升高,肾血管阻力也相应增加,MAP75mmHgGFR高(超过60或90mmHg
15、),尿量随着MAP增加呈线性增加。结论: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增加MAP达到公认75mmHg,能够改善肾脏灌注、氧输送,进一步增加MAP到90mmHg对于上述目标没有影响。,血压目标与微循环,单中心研究,60例感染性休克病人,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将MAP从60mmHg、80mmHg、90mmHg,观察微循环的改变。结论: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增加MAP达到公认75mmHg,能够改善肾脏灌注及氧输送,进一步增加MAP到90mmHg时上述指标没有影响。,另一单中心研究,50例感染性休克病人,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将MAP从60mmHg到80mmHg、90mmHg。结论:MAP由60-90mmHg,发现全身氧输送,经皮微
16、血管血流,组织氧分压均增加,但SDF检测的舌下微循环的流速,灌注微血管的密度均无明显改善。,另一研究,20例患者MAP设置65mmHg、75mmHg、85mmHg,发现对于微循环的影响异质性很大,总体来说:毛细血管抑制血流,毛细血管密度大部分无改变,少部分有改变。,既往有高血压患者的MAP目标,另一研究,开放性单中心研究,n=19,感染性休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使用去甲肾上腺素,观察MAP65mmHg至患者正常水平(高水平),观察血流动力学变量,暗示野成像观察舌下微循环。,结论:,有高血压病史患者MAP90mmHg,从65-90mmHg,发现有高血压从65mmHg升高90mmHg时小血管灌注比
17、例及微循环密度均有改善。,另一研究,N=290,感染性休克患者,MAP70mmHg,终点:MAP70mmHg和28天死亡率的关系,病死率与年龄关系,既往高血压病史。升压药物的剂量负荷的关系。结论:MAP的目标70mmHg,并没有提高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而升压药的剂量过度会增加病死率,临床试验还需确定保证组织灌注的最低的血压目标,避免不必要的高剂量儿茶酚胺药物的使用。,另一项研究多中心开放性研究,将77例接受复苏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MAP80-85mmHg高目标组,65-70mmHg低目标组。主要预后指标为28天死亡率。结论:高目标组与低目标组28天死亡率不变。,目标血压与脑灌注,
18、2010年自发性脑出血治疗指南2013年关于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指南,均指出:应尽量保持脑灌注压(CPP60mmHg)维持MAP110mmHg或血压160/90mmHg附近。对于脑卒中合并脓毒症患者,若以脑灌注压CPP60mmHg为目标,则至少应保持MAP 80mmHg,需以充分有效灌注容量作为基础。,总结,1.对于大多数无高血压病史的感染性休克患者MAP维持在65mmHg是合适的2.对于有慢性高血压病史患者,应该吧目标MAP提高到80-85mmH以上3.感染性休克的目标血压应该个体化,不同的脓毒症休克患者对于灌注压的要求存在显著差异,MAP的设置应该保证重要器官旳基本灌注。4.纠正血压只是手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镇痛病例讨论 镇痛 病例 讨论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17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