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定线》PPT课件.ppt
《《铁路定线》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定线》PPT课件.ppt(9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四章 铁路定线,本章主要内容:选线设计 定线的基本方法 主要自然条件下的定线原则 桥涵、隧道及道口地段的定线问题,2,第一节 选线设计 一、各设计阶段定线工作的基本内容 铁路定线是在地形图或地面上选定线路的方向,确定线路的空间位置,并布置各种建筑物,是铁路勘测设计中决定全局的重要工作。1可行性研究的定线工作(从面到带)在1:5万1:10万的地形图上,在规定的线路起终点间的大面积范围内,找出一切可能方案,经评比后,提供出进一步比选的方案,供上级决择。内业:线路走向、接轨问题;外业:重点踏勘。,3,2初步设计的定线工作(从带到线)根据设计任务书,进行外业初测,绘制1:20001:5000的带
2、状地形图。内业:纸上定线、主要技术标准确定。3施工图设计的定线工作(定测)外业测设于地面,研究线路位置的合理性,进行线路改善。编制线路平面图及详细纵断面图。二、线路走向的选择 铁路定线工作的第一步,就是选定线路的基本走向。在设计线起讫点间,因城市位置、资源分布、工农业布局和自然条件等具体情况的不同,常有若干可供选择的线路走向。,4,图41 线路走向的拟定,5,选线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从中选出最合理的方案作为进一步设计的依据。长大干线要特别注意做好线路走向选择。如铁四院在京九铁路设计中,就曾经对阜阳至濯港间线路方案进行了大面积的研究比较,曾研究以下线路方案。中线方案该方案线路长度最短(较西线短8
3、.7km左右,较东线方案短10.3km左右)。该方案线路纵横大别山主峰,工程十分艰巨。由阜阳至濯港,桥隧总长达77.07km,为线路长度的18.7%,较东线方案多49.86km,较西线方案多56.02km。估算工程费约为东线方案的1.54倍,为西线方案的1.69倍。鉴于该方案线路人烟稀少,亦不利于发展地方经济。,6,阜阳至九江段线路方案,7,东线方案该方案较西线方案线路长1.6km,桥隧总长较西线方案长6.16km。由于京九线需分流徐州及天津以远至武昌及其以南的部分客货运量,故需修建京九线至武汉的联络线。与西线方案比较,东线方案修建至武汉的联络线不仅线路长、工程艰巨,在路网布局中亦不合理。西线
4、方案该方案线路基本上傍大别山西麓通过,地形起伏较小,路基稳定条件好。同时,西线方案对开发山区经济、帮助老区人民尽快脱贫致富均有着重要的意义,得到地方政府的赞同。经综合比较后采用西线方案。,8,影响线路走向选定的因素甚多,主要应考虑:1设计线的意义及与行经地区其他建设的配合 走向的选择应与路网规划及行经地区其他建设项目协调配合;要根据客货流向选好接轨站,力争减少折角运输,要考虑与地区其他交通体系的合理衔接;并应满足国防要求。如图宝成铁路建设时有天水至成都和宝鸡至成都两种方案。,9,2设计线的经济效益和运量要求 选择线路走向应尽可能为更多的工矿基地和经济中心服务,既加速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又使铁路
5、扩大运量,增加运输收入,争取较高的经济效益。,焦作,焦枝铁路平行京广线,是山西煤炭南下通道。枝城修建有煤炭装运码头。设计线经平顶山煤矿、南阳油田、汉江油田。在路网中起调节作用。,10,3自然条件 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决定线路的工程难易和运营质量,对选择线路走向有直接的影响。4设计线主要技术标准和施工条件 设计线的主要技术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线路走向的选择。施工期限、施工技术水平等,对困难山区的线路方向选择,具有重大影响,有时甚至成为决定性的因素。上述各项因素互为影响,应整体考虑才能得到较理想的线路走向。,11,增建二线方案比选,12,13,二、接轨方案的选择 设计线与既有线的接轨方
6、案是影响线路局部走向的重要因素,选线设计中接轨站的选择主要是解决接轨点的选择和接轨方向的选择两个问题。(一)接轨点的选择 影响接轨点选择的主要因素是:1路网规划 2线路走向 3主要客货流方向 4既有区段站的分布及当地的接轨条件,14,图43 渝怀线东端接轨方案图,15,例如渝怀铁路在东端有怀化接轨和吉首接轨两大方案,如图33。吉首方案比怀化方案的建筑里程少62.08km(两方案限坡均为6),但吉首怀化利用焦柳线的一段必须增建二线才能满足运量要求,增建二线长96.82km,工程投资多19亿元;同时吉首又不是区段站,接轨条件较差,经过多方论证,最后选定怀化方案。(二)接轨方向的选择 在接轨点选定后
7、,就要解决从接轨站的哪一端引入的问题。主要考虑两点:1主要客货流方向,应力求减少客货流的折角运输。2城市规划与新线引入的条件。一般城市居民密集,应力求减少拆迁工程量。,16,新线引入枢纽,不宜直接接轨於编组站,一般应在枢纽前方站或枢纽内适当车站上接轨。四、车站分布 为保证铁路线路具有一定的通过能力,沿铁路线划分若干区间,每一区间内只允许一列车占用。下图为单线铁路的区间示意图,以进站信号机作为区间的分界。,图45 站间区间示意图,17,车站分布是铁路选线的重点问题之一,应将车站分布与铁路定线有机地结合起来。一般过程是:先结合机车交路的设计分布区段站,然后结合纸上定线,并保证需要的通过能力,分布一
8、般的中间站、会让站或越行站。区段站尽量靠近较大城镇和工矿企业所在地,以满足客货流集散的需要,并可改善铁路员工的生产、生活条件。站址位置应和城镇发展规划相配合。区段站应设在地形平坦、地质条件较好、少占农田、便于“三废”(废气、废水、废碴)的处理和水源、电源较为方便的地点。,18,中间站、会让站和越行站分布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铁路必要的通过能力,并为沿线城乡客货运输服务。这类车站的分布要点为:1必须满足国家要求的年输送能力和客车对数。CCxy NKNXK 2会让站和越行站应按通过能力要求的货物列车走行时分标准分布。即通过能力N必须大于需要的通过能力Nxy。由,19,分布车站时,必须保证NNxy,即,2
9、0,即:,(min),线规规定,站间货物列车单方向的运行时分不宜大于表31所列数值。表41 新建双线铁路站间货物列车单方向运行时分,注:困难条件下,个别站间的货物列车运行时分可比上表规定值增大12min。,21,3办理客货运业务的中间站,应根据日均客货运量,结合该地区其他运输方式的发展情况合理分布,并与城市或地区规划相协调;有技术作业的中间站应满足技术作业要求。单线铁路技术作业站相邻区间的列车往返走行时分,应比站间最大往返走行时分少,规定如下:区段站相邻站间各减少4min;其他技术作业站如因技术作业时分影响站间通过能力,且将来不易消除其影响者,可根据需要减少相邻站间走行时分。,22,5应结合地
10、形、地质、水文和铁路运营条件考虑。6新建单线铁路的个别地段时,若设站引起巨大工程,经技术经济比较,可设计为双线,以延长站间距离,减少工程。7远期为双线、近期为单线的新建铁路,宜按双线标准分布车站。8新建铁路最小站间距离:单线不宜小于8km,双线不宜小于15km。枢纽内站间距离不得小于5km。9新建线路分期开设的车站,应按各设计年度客货运量要求的通过能力和地方运输需要分别确定。,23,第二节 定线的基本方法,地形条件、特别是地面平均自然坡度的大小,对线路位置和定线方法影响很大。定线时应分两种情况区别对待:(1)采用的最大设计坡度大于地面平均自然坡度(imax ipz),线路不受高程障碍的限制。这
11、时,主要矛盾在平面一方、只要注意绕避平面障碍,按短直方向定线,即可得到合理的线路位置。这样的地段,称为缓坡地段。(2)采用的最大坡度小于或等于地面平均自然坡度(imax ipz),则线路不仅受平面障碍的限制,更要受高程障碍的控制。这样的地段,称为紧坡地段。,24,由于紧坡和缓坡地段的条件不相同。因此它们的定线方法也不相同。一、紧坡地段定线(一)紧坡地段定线要点 紧坡地段通常应用足最大坡度定线,以便争取高度使线路不至额外展长。当线路遇到巨大高程障碍(如跨越分水岭)时,若按短直方向定线,就不能达到预定的高度,或出现很长的越岭隧道。为使线路达到预定高度,需要用足最大坡度结合地形展长线路,称为展线。,
12、25,在展线地段定线时,应注意结合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在坡度设计上适当留有余地。展线地段若无特殊原因,一般不采用反向坡度,以免增大为克服高度引起的线路不必要的展长,同时增加运营支出。在紧坡地段定线,一般应从困难地段向平易地段引线,或从控制地段向一般地段定线。(二)展线方式 展线地段应根据需要展长线路长度,结合地形和地质等条件,用直线和曲线组合成各种形式,如套线、灯泡线、螺旋线等来展长线路。,26,1套线。当沿河谷定线时,遇到主河谷自然坡度大于最大坡度、而侧谷又比较开阔时,常常在侧谷内采用套线式的展线;简单套线由三个曲线组成,每一曲线的偏角均不大于180。,图37 套 线,27,2灯泡线。在谷
13、口狭窄的侧谷内,为了更好地适应地形,可以采用灯泡形展线。它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曲线组成;从下图所示的平面和纵断面中可以看出,采用灯泡形展线(实线方案)比采用套线展线(虚线方案)可节省两座隧道和部分土石方工程。,28,3螺旋线。在地形特别困难的地段,线路可以迂回360成环状,称为螺旋线。在上、下两线交叉处,可以用跨线桥或隧道通过(如图39)。,展线没有标准图式,应根据地形变化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组合各种展线方式,并使之相互配合。,29,30,31,(三)导向线定线法 在紧坡地段,线路的概略位置与局部走向,可借助于导向线来拟定。导向线就是既用足最大坡度,又在导向线与等高线交点处填挖为零的一条折线
14、。因此,它是用足最大坡度而又适合地形、填挖最小的线路概略平面。导向线是利用两脚规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上定出来的,其定线步骤如下:(1)根据地形图上等高距h(m),计算出线路上升h需要引线的距离定线步距l(km),即:,(m),32,式中,id 为定线坡度,id imaxi()。i为曲线和隧道坡度折减平均值,视地形、地质困难情况可取0.05imax0.15imax。(2)参照规划纵断面,在地形图上选择合适的车站位置,从紧坡地段的车站中心开始,向前进方向绘出半个站坪长度(LZ/2),作为导向线起点(或由预定的其他控制点开始)。(3)按地形图比例尺,取两脚规开度为l,将两脚规的一只脚,定在起点或附近地面
15、标高与设计路肩标高相近的等高线上,再用另一脚截取相邻的等高线。,33,34,如此依次前进,在等高线上截取很多点,将这些点连成折线,即为导向线(如图中a、b、c、d、e)。在同一起讫点间,有时可定出若干条导向线,如图中虚线为另一导向线,因偏离短直方向较细实线远,线路增长,故可以放弃。绘制导向线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导向线应绕避不良地质地段,并使导向线趋向前方的控制点(或车站)。(2)如果两脚规开度(定线步距)l小于等高线平距,表示定线坡度大于局部地面自然坡度,线路不受高程控制,即可根据线路短直方向引线。遇到等高线平距小于l的地段,再继续绘制下一地段的导向线。,35,(3)线路跨越沟谷需要设置
16、桥涵,故导向线不必降至沟底,可直接向对岸引线。线路穿过山咀,要开挖路堑或设置隧道,导向线也不必升至山脊,可直接跳过山咀。跨越沟谷或山咀时,应根据引线距离是l 的几倍,即表示线路要下降或上升几个h,以便决定在沟谷或山咀对侧的哪条等高线开始绘制导向线。(4)导向线是一条折线,仅能表示线路的概略走向,为了定出线路平面,须以导向线为基础,借助铁路曲线板和三角板,在符合线路规范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圆滑、顺直地绘出线路平面。,36,图411 沿导向线定线及半径选配,37,二、缓坡地段定线 在缓坡地段,地形平易,定线时可以航空线为主导方向,既要力争线路顺直,又要节省工程投资。为此,应注意以下几点:(1)为了绕
17、避障碍而使线路偏离短直方向时,必须尽早绕避前方障碍,力求减小偏角。,图312 绕避障碍,38,(2)线路绕避山咀、跨越沟谷或其他障碍时,必须使曲线交点正对主要障碍物,使障碍物在曲线的内侧并使其偏角最小。由图可见,曲线正对障碍物的实线方案比未正对障碍物的虚线方案的土石方数量少。,39,(3)设置曲线必须是确有障碍存在。曲线半径应结合地形尽量采用大半径。在缓坡地段,线路展长的程度,取决于线路的意义、运量大小、地形、地质条件、路网线等因素,应力求顺直;地方意义的铁路,则力求降低造价并靠近城镇。一般的展线系数是:平原地区约为1.1,丘陵地区1.21.3。(4)坡段长度最好不小于列车长度,应尽量采用下坡
18、无需制动的坡度无害坡度。(5)力争减少总的拔起高度,但绕避高程障碍而导致线路延长时,则应认真比选。,40,(6)车站的设置应不偏离线路的短直方向,并争取把车站设在凸形地段。地形应平坦开阔,以减少工程量。,41,这三个方案的线路长度和工程量都很接近,但就列车出站加速和进站减速的条件而言,不论甲站或乙站,均以方案最有利。所以,应按方案的纵断面来考虑线路的平面位置,这样定线可以改善列车运行条件。三、横断面定线 在横坡较陡地段和不良地质地段定线时,有时从纵断面上看,填挖高度并不大,平面也合理,但从横断面上看,则可能出现很大的工程,或者线路处于地质条件十分不利的位置。因此,定线工作不仅要使线路的平面和纵
19、断面合理,同时还要使横断面也合理。,42,(1)首先找出控制线路位置的横断面。在横坡较陡地段、不良地质地段、河岸冲刷严重地段以及有代表性的百米标处,测绘其横断面图。(2)根据各控制断面原设计的路肩标高,确定线路中心在横断面上可以左右移动的合理范围。,43,(3)将各横断面图上线路可能左右移动的边缘点,按相应的距离和比例尺移到平面图上,连接各边缘点,即可得到在平面图上线路可能移动的合理范围(如上图阴影部分)。(4)在平面图上线路可能移动的范围内,重新设计平面,并在两端和原定线路妥善连接,即得在平、纵、横三个面上均较合理的新的线路中线位置。四、线路平面、纵断面的改善 对初步确定的线路平面和纵断面,
20、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局部修改。,44,需要进行平、纵断面改善的问题通常有:(1)线路局部方案的比选;(2)减少填挖方及桥梁、隧道的工程数量;(3)绕避不良地质;(4)车站及桥涵分布的调整;(5)改善某些工点的施工条件;(6)改善局部地段的运营条件;(7)改善采用规范容许最低标准的局部地段的设计;(8)减少耕地占用及建筑物拆迁。,45,常见的修改平、纵断面以减少填挖方数量的情况有:(1)原坡度设计不当,局部地段出现填挖方过大时,可改变坡段组合或设计标高以减少填挖方数量。,图316 改变设计坡度减少工程,46,(2)原设计坡度不宜改动(如已用足最大坡度),但在纵断面图上填挖
21、高度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大到不合理的程度时,则可根据具体情况改变线路平面位置,如将线路扭转一个角度。,47,(3)原坡度设计合理,而在纵断面图上填挖高度由两端向中间逐渐增大到不合理的程度时,则可增设曲线或改变曲线半径以减少中间的填挖高度。,48,(4)当平面曲线和切线配合不当而引起工程增加时,应重新调整偏角和配置曲线,以减小工程量。,49,纸上定线设计步骤:1划分紧坡地段、缓坡地段(imax与ipz比较);2紧坡地段采用导向线、缓坡地段采用航空折线进行平面定线;3圆顺线路;4转折处选配半径、缓和曲线。量曲线偏角,计算曲线要素;5根据切线长定出曲线起讫点,标注百米及主点里程;6检查规范要求;7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铁路定线 铁路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15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