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通信]通信原理7.ppt
《[信息与通信]通信原理7.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与通信]通信原理7.ppt(1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7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第7章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 1.模拟信号数字化的方式;2.抽样定理及PAM信号;3.量化理论;4.编码;5.增量调制 6.时分复用和多路数字电话系统。,7.1引言,前面学过通信系统分为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还需要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传输模拟消息,则在发送端的信息源中应包括一个模-数(A/D)转换装置,而在接收端的收信者中应包括一个数-模(D/A)转换装置。这一章着重分析模拟语言信号的数字传输。,1.模数(A/D)转换:一般有两种(1)脉冲编码调制,即PCM,简称脉码调制;(2)增量()调制。2.采用脉码调制的模拟信号数字传输系统如图P187。,模拟信息源,抽样,量
2、化,编码,码型变换,信道,语言信号,再生,码型反变换,解码,低通滤波,语言信号,噪声,A/D,D/A,这一章讨论,脉冲编码调制(PCM)、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PCM)和增量调制(M)的原理及性能。,抽样定理可知,对连续信号(模拟信号)时间上进行抽样,速率达到一定。这些抽样值就能准确地确定原信号,抽样定理对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奠定了理论基础。,7.2抽样定理,1.抽样定理 它分为低通抽样定理和带通抽样定理,一个频带限制在(0,fH)Hz内的时间连续信号m(t),如果以 秒的间隔对它进行等间隔抽样,则可m(t)将被所得到的抽样值完全确定。此定理称为均匀抽样定理,均匀间隔 秒上给定信号的抽样值来表征信
3、号。这意味着,若m(t)的频谱在某一角频率H以上为零,则m(t)中的全部信息完全包含在其间隔不大于1/2 fH秒的均匀抽样序列里。换句话说,在信号最高频率分量的每一个周期内起码应抽样两次。,抽样,模拟信号,关键问题:抽样间隔 Ts=?,解调后信号不失真?,抽样(Sampling):是将时间上连续信号变换成时间上离散的信号的过程。,(2)假定信号m(t),周期性冲激函数,则,2.抽样定理的数学表示(1)模型如图,相乘,低通,频谱为,该式表明,已抽样信号 的频谱 是无穷多个间隔为 相叠加而成。这就意味着中包含 的全部信息。P189上有图解分析图7-3.,需要注意,若抽样间隔T变得大于1/2 fH,
4、则 的卷积在相邻的周期内存在重叠(亦称混叠),因此不能由 恢复。可见 是抽样的最大间隔,称为奈奎斯特间隔。,考察最小所需速率(每秒2fH个抽样)对信号m(t)抽样,此时,3.如何从已抽样信号 来恢复原基带信号,使已抽样信号 通过低通滤波器使得出信号此滤波器图7-2(b),截止频率为,增益为 故其传输函数可以表示为:,将 通过截止频率为 的低通滤波器便可得到频谱。显然,滤波器这种作用等于用一门函数。因此,由式(7.2-5)得,将时间卷积定理用于式(7.2-6)得,而已抽样函数,m(t)在时间域中可按式(7.2-8)由其抽样值构成,即将每个抽样值和一个抽样函数相乘后得到的所有波加起来便是。如图(7
5、-3)(g)所示。需要指出,以上讨论是限于频带有限的信号,严格来说,频带有限的信号并不存在,但实用的意义上说,所有信号频谱密度函数在较高频率上都要减小,大部分能量由一定频率范围内的分量所携带。这种信号认为有限的。,以上分析是低频 之间,而信号限制在(信号的最低频率)与(信号的最低高频率)之间,带通型连续信号。,4.带通型信号,5.实际抽样方式,前面的抽样脉冲是周期性冲激函数。这是一种理想的情况,称为理想抽样。实际中采用脉冲宽度相对于抽样周期Ts窄得多的脉冲序列s(t)近似代替冲激序列,它的已抽样信号分为自然抽样和平顶抽样。,(1)自然抽样:又称曲顶抽样,它的已抽样信号是脉冲顶部随m(t)变化的
6、抽样。自然抽样可表示为:,1.脉冲调制,当n=0时,Ms()=M()/Ts,因此也可以通过低通滤波器恢复m(t)。,7.3脉冲振幅调制(PAM),(2)平顶抽样:又称瞬时抽样,它的已抽样信号顶部保持平坦,其值为抽样时的瞬时值。已抽样信号的频谱结构是M()的加权Q()=Sa(nH),故无单独M()成分,不能简单用低通滤波器恢复原m(t)信号。第3节中详细讨论.,前面用连续的正弦波作为载波的,这不是唯,脉宽调制(PDM)和脉位调制(PPM)等。我们主要学习脉幅调制。因为它是脉冲编码调制的基础。,唯一的。在时间上离散的脉冲串,作为载波。用基带信号改变脉冲参数(幅度、宽度、时间、位置)的不同,把脉冲调
7、制又分为脉幅调制(PAM),P193有脉冲调制波形示意图。自然抽样和平顶抽样属于脉冲振幅调制。,(1)理想抽样,脉冲调制是用离散脉冲串做为载波的调制方式。,脉冲幅度调制,脉冲宽度调制,脉冲位置调制,所谓脉冲振幅调制,即是脉冲载波的幅度随基带信号变化的调制方式,如果脉冲载波是由冲激脉冲组成的。则前面所说的抽样定理,就是脉冲振幅调制的原理,冲激脉冲串不能实现,通常窄脉冲串来实现。P194有波形。图中s(t)是载波。,(2)自然抽样(曲顶抽样)自然抽样的载波为s(t),它的脉宽为秒,重复周期为T秒的矩形脉冲串组成,其中T是按抽样定理确定的,即有 秒,脉冲载波与频谱如图7-8(b),因此,已抽样,可见
8、,平顶抽样后各分量有频率失真。,信号是m(t)与s(t)的乘积,所以,已抽样信号波形及频谱可求得(抽样脉冲为矩形窄脉冲)。,在PAM方式中,除上面的形式外,还有别的形式,上面已抽样信号ms(t)的脉冲“顶部”是m(t)变化的。即在顶部保持了m(t)变化的规律,这是一种“曲顶”,的脉冲调幅;另外,一种“平顶”的脉冲调幅。通常曲顶的抽样方式称为自然抽样,而把平顶的抽样称为瞬时抽样冲或平顶抽样。,(3)瞬时抽样。,平顶抽样所得到的已调抽样信号如图P1947-9所示,这是每一抽样脉冲的幅度正比于瞬时抽样值,但其形状都相同。已调抽样信号在原理上可按图7-9(b)来形成。图中,首先将相乘,形成理想抽样信号
9、,然后让它通过一个脉冲形成电路,其输出即为所需的平顶抽样信号mH(t)。,设脉冲形成电路的传输特性为H(),其输出信号频谱MH()应为,利用式(7.2-5)的结果,上式变成,上式看出,平顶抽样的PAM信号的频谱加权后的周期性重复的频谱M()所组成。因此,采用低通滤波器不能直接从MH()中滤出所需基带信号,因此这时H()不是常数,而是的函数。,为了从已抽样信号中恢复原基带信号m(t),可以用图7-10所示的原理方框图恢复原始信号。从式(7.3-2)看出,不能直接使用低通滤波器滤除所需的信号,是因为M()受到了H()的加权。如果我们在接收端低通滤波器之前用特性为1/H()的网络加以修正,则低通滤波
10、器输入信号的频谱变成为,故通过低通滤波器便能无失真地恢复M()。,模拟信号数字化的第二步是幅值上的离散化,即量化,把抽样值m(kT)用N个二进制数字信号表示该值的大小,那么N个二进制信号能 个电平样值相对应,而不能用无穷多个电平值相对应。抽样值被划分成M个离散电平,此电平被称作为量化电平。这样才能够,7.4模拟信号的量化,低通滤波,利用数字传输系统来实现抽样值信息的传输。,利用预先规定的有限个电平来表示模拟抽样值的过程称为量化。抽样是把一个时间连续信号变换成时间离散的信号,而量化则是将取值连续的抽样变成取值离散的抽样。量化的数学模型如下图所示。,图中m(kTs)是抽样值,mq(kTs)是量化的
11、数字序列信号。M个电平q1,q2,qM之一,设m(t)是均值为0、概率密度为f(x)的平稳随机过程,用简化符号m表示m(kTs),mq表示mq(kTs)。mq,7.4.1均匀量化,用离散随机变量mq来近似连续随机变量m,故采用均方误差 来量度量化误差。这种误差的影响相当于干扰或噪声,故又称其为量化噪声。,把输入信号的取值域按等距离分割的量化称为均匀量化。在均匀量化中,每个量化区间的量化电平均取在各区间的中点,如图7-11所示。其量化间隔(量化台阶)取决于输入信号的变化范围和量化电平数。当信号的变化范围量化电平数确定后,量化间隔也被确定.例如,输入信,号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用a和b表示,量化电平
12、数为M,1.均匀量化间隔(量化台阶),当,量化器输出 为,式中 个量化区间的终点,可写成,个量化区间的量化电平,可表示为,那么,均匀量化时的量化间隔为,2.均匀量化器输出,3.均匀量化电平,4.信号功率与量化噪声功率之比,式中E 求统计平均。,信号功率与量化噪声功率之比是量化器的主要指标之一。因此,下面分析均匀量化时的信号量化噪声比。,(1)量化噪声功率:在均匀量化时,量化噪声功率 可由下式来求,书上P197有例题7.4.1 看看,(2)信号功率:在均匀量化时,信号功率 可由下式来求,(3)信噪比:信噪比是平均信号功率与量化噪声功率比(信号量噪比),即,信号量噪比,信号量噪比用dB表示的话,均
13、匀量化的主要缺点是,无论抽样值大小如何,量化噪声的均方根值都固定不变的.信号动态范围有较大的限制.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实际中,往往采用非均匀量化.,7.4.2非均匀量化,根据输入信号大小来确定量化间隔。,一般原则:输入信号大时,量化间隔大;输入信号小时,量化间隔小。这样可以改善小信号输入时的信噪比,增加动态范围。,压缩特性,扩张特性,1.律压缩特性(美国),x归一化输入,y归一化输出,压扩系数,现在国际上采用=255,分析压缩后量化信噪比改善的程度,量化级较多时,每一量化级中的压缩特性曲线可近似为一段直线,量化误差,量化信噪比改善的程度,例如:=100,小信号X0时,,对于=0,输入信号必须大于
14、-18dB;而对于=100,输入信号只要大于-36dB即可。如图。,可见,采用对数压扩之非均匀量化提高了小信号信噪比,大大增加了输入信号的动态范围。,2.A律压缩特性(欧洲、中国),3.A律压缩特性的13 折线近似,考虑到数字电路实现上的方便,目前A律压缩特性曲线采用13折线近似。A不同压扩特性亦不同实际中A=87.6的压扩特性.它基本上保持了连续压扩特性曲线的优点,又便于数字电路的实现.看下图.,A律压缩特性的图如图,其它内容自己看书.,斜率,图中,把x轴的01分为8个不均匀段,其方法是:将01之间,一分为二,其中点为,1之间作为第8段;剩余的0 再一分为二,中点为,取 之间作为第7段;,再
15、把剩余的0 一分为二,中点为,取 之间作为第6段;再把剩余的0 一分为二,中点为,取 之间作为第5段;再把剩余的0 一分为二,中点为,取 之间作为第4段;,依次分下去,最小段0 作为第1段。而y轴的0 1则均匀地与x轴的8段一一对应的8段。从第1段到第8段分别为,这样由8段构成的一条折线。该折线与式(7.4-13a)及式(7.4-13b)表示的压缩特性近似了。该8段的斜率为 得P203表7-2。第1段斜率,第2段斜率,.1、2段斜率相同,其余不同,1、2段一条直线。,至于x在-10及y在-10的第三象限中,压缩特性与第一象限的形状相同它们以原点为奇对称,所以负方向也有8段直线合起来共有16个线
16、段.由于正向1、2段和负向1、2段,斜率相同,这4段实际上为一条直线,因此正负双向的折线总共有13条直线段构成,故称其为13折线.,压扩的公式的13折线近似计算表格P203表7-3中,非常接近。,表7-3 13折线分段时的x值与计算的x值比较表,4.律压缩特性的15折线近似,7.5 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1.PCM调制的概念,前面已经指出,模拟信号经抽样和量化后得到输出电平序列mq(kTs),才可以将每一个量化电平用编码方式传输。所谓编码就是把量化后的信号变换成代码,其相反的过程称为译码。当这里的编码和译码与差错控制编码和译码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属
17、于信源编码的范畴.,脉冲编码(PCM)调制是将模拟信号抽样、量化、然后使已量化值变换成代码称为PCM调制。这是A/D的第3步。,2.PCM调制实例,图7-19和表7-5给出了脉冲编码调制的一个实例子。模拟信号m(t)的最大值|m(t)|4(v),-4 v 4 v范围,以rs的速率进行抽样,且抽样值按16个量化电平进行均匀量化,其量化间隔为0.5 v,因此各个量化判决,电平依次为-4,-3.5,3.5,4 v,16个量化电平分别为-3.75,-3.25,3.25,3.75 v,表7-5 列出了图7-9所示模拟信号的抽样值和相应的量化电平以及二进制、四进制编码。,编码(Encoding):将模拟信
18、号的抽样量化值变换成二进制代码。,7.5.1 脉冲编码调制原理,1.PCM通信系统,量化与编码的组合称为模/数变换器(A/D变换器);而译码与低通滤波器的组合称为数/模变换器(D/A变换器)。前者完成由已抽样序列信号到数字信号的变换;后者则相反,即完成由数字信号到样值序列信号的变换。如下图所示PCM通信系统。,2.编码原理,从模拟信号的抽样量化值到代码的变换是由编码器实现的。,(1)编码量化后的信号变换成代码的过程称为编码。其相反的过程称为译码。编码不仅用于通信,广泛用于计算机,数字仪表,遥控遥测等领域。编码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按编码的速度来分大致可分为两大类,有低速编码和高速编码,通信中一
19、般都采用高速编码。,(2)种类编码器种类大体上可以归结为三种,逐次比较(反馈)型,折叠级联型和混合型。这几种编码器都具有自己的特点,这里学习逐次比较(反馈)型。二进制码型选择有三种.,自然二进制码,折叠二进码,格雷二进制编码,折叠二进制编码的主要优点:,a.编码过程简单,b.小信号时,其信噪比较高。,自然二进制码中:00000111代表负极性,且07量化间隔序号。10001111正极性,且815量化间隔序号。,折叠二进码除了最高位外,其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的码型呈倒影关系折叠关系.最高位是它表示正负信号,极性码。见表。,(3)编码位数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信号解调质量和设备复杂程度。,根据实际测量,
20、取78位码即可满足要求,国际标准n=8。,(4)码位的安排,我国采用A律13折线的8位折叠码。,c1、c2、c3、c4、c5、c6、c7、c8用表示编码。如下表它的意义。,1 正 0 0 0 0 0 0 00 负 0 0 1 0 0 0 1 0 1 0 0 0 1 0 1 1 1 1 1 1 1,非均匀量化与均匀量化作一比较。假设以非均匀量化时的最小量化间隔(第1、2段落的量化间隔)作为均匀量化时的量化间隔,那么从13折线的第一段到第八段所包含的均匀量化数分别为16、16、32、64、128、,在13折线中第一、二段最短,只有归一化动态范围值的1/128,再将它等分16个小段每一小段长度为(1
21、/128)(1/16)=1/2048这就最小的量化间隔,它仅有归一化动态范围值的1/2048,第八段最长它是归一化值的1/2,将它等分16个小段后得每一小段长度为1/32。其它段同样方法计算,这是非均匀量化的情况。,256、512、1024,总共有2048个均匀量化区间,或称量化单位,而非均匀量化时只有128个量化间隔。因此均匀量化的1/16。,均匀量化需要编11位码,非均匀量化只要编7位码。可见,在保证小信号区间量化间隔相同的条件下,7位非线性编码与11位线性编码等效。所以非线性编码设备简化,所需传输系统带宽减小。,(5)段落码与段内码、起始电平的关系(看下表),(1)编码器的任务,就是要根
22、据输入的样值脉冲编出相应的8位二进代码,除第一位极性码外,其它7位二,3.逐次比较型编码的原理,进代码是通过逐次比较确定的。,(2)逐次比较型PCM编码器原理,1024、512、256、128、64、32、16 8、4、2、1,逐次比较编码器它有整流器、保持电路、比较器及本地译码电路等组成。,比较器通过样值电流Is和标准电流IW进行比较,从而对输入信号抽样值实现非线性量化和编码。每比较一,次输出一位二进代码,且当IsIW时,出“1”码;反之出“0”码。由于13折线法中用了7位二进代码来代表段落和,预先规定为一些作为标准的电流(或电压)称为权值电流,用符号IW表示。IW的个数与编码位数有关。当样
23、值脉冲到来后,用逐步逼近的方法有规律地用标准电流IW去和样值脉冲比较,每比较一次出一位码,直到IW和抽样值Is逼近为止。,段内码,所以对一个输入信号的抽样值需要进行7次比较。每次所需的标准电流IW均由本地译码电路提供。,本地译码电路包括记忆电路、7/11变换电路和恒流源。记忆电路用来寄存二进代码,因除第一次比较外,其余各次比较都要依据前几次比较的结果来确定标准电流IW值。因此,7位码组中的前6位状态均应由记忆电路,寄存下来。7/11变换电路就是前面非均匀量化中谈到的数字压缩器。因为采用非均匀量化的7位非线性编码等效于11位线性码,而比较器只能编7位码,反馈到本地译码,电路的全部码也只有7位。因
24、为恒流源有11个基本权值电流支路,需要11个控制脉冲来控制,所以必须经过变换,把7位码变成11位码,其实质就是完成非线性和线性之间的变换。恒流源用来产生各种标准电流值。为了获得各种标准电流IW,在恒流源中有数个基本权值电流支路。基本的权值电流个数与量化间隔数有关,上面的128个量,例7.5.1 设输入信号抽样值为+1270个量化单位,采用逐次比较型编码将它按照13折线A律特性编成8位码。解:设码组的8位码分别用C1C2C3C4C5C6C7C8表示。,化间隔需要编7位码,它要求11个基本的权值电流支路,每个支路均有一个控制开关。每次该哪个开关接通组成比较用的标准电流IW,由前面的比较结果经变换后
25、得到的控制信号来控制。,(1)确定极性码C1:因输入信号抽样值为正,故极,比较结果为IsIW,所以 C2=1。它表示输入信号抽样值处于8个段落中的后四段(58段)。C3用来进一步确定它属于56段还是78段。因此,标准电流应选择,处于8个段落的前四段还是后四段的。故输入比较器的标准电流应选择为IW=128个量化单位。现在输入信号抽样值Is=1270个量化单位,大于标准电流,故第一次,性码为 C1=1;,(2)确定段落码C2 C3 C4:13折线中,正半部分的8个段落以1/2048为单位的每个段落的起点电平如表7-9所示。由于段落码中的C2是用来表示输入信号抽样值,由以上三次比较得段落码为“11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与通信 信息 通信 原理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15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