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切削原理》PPT课件.ppt
《《金属切削原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切削原理》PPT课件.ppt(8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概述: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在一定切削条件下,对某种材料进行切削加工的难易程度。如碳钢比合金钢易切削,表现在刀具的使用寿命高。切削加工性具有相对性。本章重点是改善材料切削加工性的措施。,1.以加工表面质量衡量切削的加工性:在相同条件下,凡获得较高表面质量,其材料加工性好,精加工时以此作为指标。2.以刀具耐用度T衡量切削的加工性:1)在保证相同刀削条件下,以 vT大小评定。在切削普通金属材料时,用刀具耐用度达到T(min)时允许的切削速度。可评定材料加工性的好坏。相同加工条件下,加工某种材料所允许的 vT越高,切削加工性越好。一般可取T=60min,写作v60。2)在
2、保证相同刀削条件下,以T大小评定。3)在相同刀削条件下,以切除金属多少来评定。3.切削力或切削温度衡量切削的加工性:在相同条件下,切削力大、切削温度高、消耗功率多的材料加工性差。4.以断屑性能衡量切削加工性:在自动机床或自动生产线上,常以此作为切削加工性指标,凡切屑容易控制或容易断屑的材料,其切削加工性较好。,综上所述,同一种材料很难在各种衡量指标中同时获得良好的评价,所以生产中常用以相对加工性衡量切削的加工性,以强度b=0.63GPa的45钢的v60 为基准,记作(v60)j,把其他被切材料的v60与之相比,比值kv称为材料的切削加工性。即 kv=v60/(v60)j kv 1时该材料比45
3、钢易切削,kv 1时该材料比45钢难切削。,材料切削加工性能难易程度主要取决于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包括材料的硬度、抗拉强度、延伸率、冲击值和热导率),以及化学成分、热处理状态和金相组织。(一)影响工件材料切削加工性的因素1、工件材料的硬度对切削加工性的影响:(1)工件材料常温硬度的对切削加工性的影响:材料的硬度高,切屑与前刀面长度小,前刀面的法应力增大摩擦热集中在较小的刀屑面接触上,引起刀尖的烧损及崩刃。(2)工件材料高温硬度的影响,材料的高温硬度愈大,切削的加工愈差。(3)工件材料中硬质点愈多、形状愈尖锐、分布愈广,切削的加工愈差。(4)工件材料中加工硬化性愈高,切削的加工愈差。2、工件材料
4、强度对切削加工性的影响:中、高碳钢b0.34HB。一般金属材料硬度和强度越高,切削力越大,切削温度越高,切削加工性越差。3、工件材料的塑性、韧性对切削加工性的影响:强度相同时,塑性大的材料,切削变形大,切削力大、温度高,加工表面粗糙,加工性差。韧性除与塑性相似外,韧性越高,断屑越难,加工性越差。请注意区别塑性和韧性ak。4、工件材料的导热系数对切削加工性的影响:一般地,导热系数高的材料,切削加工性都比较高。,7-2材料的性能、成分、组织对切削加工性的影响,5、化学成分对切削加工性的影响:(1)钢的化学成份的影响:Cr,Ni,V,Mo,W,Mn等都能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对钢的加工性是不利的。而少
5、量加入硫、硒,铅,铋,磷等到元素能降低钢的强度和硬度,从而提高钢加工性,使之成为易切削钢。(2)铸铁的化学成分的影响:碳与铁结合成碳化铁,碳化铁含量越高,铸铁的加工性就越差;碳以石墨形式存在,石墨含量越高,铸铁的加工性就越好。引入碳当量WceWc1/3Wsi6、金属组织对切削加工性的影响:金属的成分相同,但组织不同,则其力学性能是不相同的。(1)一般铁素体塑性较高,珠光体的塑料性较差,钢中含大部分铁素体和少量的珠光体时,切削速度和刀具耐用度都较高。若纯的铁素体塑性太大,切屑不易折断,使已加工表面粗糙度变大;片状珠光体硬度较大易使刀具磨损、但片状珠光体经球化处理后,其组织为“连续铁素体+分散的碳
6、化物颗粒”就对刀具磨损小;切马氏体、回火马氏体、索氏体等到硬度较高的工件时,刀具磨损大。(2)切铸铁工件,白口铁很硬,切削性差,灰铸铁,组织粗、内含游离石墨、易得到崩脆刀屑。7、切削条件对切削加工性的影响:切削条件特别是切削速成度对加工性有一定的影响。(略),(二)改善材料切削加工性的措施,1、通过调整化学成分改善加工性钢中加入S、Pb等元素使钢的切削加工性显著改善,这种钢称为“易切钢”。加工时刀具耐用度高,切削力小,容易断屑,已加工表面质量好。2、通过热处理改善材料加工性高碳钢、工具钢经过球化退火,降低硬度得到球状渗碳体。热轧中碳钢经过正火处理,使组织硬度均匀。低碳钢正火处理,减小塑性、提高
7、硬度。铸铁退火处理降低硬度3、选择切削加工性好的材料状态低碳钢冷拉(降低塑性,提高硬度)、热轧(使余量较均匀,无硬皮)最好加工。中碳钢部分球化珠光体组织最好加工。高碳钢完全球化的退火状态最好加工。,1适应仓储作业过程的要求,有利于仓储业务的顺利进行。(1)单一的物流方向(2)应尽量减少储存物资在库内的搬运距离,避免任何迂回运输。(3)最少的装卸环节(4)最大程度地利用空间,2有利于提高仓库的经济效益(1)货区布局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质条件,因地制宜(2)平面布置与竖向布置相适应(3)货区布局能充分和合理地利用我国目前普遍使用的门式、桥式起重机等固定设备3有利于保证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一、高锰钢的
8、切削加工性:钢中锰的含量在11%14%,称之为高锰钢,其组织为奥氏体,其主要原因是加工硬化严重、导热性低;切削时,原奥氏体转为细晶马氏体,其硬度由180220HBS提高到450500HBS;导热系数约为45钢的1/4,因此切削温度很高。措施:宜选用强度和韧性较高的硬质合金(如:YG8、YG8X粗车、YT14、YW3精车);刀刃保持锋利,刀具o-55度,Kr45度,Kr1020度;精车时可适当增大前角和后角,使切削力减小,选用较小的主偏角和负刃倾角、负倒棱,磨制断屑槽,V 60m/min.为了提高切削效率,可采用加热切削法。二、高强度钢的切削加工性:高强度钢在室温下抗拉强度在1.177GPa以上
9、,其高硬度组织使刀刃的应力增大、温度升高;Cr,Ni,MO,V,Mn等元素能使淬硬性增加。强度高、延伸率高,切削力大、耗功多、切削温度高难加工。措施:用涂层刀片,用较小的前角或选负角、主偏角减小切削力。用负刃倾角、加大刀尖圆弧半径、磨负倒棱,提高刀具强度,磨制断屑槽。刀尖的尖角用圆弧半径0.8以上;切削速度应是普通结构钢的1/81/2,f不过小(0.05以上),充分用冷却液,使用硬质合金不宜用水溶性切削液,以免产生热冲击,引起崩刃。三、不锈钢常温时硬度、强度低,延伸率、冲击值高,导热率低,高温硬化严重。因而切削时提高了硬度、强度,切温高粘结严重、断屑困难。措施:用韧性高的YG8、YG8N刀片或
10、高性能高速钢切削,用大前角、较大后角减小切削变形及摩擦,用大主偏角和负刃倾角减小切削力,增大刀头强度。,7-3难加工材料的切削加工性(p124),7-3难加工材料的切削加工性,四、高温合金的切削加工性:1.铁基高温合金的组织是奥氏体GH36(4Cr12Ni8Mn8MoVNb)其切削加工性仅为奥氏体不锈钢的1/2。措施:采用热处理“退火”,从而使其“奥氏体碳化物”组织稳定,减少硬度,改善切削性2.镍基高温合金分为变形合金GH33(Cr20Ni77AlTi2.5)和铸造合金K3(17Cr12Ni68W5MO4CO5Al5Ti3)两种,其特点导热低,加工硬化严重,切削时粘刀严重,相数量愈多,真实强度
11、Sb愈大,延伸率和收缩率愈大,则加工性愈差;其硬化程度可达200%-500%剪应力大,是45钢的2-3倍,切削温度可达7501000。措施:刀刃锋利、前角为正,但不过大;低速切削,中等偏小的进给量,较大的背吃刀量使刀刃在冷硬层以下进行切削。选用合适的切削速度和切削液;对工件进行淬硬处理,让合金内部的金属间化合物转为固溶体,降低切削力。五、钛合金的切削加工性:其导热性低;与氧、氮剧烈反应生成固溶体,对刀具有强烈的磨损作用;塑料性很低,特别与周围气体发生化学作用后,硬度增大,使前刀面上的应力增大,刀刃易发生破损;钛合金的弹性模量低,弹性变形大,使后刀面和已加工表面磨损严重。措施:选用强度高的细晶粒
12、钨钴硬质合金;刀具的前角较小;刀刃的粗糙度应尽可能小;切削速度低背吃刀量可以较大,进给量适当;切削时充分冷却;慎用含氯的极压切削液,切削时工艺系统应有足够的刚度和功率。7-4非金属材料切削加工性简介(略),第八章 切削液,概述:切削液对减少刀具磨损、改善加工表面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了解切削液的作用机理。,图334 金属间边界润滑摩擦 Ff摩擦力,1、油性添加剂:主要用于低温低压边界润滑状态,起渗透和润滑作用,进一步形成物理油膜。种类有植物油、脂肪酸等。2、极压添加剂: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使用,维持界面上形成的油膜强度。其种类有硫、磷、氮、碘等有机化合物。3、表面活化剂
13、:作用:使矿物油和水形成乳化液,如图,乳化剂的分子有两个头,一头与水结合,另一头与油结合,促使水、油间均匀混合。4、防锈添加剂:在金属表面有很强的附着力,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起到防锈作用。,按工件材料选用 加工钢等塑性材料时,需要切削液;加工铸铁等脆性材料时,不用切削液。难加工材料宜选用极压切削油和极压乳化液。按刀具材料选用 高速钢刀具耐热性差,粗加工时应选用以冷却作用为主的切削液,以降低切削温度;在精加工时应使用润滑性能好的极压切削油或高浓度的极压乳化液,以提高加工表面质量。硬质合金刀具由于耐热性好,一般不用切削液;按加工方法选用 对半封闭、封闭加工,选用极压乳化液或极压切削油,以对
14、切削区进行冷却、润滑和对切屑冲洗。磨削加工时,由于磨削区温度很高,磨屑会破坏已磨削表面质量,要求切削液具有良好的冷却、清洗、排屑和防锈性能,一般选用乳化液。,浇注法:将一定压力和流量的切削液直接浇到切削区,方便,应用广,但难流入最高温度处。高压冷却法:以压力110Mpa和50150Lmin的流量喷向切削区,还可排屑。如深孔加工。喷雾冷却法(如图)用03 06Mpa的压缩空气使切削液雾化,高速喷向切削区,在高温下气化吸热冷却。,干式切削(新增章节),问题的提出:切削液在机械加工中具有冷却、润滑、清洗、防锈作用而得到广泛应用。但它有以下负作用:增加了制造成本,不仅是切削液材料本身成本,还要考虑如切
15、削液运输、储存及废液处理的费用。在德国汽车行业的最新调查表明,切削液费用占工件总加工成本的20%40%。引起环境污染:污染工作环境的同时,未经处理的切削液排出后也会污染土地、水源、空气。损害操作者健康:切削液中一些有害的化学成分在切削过程中受热挥发,形成烟雾,损害工人健康。因而1995年正式确定了干切削的科学意义,实现干切削的条件(新增章节),刀具:刀具材料有高的红硬性、耐磨性、热韧性和热化学稳定性。刀具材料:超细晶粒硬质合金、SIC晶须增强陶瓷、聚晶立方氮化硼(PCBN)及聚晶金刚石(PCD)等。工件:干切削产生大量热,易造成工件热变形,影响加工精度。因此,对于灰铸铁一类熔点较高、热传导系数
16、和热膨胀系数较小的材料适合干切削,大质量工件因温升小,比小质量工件更适于干切削。机床:干切削机床应尽可能是超高速机床,这种机床可降低30%左右切削力,95%以上切削热由切屑带走,工件可基本保持室温状态。机床应有吸尘、排屑装置,防止干切削时出现的金属悬浮颗粒进入机床运动副加剧部件磨损,机床工作台或主轴应尽可能呈倾斜或立式布局,以利排屑。,第九章 已加工表面质量(p143),概述:已加工表面质量的内容,主要是找出影响已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因素,和降低表面粗糙度的方法。已加工表面质量影响机器零件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及其配合性质,因而影响机器零件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性能,因此必须掌握已加工表面质量的变化规律和影
17、响因素。其主要内容为:一.已加工表面的形成过程 二.已加工表面质量 三.已加工表面粗糙度 四.表面层材质变化,9-1已加工表面质量的概念(p143),(1)表面几何学方面:主要指零件最外层表面的几何形状,通常用表面粗糙度表示。(2)表面层材质的变化:零件加工后在一定深度的表面层出现变质层,在此晶粒组织发生严重畸变,金属的力学、物理及化学性质均发生变化。,9-1已加工表面质量的概念(p143),1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太大:(1)实际接触面积小,易磨损。(2)应力集中,疲劳强度低。(3)接触刚度低,影响工作精度。(4)易吸附、积聚气、液体,易被腐蚀。表面粗糙度太小:不利于储存润滑油,易磨损。,表
18、面粗糙度比较样板,2.加工硬化:塑性材料切削后表面层金属强度大,硬度大,塑 性小的现象。降低零件抗冲击能力;加速刀具磨损,增大切削力。3.残余应力:使零件变形,影响工件形状和尺寸精度,使表面 产生裂纹。压应力提高疲劳强度。张应力表面产生裂变,降低疲劳强度。,9-2已加工表面的形成过程(p144),前后刀面形成刃口钝圆半径,硬质合金刀为18-32m。后刀面上的Fn及Ff分别使工件产生径向和切向的塑性变形和弹性变形。刀刃为小半径的圆柱表面,O点以上部分沿前刀面流出。O点以下部分沿后刀面流出,成为已加工表面。因剧烈“碾压”与摩擦,表层金属性质不同于基体,称加工变质层。见教材P145图9-3b)。刀刃
19、钝圆部分OB、VB及CD三部分构成后刀面上的总长度,它的接触对已加工表面质量有很大影响。,已加工表面的形成过程,9-3已加工表面粗糙度(p145),一、表面粗糙度产生的原因已加工表面粗糙度由两部分叠加而成1)几何因素所产生的理论粗糙度(理论粗糙度)切削刃相对于工件运动时,把切削刃看作是几何学的线,而应该形成的加工表面粗糙度。2)切削过程不稳定因素所产生的粗糙度(非正常原因造成的粗糙度)指切削过程中出现的非正常原因(积屑瘤、鳞刺及切削变形、刀具的边界磨损、刀刃与工件相对位置变动等)而造成的表面不规则不平度。,1.残留面积当r0,由图知,残留面积高度 Rmax r-r2-(f/2)2 1/2 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属切削原理 金属 切削 原理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14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