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件】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P90.ppt
《【大学课件】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P90.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课件】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P90.ppt(9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http:/,2,认识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1、认识主体,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3,自然性、社会性、意识性,认识主体的特点,鲁滨逊,狼孩卡玛拉,1、认识主体,4,一个残废!,真美!,有伤风化!,意识性,认识主体的特点,1、认识主体,5,认识客体是指主体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认识客体,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2、认识客体,6,第一,客观性。第二,动态性。第三,多样性。,认识客
2、体的特点,2、认识客体,7,认识中介是指把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利用的一切条件,包括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认识主体,认识客体,认识中介,认识中介,3、认识中介,8,物质工具,认识中介,3、认识中介,9,观念工具,认识中介,3、认识中介,10,民族语言,柴门霍夫,世界语言,语言工具,认识中介,3、认识中介,11,4、主客体的辩证关系,主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环节:决策(要求:合目的 合规律)目标制定 组织和管理 结果检验,决策,目标制定,组织和管理,结果检验,关系,反馈和调节,12,(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你要有知识,你
3、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尝一尝。,13,变化发展着的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贝汉卫博士,(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4,实践也不断提供大量有关的经验材料以及新的认识工具,使人们能够不断解决认识课题,使认识不 断向前发展。,哥白尼,第谷,(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5,结绳记事,实践也不断提供大量有关的经验材料以及新的认识工具,使人们能够不断解决认识课题,使认识不 断向前发展。,(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6
4、,实践也不断提供大量有关的经验材料以及新的认识工具,使人们能够不断解决认识课题,使认识 不断向前发展。,(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7,实践还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8,(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1、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9,(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1、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20,二、认识的本质,1、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识本质的科学规定,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 能动反映,就认识活动在人的全部生存活动中的地位来说,它本质上是
5、一种主体与客体间的反映与被反映关系,它以主客体实践关系为基础,同时渗透着主客体的价值关系。,红花!,21,就认识活动自身的内在层次性来说,它是以主客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为基础,以人所特有的精神活动为本质内容的反映过程。,鬼从何来?,蛇!,杯弓蛇影,二、认识的本质,1、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识本质的科学规定,22,就认识活动中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的机制来说,认识是摹写、选择、建构和创造的统一。,主体,客体,摹写,选择,建构,创造,认识,二、认识的本质,1、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识本质的科学规定,2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反映论:是指确认认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的
6、认识论原则,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二、认识的本质,2、与其它哲学认识论的区别,2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了唯心主义先验论。,没有被反映者,就不能有反映。,二、认识的本质,2、与其它哲学认识论的区别,25,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先验论认为:人的认识和认识能力是先于感觉经验、先于实践的东西,是先天就有的。它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二、认识的本质,2、与其它哲学认识论的区别,26,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了唯物主义可知论,反对了不可知论。,荀子,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二、认识的本质,2、与其它哲学
7、认识论的区别,2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了唯物主义可知论,反对了不可知论。,费尔巴哈,自然界是一本不隐藏自己的大书,只要我们去读它,我们就可以认识它。,二、认识的本质,2、与其它哲学认识论的区别,28,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了唯物主义可知论,反对了不可知论。,庄子,康德,二、认识的本质,2、与其它哲学认识论的区别,29,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反对直观被动的反映论。,旧唯物主义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主体,客体,主体,实践,客体,二、认识的本质,2、与其它哲学认识论的区别,30,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关于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的认识形式,它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8、,1、感性认识,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一)从实践到认识,含义,31,感觉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的一种最简单的反映形式。,硬!,红!,甜!,感性认识的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1、感性认识,32,知觉是对事物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综合反映。,一个又甜又硬的红苹果!,苹果(知觉)=红+甜+硬+,感性认识的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1、感性认识,33,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感性形象。,表象,感性认识的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1、感性认识,34,直接性:感性认识与客观对象之间不存在中介,是人们感觉器官对事物的直接感知。,具体性:感性认识是以感觉、知觉、表象这样具体形象的形式,反映事物的表面现
9、象。,感性认识的特点,1、感性认识,35,理性认识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头脑的思维活动得到的关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F=GM1M2/R2,2、理性认识,(一)从实践到认识,含义,36,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水果,理性认识的形式,概念、判断、推理,2、理性认识,37,判断是对事物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思维形式。,水果,苹果是水果。,西红柿不是水果。,理性认识的形式,概念、判断、推理,2、理性认识,38,推理是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由已有判断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卡斯帕洛夫与“深蓝”对弈,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帝国主义是反动派,帝国主义是纸老虎,理性认识的形
10、式,概念、判断、推理,2、理性认识,39,间接性:即它不是人们在接触事物中直接产生,而是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经过头脑思维才产生的对事物的间接反映。,抽象性:即它不是具体形象地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是以概念、判断、推理这样抽象的逻辑思维形式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理性认识的特点,2、理性认识,40,(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赖,F=GM1M2/R2,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于源来,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一)从实践到认识,41,舍罕王赏麦,舍罕国王:当然可以?!,班达依尔:陛下,我只要,(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赖,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一)从实践到认识
11、,42,这花是红的。,感觉,判断,(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一)从实践到认识,43,(1)掌握丰富的、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4、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一)从实践到认识,44,第谷,开普勒,(2)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思考,4、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一)从实践到认识,45,培根,(2)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思考,4、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一)从实践到认识,46,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1、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二)从认识到实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课件 大学 课件 人类社会 及其 发展规律 P90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13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