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概论绪论》PPT课件.ppt
《《遥感概论绪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遥感概论绪论》PPT课件.ppt(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遥感概论,课程定位及主要内容,课程在专业中的定位专业基础课程地表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主要内容遥感概念和遥感技术系统(第1章)遥感的物理基础(第2,3章)遥感数据的获取和遥感图像特征(第47章)遥感图像处理(第8章)遥感图像解译(第910章)遥感应用(第11章),教学组织,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上机实验考核方式:平时成绩 30%(出勤、作业、实验报告)期末考试 70%,教学目的,理解遥感基本概念和技术体系,了解遥感技术发展的前沿动态理解遥感的物理基础理解几种遥感成像方式的原理,掌握遥感图像特征掌握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的主要原理和方法理解遥感图像解译的原理,掌握典型遥感图像的判读方法以及遥感图像的计
2、算机分类方法了解遥感信息的应用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和遥感软件的应用能力初步具备解决遥感技术实际应用基本问题的能力,教学要求,上课认真听讲,记笔记,不懂的地方及时提出或课后查阅相关资料认真完成课后作业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并按时上交自觉阅读课后参考书目,参考资料 教材和参考书目,参考资料 遥感网站,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 各种论坛与数据网,第一章 绪论,本章主要内容:遥感的基本概念遥感技术系统遥感的特点遥感的分类遥感的发展简史,1 什么是遥感,遥感一词来自英语Remote Sensing,即“遥远感知”中国古代:千里眼(物体、光、眼睛)顺风耳
3、(声音、空气、耳朵),1 什么是遥感,字面理解:遥远的感知(Remote Sensing,RS)广义遥感:泛指各种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 电磁波遥感(光、热、无线电波)力场遥感(重力、磁力)声波遥感 地震波遥感 空对地 地对空 空对空,物理探测,用传播信息的载体或媒介来定义,用目标与观测者的相对位置关系来定义,1 什么是遥感,狭义遥感: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感知什么:地物目标的电磁波特性 怎样感知:使用探测仪器,不与目标相接触 为什么感知:揭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1 什么是遥感,辨析三
4、个概念:遥测:对被测物体某些运动参数和性质进行远距离测量的技术,分为接触测量和非接触测量遥控:远距离控制目标物运动状态和过程的技术遥感:常常综合运用遥测和遥控两种技术,2 遥感技术系统,遥感技术系统:是一个从地面到空中直至空间,从信息收集、存储、传输处理到分析判读、应用的完整技术系统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信息源信息的获取信息的记录和传输信息的处理信息的应用,2 遥感技术系统,2 遥感技术系统,信息源任何地物都可以发射、反射和吸收电磁波信号,都是遥感信息源目标物与电磁波发生相互作用,会形成目标物的电磁波特性,这为遥感探测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依据,2 遥感技术系统,信息的获取地物空间信息主要由搭载在遥感平
5、台上的传感器来获取传感器:接收、记录地物电磁波特征的仪器,主要有:扫描仪、雷达、摄影机、光谱辐射计等遥感平台:装载传感器并能使其正常工作的工具,主要有:地面平台、空中平台、空间平台,2 遥感技术系统,信息的记录和传输传感器接收到目标地物的电磁波信息,记录在数字介质或胶片上数字介质上的信息可通过卫星上的微波天线传输给地面卫星接收站(航天遥感数据);胶片由人或回收舱送至地面回收(航空/近地面遥感数据),地面卫星接收站:接收、处理、存档、分发各类地球资源遥感卫星数据并进行相关技术研究,为遥感应用提供数据服务,中国科学院遥感卫星地面站,2 遥感技术系统,遥感信息处理定义:运用光学仪器和计算机设备对所获
6、取的遥感信息进行校正、分析和解译处理的技术过程类别:校正处理增强处理融合处理分类处理目的:通过对遥感信息的校正、分析和解译处理,掌握或清除遥感原始信息的误差,归纳出被探测目标物的影像特征,然后依据特征从遥感信息中识别并提取所需的有用信息,2 遥感技术系统,遥感信息应用信息应用:指专业人员按不同的目的将遥感信息应用于各业务领域的使用过程基本方法:将遥感信息作为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源,供人们对其进行查询、统计和分析利用应用领域:自然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地质矿产勘探、地图测绘、军事以及城市建设和管理等,3 遥感的特点,宏观性同一时刻获取大面积数据资料动态性快速、周期性地对同一地点连续观测技术手段多,信
7、息海量多波段高光谱,低高的分辨率,主动被动,二维三维应用领域广泛,经济效益高美国投入效益比:1:80,3 遥感的特点,宏观性覆盖范围大、信息丰富一景TM影像为185185平方公里影像包含各种地表景观信息,有可见的,也有潜在的,3遥感的特点,动态性重复探测,有利于进行动态分析对同一地区重复观测一次 Landsat 16天SPOT 26天CBERS 4-5天气象卫星FY-1每天可覆盖地球2次,Las Vegas,1992,Las Vegas,1986,Las Vegas,1972,3 遥感的特点,技术手段多,信息海量可以获得可见光、紫外、红外及微波波段的信息波段的延长使对地球的观测走向了全天候,S
8、pace Imaging,Space Imaging,Green Reflectance,NIR Reflectance,多波段图像,green,red,Near-infra red,多波段图像,4 遥感的分类,按遥感平台分类按工作波段分类按传感器工作原理分类按资料获取方式分类波段宽度与波谱的连续性分类按应用领域分类,4 遥感的分类,按遥感平台分类(航天、航空、地面遥感),航天遥感,轨道卫星,载人飞船(500 km),航天飞机(300 km),探空火箭(100-650 km),地球同步卫星,太阳同步卫星,长寿命(500-1000 km),(36000 km),短寿命(150-500 km),地
9、面遥感,高塔(300m),车船(30m),观测架(几米),航空遥感,飞机,气球,飘浮气球(50km),系留气球(5km),高空飞机(15km),中空飞机(9-15km),低空飞机(9km),4遥感的分类,按传感器探测波段分类紫外遥感(0.05-0.38m):收集和记录目标物在紫外波段辐射能量可见光遥感m):收集和记录目标物反射的可见光辐射能量,传感器有:摄影机、扫描仪、摄像仪等红外遥感(0.76-1000m):收集与记录目标物反射与发射的红外能量,传感器有:摄影机、扫描仪等微波遥感(1mm-1m):收集和记录在微波波段的反射能量,传感器有:扫描仪、微波辐射计、雷达、高度计等,4遥感的分类,按传
10、感器工作方式分类被动遥感:传感器不向目标发射电磁波,仅被动接收目标物的自身发射和对自然辐射源的反射能量主动遥感:传感器主动发射一定电磁波能量,并接收目标的后向散射信号,被动遥感和主动遥感的区别,4遥感的分类,按遥感资料获取方式分类成像遥感:传感器接收的目标电磁辐射信号可转换成(数字或模拟)图像非成像遥感:传感器接收的目标电磁辐射信号不能形成图像,4遥感的分类,按应用领域分类土地遥感(Domanial)环境遥感(Environmental)大气遥感(Atmospheric)海洋遥感(Oceanographic)农业遥感(Agricultural)林业遥感(Forestry)水利遥感(Hydrog
11、raphic)地质遥感(Geological),5 遥感的发展简史,Remote Sensing 的提出:美国海军研究局的艾弗林普鲁伊特于 1960年提出,1961年正式通过发展阶段:无记录的地面遥感阶段(1608-1838)有记录的地面遥感阶段(1838-1857)空中摄影遥感阶段(1858-1956)航天遥感阶段(1957-),5 遥感的发展简史,无记录的地面遥感阶段(1608-1838)1608年 汉斯李波尔赛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望远镜1609年 伽利略制作了放大3倍的望远镜开辟了远距离观测的先河,5 遥感的发展简史,有记录的地面遥感阶段(1838-1857)1839年 达盖尔(Dague
12、rre)与尼普斯(Niepce)发明了摄影术,成功的利用胶片进行拍摄1849年 法国的Aime Laussedat制定了摄影测量计划,成为有目的有记录的地面遥感发展阶段的标志 摄影技术的发明,并与望远镜相结合为远距离摄影,J N Niepce(1826,France)The worlds first photographic image,Upper loft of the house,Pear tree&a patch of sky showing,Another wing of the house,The slanting roof of the barn,5 遥感的发展简史,空中摄影遥感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遥感概论绪论 遥感 概论 绪论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12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