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绪论》PPT课件.ppt
《《遗传学绪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遗传学绪论》PPT课件.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制作:吴瑞娟,遗传学,Genetics,东华理工学院 生物系,吴瑞娟,制作:吴瑞娟,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教材:遗传学,刘祖洞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5月第二版参考资料:遗传学,王亚馥、戴灼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现代遗传学,赵寿元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生物学分册(遗传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12月出版,制作:吴瑞娟,教学内容,制作:吴瑞娟,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什么是遗传学第二节 遗传学的发展第三节 遗传学与国民经济的关系第四节 遗传学的特点与学习方法,制作:吴瑞娟,本章要点,1.遗传、变异的含义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2.遗传学的概
2、念、研究对象和任务3.遗传学的发展简史及其在理论和实践中的意义,制作:吴瑞娟,第一节 什么是遗传学,1.1.1 遗传和变异的概念1.1.2 遗传学的概念,制作:吴瑞娟,1.1.1 遗传和变异的概念,一、遗传(heredity):指世代间相似的现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二、变异(Variation):指同种个体间的差异。“母生九子,九子各别”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最普遍、最基本的两个特征。,制作:吴瑞娟,制作:吴瑞娟,制作:吴瑞娟,制作:吴瑞娟,制作:吴瑞娟,制作:吴瑞娟,三、二者关系:遗传是物种的连续性与相对稳定的保证,变异是生物界得以进化发展的内因及动力。没有变异,生物界就失去进化的材料,遗传
3、只是简单的重复;没有遗传,变异不能积累,变异失去意义,生物也就不能进化。遗传和变异都离不开一定的环境条件。,制作:吴瑞娟,1.1.2 遗传学的概念,一、遗传学(Genetics):是研究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的科学。Genetics一词由英国遗传学家W贝特森在1909年首先提出。,制作:吴瑞娟,二、研究范围:1.遗传物质的本质2.遗传物质的传递3.遗传信息的实现,制作:吴瑞娟,制作:吴瑞娟,三、材料和方法:1.方法:杂交(最常用),生物化学方法,遗传工程技术。2.材料:要求生活周期短、体型小。如:果蝇、小鼠、拟南芥、线虫、大肠杆菌及其噬菌体、链孢霉和粪壳菌。,制作:吴瑞娟,制作:吴瑞娟,四、研究任务
4、1.阐明: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表现规律;2.探索:遗传和变异原因物质基础内在规律;3.指导:动植物和微生物育种提高医学水平。,制作:吴瑞娟,第二节 遗传学的发展,1.2.1 遗传学建立前1.2.2 遗传学的建立1.2.3 遗传学的发展,制作:吴瑞娟,1.2.1 遗传学建立前,一、遗传学起源于育种实践人类生产实践遗传和变异选择育成优良品种。,制作:吴瑞娟,二、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状遗传1.环境条件改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原因;2.用进废退学说和获得性状学说如长颈鹿、家鸡翅膀。,制作:吴瑞娟,三、达尔文的泛生假说广泛研究遗传变异与生物进化的关系。1.1959年发表物种起源著作,提出了自然选择和人工选
5、择的进化学说,认为生物是由简单复杂、低级高级逐渐进化而来的。2.承认获得性状遗传的一些论点提出“泛生论”假说。,制作:吴瑞娟,四、魏斯曼的种质连续论1.种质连续论:种质是世代连续不绝的;2.支持选择理论;3.否定后天获得性遗传:老鼠22代割尾巴试验。,制作:吴瑞娟,1.2.2 遗传学的建立,一、孟德尔(Mendel)论文的发表(1865)Mendel根据前人的工作和他自己进行了八年的豌豆杂交试验,于1866年发表了划时代的论文植物杂交试验,提出了遗传因子的概念和遗传因子分离和重组的假设。,制作:吴瑞娟,制作:吴瑞娟,制作:吴瑞娟,对遗传现象的认识,从单纯的描述科学的分析验证。遗憾的是,Mend
6、el的思想和理论远远超越了时代,使得他的工作当时没有得到世人应有的重视,以致被埋没了30多年。,制作:吴瑞娟,二、孟德尔(Mendel)的遗传因子假说:1.生物性状受细胞内遗传因子控制。2.遗传因子在生物世代间的传递遵循分离和独立分配两个基本规律。注:分离规律和独立分配规律是近现代遗传学最主要的、不可动摇的基础。,制作:吴瑞娟,三、Mendel论文的重新发现(1900)1900年,荷兰De Vries、德国Correns和奥地利Tschermak 得出了与Mendel发现的相同的遗传规律,并重新发现了埋在故纸堆里30多年的Mendel的论文。因此,1900年被公认为遗传学建立和开始发展的一年。
7、Genetics作为一个学科的名称则是由Bateson于1909年首先提出的。,制作:吴瑞娟,1.2.2 遗传学的建立,制作:吴瑞娟,1.2.3 遗传学的发展,一、孟德尔时期(1900-1909)1.1903年,Sutton美&Boveri德发现染色体与遗传因子行为的平行性,推测: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染色体假说)。,制作:吴瑞娟,2.1909年,Johnnsen 丹麦提出用gene代替遗传因子,并区分“基因型”与“表现型”,把遗传基础与性状表现科学地予以区分。3.1902-1909年,Beteson 英提出Genetics这一学科名称,并创立了等位基因、杂合体、纯合体、F1、F2等术语,并
8、发表了代表性著作孟德尔的遗传原理。,制作:吴瑞娟,二、细胞遗传学时期(1910-1940)1.1910年,Morgan等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证实了基因与染色体活动平行的假说,提出连锁交换定律,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这样,以遗传的染色体学说为核心的基因论,就形成了经典遗传学的理论体系。,制作:吴瑞娟,基因学说的主要内容有:.种质(基因)是连续的遗传物质;.基因是染色体上的遗传单位,有很高的稳定性能自我复制和发生变异;.在个体发育中,基因在一定条件下,控制着一定的代谢过程表现相应的遗传特性和特征;.生物进化主要是基因及其突变等。,制作:吴瑞娟,2.1927年 由Muller美和1928年S
9、tadler 美分别在动植物中发现了X射线的诱变作用。3.1930年Fisher的自然选择的遗传学原理、1931年Wright孟德尔式种群的进化和1932年Haldane的自然与人工选择的数学原理,共同构成了群体遗传学的数学基础,使遗传学的发展从个体水平拓宽到群体水平。,制作:吴瑞娟,三、微生物遗传学时期(1940-1960)1.1941年,Beadle&Tatum提出“一个基因一个酶”假说,把基因与蛋白质功能结合起来。2.1944年,Avery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制作:吴瑞娟,3.1946年,Lederberg&Tatum以大肠杆菌为材料,证明了细菌的遗传重组。同
10、年,Delburck等证实了噬菌体的遗传重组。4.1955年,Benzer研究了Coli.的T4噬菌体的精细结构,提出了“顺反子”、“重组子”和“突变子”的概念。,制作:吴瑞娟,四、分子遗传学时期(1953-)1.1953年,Watson&Crick提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分子遗传学及以之为核心的分子生物学建立的标志1962年诺贝尔奖。,制作:吴瑞娟,制作:吴瑞娟,2.1961年,Nirenberg破译遗传密码(1969年诺贝尔奖)3.1962年,Jacob&Monod的操纵子学说(1965年诺贝尔奖)4.1970年,Temin等发现反转录酶(1975年诺贝尔奖)5.1972年,Berg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遗传学绪论 遗传学 绪论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12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