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平面设计》PPT课件.ppt
《《道路平面设计》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平面设计》PPT课件.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设计,第一节 概述,第三节 城市道路平面定线,第二节 道路平曲线设计,第一节 概述,路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平面其中间位置的一条线 道路的中线沿中线竖直剖切再行展开 纵断面中线上任意一点的法向切面 横断面。协调设计。,不打方向盘a=0、等角速度W打方向盘a=常数、打方向盘的角速度均匀变化a=变数。,导向轮旋转面与纵轴之间夹角a,一、平曲线线形要素1、汽车的行驶轨迹,2、与上述三种关系对应的行驶轨迹线(1)曲率为零(曲率半径为无穷大)的线形,即直线(2)曲率为常数(曲率半径为常数)的线形,即圆曲线(3)曲率为变数(曲率半径为变数)的线形,即缓和曲线,二、直线:1、优点(1)
2、、布设简单(2)、视距良好(3)、方向明确(4)、距离短捷(5)、行车安全2、缺点(1)、视力疲劳(2)、注意力不集中(3)、易发事故(4)、街景单调,3、最大直线长度:目前最大直线长度的量化还是一个需要研究的课题,目前各国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德国和日本规定20V(单位为米,V为计算行车速度,用公里/小时为单位),美国为180s的行程,我国对于设计速度大于或等于60km/h的公路最大直线长度为以汽车按设计速度行驶70s 左右的距离控制,一般直线路段的最大长度(以m 计)应控制在设计速度(以km/h 计)的20 倍为宜。,4、直线最小长度(1)、同向曲线间最小长度:若在同向曲线间插入短直线容易产生
3、把直线和两端的曲线看成为反向曲线的错觉,当直线过短时甚至可能把两个曲线看成一个曲线,容易造成司机的判断错误。对于设计速度大于或等于60km/h的公路,同向曲线之间直线的最小长度(以m计)以不小于设计速度(以km/h 计)的6倍为宜。,(2)、反向曲线间最小长度:在转向相反的两个圆曲线之间,如果没有设置缓和曲线,考虑到设置超高、加宽缓和段以及驾驶人员转向操作的需要,宜设置一定长度的直线。对于设计速度大于或等于60km/h的公路,反向曲线之间的最小直线长度(以m 计)以不小于设计速度(以km/h 计)的2倍为宜。,4、关于直线的运用,直线的最大与最小长度应有所限制,一条公路的直线与曲线的长度设计应
4、合理。最大直线长度不必太拘泥,最小长度应该保证。,四、圆曲线,1、概述,圆曲线是路线平面设计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常用的单曲线、复曲线、双(多)交点曲线、虚交点曲线、回头曲线等均包含了圆曲线,圆曲线具有易与地形相协调、可循性好、线形美观、容易测设等优点,使用十分普遍。,2、圆曲线的优点.符合地形、布线灵活.线形优美3、圆曲线的缺点.路线较直线长.行车受力复杂.视距受阻.驾驶劳动强度大.测设、施工等工作量大、计算复杂,3、描述圆曲线的指标,最小圆曲线半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车辆在设置超高的曲线上安全行驶,满足最低舒适性要求的半径规定值。尽量避免使用,只有当路线受地形或其它条件限制时方可使用。设置超高推
5、荐半径通常情况下采用的最小半径,兼顾汽车行驶的要求与使用上的可能,设计时建议的最小值,设超高。设置超高最小半径,道路曲线半径较大、离心较小时,汽车沿双向路拱(不设超高)外侧行驶的路面摩擦力,足以保证汽车行驶安全稳定采用的最小半径。公路:不设缓和曲线半径=不设超高半径,城市道路:不设缓和曲线半径不设超高半径。,确定最小半径的原则,圆曲线最小半径是以汽车在曲线部分能安全而又顺适地行驶所需要的条件,而确定的圆曲线最小半径的实质是汽车行驶在公路曲线部分时所产生的离心力等横向力不超过轮胎与路面的摩阻力所允许的界限。不产生横向滑移。,横向力系数,极限值为路面与轮胎之间的横向摩阻系数,超高横坡度,最大圆曲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道路平面设计 道路 平面设计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12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