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平面交叉设计》PPT课件.ppt
《《道路平面交叉设计》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平面交叉设计》PPT课件.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节 交叉口的视距与圆曲线半径,一、交叉口的视距(一)视距三角形 为了保证交叉口上行车安全,驾驶员在进入交叉口前的一段距离内,应能看到相交道路上的行车情况,以便能及时采取措施顺利驶过或安全停车。这段必要的距离应该大于或等于停车视距ST。视距三角形:由相交道路上的停车视距所构成的三角形称为视距三角形。在其范围内不能有任何阻挡驾驶员视线的障碍物。,第四节 交叉口的视距与圆曲线半径,一、交叉口的视距(一)视距三角形 为了保证交叉口上行车安全,驾驶员在进入交叉口前的一段距离内,应能看到相交道路上的行车情况,以便能及时采取措施顺利驶过或安全停车。这段必要的距离应该大于或等于停车视距ST。视距三角形:由
2、相交道路上的停车视距所构成的三角形称为视距三角形。在其范围内不能有任何阻挡驾驶员视线的障碍物。,(二)识别距离,识别距离:为保证车辆安全顺利通过交叉口,应使驾驶员在交叉口之前的一定距离能识别交叉口的存在及交通信号和交通标志等,这一距离称为识别距离。1无信号控制的交叉口 对无任何信号控制的交叉口,可采用各相交道路的停车视距。2有信号控制的交叉口 对有信号控制的交叉口,在车辆正常行驶条件下,识别距离力使驾驶员能看清交通信号和显示内容,能有足够时间制动减速直至停车,但这种制动停车并非急刹车。,3停车标志控制的交叉口,对停车标志控制的交叉口,一般为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交叉,主次关系明确,而且对标志的识别
3、要比对信号容易,因此,可采用式(8-10)及识别时间为2s计算。,二、交叉口的圆曲线半径,交叉口的圆曲线半径:交叉范围相交道路的圆曲线半径 分道转弯式圆曲线半径 加铺转角式圆曲线半径(一)相交道路的最小圆曲线半径,在交叉口范围内,主要道路的设计速度V仍采用路段规定值,次要道路可取路段的0.7倍;横向力系数可按不同计算行车速度在0.150.20之间选用;超高横坡ih,以不大于2%为宜,最大不应超过6%。,设计速度,当右转弯车辆比较多时,为保证右转车辆能以规定速度分道行驶,应对最小转弯半径加以限制。在右转车辆计算行车速度已确定的条件下,取=0.160.20,最小圆曲线半径的一般值采用ih=2%计算
4、,极限值用ih=6%计算。,(二)分道转弯式交叉口最小圆曲线半径,为了保证各种右转车辆能以一定速度顺利转弯,交叉口转角处的缘石或行车道边缘应做成圆曲线或多心复曲线。加铺转角边缘的圆曲线半径:,(三)加铺转角式交叉口转角半径,定义:在交叉口内增加左、右转车道,以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的设计方法。一、设置条件1平面交叉符合下列条件时应设右转车道:(1)平面交叉角小于60,且右转车较多时;(2)右转交通量大,且为主要交通方向时;(3)右转车辆所需车速较高时;(4)有特殊需要时。2平面交叉除下列条件外应设左转车道:(1)不允许左转弯时;(2)道路交通量很小,通行能力有富裕时;(3)相交道路设计速度为40
5、km/h以下,设计小时交通量小于200辆时;(4)无对向直行交通,且进口道车道数较路段多一条时。,第五节 交叉口的拓宽设计,二、设置方法,(一)右转车道设置方法 在进口道的右侧或同时在出口道的右侧拓宽右转车道。,二、设置方法,(一)右转车道设置方法 在进口道的右侧或同时在出口道的右侧拓宽右转车道。,(二)左转车道设置方法,左转车道是在进口道左侧扩宽出的车道。1宽型中间带:当没有较宽中间带(一般不小于5m)时,将道口一定长度的中间带压缩宽度,由此增辟出左转车道。,(二)左转车道设置方法,2窄型中间带:当设有较窄中间带(宽度小于5m)时,利用中间带后宽度不够,可将道口单向或双向车道线向外侧偏移,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道路平面交叉设计 道路 平面交叉 设计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12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