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测量》PPT课件.ppt
《《道路工程测量》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工程测量》PPT课件.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道路工程测量,道路工程测量概述,在道路的勘测设计和施工中所进行的测量工作称为道路工程测量。道路工程测量的工作程序:“先控制后细部”的原则,一般为先进行道路工程控制测量和沿路线的地形测量,再进行道路工程的高计,然后进行道路工程的施工测量。,道路工程测量概述,道路工程控制网的特点 只沿线路方向大布设,是一个长达数公里、数十仅是甚至数百公里而宽度只有数十米或数百米的狭长带状控制网,并且需要与国家或城市控制网联测,以纳入统一的大地坐标系统。,道路工程测量概述,控制网的发展 传统的路桥控制测量以三角网和导线网为主要布网形式。由于三角测量布网、选点比较困难,导线测量具有选点容易、布网灵活的特点,随着测距仪
2、、全站仪的普及,导线测量逐渐代替三角测量成为道路测量的常用控制测量方式。,道路工程测量概述,推荐布网方式 全局范围内用GPS技术来建立首级控制网,再用导线网或边角网方法进行控制网的加密。,道路工程测量概述,高程控制为道路工程建立高程控制的中线水准测量称为基平测量,常用三、四等水准测量来建立。通过WGS-84椭球体高程与大地水准面黄海高程系的转换,用GPS技术也可以测定控制点的高程,其精度已能过到三、四等水准测量精度,因此GPS测定高程也可用于路线水准测量中的基平测量,道路工程测量概述,道路勘测设计测量初测:在沿着路线可能经过的范围内大同市导线和水准路线,测量路线带状地形图和地形纵断面图,收集沿
3、线的地质、水文等资料,作纸上定线,编制比较方案,为初步设计提供依据。根据初步设计,选定某一定线方案。定测:在选定设计方案的路线上进行中线测量、纵断面和横断面测量以及局部地区的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等,为中线纵坡设计、工程量计算等道路技术提供详细的测量资料。,道路工程测量概述,道路施工测量的工作施工前和施工中,需要恢复中线、测设路基边桩和竖曲线等。工程逐项结束后,还应进行竣工验收测量,为工程竣工后的使用、养护提供必要的资料。,道路中线测量,道路中线测量是把道路的设计中心线测设在实地上。道路中线的平面几何线型由直线和曲线组成。中线测量工作:测设中线上各交点(JD)和转点(ZD)、量距和钉桩、测量转点
4、上的偏角、测设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等,中线测量,平面线型 由直线和曲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组成。,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中线测量的概念,通过直线和曲线的测设,将道路中心线的平面位置测设到地面上,并测出其里程。即测设直线上、圆曲线上或缓和曲线上中桩。,路线的交点和转点测设,路线的各个交点是相邻直线段的相交之点。交点(包括起点和终点)是详细测设道路中线的控制点。一般先在初测的带状地形图上进行纸上定线,设计交点的位置,然后实地测设交点位置。转点是路线直线段上的点。定线测量中,当相邻两交点互不通视或直线段较长时,需要在其连线(直线段)上测定个或几个转点,以便在交点测量转折角和直线量距时作为照冷和定线的目
5、标。路线直线段上,一般每隔200300米设一转点,另外,在路线与其它道路交叉处以及路线上需设置桥、涵等构筑物处,也需要测设转点。,交点的测设方法,一、根据地物测设交点 二、根据导线点和交点的设计坐标测设交点三、放点穿线交点法测设交点 放点穿线测设交点,转点的测设方法,两交点间设转点 延长线上设转点,交点(JD)测设方法一,根据与地物的关系测设路线交点JD12的位置已在地形图上确定,可在图上量出交点到两房角和电杆的距离,在现场根据相应的房角和电杆,用皮尺分别量取相应尺寸,用距离交会法测设出JD12交点。,交点(JD)测设方法二,根据导线点和交点的设计坐标测设交点根据附近导线点和交点的设计坐标,反
6、算出有关测设数据,按坐标法、角度交会法或距离交会法测设出交点。根据 导线点6、7和JD1三点的坐标,反算出方位角和6点到JD1之间的距离D,按极坐标法测设JDl。有全站仪的情况下可直接进行坐标放样,交点(JD)测设方法三,放点穿线交点法测设交点放点在图上选定中线上的某些点,根据邻近地物或导线点量得测设数据,用合适的方法(极坐标法、支距法等)在实地测设出这些点P1、P2、P3、P4。,极坐标法和支距法,交点(JD)测设方法三,穿线交点法测设交点穿线由于图解数据和放点测量工作中均存在偶然误差,使测设的这些点P1、P2、P3、P4不严格在一条直线上。采用目估法穿线或经纬仪视准法穿线,通过比较和选择,
7、定出一条尽可能多的穿过或靠近临时点的直线AB。最后在A、B或其方向上打下两个以上的转点,取消临时点桩。,交点(JD)测设方法三,穿线交点法测设交点定交点当两条相交的 直线AB、CD在地面上确定后,可进行交点测设。将经纬仪置于B点瞄准A点,倒镜,在视线上接近交点JD的概略位置前后打下两桩(骑马桩)。采用正倒镜分中法在该两桩上定出a,b两点,并钉以小钉,挂上细线。仪器搬至C点,同法定出c,d点,挂上细线,两细线的相交处打下木桩,并钉下小钉,得到JD点。,转点的测设方法一,两交点间设转点方法:在JD5、JD6的大致中间位置ZD架仪。瞄准JD5,望远镜转180度,定出JD6。测量出a、b距离和JD6到
8、JD6的距离。利用右式计算e值,实地量取e,得ZD点。有:在新定的ZD点架仪,检查三点是否在一直线上。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满足要求。,转点的测设方法二,延长线上设转点在JD8、JD9延长线上初定转点ZD。在ZDf上安置经纬仪,用正倒镜照准JD8,固紧水平制动螺旋俯视JD9,两次取中得到中点JD9。若JD9与JD9重合或偏差值f在容许范围内,即可将Jd9作为转点,否则应重设转点。用视距法定出a、b,则ZD应横向移动的距离e可按下式计算.将ZD按e值移至ZD。重复上述方法,直至符合要求为止。,路线转折角测定,线路的交点和转点确定后,可测量各交点的转折角。通常是测定线路前进方向的右角。用DJ2或DJ6经
9、纬仪按测回法观测一个测回。为了测设曲线,还要通过所测的右角 计算出线路的偏角。当 180时为右偏角(线路向右转),当 180时为左偏角(线路向左转)。右偏角或左偏角的计算按下式进行:,转角的计算,当左 180时,为右转角,有:y=左-180当左180时,为左转角,有:z=右-180,路线分角线测定,在转折角 测定后,定出其分角线方向C,在此方向上钉临时桩,以便日后测设线路曲线的中点。,里程桩(中桩)的设置,道路中线上除了交点和转点桩以外,还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里程桩。它的作用是:既详细标定了路线的位置和路线长度,又是施测路线纵、横断面的依据。设置里程桩的工作主要是定线、量距和打桩。各桩的桩号表示该
10、桩距路线起点的里程,例如,某交点桩距路线起点的距离为3135.12m,其桩号为“JD3+135.12”。,里程桩(中桩)的设置,里程桩分为整桩和加桩整桩是由路线起点开始,直线上每隔20m或50m设置一桩,曲线上根据不同的曲线半径每隔20m,10m或5m设置一桩,如(a).加桩分为地形加桩、地物加桩、曲线加桩和关系加桩。地形加桩是标志沿中线地面起伏变化处、横各坡度变化处以及天然河沟、陡坎等地形变化处所设置的里程桩。地物加桩是指沿中线有人工构筑物的地方(例如,桥梁、涵洞处,路线与其它公路、铁路、渠道、高压线等交叉处,以及土壤地质变化处)加设的里程桩。如(b)所示的地物加桩标志此处有涵洞。曲线加桩是
11、指曲线上设置的主点桩,如圆曲线起点(ZY)、圆曲线中点(QZ)、圆曲线终点(YZ)。图(c)所示的曲线加桩表示此处为道路圆曲线的起点。关系加桩是指路线上的转点(ZD)桩和交点(JD)桩。,里程桩(中桩)的设置,在钉桩时,对于交点桩、转点桩、距线路起点每隔500m处的整桩、重要地物加桩(如桥、隧道位置桩),以及曲线主点校,都要打下6cmX6cm的方桩(图d所示),桩顶露出地面约20cm并钉上中心钉,在其旁边钉一指示桩(图e所示),指示桩为板桩。交点桩的指示桩应钉在曲线圆心和交点连线外距交点20cm的位置,字面朝向交点。曲线主点的指示桩字面朝向圆心。其余的里程桩一般使用板桩,一半露出地面,以便书写
12、校号,字面一律背向线路前进方向。,里程桩,圆曲线的测设,利用PC机软件或仪器计算出整条线路的坐标。把计算结果传到全站仪利用全站仪的坐标放样功能进行坐标放样全站仪安置于某控制点上,再照准另一控制点进行定向。调取仪器中的坐标或现场输入坐标进行放样。可用仪器自带的对边测量功能检查放样结果的准确性。,线路纵断面测量,路线纵横断面测量概述,纵断面测量又称线路水准测量。它的任务是测定中线上各里程桩的地面高程,绘制中线纵断面图,作为设计线路坡度、计算中桩填挖尺寸的依据。线路水准测量分两步进行:首先在线路方向上设置水准点,建立高程控制,称为基平测量;其次是根据各水准点高程,分段进行中桩水准测量,称为中平测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道路工程测量 道路 工程 测量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12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