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基础》PPT课件.ppt
《《道路交通基础》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交通基础》PPT课件.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道路工程,第二章 道路交通基础,本章提要,本章从交通工程学的原理出发,系统介绍设计车辆、设计车速;交通量;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平面、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立体交叉通行能力,第一节 设计车辆、设计车速,一、机动车设计车辆,按使用目的、结构或发动机的不同分成各种类型,而作为道路设计依据的汽车可分为三类,即:小型汽车、普通汽车、大型车,汽车外廓尺寸限界即对汽车的总高、总宽、总长的限制规定,这项规定适用于公路和城市道路运输用的汽车。汽车最大外廓尺寸应不超过如下限制规定:1.总高:4.0m;2.总宽(不包括后视镜):2.5m;3.总长:16m;(1)载重汽车(包括越野载重汽车)12.
2、0m;(2)客车12.0m;铰接式客车18.0m;(3)牵引车拖半挂车 16.5m;(4)汽车全挂汽车列车 20.0m。,国家标准GB158989对汽车的外廓尺寸限界的规定,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JTJ001-97)将机动车分为三类,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将机动车分为三类,二、设计速度(计算行车速度),设计速度(计算行车速度)是道路设计的重要因素,是确定道路几何尺寸的依据。,设计车速是决定公路几何形状的基本依据,曲线半径、超高、视距等技术指标都起着决定的作用,同时也影响着车道的尺寸和数目以及路肩宽度等指标的确定。其他如车道宽度、路肩宽度等虽与设计车速无直接关
3、系,但他们影响行车速度。,为了使汽车在各级公路上都能充分发挥其技术性能,达到应有的运输经济效益,并结合已有公路汽车行驶的实际情况,一级公路的平均行车速度应在60km/h以上,二级公路的平均行车速度应大于50km/h,三级公路的平均行车速度采用40km/h45km/h,四级公路采用35km/h。,第二节 交通量,交通量的概念:在选定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断面或某一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量。,其中:AADT是确定道路等级的控制性指标,平均日交通量,年平均日交通量,月平均日交通量,周平均日交通量,高峰小时交通量,交通调查、分析和交通预测是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现状评价、综合分析建设项目
4、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也是确定公路建设项目的建设规模、技术等级、工程设施、经济效益评价及公路几何线形设计的主要依据。,常用的交通量有:,设计小时交通量,设计小时交通量DHV,K值的分布范围11%15%,设计小时交通量的确定:取一年中的排序第30位最大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小时交通量;,车辆折算系数:教材中的表1-2-4,交通量的换算,远景设计年平均日交通量依道路使用任务及性质,根据历年交通观测资料推算求得。目前一般按年平均增长率累计计算确定。NdN0(1+)n-1式中:Nd远景设计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N0起始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包括现有交通量和道路建成后从其它道路吸引过来的交通量:年平均
5、增长率();n远景设计年限。,远景设计年平均日交通量计算:,交通密度,交通密度的定义:指在单位长度的道路上,一个车道或一个方向上某瞬时的车辆数,又称车辆密度。,N:路段内车辆数(辆),L:路段长度(km),亦可用下式表示,Q:单车道上的交通量(辆/h),Vs:区间平均车速(km/h),交通流三参数的基本关系,极大流量Qm,临界速度Vm,最佳密度Km,阻塞密度Kj,畅行速度Vf,速度与密度关系(Green Sheild)最基本的关系!,流量与密度关系,流量与速度关系,第三节 城市道路路段通行能力,第三节 城市道路路段通行能力,通行能力的定义:在一定的道路、交通、管制条件下,单位时间内,一条车道或
6、道路的某一断面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通行能力的影响因素,通行能力的分类,道路条件,交通条件,管制条件,环境条件,气候条件,规定运行条件,根据道路设施和交通实体的不同,根据车辆运行状态的特征,根据通行能力的性质和使用要求的不同,基本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和设计通行能力,机动车道通行能力、非机动车道通行能力和人行道通行能力,路段通行能力、交叉口通行能力、匝道和匝道连接点通行能力、交织路段通行能力,基本通行能力:指道路、交通、环境和气候均处于理想情况下,由技术性能相同的一种标准车辆,以最小的车头间隔连续行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一条车道(或一条道路)某一断面的最大车辆数。又称理论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
7、力:在实际的道路与交通条件下,在单位时间内能通过道路上某点的最大可能车辆数。,计算通行能力的方法,设计通行能力是指公路交通的运行状态保持在某一设计的服务水平时,单位时间内公路上某一路段可以通过的最大车辆数。通常作为道路规划和设计的依据设计通行能力是实际道路可能接受的通过能力,考虑了人为主观对道路的要求,按照道路运行质量要求及经济、安全、出人口交通条件等因素而确定作为设计依据的。设计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V/C(VC)比是在理想条件下,各级服务水平最大服务交通量与基本通行能力之比。,设计通行能力:,城市道路路段设计通行能力,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的一条机动车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受平面交叉口影响的机动
8、车道设计通行能力,道路分类系数,见表1-2-6通行能力车道折减系数,见表1-2-7交叉口折减系数,见表1-2-8,不计交叉口影响的多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第四节 公路通行能力,服务水平的定义:描述交通流之间的运行条件及其对汽车驾驶者和旅客感觉的一种质量测定标准。,如可以提供的行驶速度、舒适、方便、司机的视野以及经济、安全等方面所能得到的实际效果与服务程度,服务水平的评价指标,行驶速度和运行时间,车辆行驶时的自由程度,交通受阻或受干扰的程度,行车的安全性,行车的舒适性和方便性,乘客的满意程度,经济性,以行使速度、交通服务量与基本通行能力之比(V/C)作为评价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服务交通量:在通常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道路交通基础 道路交通 基础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12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