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系统》PPT课件.ppt
《《通信系统》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系统》PPT课件.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高速公路通信系统,提纲,模拟信号数字化,数字信号的多路复用,数据差错控制技术,模拟信号数字化,模拟信号数字化目的数字通信系统传输可靠、是发展方向。自然界的许多信号都是模拟的,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传输可以利用数字传输的优点。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称为A/D变换。传输到接收端转换为模拟信号,称为D/A变换。,采样量化编码,模拟信号在数字通信系统传输结构框图,模拟信号数字化,模拟信号数字化,采样量化编码解码,采样将时间上连续的信号变成时间上离散信号的过程。,用冲激脉冲进行理想采样,采样时间间隔均匀。,模拟信号数字化-采样,低通信号冲激采样及频谱,模拟信号数字化,收端重建的模拟信号m(t
2、),低通型模拟信号m(t),采样定理的含义,采样后的样值序列含有原模拟信号的信息,如果要把样点恢复成原模拟信号,在采样时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香农)采样定理。,低通信号的采样定理:一个频带限制在0fH内的低通信号m(t),如果采样频率fs 2fH,则可以由采样序列无失真地重建恢复原始信号m(t)。,模拟信号数字化,脉冲载波调制脉冲幅度调制PAM:用基带信号m(t)去改变脉冲的幅度。脉冲宽度调制PWM:用基带信号m(t)去改变脉冲的宽度。脉冲相位调制PPM:用基带信号m(t)去改变脉冲的相位。,模拟信号数字化,模拟信号数字化,量化用预先规定的有限个电平来表示模拟采样值的过程上述过程中有限个电平称为量
3、化电平。注意:采样是把时间上连续信号变换成时间上离散的信号。量化是将取值连续的采样信号变成取值离散的采样值序列。,量化的过程,T,s,),m,(6,T,s,),t,量化器,m,(,kT,s,),m,q,(,kT,s,),采样、量化、编码过程的示意图,图b:根据采样定理,m(t)经过采样后变成了时间离散、幅度连续的信号mS(t)。图c:将其送入量化器,就得到了量化输出信号mq(t)。这里采用了“四舍五入”法将每一个连续采样值归结为某一临近的整数值,即量化电平,这里采用了8个量化级,将图(b)中7个准确样值4.2、6.3、6.1、4.2、2.5、1.8、1.9分别变换成4、6、6、4、3、2、2。
4、,均匀量化的缺陷,-0.52=-1(1-0.52)/0.52=92%,均匀量化严重降低小幅值信号的信噪比,一般采用非均匀量化。,非均匀量化实际中常采用的方法有两种:见P123一种是采用13折线近似A律压缩特性一种是采用15折线近似律压缩特性,模拟信号数字化,A律压缩特性 A律压缩特性公式为:,式中A为压缩系数,表示压缩程度。在上图的曲线中:A1时,y=x,为无压缩即均匀量化情况。A值越大,在小信号处斜率越大,对提高小信号信噪比越有利。,A律压缩特性,y表示归一化的输出值。x表示归一化的输入值。A是压扩参数,表示压缩的程度。当A87.6时,压缩特性与A律13折线压缩特性相似。A律13折线压缩特性
5、对小信号信噪比的改善是靠牺牲大信号的量化信噪比换来的。,模拟信号数字化,A律13折线的建立对x轴不均匀分成8段,分段的方法是每次以二分之一对分。对y轴在01范围内均匀分成8段,每段间隔均为1/8。把x,y各对应段的交点连接起来构成8段直线。,模拟信号数字化,13折线近似A律以上分析的是第一象限,对于双极性信号,在第三象限也有对称的一组折线,也是7根。但其中靠近零点的1、2段斜率也都等于16,与正方向的第1、2段斜率相同,又可以合并为一根,因此,正、负双向共有2(8-1)-1=13 折,故称其为13折线。各段的斜率见下表。,A=86.6与 13 折线压缩特性的比较,模拟信号数字化,编码把量化的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信系统 通信 系统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11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