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机械原理》PPT课件.ppt
《《过程机械原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程机械原理》PPT课件.ppt(10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2章 过程机械原理入门,化工与能源学院,主要内容,绪论,一般机械原理研究机械中机构的结构和运动,以及机器的结构、受力、质量和运动。过程机械原理是研究机械及其系统中流程型物料的状态变化,以及这些物料和状态变化对机械及其系统影响的规律。,2.1 流体动力过程,流体动力学过程,流体静力学过程,流体动力过程,流体动力过程(fluid dynamical process)是指遵循流体力学规律的过程。它涉及泵、压缩机、风机、管道和阀门等过程设备与元件。,2.1.1 流体静力学过程,切应力作用下流体会变形,且无恢复原状的能力。,温度不变时,流体的体积随压力增大而缩小的性质。,压力不变时,流体的体积随温度升
2、高而增大的性质。,运动的流体,在相邻的流层接触面上,形成阻碍流层相对运动的等值而反向的摩擦力。,液体和气体的统称,2.1.1 流体静力学过程,深度相同的各点压力相同,形成一个等压水平面。,压力能和位能可以相互转化,但其总和保持不变。,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浮力等于其排开液体的体积。(阿基米德定律),密闭容器内的液体,外压力发生变化时,液体内任一点的压力均发生同样大小的变化。(帕斯卡原理、静压传递原理),流体静力学的性质,流体静力学是研究流体在外力作用下达到平衡的规律,以及这些规律的实际应用。,2.1.1 流体静力学过程,2.1.2 流体动力学过程,位能流体质量中心在重力作用下,高出某基准面而具有
3、的能量位能=mgZ,流体流动时具有的能量,动能流体流动时所具有的能量。,2.1.2 流体动力学过程,Re4000,2100Re4000,Re2100,流体流动时,各质点间互相平行,不相干扰,从层流过渡至湍流的中间状态,流体行为不稳定。,流体除了向前流动外,还造成许多漩涡,与侧边的流体混合。,流体流动的特征:,雷诺数(Reynolds number),2.1.3 流体输送过程的基本设备,流体输送过程采用泵来实现。离心泵:依靠高速旋转的叶轮,使液体在惯性离心力作用下获得能量提高压强,实现流体输送。往复泵:依靠泵缸内的活塞作往复运动来改变工作容积,实现流体输送。转子泵旋涡泵,2.1.4 流体输送过程
4、中使用的阀门,截止阀:靠阀芯压紧在阀座上截断闸阀:靠调节闸板控制阀门的开启球阀:阀芯为一个开有通孔的球,通过球的旋转实现对流体的控制。,2.2 热量传递过程,热量传递过程(heat transfer pocess)指遵循传热学规律的过程。是物质系统内的热量转移过程。热量传递过程涉及热量交换过程,其设备主要为换热器或热交换器。,2.2 热量传递过程,热传导(conduction),对流传热(convective heat transfer),辐射传热(radiation heat transfer),热量传递形式,物体各部分无相对位移,仅依靠物质分子、原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热运动而使热量从高温
5、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依靠流体微团的宏观运动而进行的热量传递,两个互不接触且温度不同的物体或介质之间通过电磁波进行的换热,2.2 热量传递过程,热量传递过程(heat transfer pocess)指遵循传热学规律的过程。是物质系统内的热量转移过程。热量传递过程涉及热量交换过程的设备主要为换热器或热交换器。,2.2 热量传递过程,2.2 热量传递过程,热管(heat tube)封闭的管壳中充以工作介质并利用介质的相变吸热和放热进行热交换的高效换热元件。热管技术是1963年美国LosAlamos国家实验室的发明的一种称为“热管”的传热元件,它充分利用了热传导原理与致冷介质的快速热传递性质
6、,透过热管将发热物体的热量迅速传递到热源外,其导热能力超过任何已知金属的导热能力。,2.2 热量传递过程,热管一般由管壳、吸液芯和端盖组成。热管内部是被抽成负压状态,充入适当的液体,这种液体沸点低,容易挥发。管壁有吸液芯,其由毛细多孔材料构成。热管一段为蒸发端,另外一段为冷凝端,当热管一段受热时,毛细管中的液体迅速蒸发,蒸气在微小的压力差下流向另外一端,并且释放出热量,重新凝结成液体,液体再沿多孔材料靠毛细力的作用流回蒸发段,如此循环不止,热量由热管一端传至另外一端。这种循环是快速进行的,热量可以被源源不断地传导开来。,2.2 热量传递过程,热管具有独特的热传导性较大的传热能力,可达紫铜热导率
7、的数倍到数千倍。优良的等温性。冷热两端的温差只有0.5。结构简单,无运动部件和噪声。,2.3 质量传递过程,质量传递过程(mass transfer process)指遵循传质诸规律的过程。它设计有关干燥、蒸馏、浓缩、萃取等传质过程及设备。,2.3.1 干燥过程,干燥过程的目的是除去某些原料、半成品及成品中的水分或溶剂,以便于加工、使用、运输、储藏等。物料与水分结合形式:化学结合水 包括水分与物料的离子结合和结晶性分子结合,若脱掉结晶水,晶体必遭破坏。物理化学结合水 包括吸附、渗透和结构水分。机械结合水 包括有毛细管水分、润湿水分和空隙水分。,存在于纤维或微小颗粒成团的湿物料中。,水和物料的机
8、械混合,易用加热和机械方法脱 除。,当毛细管半径大于10mm以上时,其中的水分为空隙水分。,2.3.1 干燥过程,用途,水果蔬菜干燥,谷物干燥,生物物料干燥,纤维物料干燥,食品干燥,其它干燥,用吸湿剂如浓硫酸、无水氯化钙、分子筛等除去气体、液体和固体中的少量水分。除湿有限,费用较高。只用于少量物料的除湿干燥。,用压榨、过滤、离心分离等机械方法除去湿分。该方法脱水快,费用省。去湿程度不高。如离心分离后水分含量达5%10%。板框压滤后含水量达50%60%,用热能加热物料,使物料中的水分蒸发后干燥。或者用冷冻法使水分结冰后升华而除去湿分,这是物料中常用的干燥方法。,2.3.1 干燥过程,机械干燥,化
9、学干燥,加热(冷冻)干燥,干燥过程采用的方法,2.3.1 干燥过程,干燥过程采用的设备,散粒状湿物料从加料口加入,热气体穿过流化床底部的多孔气体分布板,形成许多小气流射入物料层。将操作气速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时,颗粒物料悬浮在上升的气流中形成沸腾状流化床,料层内颗粒物料的相互碰撞、混合剧烈,气固两相间的传热传质过程得到强化,使物料得以干燥。干燥产品经床侧出料管卸出,湿废气体由引风机从床层顶部抽出排空,用旋风分离器分离所夹带的少量细微粉。,又称为流化床干燥器,是流态化技术在干燥作业上的应用。,湿物料,废气,热空气,干品,沸腾床干燥器(Fluidized bed dryer),喷雾干燥器(Spray
10、dryer),用于干燥溶液、浆液或悬浮液。液状物料由雾化器喷成雾状细滴并分散于热气流中,使水分迅速汽化而获得微粒状干燥产品。,雾滴直径通常仅为 3060m,每升料液具有 100600m2 的蒸发面积,故所需干燥时间很短(约为530s)。特别适合于干燥热敏性的物料,如牛奶、蛋制品、血浆、洗衣粉、抗菌素、酵母和染料等,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燃料、塑料及化学肥料等行业。,厢式(室式)干燥器(Tray dryer),小型的称为烘箱,大型的称为烘房,可同时处理多种物料。通常在常压或真空下间歇操作。厢内设有支架,湿物料放在矩形浅盘内,或悬挂在支架上(板状物料),空气经加热器预热并均匀分配后,平行掠过物料
11、表面,离开物料表面的湿废气体,部分排空,部分循环,与新鲜空气混合后用作干燥介质。,2.3.2 蒸馏过程,蒸馏是利用混合液体中各组分具有不同的挥发度来分离液体混合物的一种方法。在石油炼制、石油化工机化学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闪蒸罐,塔顶产品,yA,xA,加热器,原料液,塔底产品,Q,减压阀,2.3.2 蒸馏过程,2.3.2 蒸馏过程,蒸馏是在塔设备内进行的。塔设备截面一般为圆形,长径比很大,用以使气体与液体、气体与固体密切接触,促进其相互作用。,2.3.3 吸收过程,气体吸收是气体混合物中一种组分(或多种)从气相转移到液相的过程。混合气体分离最常用的操作方法之一。依据混合气体各组分在同一种液体溶
12、剂中物理溶解度(或化学反应活性)的不同,而将气体混合物分离的操作过程。本质上是混合气体组分从气相到液相的相间传质过程转移方法是物质借扩散作用(分子扩散或对流扩散)而传递。,2.3.3 吸收过程,液体溶剂吸收剂混合气体中能显著溶于液体的组分溶质几乎不溶解的组分惰性组分吸收后得到的溶液吸收液吸收后的气体净化气,2.3.3 吸收过程,(1)按溶质和吸收剂之间发生的反应:物理吸收:气体溶质不与液体溶剂发生明显的化学反应。如水吸收丙 酮蒸汽、CO2、化学吸收:气体溶质进入液相后,与溶剂或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碱液净化含SO2锅炉尾气(2)按混合气体中被吸收组分数目:单组分吸收:如用水吸收HCl气体制取盐
13、酸多组分吸收:碱液吸收烟气(含SO2,NOx,CO2,CO等)(3)按体系温度是否变化:如果液相温度明显升高称为非等温吸收如果液相温度基本保持不变称为等温吸收,吸收的类型,单组分等温物理吸收是最简单和最基础的。,2.3.3 吸收过程,2.3.4 吸附过程,吸附过程是指多孔固体吸附剂与流体(液体或固体)接触,流体中的单一或多种溶质向多孔固体表面选择性传递,积累与多孔固体表面的过程。吸附过程的逆向操作称为解吸过程,可以使已吸附于多孔固体吸附剂表面的各类溶质有选择性地脱出。通过吸附和解吸可以达到分离、精制的目的。,2.3.4 吸附过程,吸附过程中,吸附剂的选择非常重要。吸附剂的吸附容量通常在1%40
14、%之间。常见吸附剂,2.3.4 吸附过程,固定床,流动床,通常采用的吸附剂解吸再生循环操作的方法如下:变温吸附 提高温度使吸附剂的吸附容量减少而解吸,利用温度的变化完成循环操作。变压吸附 降低压力或抽真空使吸附剂解吸,升高压力使之吸附,利用压力变化完成循环操作。变浓度吸附 带分离溶质为热敏性物质时刻利用溶剂冲洗或萃取剂抽提来完成解吸再生。,提高吸附作用的处理量需要反复进行吸附和解吸操作,增加循环次数。,2.3.4 吸附过程,2.3.5 萃取过程,液-液萃取的基本原理,在液体混合物中加入与其不完全混溶的液体溶剂(萃取剂),形成液-液两相,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两液相中溶解度的差异而达到分离的目
15、的。也称溶剂萃取,简称萃取。液体溶剂对固体混合物进行的溶质萃取过程称为固-液萃取,也称浸出、浸提或浸沥。其原理和洗涤一样,只是目的不同。,溶质:混合液中被分离出的物质,以A表示;稀释剂(原溶剂):混合液中的其余部分,以B表示;萃取剂:萃取过程中加入的溶剂,以S表示。萃取剂对溶质应有较大的溶解能力,对于稀释剂则不互溶或仅部分互溶。,按性质可分为物理萃取(不涉及化学反应的物理传递过程,在石油化工领域应用广泛)和化学萃取(主要应用于金属的提取与分离);按萃取对象可分为有机物萃取和无机物萃取。,2.3.5 萃取过程,实现萃取操作的基本要求如下:选择适宜的溶剂。溶剂能选择性地溶解各组分,即对溶质具有显著
16、地溶解能力,而对其他组分和原溶剂完全不溶或部分互溶。原料与溶剂充分混合分相,形成的液-液两相较易分层。脱溶剂得到溶质,回收溶剂。溶剂易于回收且价格低廉。,2.3.5 萃取过程,对于液-液系统,为实现两相的密切接触和快速分离比气液系统困难的多。液液传质设备的类型较多。目前已有30多种萃取设备在工业中应用。根据两相接触方式,萃取设备可分为逐级接触式和微分接触式。每一分类又可分为有外加能量和无外加能量两种。,单级萃取装置,可以多级按逆流、并流或错流方式组合。,2.3.6 膜分离过程,膜分离过程是利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具有选择透过能力的薄膜,以外界能量或化学位差为推动力,对双组分或多组分体系进行分离、
17、分级、提纯或富集。,膜的种类,根据膜的材质,固体膜,液体膜,根据材料来源,天然膜,合成膜,无机材料膜,有机高分子膜,根据膜的结构,多孔膜,致密膜,离子交换膜,渗析膜,微孔过滤膜,超过滤膜,反渗透膜,渗透汽化膜,气体渗透膜,根据膜的功能,2.3.6 膜分离过程,物质通过膜的分离过程是复杂的,膜的传递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第一类一假定的传递机理为基础,其中包含了被分离物的物化性质和传递特性。通过多孔型膜的流动:孔模型、微孔扩散模型、优先吸附-毛细孔流动模型。通过非多孔型膜的渗透:溶解-扩散模型,不完全溶解-扩散模型。第二类以不可逆热力学为基础,称为不可逆热力学模型。它关联了压力差、浓度差、电位差
18、等对渗透流的关系,以线性方程描述伴生效应的过程。,2.3.6 膜分离技术的应用,应用,水的脱盐和净化,食品工业,医疗、卫生方面,石油、化工方面,环境工程,其他方面,海水与苦咸水淡化,电厂锅炉供水脱盐,超纯水制备,城市家庭饮用水的净化,乳品加工,酒类生产,果汁加工,酶制剂生产,医疗、卫生用水,药品生产,医疗应用,中药提炼,回收有机蒸气,制取富氧空气,无水乙醇生产,膜与生物技术,国防上的应用,交通、运输方面,脱气膜,电泳漆废水,电镀废水,纤维工业废水,造纸工业废水,其他废水,2.3.6 膜分离过程,膜分离与传统分离技术结合,发展了新的膜过程:膜蒸馏、膜萃取、蒸馏-渗透气化、冷冻过滤、选择沉淀过滤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过程机械原理 过程 机械 原理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10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