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配伍》PPT课件.ppt
《《输液配伍》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液配伍》PPT课件.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药物的配伍 渗透压及微粒,汪晶晶,药物配伍(Compatibility)在药剂制造或临床用药过程中,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混合在一起称为配伍。配伍恰当可以改善药剂性能,增强疗效,如选择适当的附加剂以使药剂稳定,口服亚铁盐时加用维生素C可以增加吸收等。,药物的配伍变化 指多种药物或其制剂配合在一起使用时,常引起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理效应等方面产生变化。,合理性配伍变化不合理性配伍变化,配伍困难配伍禁忌,可能引起药物作用的减弱和消失,甚至引起毒副作用的增强,不能配合使用,配伍变化的类型:物理的配伍变化 化学的配伍变化 药理的配伍变化,发生了分散状态或其它物理性质的改变,如发生沉淀、潮解、液化、结块
2、和粒径变化等,而造成药物制剂不符合质量和医疗要求。,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了新的物质,一般表现为沉淀、变色、润湿或液化、产气、爆炸或燃烧等现象,化学的配伍变化使药物制剂的疗效发生改变或产生毒副作用。但有些药物的化学反应从外观上难以看出,如复分解反应,须引起注意。,是指药物配伍使用后,在体内过程互相影响,而使其药理作用的性质、强度、毒副作用发生变化的现象,也称为疗效的配伍变化。药物的这些相互作用有些有利于治疗,有些则不利于治疗。,物理和化学的配伍变化 固体药物之间的物理和化学配伍变化 液体药物之间的物理和化学配伍变化,固体药物之间的物理和化学配伍变化 润湿与液化 反应水的生成 结晶水的放出 吸湿
3、形成共熔物 结块 变色 产生气体,散剂、颗粒剂由于药物吸湿后又逐渐干燥会引起结块。出现结块说明制剂变质,有时会导致药物分解失效。,药物间发生氧化、还原、聚合、分解等反应时,产生带色化合物或发生颜色变化,这些现象在光照、高温及高湿的环境中反应更快。,产生气体是药物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液体药物之间的物理和化学配伍变化 输液的组成 输液与注射液间的配伍变化 注射液之间的配伍变化 影响配伍变化的其他因素,因性质特殊不宜与其他药物注射液配伍的输液:血液、甘露醇、静脉注射用脂肪油乳剂,溶剂组成的改变 pH值的改变 缓冲容量 离子作用 直接反应 电解质的盐析作用 聚合反应 药物与机体中某些成份的结合,多种
4、注射液混合后,药物的配伍变化更容易发生。这方面的配伍变化,大多是由于pH值的改变而影响的。,配合量 反应时间 混合顺序,处理原则 了解用药意图,发挥制剂应有的疗效,保证用药安全。,配伍变化处方的处理原则与方法,处理方法 改变贮存条件 改变调配次序 改变溶剂或添加助溶剂等 调整溶液pH值 改换药物或改变剂型,某院静脉输液配伍禁忌药物统计结果,临床实例:注射用泮托拉唑从莫菲氏壶加入水溶性维生素液中立即发生混浊。原因分析:奥美拉唑、泮托拉唑极易与维生素C、维生素B6发生降解反应产生紫色乃至黑色沉淀物。,某院输液溶媒选择不当药物统计结果,临床实例,奥美拉唑40mg+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15分钟
5、后呈现粉红色,放置渐变为深褐色。原因分析:奥美拉唑pH为9.511.4,葡萄糖注射液pH为3.25.5,宜溶于50100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滴。,同瓶配伍药品超过5种,处方管理办法规定配伍药品愈多,相互作用发生率愈高,某院同瓶配伍药品超过5种的不合理用药医嘱统计结果,渗透压,如果要阻止渗透现象的发生,可在溶液液面上施加一额外的压力,这一压力就是溶液所具有的渗透压。渗透压用P表示,其单位为Pa或kPa,渗透浓度,对非电解质溶液,其渗透浓度等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对于电解质溶液,其渗透浓度等于溶液中离子的总物质的量浓度。,等渗 低渗 高渗溶液,1.等渗溶液,2.低渗溶液,3.高渗溶液,等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输液配伍 输液 配伍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10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