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线车培训教材》PPT课件.ppt
《《轴线车培训教材》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轴线车培训教材》PPT课件.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轴线平板车培训教材,轴线平板车外形图,2,第一部分:结构组成,1、轴线平板车的主要组成1)主梁:用高强度钢焊接成工字形,模块两端主梁下部设有连接耳板。2)副梁:用高强度钢焊接,与主梁形成平板车的承载结构架。3)横梁:连接主梁与副梁。4)斜支撑:支撑主梁与副梁。5)端梁:转向端梁、连接端梁和保持梁。6)悬挂系统:支撑在副梁上,起支撑和连接轮轴的作用。悬挂系统包括行走机构。7)转向系统:传递转向。8)液压系统:为悬挂和转向提供和传递液压动力。9)制动系统:包括行车制动和驻车制动,由气路、控制系统、执行机构组成。10)、连接装置:连接销、连接螺栓、连接块等。11)、附属设备:动力机组、鹅颈、牵引杆、
2、控制箱等。,3,图1、轴线平板车主视图、俯视图,4,2、悬挂系统2.1悬挂系统的组成1)悬挂枢轴:用螺栓固定在平板车副梁上。2)悬挂臂:悬挂臂与枢轴之间装有轴座孔,使悬挂臂在转向横拉杆的带动下转动,实现转向。3)悬挂叉:连接悬挂臂和轮轴。4)摆动轴:连接车轮。5)悬挂缸:连接悬挂臂和悬挂叉,起支撑作用,可调节货台高度。6)车轮:包括轮毂、制动毂、制动蹄和轮胎。,图2、悬挂系统结构,5,图片1、悬挂外形图,图3、悬挂系统部件装配图,6,2.2悬挂系统部件表,表1,7,表1(续),8,表1(续),9,表1(续),10,2.3、悬挂摆动轴部件,悬挂摆动轴组成见图4,各部件见表2,图4、悬挂摆动轴组成
3、图,11,悬挂摆动轴部件表,表2,12,表2(续),13,2.4、制动执行机构组成,制动执行机构组成见图5。各部件见表3。,图5、制动执行机构组成图,14,制动执行机构部件表,表3,15,表3(续),16,表3(续),17,表3(续),18,表3(续),19,3、转向系统3.1转向系统组成 转向系统主要由转向枢轴、转向液压缸、转向纵拉杆、转向横拉杆、中间轴、转向控制盘、悬挂等部件组成。自动转向的传递牵引杆转向枢轴前半部纵拉杆控制盘横拉杆悬挂车轮。前转向液压缸转向回路后转向液压缸后端梁枢轴后半部纵拉杆后半部转向控制盘后半部横拉杆后半部悬挂车轮。(见图6)控制转向的传递(以前转向端梁控制为例)前半
4、部转向传递:液压动力前端梁控制阀前端梁转向缸有杆腔前转向缸前转向枢轴前部纵拉杆前部转向控制盘前部横拉杆前部悬挂臂车轮转向。后半部转向传递:液压动力前端梁控制阀前端梁转向缸有杆腔前转向缸无杆腔液压回路后端梁转向缸无杆腔后端梁枢轴后部纵拉杆后部转向控制盘后部横拉杆后部悬挂臂后部车轮转向。(见图7),20,图7、控制转向液压回路原理图,图6、自动转向液压回路原理图,21,3.3转向控制方式自动转向 自动转向靠牵引车带动转向,平板车的前部由拉杆传递(机械传递)。后半部靠前后转向端梁的液压缸通过液压回路传递,图8所示。,图8、转向机构组成图,22,控制转向 控制转向可分别由前端梁或后端梁控制。操纵前后控
5、制箱上的转向控制阀手柄进行转向。特殊条件下使用,也可以前后同时控制,但前后操纵要协调。液压回路见图9,图9、转向传递图,23,4、鹅颈4.1鹅颈的特点 动力鹅颈是轴线平板车与牵引车连接组成半挂平板车的连接装置。使轴线平板车获得半挂车的优点,动力鹅颈又有自己的特点。优点:平板车的载荷可以分到牵引车鞍座(五轮载荷)上,不需要牵引车配重。行驶挂车摆动小,可提高车速。特点:带压载,可实现压在鞍座上载荷的变化。带转向,可实现由牵引车带动自动转向和液压动力控制转向。局限性:轴线不能太多(20轴),影响牵引车的附着力。,图片3、动力鹅颈外形图,24,4.2鹅颈结构动力鹅颈由牵引销、牵引转盘、压载缸、转向取力
6、缸、转向调节缸、鹅颈支撑缸、蓄能器、支腿、连接端梁、控制部件等组成。动力鹅颈结构见图10。,图10、动力鹅颈结构图,25,4.3鹅颈压载鹅颈加在鞍座上的载荷由压载缸的工作压力和安装孔位决定。压载缸的工作压力由装载的重量、装载位置和支点的编组所决定。压载缸不同孔位安装图(见图11)。不同孔位压力曲线(见图12)。,图11、压载缸安装示意图,图12、鹅颈压载缸工作压力曲线图,26,4.4鹅颈转向传递鹅颈自动转向的传递 鹅颈自动转向时由牵引车带动转盘转动,转盘将转向传递到转向取力缸上,取力缸动作,取力缸的有杆腔的液压油进入转向调节缸有杆腔,推动转向调节缸动作,带动前半部车的转向纵拉杆,纵拉杆带动转向
7、控制盘,再带动转向横拉杆,带动悬挂臂及车轮实现前半部车的转向。后半部车的转向由取力缸的无杆腔输出液压信号,通过液压管路传递到后端梁转向缸的无杆腔,后转向缸带动后端梁转向枢轴转动,枢轴带动后半部车的转向纵拉杆动作,纵拉杆带动后半部车的转向控制盘动作,转向控制盘带动横拉杆,再带动后半部车的悬挂臂及车轮,实现后半部车的转向。鹅颈前自动转向后控制转向 鹅颈控制转向可实现前半部车由牵引车带动自动转向,后半部车由操作人员靠液压动力控制转向。转向时将取力缸无杆腔和后端梁转向缸无杆腔回路的阀打开,使两闭合回路连通。取力缸和后转向缸独立动作。前半部车由牵引车带动转向,后半部车由操作员操纵后转向控制阀,控制后转向
8、缸有杆腔的进油,带动后半部车实现控制转向。鹅颈转向连接见图13,27,图13、鹅颈转向连接原理图,28,前后控制转向 前后分别由操作员实现液压动力控制转向。前半部车转向控制,将取力缸有杆腔和调节缸有杆腔回路的阀打开,两回路连通,取力缸和调节缸独立动作。操作员操纵鹅颈上的转向控制阀,推动转向调节缸动作,控制前半部车转向。后半部车转向控制,将取力缸无杆腔和后端梁转向缸无杆腔回路的隔离阀打开,两回路连通,取力缸和后转向缸独立动作,操作员操纵后端梁转向控制阀,液压动力推动后转向缸有杆腔,后转向缸动作,实现后半部车控制转向。鹅颈转向回路液压原理 鹅颈转向液压回路见图14,29,图14、鹅颈转向液压原理图
9、,30,5、长货转盘,运输超长货物,为使转向灵活在前后平板车上加转向盘,称长货转盘。,图片4、长货转盘运输状态图,31,5.1长货转盘的结构,长货转盘主要由上承载面、基座、中心球销、滑靴、随动缸等结构组成见图15和图16所示。,图15、前转向盘结构图,32,图16、后盘带随动转向结构图,33,5.2长货转盘的转向 使用长货转盘可实现牵引车带动自动转向及人工操纵控制转向。公路行驶时由牵引车带动自动转向。进出施工现场时由人工操纵转向。自动转向 自动转向由牵引车带动转向。牵引车带动前车转向,转向信号通过长货传递 到后转盘上,后转盘动作带动安装在后转盘上的随动缸动作,随动缸无杆腔与后车转向缸无杆腔连通
10、,转向信号通过液压管传到后平板车的转向缸,带动后平板车转向缸动作,带动后平板车转向。后平板车轴线数较少时用一部转向端梁,轴线数较多时用两部转向端梁。后平板车一部转向端梁时液压回路见图17。后平板车用两部转向端梁时转向液压回路图见图18。,34,图17、后车一部转向端梁转向液压回路图,35,图18、两部转向端梁转向液压回路图,36,后车一部转向端梁时,转盘上的转向缸无杆腔与后端梁转向缸无杆腔连通,转向端梁的转向缸随转盘上的转向缸动作,将转盘的转动传到后平板车上,使后平板车随转盘转向。后平板车有两部转向端梁时,与一部端梁时一样,转盘的转向由转盘转向缸无杆腔传到后平板车后端梁转向缸的无杆腔,带动平板
11、车后半部转向。再通过后端梁转向缸的有杆腔传到前端梁的有杆腔,带动平板车前半部转向。控制转向 长货转盘运输超长货物时,多数情况使用前平板车自动转向,后平板车控制转向。特殊情况使用前后都控制转向。前平板车自动转向和控制转向与普通轴线板的转向传递方式、控制方式相同。后平板车控制转向时,将转盘与平板车后转向缸连接管路的换向阀放到手动控制位置,既将两管路接通,转盘转向缸和后端梁转向缸各自形成独立的转向回路,平板车不随转盘转向,操纵后端梁控制平板车转向。,37,6、桥式承载梁6.1桥式承载梁的结构桥式承载梁的运输方式可降低运输高度,分散集中载荷。用于运输集 重、超高的货物。利用桥式承载梁运输变压器见图片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轴线车培训教材 轴线 培训教材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10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