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孟子》PPT课件.ppt
《《走近孟子》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近孟子》PPT课件.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走近孟子,孟子距离我们有多远,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南非作家库切说“经典是经历过最糟糕的野蛮攻击得以劫后余生的作品。因为一代一代人都无法舍弃它,任何时代都需要它,无法抛弃,难以决裂。”先秦儒道两家的著作,正是这样的经典。中国的许多思想文化、精神理念都是从这里生出和发展。朱熹注解四书后,整个明清两代,孟子作为官方教材和科举取士的标准长达五百多年,对中国思想史和科举选士有无可估量的影响。而且中国的文化传统更多的延续于明清两代,当我们跨越两千多年的时空,用心灵对话先贤时,孟子离我们并不遥远,他依然和我们的精神血脉相连。,目标定向:,借助时代背景和经典篇章,深入理解孟子思想的精髓,以及孟子思想在
2、传统文化中的意义及影响相关篇目:鱼我所欲也 寡人之于国也齐桓晋文之事 庄暴见孟子孟子见梁襄王 齐人有一妻一妾奕秋 黄仁宇孔孟 郭预衡孟子简介,一理想与现实的反差,1、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是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经典表述,思考:,孟子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社会?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孟子的社会政治理想?提示:一个简单的朴素的农业文明
3、时代的政治理想。,回到历史现场2500年前的战国,1、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2、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3、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4、老羸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4、“斩首六万”“斩首七千”5、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6、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盛于此时者也。,时代再现,这是孟子对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严厉的批评,但它却是最真实的描述,试概括这个真实社会现实的特征。过度的剥削征调,频繁的战争,血腥的屠杀,导致社会贫富悬殊,老百姓衣食无保,极端贫困,横尸遍野,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就是年前的战国现实情况
4、。,在这样的时代里,孟子在做什么?孟子最痛恨的兵家、法家人物又在做什么?,当时孟子在魏国齐国游说,而他曾游说的魏国和齐国,先后重用吴起、庞涓和田忌、孙膑。同时著名的商鞅见用于秦。这些人均已事功留名后世。在那个“士”崛起的时代,许多人或求取功名或汲汲富贵而推销自己,这些人与孟子的根本区别是:前者更多是为一己之功名利禄或一己之才华抱负,而孟子是兼济天下,为民请命。更多的人为了求取仕进可以改变自己,孟子宁可失败也不妥协。前者是现实主义者,而孟子恰恰是理想主义者。现实胜利了,理想失败了。,我们知道孟子的社会理想在当时显得不合时宜,梁惠王批评孟子说是迂阔。孟子理想的确有一种空想的乌托邦色彩,在那个崇尚武
5、力、群雄逐鹿的时代确实没有实现的可能,但孟子仍然坚持理想,不辞劳苦,风尘仆仆,四处游说。思考: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力量支撑孟子呢?,精神支柱,夫 子 自 道,1、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3、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4、虽千万人,吾往矣,强烈的自信,宏大的抱负,救世的热忱,人道的理想,以天下为己任的道义担当,以生民百姓为念的历史责任。面对乱世,这样的人生姿态正是儒家积极用世的精神,故而孟子四处奔走,反复游说,不轻言放弃,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走近孟子 走近 孟子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08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