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谱分析简》PPT课件.ppt
《《质谱分析简》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谱分析简》PPT课件.ppt(8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质谱分析(Mass Spectrometry,MS),5.1 概述5.2 质谱分离原理5.3 质谱仪的基本结构5.4 无机物的质谱分析5.5 质谱仪的主要性能指标5.6 色谱-质谱联用5.7 光谱-质谱联用,5.1概述,一、质谱仪的发展简史 1912年:世界第一台质谱装置 1940年代:质谱仪用于同位素测定 1950年代:分析石油 1960年代:研究GC-MS联用技术 1970年代:商品GC-MS出现,计算机引入,GC-MS技术基本成熟 1980年代:大气压电离的LC-MS;ICP-MS 1990年代: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仪出现 质谱技术用于生物医药领域生物质谱,一.定义,质谱
2、法是通过将样品转化为运动的气态离子并按质荷比(质量m和电荷z的比值 m/z)大小进行分离、记录和分析的方法。这种方法所得的结果为质谱图(条图、棒图)。根据质谱图提供的信息,可以进行物质的鉴定(确定样品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子结构)。,二、质谱分析法的特点,1、应用范围广,可用于:无机物、有机物的定性、定量分析;同位素分析;复杂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固体表面的结构和组成分析等。生产过程监测、环境监测、热力学与反应动力学、空间探测等。被分析的样品可以是气体和液体,也可以是固体。,特点:,在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的四大工具中,与核磁共振波谱、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比较,质谱法是唯一可以确定分子式的方法;2、灵敏度高。
3、通常只需要ug级甚至更少的样品便可得到质谱图。目前有机质谱仪的绝对灵敏度可达50pg,无机质谱仪绝对灵敏度可达1014 g。,特点,3、分析速度快,并可实现多组分同时测定。4、与其它仪器相比,仪器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使用及维修比较困难。对样品有破坏性。根据各类有机化合物分子的断裂规律,质谱中的分子碎片离子峰可提供有关有机化合物结构的丰富的信息。,目前,质谱技术已发展成为三个分支,即:同位素质谱无机质谱有机质谱。本章主要介绍无机质谱。,5.2 质谱分析的基本原理,一、原理:质谱仪是利用电磁学原理,使气体分子产生带正电荷的离子,离子经加速进入磁场中,其动能与加速电压U及电荷Z有关Z-离子所带的电荷
4、数;e原电荷=1.6010-19CU-加速电压,V;m-离子的质量,kg;-加速后离子的运动速度,m/s,当带电离子,垂直进入磁分析器(为一扇形匀强磁场)后,由于磁场的作用,使离子作圆周运动,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F=m2/r是离子所受的洛伦兹力(磁场作用力)提供的,所以 m2/r=BZe(r-离子运动的轨道半径,单位:m;B,磁场强度,T),相关公式及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示意图,即,公式为把=BZer/m代入上式所得;图为粒子在匀强磁场作圆周运动的示意图。可见:质荷比 m/Z=B2er2/2U,在实际应用时,代入相关数据,r的单位取cm,m(质量)换成M原(分、离)子量,则为:M=m(
5、kg)1.660610-27(kg),可见,质荷比与磁场强度、加速电场的电势差和质量分析器半径有关。,二、静态与动态质谱仪,1、静态质谱仪:采用稳定的电、磁场(U、B为固定值),则按空间位置将m/Z不同的离子分开(m/Z r2),其工作原理见下图。,静态质谱仪(计)主要有:,单聚焦(方向)和双聚焦(速度和方向)质谱仪,主要用于无机物和同位素的测定。,单聚焦(方向)质谱计,结构:扇形磁场可以是1800900,600等,双聚焦(速度和方向)质谱仪,图5-1 静态(双聚焦)质谱仪原理示意图,2、动态质谱仪,采用固定r当U固定时,则m/Z B2;当B固定时,m/Z 1/U;可见:质谱仪变化电场或磁场,
6、可按时间不同来区分m/Z不同的离子,动态质谱仪,图5-2 动态质谱仪原理示意图,例:,一台质谱仪的质量分析器半径为12.7cm,磁场强度为240mT,如果进行质荷比从20-200之间的扫描,问加速电压的范围应为多少?解:由分别代入M/Z=20和M/Z=200时,可得加速电压的范围为224V2239V,动态质谱仪(计)主要有:,飞行时间和四极杆质谱,还有离子阱质谱计等,如江西省分析测试中心的ICP-MS仪(ELAN250型,由加拿大SCIEX公司生产),采用的是四极滤质器,可同时测定78种元素,包括稀土、痕量元素、同位素、价态、形态分析。主要构件原理图如下:,ICP-MS联用仪,图5-3 ICP
7、-MS联用仪主件示意图,ICP源(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焰炬光源),所谓等离子体,实际上是一束气体离子流,是发射光谱比较理想的新型光源,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制并应用,70年代迅速发展,其温度可达10000K,可以观测到很多一般火焰中无法观测的光谱,谱线强度也很高,它需要分辨率高于0.02nm的单色仪。它用于质谱仪是为了更好地使样品完全离子化。故ICP-MS是目前测定无机物的理想仪器,在AES已作详细介绍。,5.3 质谱仪的基本结构,图5-4 质谱仪结构示意图,进样系统1Pa,离子源10-410-5Pa,质量分析器10-510-6Pa,检测器10-510-6 Pa,记录显示,真 空 系 统,一、
8、真空系统,由低真空的机械泵加高效率的扩散泵组成。作用:避免空气,尤其是氧气的破坏和影响。大量的空(氧)气存在会:1.烧坏离子源的灯丝(金属氧化)。2.干扰离子源中电子束的调节。,3.干扰质谱图:,a.“散射”效应离子由于碰撞(气体分子)而偏离了它们的轨道,引起质谱峰变宽;b.电荷转移多电荷离子在分析通道内与气体的原子或分子碰撞引起电荷的转移,引起额外的离子分子反应,改变裂解模型;,还有,c.产生氢、氧、氮、碳的原子离子或分子离子的本底谱。这些都使质谱图复杂化。4.导致电离室中加速极发生火花放电等。,二、进样系统,通过专用装置,共有三种装置1、间歇式进样系统 主要用于气体、低沸点液体和较高蒸汽压
9、的固体样品,样品可通过微量注射器或拆卸式的试样管引入试样贮存器中气化,气化的样品分子通过分子漏隙以分子流的形式扩散进入离子源中。,进样系统 2、试样探针杆进样,用于高沸点液体、固体,长长的探针杆可直接把样品送入离子源中气化和电离,进样系统,3、色谱进样系统 色谱柱可以通过接口作为质谱仪的进样系统,进样系统设计时要求能够高效地将试样引入电离室中并且不能造成电离室真空度降低。,三、离子源,离子源的作用是将由进样系统引入的气态样品分子转化为离子(阳离子)。无机质谱使用的离子源以前为火花离子源,现在可为ICP离子源等。,有机样品常用的离子源有:,电子轰击离子源(EI);化学电离源(CI);场致电离源(
10、FI);场解析电离源(FD);快原子轰击源(FAB)源等。由于各种离子源能量大小不同,应用的对象也不同。,1、EI,在电离室内,气态的样品分子受到高速电子的轰击后,该分子就失去电子成为正离子(分子离子):M+e=M+2e特点:EI中e的能量化学键键能,故可造成分子碎裂,难于得出完整的分子结构信息可得到一些重要官能团的信息。适用:气体或蒸汽,EI的构造原理,分子离子,受到电子的轰击,使一些化学键断裂,或引起重排以瞬间速度裂解成多种碎片离子(正离子)。在排斥极上施加正电压,带正电荷的阳离子被排挤出离子化室,形成离子束,离子束经过加速极加速,进入质量分析器。多余的热电子被钨丝对面的电子收集极(电子接
11、收屏)捕集。,2.CI,在离子源中内充反应气体(甲烷、异丁烷、氨气等),消耗高能电子(100ev)的能量,使反应气体电离:CH4eCH4+CH3+CH2+CH+C+H2+H+ne电离后的反应离子再分别与试样分子碰撞发生分子离子反应,形成分子离子M或准分子离子(MQ)+或MH+,准分子离子,甲烷离子与分子进行反应,生成加合离子:CH4+CH4 CH5+CH3 CH3+CH4 C2H5+H2加合离子与样品分子反应:CH5+XHXH2+CH4 C2H5+XHX+C2H6,准分子离子,生成的XH2+和X+比样品分子多一个H或少一个H,可表示为(M1)+,称为准分子离子。事实上,以甲烷作为反应气,除(M
12、1)+之外,还可能出现(M17)+,(M29)+等离子,同时还出现大量的碎片离子。,CI,化学电离源是一种软电离方式,有些用EI方式得不到分子离子的样品,改用CI后可以得到准分子离子,因而可以推断相对分子质量。但是由于CI得到的质谱不是标准质谱,所以不能进行库检索。,在CI谱图中,最强峰是准分子离子峰,碎片较EI少,谱图较简单。可利用它们推断相对分子质量。CI源需要将试样气化,适合易于气化的有机样品分析。,3、FI,场致电离源是利用强电场诱发样品分子电离。电场阳极直接把气态分子(原子)中的电子拉出来,形成正离子,进入质量分析器中。故得到的质谱图分子离子峰很清楚,碎片峰很弱,利于测定相对分子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质谱分析简 谱分析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08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