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收支管理》PPT课件.ppt
《《财政收支管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收支管理》PPT课件.ppt(9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财政收支管理,税收财政支出国家预算与公债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税收,税收概述税收分类税负转稼和归宿理论税收制度及其发展我国1994年的工商税制改革税收的经济效应其他财政收入的形式,税收概述,税收的概念和特征税收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最佳的形式税收的要素税收的职能与作用,税收的概念和特征:英国新大英百科全书:税收是国家公共收入最重要的来源。税收是强制的和固定的征收;税收是无偿的。美国现代经济学词典:税收的作用在于为了应付政府开支的需要而筹集的稳定的财政资金。税收具有强制性,它可以直接向居民或公司征收。日本现代经济学辞典:税收是国家或地方公共团体为筹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资金,而按照法律的规定,以货币的
2、形式对私人的一种强制性课征。斯蒂格里兹认为,税收基本不具备自愿的性质。他认为,税收和大多数财富转移不同。“大多数其它转移是自愿的,而税收具有强制性”。,税收是由政府来征收的;政府征税凭借的是其政治权力;税收是强制征收的;税收是无偿征收的;税收的征收有固定限度。税收的依据是法律规定的标准;税收的客体是经济组织、单位或个人,即纳税义务人;税收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政府经费开支的需要而征收的。是为实现国家职能和任务而服务的;税收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凭借其政治权力,并按照特定的标准,强制、无偿地取得公共收入的一种形式。,税收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最佳形式,通过直接增发货币来取得公共收入,会造成无度的通
3、货膨胀;通过举借公债来取得公共收入,是以支付一定的代价为条件的。通过收费的形式来取得公共收入,向公共场所或公共设施的使用者或享用者取得,政府通过课征税收的办法取得的公共收入,实质是人民将自己所实现的收入的一部分无偿地转移给政府支配。,税收的要素,课税主体:亦称“纳税人”或“纳税义务人”,课税主体或纳税人并不一定就是税负的承担者,即负税人。课税客体:俗称“课税对象”,即是课税的目的物,也就是对什么课税。课税客体或课税对象不一定就是税收的源泉即税源。税率:是所课征的税额与课税对象之间的数量关系或比例,也就是课税的尺度。它又可具体分为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累退税率等三种形式。,税收的职能与作用,税收的
4、职能:组织财政收入:税收能够把纳税人的一部分收入转归国家所有,形成国家的财政收入;调节经济:利用税收杠杆,调整生产要素的部门流动,协调产业结构和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社会再生产比例关系,调节经济发展速度。税收的作用:确保财政收入;调节经济;维护国家权益,促进国际经济交流;监督经济活动的作用;政治作用。,税收分类,按不同的标准可将税收划分为不同的税种:按课税对象可分为商品课税、所得课税和财产课税;按最终税负能否转嫁可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按税种的隶属关系可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税负转稼和归宿理论,税负:指因政府课税相应地减少了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而使其承受的经济负担或造成的经济利益损失。
5、税负转嫁: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以提高商品的销售价格或压低原材料的购进价格等方式将自己的税收负担转移给他人的过程。税负归宿:指税收负担的最终落脚点或是税收负担转移的最后结果。,弹性的数学含义是两个变量的变化率之比。只要弹性系数小于1,就是缺乏弹性的;如果大于1,则是富有弹性的。如果一种商品的供给弹性很大而需求弹性很小,税负将更多地由消费者来承担,反之税负将更多地落在供给者的身上。,弹性与税负转嫁的关系,看一个对面包征税的例子,假定在政府对面包课税之前,面包市场供求平衡的销售量是100吨,均衡价格是每袋2元;在这2元中,既包含了供给者生产面包的成本核算,也包含了正常的利润。现在,政府决定对面
6、包征课销售税,每袋的税额是1元。如果我们把政府提供的补贴看做是一种反向的税收,那么转嫁依然是存在的,同样可以分析这些补贴最终转嫁给了谁。如在政府向农民提供补贴之前,小麦的市场售价是每公斤3元。政府决定对每公斤小麦提供1元的补贴,结果在每公斤2.2元时实现了供求平衡。,税收制度及其发展,税收制度的概念税收制度的基本原则,税收制度的概念,税收制度:是国家为达到特定的政治、经济目的而设置的税收体系,其关键是确定主体税种和各个税种之间的相互协调关系。税法:是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其授权的行政机关制定的有关调整国家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两种主张:一种是单一税制;另一种是复合税制。大多数国家实行的是复合
7、税制。,税收制度的基本原则,税制原则:是制定、完善、执行税收和税收政策所依据的准则,是支配税收制度建立和影响税收制度总体运行的深层观念体系。配第的租税原则:公平原则;简便原则;节省原则。斯密的税收原则:平等原则;确实原则;便利原则;最小征收费原则。瓦格纳的税收原则:财政政策原则(收入充分、收入弹性);国民经济原则(税源选择要有利于保护税本、税种的选择);社会公正原则(普遍原则、平等原则);税务行政原则(确实原则、便利原则、最少征收费用原则)。斯蒂格里兹的税收原则:经济效率、管理简单、可变性、政治代表性、公平性。当代税收制度的原则:公平原则(横向公平、纵向公平);经济效率原则(中性原则、节约和便
8、利原则),世界银行与普华永道近日联合公布了全球纳税成本调查报告。中国以每年872小时的纳税时间、47项需缴纳的税种、繁琐的税务条目和落后的纳税手段,在175个受调查的国家(地区)中纳税成本高居第8位。据美国国内收入局1992年年报统计,当年税收征收成本65亿美元,占税收收入总额11207亿美元的0.58%;新加坡的征收成本率为0.95%;澳大利亚为1.07%;日本为1.13%;英国为1.76%;根据我国国家税务总局的数据测算,1994年税改前,我国税收征收成本率为3.12%,1994年税改后,征收成本有所上升,到1996年约为4.73%,到上世纪末达到5%8%。从2000年进入福布斯统计开始,
9、中国的企业税收负担指数便一路上扬,2002年位居第三,2004年第四,2005年更是以160的指数“跃升”全球第二。,过快的税收增长对国民经济或许也是一种需要警惕的信号,应当进行统筹考虑。在税收和税法领域,要强调对国家的征税权和纳税人权利要予以均衡保护。“诺斯悖论”:一个国家(政府)必须演化为一个有效、公正的契约第三方执行者,这意味着国家(政府)应该强大到能“有效监督产权、强制实施契约”,但是,如果一个国家(政府)一旦具有了这样强制的力量,那么,那些管理这个力量的人便会利用这种力量来谋取自身的利益,而以牺牲社会其他人的利益为代价。居民消费能力与经济增长是负相关的。我国居民工资占GDP的比例,从
10、1989年的16%下降到2003年的12%。颜渊第十二里面记载了哀公与有若的对话。,1994年我国的税制体系改革,指导思想:统一税法,公平税负,合理分权,理顺分配关系,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的税收体系。内容:以推行规范化增值税为中心,相应设置消费税、营业税,建立新的流转税体系。合并内资企业所得税,统一个人所得税,调整、撤并和开征其他一些税种。,中国最高立法机关2月日首次审议了旨在统一不同类型企业税收标准的企业所得税法草案,这一草案将内资、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设定为。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将实行的照顾性税率。此举将结束中国长达多年的内外资企业税负彼此不同的“分制”时代,是中国市场经济体
11、制走向成熟、规范的标志性事件。调整个人所得税的扣除标准,按照对基本生活费用不征税的国际惯例,免征额1600元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自2008年3月1日起提高到2000元。2011年9月1日个税免征额调至3500元。,税收的经济效应,行为效应:影响人们对工作、储蓄、教育、消费的决定。财政效应:影响人们保险及养老计划的决定。一般均衡效应:工资税或资本收益税会改变经济的均衡点。告示效应:通过税收通告,税收的某些效应在征收之前会被察觉到。乘数效应:增加某些支出通常要引起多倍的产量和就业量的变化。收入效应:征税对纳税人的商品购买行为产生影响,体现为纳税人收入水平的下降。替代效应:征税或增税影响商品
12、相对价格,从而引起不同商品购买量的变化。,消费税引导消费作用加强:将游艇、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纳入征税范围增收424万元;取消护肤护发品税目减收8.03亿元;扩大石油制品征收范围增收23.09亿元。资源税政策体现节约型社会要求:资源税税额;恢复对有色金属矿全额征收资源税;调整铁矿石资源税征收比例,2006年资源税完成207.26亿元,同比增长45.3%。个税调整减轻中低收入者负担: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提高后,减少个税纳税人2000余万人。一大批中低收入者因不用纳税或纳税减少而得到实惠。对高收入者的调节作用加强。取消农业税,支农资金创新高:2006年,在中国延续了2600多年的农业税全面终结
13、,标志着国家与农民的传统分配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2006年,中央和地方财政为此共安排1030亿元转移支付,与改革前的1999年相比,农民减负约1250亿元,人均减负约140元。,其他公共收入形式,政府发行货币:为了弥补政府提供的物品或服务的费用而扩大货币供给,从而造成物价的普遍上涨。捐赠:政府有时也能得到来自个人或组织的捐赠,这往往发生在政府为某些特定的支出项目融资的情况下。使用费:对政府所提供的特定公共设施的使用者按照一定的标准收取使用费,也是公共收入的一个来源。规费:是政府部门为社会成员提供某种特定服务或实施行政管理所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费。,财政支出,财政支出规模财政支出增长理论财政支出
14、增长的影响因素财政支出构成关于我国财政支出的优化财政支出的经济效应,财政支出规模,财政支出:是政府根据特定的政治、经济目的,将财政集中起来的货币资金有计划、有步骤地分配到各种不同用途上去的一种政府行为。财政支出规模:是指公共部门为实现其职能而发生的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及转移支付的总和。财政支出既可用绝对量(以当年价格换算的公共支出规模以及以不变价格换算的公共支出规模等指标)来衡量;也可用相对量(一国公共支出占该国当年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等指标)来衡量。,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续上),我国公共财政支出变化情况,我国公共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变化,发达国家财政支
15、出占GDP的比重(%),(续上),若干发展中国家财政支出占GNP的比重(%),中央政府支出总额占GNP的比重(1985),单位:%,1低收入国家中不包括中国、印度;2数据根据90个国家的抽样得出;3资料来源:世界银行1988年发展报告。,数据表明,在各国经济发展史上,尽管不同国家的政府支出的增长情况各不相同,而且在一国的不同发展时期,政府支出的增长情况有较大差异,有些国家在有的时期甚至出现政府支出负增长的情况。从世界范围看,各国的公共支出整体上呈现出一种不断增长的趋势。这种增长的趋势不仅体现在各国公共支出规模绝对量的增长上,更体现在其相对量增长上。无论是从绝对数量还是从相对数量来说,发展中国家
16、和发达国家的财政支出都在增长。,财政支出增长理论,政府活动扩张论梯度渐进增长论发展阶段增长论官僚行为增长论,政府活动扩张论,瓦格纳认为一国工业化经济的发展与本国财政支出之间存在着一种函数关系:随着国家职能的扩大,随着经济的发展,要求保证行使这些国家职能的公共支出不断增加-瓦格纳法则-随着人均GNP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NP的比率相应提高。瓦格纳认为财政支出比率上升趋势的原因是工业化,这种变化的逻辑关系是:,瓦格纳法则,市场失灵和外部性的存在需要政府的活动增加。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以及从事的生产性活动,也会随着经济的工业化而不断扩大。城市化以及高居住密度会导致外部性和拥挤现象,这些都需要政府出面进
17、行干预和管制。教育、娱乐、文化、保健以及福利服务的需求收入弹性较大,需要政府在这些方面增加支出。瓦格纳法则适应了当时俾斯麦政府强化国家机器,扩大干预经济,以加紧对内镇压,对外扩张的帝国主义政策的需要。,英国经济学家皮库克和威斯曼在20世纪60年代初认为在正常年份财政支出呈现一种渐进的上升趋势,但当社会经历“激变”时,财政支出会急剧上涨;当这种“激变”时期过后,财政支出水平将下降,但不会低于原来的趋势水平。财政支出增长的内在因素是指公民可以忍受的税收水平的提高。财政支出增长的外在因素是指社会动荡对财政支出造成的压力。,梯度渐进增长论,发展阶段增长论,美国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都论述了国民经济发展阶段
18、与财政支出增长的关系。公共积累支出:财政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取决于资本品的外部性。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应占较高的比重;在中期,财政投资只是私人投资的补充;在成熟期,财政投资的增长率有可能回升。公共消费支出:公共消费支出的增长率取决于社会成员对共用消费品需求的收入弹性,从整个经济发展阶段来看,这一弹性一般大于l。转移支出:转移支出的大小取决于经济发展各阶段政府的收入分配目标。,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官僚指负责执行通过政治制度作出的集体选择的代理人集团,政府负责提供服务的部门。官僚以追求机构最大化为目标。官僚机构在提供共用品的过程中缺乏竞争,导致公共部门的服务效率低下;不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追求目标,官僚
19、行为的成本相对较高;共用品不以价格形式出售,社会成员对公共部门的工作进行评价时,其敏感度无疑低于市场价格。官僚机构以两种方式扩大其预算规模:让政府相信他们确定的产出水平是必要的;利用低效率工作增加投入量。,官僚行为增长论,财政支出增长的影响因素,经济因素:经济增长既是公共支出增长的前提,也是公共支出增长的动因。技术加速发展:技术发展和工艺的变化一方面使设备的更新速度加快,增加了重置费用,另一方面要求政府提供高水平的基础设施。政府职能扩大:现代国家的政府不仅要干预经济,还要支持科学技术研究,以及提供更高的社会福利保障。,人口发展趋势:人口增加促使各方面的公共服务的需求总量增加;人口结构老龄化对公
20、共支出的水平和结构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人口流动性的增加导致原有城市的扩展和新城市的增加。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使政府购买商品的总价格上升,雇用政府工作人员的工薪总额上升。城市化程度: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会出现拥挤现象,造成对社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要求大幅提高。外在因素:政府转移支出、政府筹集收入能力提高。,财政支出的构成,按财政支出是否与商品和劳务相交换为标准,可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购买性支出: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包括用于行政管理所需支出和政府投资支出。如行政国防、文教科卫、经济建设支出等;转移性支出:财政资金单方面、无偿的转移,包括社会福利、债务利息和捐赠支出等。根据财政支出的费用类别
21、,可将财政支出划分为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及其他费用。,不同类型的国家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支出所占比重(%),从总体上看,发达国家在财政支出增长的同时,在用于社会福利性方面等的转移性开支占GDP的比重较高,为41.0%;而国防支出、交通等购买性支出占45.2%。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在增长过程中的结构变化有所不同。发展中国家的财政支出增长主要集中在购买性支出方面,特别是在公共投资方面,占61.5%,而转移性支出只有22.5%。,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很高,政府所关注的问题更侧重于社会的公平问题,而不是效率问题;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提
22、高经济的效率成为政府财政支出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体现的是一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支出政策思想。,我国各时期各财政支出费用项目比重(%),我国财政按功能性质分类的支出及比重(亿元)(%),美国联邦政府1965年和2004年财政支出结构,单位:亿美元,在财政支出增长的过程中,其内部结构也开始发生显著的变化。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府承担着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这就使政府的有关社会保障支出增长得很快,美国联邦政府支出的45%用于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而用于行政公务的费用只占总支出的10%。随着战争威胁日益减弱,国防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就随之而下降了。,美国州和市县镇政府1965年
23、度和2002年度支出结构,单位:亿美元,可以看出,美国州和市县镇政府的总支出中,用于教育卫生、各种社保和社会管理的支出比例高达70%多,政府本身行政公务费用只占16%。其他的支出除了高速公路建设、利息等项目外,大都也支出在其他的公共服务项目上。据资料显示,美国马萨诸塞州2003-2004年度政府的财政开支中,25%用于健康保障,25%用于教育,23%用于警察设备和工资,16%用于行政公务运转费(包括公务员的福利和薪水),11%用于政府举债的利息支出。,2003年中国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单位:亿元,可以看出,即使不包括预算外支出,仅就财政决算表上的支出结构看,社保、救济、教育和卫生等公共服务型支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财政收支管理 财政收支 管理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07849.html